消滅貨幣的理由(4)
——馬克思的紙幣論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一書中對紙幣作了論述,對我們認識當今全世界各國的紙幣,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我把全段一字不差地摘錄如下:
“我們在這里講到的紙幣,僅僅是指國家所發行的強制通用的強制通用的紙幣,國家的這種干預,似乎廢棄了經濟法則。國家,在規定造幣局的價格上,不過是對于金的一定重量起一個教名,在貨幣鑄造上,不過是對金加上它的印記,現在,表面看來,卻是通過它的印記的魔術,把紙變成了金。因為紙票有強制通用的效力,所以誰也不能阻止國家任意把大量紙票硬塞到流通中去,并在它們上面印上任意的鑄幣名稱,如一鎊、五鎊、二十鎊。紙票一經進入流通,就不可能再脫離流通,因為國境界牌既阻止它們流出,而它們在流通過程之外,一切價值——不論使用價值或交換價值——都喪失。離開了它們的機能的存在,它們將變成一文不值的廢紙。可是國家的這種權力,純粹是個表面現象。國家雖然可以把任意數量的紙票印著任意的鑄幣名稱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這個機械動作一起完結。價值符號或紙幣一經為流通過程所掌握,就服從于它的內在法則。
如果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額是1400萬金鎊,而國家把2億1000萬張名為一鎊的紙票投入流通,則這2億1000萬張就變成1400萬鎊金的代表。這就好比是國家把鎊票來代表其價值只等于金的1/15的別一種金屬,或者把鎊票來代表其重量只等于從前1/15的金。除了價格標度的名稱有改變外,什么也沒有改變,而這種名稱自然是人為的,無論它的改變直接是鑄幣含金量改變的結果,或者間接是依照一個新的、較低的價格標度所需要的分量增發紙票的結果。‘鎊’的名稱現在既然是指只相當于以前1/15的金量,一切商品價格就會增加到以前的15倍,于是2億1000萬張鎊票,事實上就會同以前的1400萬鎊一樣,全部都成為必需。價格記號的總數增到幾倍,每一記號所代表的金量就減到幾分之一。價格的高漲不過是流通過程的反作用,流通過程強制著價值符號去等于它們所代替著流通的那個金量。
在英法兩國政府使貨幣貶值的歷史上,我們一再看到價格不是依照銀鑄幣貶值的比例而高漲。這種情況,不過是因為鑄幣是不是依照貶值的比例而增加,就是說,金屬含量較低的鑄幣的發行量,還不足以讓商品交換價值從此以后用成色較低的金屬做價值尺度來計算,并用適用于這種較低尺度單位的鑄幣來實現。這一點解決了洛克與朗斯的爭論中沒有解決的困難。價值符號——不論是紙或貶值的金銀——對于按造幣局價格計算的金銀重量所持的比例,不是決定于這些符號本身的物質,而是決定于它們存在于流通中的數量。這個比例難于理解之點,就在于貨幣在當做價值尺度和當做流通手段這兩個機能上,不僅受相反的法則所支配,而且這些法則似乎是同這兩個機能的對立的性質矛盾的。在它的當做價值尺度的機能上,貨幣只當作計算貨幣來用,而金只當作觀念上的金來用;對于這個機能,貨幣的自然物質有決定意義。交換價值用銀計算或表現為銀價格,自然與用金計算或表現為金價格完全不同。相反,在它的當做流通手段的機能上,貨幣不僅是想象中的,并且必須當做一件實實在在的東西與其他商品并存;對于這個機能,它的物質倒變得無關重要,而一切決定于它的數量。對于尺度單位來說,有決定意義的是它倒底是一磅金、一磅銀、還是一磅銅;而使鑄幣成為這每一種尺度單位的適當體現者,倒只是它的數量,不論它自己的物質究竟是什么。但是,就只是想象中存在的貨幣而論,一切決定于它的物質實體,就感覺上存在的貨幣而論,一切決定于觀念上的數的比例,——這一點,是與人類的常識相矛盾的。
這樣看來,商品價格的隨紙票數量的增減而漲跌(這種現象發生在紙票成為唯一流通手段的地方),不過是被外力機械地損傷了的法則——流通中金量決定于商品價格、流通中價值符號量決定于它在流通中所代表的金鑄幣量——由流通過程所強制貫徹。因此,從另一方面說,不論多少紙幣,都可以被流通過程所吸收,同樣地被消化掉,因為,價值符號不論帶著什么金招牌進入流通,它在流通中總是被壓縮為能夠代替它來流通的那個金量的符號。
在價值符號的流通中,那支配實在貨幣在貨幣流通的一切法則似乎都反過來了,顛倒過來了。如果說,金的流通是因為金有價值,那么,紙票的有價值是因為紙票流通。如果說,已知商品的交換價值,則流通中的金量決定于它自己的價值,那么,紙票的價值決定于流通中紙票的數量。如果說,流通中的金量隨商品價格的漲跌而增減,那么,商品價格似乎是隨流通中紙票數量的改變而漲跌。如果說,商品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鑄幣有一定的數量,因而流通中的貨幣量的交替地發生緊縮與擴張乃是必然法則,那么,似乎紙票不論多少都可以納入流通。如果說,國家發行鑄幣只要低于名義內容百分之一克冷就已經是貶低了金銀鑄幣和損害了它當做流通手段的機能,那么,國家發行那種除了金屬的鑄幣名稱以外連金屬的什么都沒有的無價值的紙票,倒是作了完全正確的措施。如果說,金鑄幣顯然只有在商品價值本身用金量計算或表現為價格的時候才代表商品價值,那么,價值符號似乎直接代表商品價值。由此可以明白,那些片面地、根據強制通用的紙幣流通來研究貨幣流通現象的觀察家,必然對貨幣流通的一切內在法則發生誤解。實際上,這些法則在價值符號的流通中,不僅顛倒了,并且消失了,因為,當紙幣以適當數量發行時,紙幣所完成的運動并不是它當做價值符號所特有的運動,而當它當做價值符號所特有的運動,不是從商品形態變化直接產生出來的,倒是從紙幣與金的正確比例的破壞中產生出來的。”
我覺得當今全世界,中國改革開放正是以毫無價值的紙幣,進行無休止的用錢賺錢的活動,從馬克思上述關于紙幣的論述我們就可以得出結論:用紙幣發展經濟不僅破壞了價值規律,而且破壞了社會的經濟!所以我們要徹底弄清紙幣的運動規律!
勞動者
2009年12月18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