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將億萬民眾的生命健康當兒戲!還我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
8月13日,全國各大媒體的國內熱點新聞中有兩條和衛生部、鹽業公司有密切關系。
一則是關于自1994年起,全國一刀切地強制推廣碘鹽,就連遼寧、浙江、天津、上海、福建等高碘地區也沒能幸免,15年后的調查統計顯示,天津、沈陽、福州、廣州、上海等城市,每年都有大批醫學調查表明甲狀腺疾病正在劇增,而碘過量被視為一個重要因素。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崔功浩說,中國營養學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城市居民日均鹽攝入量為11克,農村居民達到17克。這意味著,根據目前市面上多數碘鹽中每克鹽含碘20~50微克計算,中國人每天攝碘量達到了驚人的220~850微克,遠遠超過WHO劃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線。
“在全民補碘的大運動背景下,5億碘充足人口的健康被完全忽視了。”崔功浩說。
事實上,原中國醫科大學校長滕衛平領導的科研小組從1999年開始,進行了一個為期5年的“碘攝入量對甲狀腺疾病的影響”的項目,結論顯示:缺碘和富碘都會導致甲狀腺疾病。2002年的“兩會”期間,時任全國人大代表的滕衛平教授領銜提交了一份議案,建議修改全民食鹽加碘法規。
然而,由于修改食鹽加碘的法規,必然牽涉到某些部門和單位的利益,于是7年過去了,13億中國人民不論缺碘與否,都不得不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日復一日地繼續食用加碘鹽。
眾所周知,任何營養物質,都有一個適可而止的問題——過多和不足同樣有害,都有一個適應對象的問題——適合于張三的未必適合李四。譬如,鈣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但是未必每人都需要補鈣,補鈣過多同樣有害健康(導致結石等疾病)。時過立秋了,螃蟹是很受歡迎的美味,但是脾胃虛寒者就不宜食用或者應盡量少食,否則就會腹瀉。食鹽里加碘,本意是為了防病和促進健康。但是加多了,不分對象一律添加,反而成了致病的禍根。這只能證明該項政策法規的制定者、執行者的草率和愚昧。這種是把事關億萬民眾生命健康的大事當作兒戲的行為簡直是禍國殃民,不可饒恕!
當然,國務院15年前發布《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時,也粗略地提到了因地制宜。如該條例第十五條規定,除高碘地區外,逐步實施向全民供應碘鹽。對遼寧、浙江、天津、上海、福建等高碘地區,國家并沒有要求必須推行碘鹽。
然而,到目前為止,消費者在遼寧這樣的高碘地區根本無法買到非碘鹽。這就是鹽業壟斷經營和缺乏監管的必然結果。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壟斷者都有謀取高額壟斷利潤的沖動。當壟斷利潤與社會公眾利益相矛盾時,指望壟斷者能自覺自愿地犧牲本身利益而顧全社會公眾利益,那就過于天真了!類似的現象,我們在煙草專賣局/藥草公司的部門/行業利益,與社會大眾利益(生命健康)之間的博弈中,早就領教過了!與非碘鹽相比,碘鹽售價高,因此,原本不需要碘鹽的高碘地區,也在鹽業公司的壟斷經營下,不得不毫無選擇地食用碘鹽。
我們可以選擇不補鈣,我們可以選擇不吃螃蟹,我們甚至可以不吸煙、不喝酒,但是我們不能不吃鹽。因此,盡管我很早就知道碘鹽可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的健康危害,卻無法躲避。這就不能不令我更加切齒痛恨該項惡法的制定者和執行者!
據《衛生部回應補碘過量質疑:將下調食鹽加碘量》報導,“通過實施全民食鹽加碘,我國兒童智商總體提高了近12個百分點。”這種為衛生部和鹽業公司涂脂抹粉的調查統計數字不知如何得來。我國兒童智商總體水平提高,應該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它和優生優育、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營養、教育水平的提高(如幼教中廣泛采用蒙式教育等)、科技的發展(如電視、電腦、網絡、多媒體等等)以及食鹽加碘各有多大的相關性?這些相關性是如何測量計算的?衛生部和鹽業公司能拿出一份像樣的調查報告嗎?你們有沒有在缺碘地區和高碘地區,針對同一所幼兒園或者同一所小學,挑選出身體條件相當、家庭條件相當的兒童做樣本(大致排除其它因素對智商的影響),分別進行長期食用碘鹽和非碘鹽的對照試驗?
在該報導中,衛生部專家堅稱:“目前我國人群碘營養水平總體處于適宜狀態,但少數地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水碘問題。”中國的新聞報導,從來就是在“少數”和“多數”上大做文章,從近半個世紀前爭論“九個指頭和一個指頭”還是“七個指頭和三個指頭”到今天屢屢見報的“少數不明真相的群眾”,始終沒有長進。
如果僅僅少數地區存在“高水碘問題”,那你衛生部為何明年要在全國范圍內下調現行食鹽加碘量?哪里高,哪里下調不行嗎?你衛生部就不擔心,普遍下調食鹽加碘量后會導致我國兒童智商總體水平下降?真是典型的死豬不怕開水燙!
