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選自克魯格曼:《致命的謊言:揭開經濟世界的真相》
他對真相的無情揭露,令很多官員如坐針氈
他對現實的無情批判,令很多學者無地自容
在有些人眼里,他是最不受歡迎的人
但他卻給了我們讀懂世界的智慧!
同其他學科領域一樣,經濟學也服從信徒遞減的定律。每一門學科的開創者,總是享有一些不受規范限制的特權。要是他的原創觀點中存在一些粗糙的地方,或者他過于強調和前人見解之間的不連續性,那么潤色者和解釋者隨后就會出現。于是,下面的情況將是在所難免的:有人僅僅按照字面意思而非內在精神來理解開創者的這些理論,從而使他們自身對激進教義的拘泥和執著程度,甚至要超過正統的衛道士們。隨著觀念的向外散播,這些教義也變得越來越簡化,直至成為社會公共意識的一個部分,也即人盡皆知的常識。然而此時,它們與原先的創見相比,已經是大異其趣了。
以上所談的正是凱恩斯經濟學的命運。凱恩斯本人是一位對問題的反應極其靈敏且創意十足的思想家。如果說他在不經意間留下了遺產——某種思想風格——也就是所謂的庸俗凱恩斯主義的話,那么很不幸,這些遺產直到今天依然是籠罩在各種經濟辯論中的最大迷團。
1936年,凱恩斯出版了他的曠世奇書《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在此之前,經濟學家們已經發展了一套比較豐富而深刻的微觀經濟學理論,但其探討的主要是個別市場的行為以及通過市場的資源配置。對于宏觀經濟學理論,即研究整體的經濟事件,諸如通脹與通縮、繁榮與衰退等內容,仍然處于力不從心的狀態。因此,也無力處理當時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
那些所謂的古典宏觀經濟學者認為,從長期來看,經濟必定會回歸到充分就業的狀態。因此,該學派僅僅關注長期的經濟分析。古典學派有兩個主要的信念,即貨幣數量學說和可貸資金理論。前者主張,一般物價的水平取決于流通貨幣的數量;而后者則指出,通過利率的調節可使總儲蓄等于總投資。
其實,凱恩斯本人也承認,如果時間足夠長的話,那么古典學派的觀點是可以成立的。但是,正如他的名言“長期來說,我們都死了”所指出的一樣,事實上短期內的利率水平,并非由充分就業時的儲蓄與投資之差來決定,而是取決于流動性偏好。所謂流動性偏好,是指除非向公眾提供足夠的誘因,將金錢引導至相對不安全且兌換不便的資產中,否則他們寧愿選擇持有現金。儲蓄與投資必須相等,但在充分就業的條件下,如果儲蓄的欲望高過投資,那么將會導致就業與產出的水平下降,而不是利率的下調。特別是,一旦投資需求由于某種原因——比如股市崩盤——出現下降,其結果將是全面的經濟衰退。
凱恩斯的這一巨著,是對經濟體運行方式的一次精彩的重新闡釋,因此很快就被當時最優秀的年輕經濟學家所認同。同時,有些人很早就認識到,凱恩斯的理論存在過度簡化的毛病。尤其是,在就業與產出的水平方面,正常情形下它們應當會對利率有所反應和反饋,而這種影響有時候可能非常顯著。然而,《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雖然已經問世多年,但至今仍有相當多的經濟學家沉迷于凱恩斯的理論之中,似乎想把我們帶到一個奇幻的鏡中水月:身處其中,美德受到懲罰,而放縱卻得到鼓勵。
現在,我們給出一個“節約悖論”的例證。假定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儲蓄率(即未花掉的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上升,那么根據凱恩斯的早期模型,將進一步導致總儲蓄與總投資的減少。為什么呢?因為較高的儲蓄欲望,會促使經濟走向衰退并降低收入水平,從而降低人們的投資需求。而根據儲蓄與投資必須相等的法則,總儲蓄量也必然要下降。
再舉一個有關工資與就業關系的“聚寶盆”理論(因為一個古老的傳說而得名)作為例子。或許,你的看法是當工資提高后,對勞動力的需求會降低。然而,一些早期的凱恩斯主義者卻不這么認為,他們的理論是:如果將收入中屬于利潤的一部分重新分配到工資收入,那么,由于工人比資本家的儲蓄率要低(暫且不管這是否屬實),所以消費需求會增加,進而提高產出與就業水平。
以上所舉的這些例子,出現在大學新生的經濟學教科書之中,至今仍是極好的反思題材。不過,近年來并沒有太多的經濟學家關注這些內容。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一位大人物——艾倫•格林斯潘。
凱恩斯理論可以用一句話來簡單地概括:利率獨立于就業及產出水平。而實際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簡稱美聯儲)一直都在積極地調控利率。例如,當就業率太低時,就下調利率;而當經濟過熱時,就上調利率。你可以對美聯儲主席的這一判斷加以評論,甚至予以駁斥——或許你認為,應當為國民經濟營造一個更為寬松的環境——但是,無論如何,他的權力卻是不容置疑的。如果你想預測今后幾年內美國的失業狀況,那么這里有一個簡單、有效的模型:格林斯潘的意愿和做法,加上一定量的隨機誤差(格林斯潘畢竟還不是上帝)。
