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使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我國的經濟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造成許多沒有預見得到的困難。這場近百年不遇的危機爆發后,人們禁不住要問:“在世界經濟近些年來快速發展的今天,為什么美國會發生這么嚴重的金融危機乃至造成整個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呢?”一些專家解讀:這是由于美國的“消費透支”、“調控不力”、“缺乏監管”、“低估風險”和國際金融體系中存在的諸多弊端所造成的。其實,這些說法只是說明了這場危機的一些表相;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和實質問題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得出了科學的結論:經濟危機爆發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制度,資本主義制度下經濟危機的爆發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是呈周期性的。其基本邏輯是: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生產過剩;生產過剩的原因在于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廣大人民的購買力不足;人民購買力不足的原因在于資本和勞動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兩極分化的原因在于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人占有制度。這一切都植根于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社會化的大生產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反反復復地證明了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危機理論的真理性。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后基本矛盾不斷深化和集中爆發的結果。
也許有網友會問:既然說這場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產物,那么,為什么它對我們國家也產生了不小的沖擊力呢?且你所說的那些現象如“有效需求不足”、“人民購買力不足”、“資本和勞動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等這些現象在我們國家不也是同樣存在嗎?朋友們這些問題問得很好。對于第一個問題,很好回答:由于當今世界經濟的高度一體化;當經濟危機爆發時,國外有效需求不足,勢必會對我國的產品出口造成重大壓力;并且,其對我國的海外投資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至于第二個問題,我們就需要作深入地探討了。其實,中國的改革開放在開始之初,中國共產黨和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態度就曾非常明確地指出:中國的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鄧小平還為改革的成敗設定了兩條標準,他說: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資產階級,那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紀律才能團結起來》《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111頁)。但是,在實際實踐中,卻始終有人企圖把這場改革推向資本主義的軌道。上世紀九十年代,鄧小平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念。應該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概念的提出是鄧小平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發展和理論貢獻。畢竟,只要不到共產主義實現的那一天,商品和商品交換恐怕就會存在,存在商品交換就會存在市場。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是應當與社會主義結合在一起的。但是,一些把持了少數改革權力的人卻故意混淆是非,把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市場經濟等同于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私有經濟;把市場化等同于私有化。結果就造成了為數不少的一批國有企業被某些人打著改革的旗號瓜分賤賣。造就了極少數的富豪,更造就了上千萬的下崗職工。這也就造成了前面我們所分析的國內與國外趨同的一些現象。但是,值得慶幸的是:由于公有制在我國憲法中的地位,更是由于廣大工人階級的奮力抵制;才使得這股逆流沒有給我們國家造成更大的傷害。否則,今天俄羅斯經濟的尷尬境地恐怕也是我們今天所要面臨的局面了。
我們應當感謝這場金融危機。它使我們從一些迷霧中清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僅從來沒有過時,相反,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正確觀察、分析和應對各種問題,才能破解我們所面臨的各種經濟社會難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