另一則《衛生部:規范使用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無害》,同樣體現了衛生部對鹽業公司利益的堅決捍衛。報道說:
『針對有關媒體對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安全性的質疑,衛生部13日回應表示,有關食品安全方面專家認為,規范使用食鹽抗結劑“亞鐵氰化鉀”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
專家指出,亞鐵氰化鉀中的鐵和氰化物之間結構穩定,只有在高于400℃的情況下才可能分解產生氰化鉀,但日常烹調溫度通常低于340℃,因此在烹調溫度下亞鐵氰化鉀分解的可能性極小。』
亞鐵氰化鉀,俗稱黃血鹽,其分子式為K4[Fe(CN)6]•3H2O。【性狀】淺黃色單斜晶顆粒或結晶性粉末,相對密度1.853(17℃,三水合物),無臭,味咸,在空氣中穩定,加熱至70℃時失去結晶水并變成白色,100℃時生成白色粉狀無水物,400℃(沸點)時分解,放出氮并生成氰化鉀和碳化鐵。遇酸生成氰氫酸,遇堿則生成氰化鈉。因其氰根與鐵結合牢固,故屬低毒性。可溶于水,水溶液遇光則分解為氫氧化鐵,不溶于乙醇、乙醚。
氰化鉀、氫氰酸、氰化鈉,這都是鼎鼎大名的劇毒物品。我很小的時候就在介紹蘇聯克格勃的讀物中了解到克格勃間諜們如何使用微量的氰化物將對手置于死地而不被察覺。如今,我們——13億中國公民,難道也要在不知不覺中日積月累地攝入劇毒的氰化物嗎?
維基百科是這樣介紹黃血鹽物理特性的:Although it is insoluble in alcohol, a liter of water can dissolve just under three hundred grams of the crystals, and the solution can react with acid to release toxic hydrogen cyanide (HCN) gas. The resulting HCN gas boils at 26℃ and, being lighter than air (with a gaseous density of 0.94), quickly evaporates clear of the release point.
這就是說,黃血鹽較易溶于水(1升水可溶300克),溶液與酸反應會生成氫氰酸,生成的氫氰酸在26℃會沸騰,然后揮發到空氣中。
北方人愛吃涼菜,夏天尤甚。涼拌海蜇皮,老醋黃瓜花生米等都是常見的家常菜。這些涼菜少不了鹽和醋(米醋、白醋、陳醋),而且既然是涼菜,溫度自然是越低越好,冰涼爽口最佳。衛生部的專家們可否出面為我們釋疑:如何能避免加了黃血鹽的食鹽與醋反應后生成劇毒的氫氰酸?
煎炒烹炸蒸煮熘,溫度確實到不了400℃。可是燒烤呢?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特別是自陳佩斯和朱時茂在CCTV春晚節目中賣羊肉串起),燒烤現在已風靡中國的東南西北、大街小巷,燒烤的品種早已不限于羊肉串了,什么雞翅、雞肉串、香腸、雞頭、豬腰子、鲇魚、虹鱒魚、棒魚,幾乎什么都能烤!而燒烤的特點就是明火直接接觸食材,火焰的溫度是多少度?不會低于400℃吧?那么此時灑在食材表面的鹽或者涂刷在食材表面的含鹽醬料遇到明火后會不會發生黃血鹽生成氰化鉀的反應?衛生部的專家們能不能給全國數以千萬計的燒烤食客們一個說法?
再讓我們欣賞一下亞鐵氰化鉀的安全技術說明書(節選):
『第三部分: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有毒品,
侵入途徑:吸入,皮膚接觸
健康危害:本品屬低毒類。吸入引起咳嗽、氣短。大量口服引起胃腸不適。有資料報道,中毒時腎臟受損害,尿糖大量增加。接觸本品多年的工人中,未見發生皮炎。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嚴重危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1600~3200 mg/kg(大鼠經口)
第十二部分:生態學資料
其它有害作用:該物質對環境有嚴重危害,嚴禁該物質進入環境。』
欣賞過上述說明書之后,你還愿意在每日食用的食鹽中添加進這種抗結劑嗎?
本來,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就是生產出不同的產品,給消費者以選擇權。譬如在市場上同時經銷含碘鹽與非碘鹽,并在產品說明書上注明適宜人群;同時提供含抗結劑的食鹽,與不含抗結劑的食鹽,在說明書中注明其適宜/不適宜何種烹飪方式。如此排列組合也不過就4種產品。為何衛生部和鹽業公司總是要與民意背道而馳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