將格林斯潘及其繼任者放在本文中進行考察,這基本上是對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回歸。但不同的一點是,那只看不見的手調控經濟,使之達到完全就業水平所需的時間,則無法加以具體的預測;而美聯儲這只看得見的手,則是致力于在兩三年內,實現在無通脹條件下的特定失業率目標。美聯儲的計劃以利率的升降作為手段,讓儲蓄和投資在失業率目標的假設前提下實現相等。正因為如此,所謂“節約悖論”、“聚寶盆”理論這些例子,都變得不相干了。一旦儲蓄率上升,由于有美聯儲的功能作為保證,最終的投資也將會上升。
在我看來,正常情況下的需求變化,都會被美聯儲的政策所抵消。因此,平均而言,它們對就業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這一道理再清楚不過了。然而,在經濟學的學術領域之外,很少有人持有這種看法。舉例來說,有關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會議,參會者總是圍繞著工作崗位的增減展開激烈的辯論。我認為,以下觀點是非常明顯的:下一個十年間的平均失業率,取決于美聯儲的意愿,而與美國、墨西哥的雙邊貿易差額無關。然而,這一觀點還遠未進入到公眾意識的層面(事實上,當我在1993年的一次公開討論會上提出這一觀點之后,當時參會的一位成員,同時也是NAFTA的支持者,突然憤怒地說:“這種說法恰恰是經濟學家讓人討厭的地方!”)。
那些已經進入公共意識的理念,包括從事政策研究的專家們所熟悉的,只是一種刻意曲解的凱恩斯主義。不加批判地接受“降低消費支出,就是壞事”的觀點,正是這個門派徒孫們的印記。美國目前的通貨膨脹和預算赤字,都呈現出緩和的態勢,而庸俗的凱恩斯主義者正準備展開一場絕地大反擊。“節約悖論”和“聚寶盆”理論,是威廉•格萊德近來的兩個主要議題(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閱第一章)。不過,格萊德可能并沒有意識到他的思想根源,正如凱恩斯所說的那樣,“那些自信可以免受任何知識階層影響的實干家,其實往往受到某個已故經濟學家的思想支配”。當類似的論調①出現在《新共和》(New Republic)這樣的雜志上時,也許用不著太過驚訝。然而,當我們看到《商業周刊》也在一本正經地宣稱“更高的儲蓄將降低經濟增長”時,就必須注意了,這其實是一種正在擴展的文化現象。
為了證實儲蓄有損于增長這一論斷(更加合理的立場是并非儲蓄有利于增長,而是它對增長的促進作用不明顯),你必須讓人們相信美聯儲的無能,也就是說,它無法通過利率的升降,來確保儲蓄欲望上漲之后會轉化為更高的投資。
即使你能夠說明利率只是影響投資的因素之一,理由也是不夠充分的。這就像是在說,我踩油門僅僅是影響汽車速度的因素之一。畢竟,我可以調整油門的大小,所以在超速行駛被警察逮到的時候,我就不能以正在下坡為借口來逃避懲罰。同樣的道理,格林斯潘可以隨心所欲地調整利率(要是美聯儲愿意,它可以在一天之內讓貨幣供給量成倍增加)。因此,一般來說,就業水平取決于格林斯潘對安全上限的看法。本文的故事內容到此就基本結束了。
另外,還可以多說一點!要讓儲蓄有害的論斷成立,你就必須證明:要么利率對支出不會產生影響(可以試著和全美房屋建筑商協會談談),要么潛在的儲蓄與投資機會相比是如此之高,以至于即使美聯儲采取零利率政策,也無法使兩者相等。后一種論證頗有點像20世紀30年代的情形——當時的國庫券利率還不到0.1%,同時也適用于今天日本的情形。目前,日本的國內利率為1%左右(我認為,日本央行完全可以使本國經濟走出困境,它目前的消極做法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瀆職。不過,對于這一問題,我會用專文來討論,可參閱本書第十六章《日本究竟怎么了》一文)。然而,國內的銀行每個月都會給我寄一張小單子,內容是需繳納房貸的數額,這使得我可以確信美國目前的利率仍處于某一較高的水平。真的應該感謝銀行!因此,無論如何,關于儲蓄是否有害的爭論仍然懸而未決,即使是那些持有害論觀點的人,也不會認為美聯儲真的沒有能力。恰恰相反,幾乎就是這一班人馬,堅持說美國經濟在過去30年間(整整一代)的差勁表現,完全是美聯儲的過錯,并且還說只有在格林斯潘的帶領下,我們才能走出困境。
現在,所有的故事似乎可以做一個全面的總結。以下就是庸俗的凱恩斯主義者的觀點:儲蓄的增加將減緩經濟增長的速度,其原因大概是美聯儲無法通過降息來引導投資的增加;然而,美聯儲又應該通過降息來刺激經濟增長,因為低利率將導致投資的增加。
如此總結,應該沒遺漏什么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