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的是洋人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洗衣做飯要用國際水務巨頭“威立雅”提供的自來水,耳邊響起的還有那些“中國越改革越強大,中國越開放就越安全。”的鼓噪,聯想到今天讀到的一篇《中國還有什么沒有賣?外資買下大批城市的供水權》的文章,心里早已是不寒而栗,我想:一個連水也不能造(管)的民族你能優秀到哪里去?
附原文《中國還有什么沒有賣?外資買下大批城市的供水權》http://www.sinonet.ca/news/china/2009-07-22/34393.html
仿佛一聲令下,從去年年底開始,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陸續奏起了自來水漲價大合唱。尤其最近兩個月以來,包括上海、北京、沈陽等多個大中城市都已舉行了水價上調聽證會。
適時調整水價 各地水價上演“漲價大合唱”
當前各地水價紛紛“漲”了起來,水價再次上調,其實,從去年下半年就在坊間議論。甚至有人認為,假如沒有金融危機,水價很可能在去年年底前就已上調到位。可以說,對水價上調,絕大多數居民早有心理準備。
不過,也有市民提出了質疑:水價提高獲益的到底是誰?“好比現在油價提上來了,可是普通百姓卻沒有受益。”家住上海長島路蘭城小區的市民李先生說。
李先生簡單算了算,一般家庭開支:電費、水費、煤氣費、有線電視費等,每個月起碼要兩三百元。“這對普通家庭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開支了,希望水價調整充分考慮民眾的經濟承受能力。”
李先生的理由很簡單:“我們的工資待遇沒有提高,但各種收費卻提得很快。而且零就業家庭和低保家庭就負擔更重了。”
“ 事實上,水價上漲,一方面目前的水價仍較低,供水企業面臨一定的經營壓力,價格約束機制沒法發揮理想。另外,長期以來,水資源結構不合理,其稀缺到什么情況,水環境治理成本多少,都有缺陷,這樣的后果是水資源浪費非常嚴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忠伯表示。
在他看來,中國居民的用水支出與家庭總支出相比,還是很小。水價提高對大多數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會產生多大影響。
中國水務對外資開放 促使水價上漲?
“不管怎樣,水價調整的節奏、步伐要合理,不能你漲他也漲。”李先生表示,供水企業應好好研究如何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不是僅僅“死盯著市民兜里的錢”。
有業內專家透露,各城市要求提高水價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并不是出于成本上升和水資源節約這么簡單。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國不少城市的水務領域專業經營由于有外資的參與,因此自來水價格的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掌握在政府的手里。
2002 年3月出臺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供排水城市管網首次對外資開放。現在,外資參與我國水務領域經營的越來越多,比如,法國蘇伊士集團北從昌圖、南到三亞、東起上海、西達重慶,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2家合資企業,供水人口達到了1400萬。而具有153年水務領域專業經營歷史的法國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國掀起了收購狂潮。迄今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蘭州等近19個城市的21個合資項目,供水人口達到了3000萬。這些外資水務公司的經營期限一般在30年左右,也有50年的,而其占股權份額都接近或等于絕對控股的5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自來水在到達用戶終端時,一般要經歷兩個過程,首先是外資水廠進行水處理,然后把水賣給國有的管網自來水公司,然后由國有公司賣給百姓。這樣看起來,外資水務公司和老百姓并不直接發生關系。但關鍵在于地方政府往往是根據合同價從外資手里買水的,比如一噸水的成本是1.5元,政府的收購價格可能在1.8元到2 元之間,然后政府再以低于收購的價格賣給城市居民,這一來一去就造成了虧損,時間長了,政府無法再承擔之時,水價上漲就是唯一的選擇。(記者馮雅)
外資豪賭中國水務
威立雅水務出資17.1億元獲得蘭州供水集團45%的股權,2007年外資對中國水務的高溢價收購以此拉開序幕。隨后中法水務等幾大國際水務巨頭也開始在中國攻城略地,標的資金動輒以10億、20億元計,出價超出被收購企業凈資產額的1到3倍。
這讓業內興奮不已,很多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然而,外資出手闊綽只是表象,其中暗藏玄機,外資在中國高溢價收購的一輪風潮再起,中國水權堪憂。
根據規劃,“十五”期間,水務業是中國政府提出的國有資產要撤出的100多個行業之一。國外水消費一般占個人收入的4%,而中國目前城區水消費占個人收入僅為1.2%左右,上升空間很大。何況,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不斷加速的城市化進程,都給未來水務市場留下足夠的空間。
而更讓外資垂涎的是,中國水務屬于公用事業,一般由政府定價,因而價格始終處于低位,有的城市甚至10年間都沒有上調過水價,因而未來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這也就意味著,水務這塊蛋糕自己還會長大。事實也證明,國際水務巨頭的判斷完全正確,水價上調已經進入政府幾大部委的備忘錄。
外資溢價收購 最終百姓買單
據了解,有國際水務巨頭在收購了公司股權后,占有了當地的水資源。同時,在水價制定上,外資具有更多的話語權,甚至可能壟斷水價。
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有機會了解到更多溢價收購的細節。在他所了解的幾份合同中,對價格的說明都是未來按照《價格管理辦法》調整,依此規定,將遵循成本收益法,成本只要“合理”就可以記入價格。此外,收購方可以有效通過對水價上漲進程的約定與服務范圍的約定來降低長期投資的風險,而且一旦運作得當,很容易在單個城市或者城市群間形成同類項目的聯動收益。傅濤擔心,溢價可能性越大,公眾和政府吃虧的可能性也越大。過度溢價這種以偏概全的做法,將對城市水業的改革與發展造成不良的誤導,也會使部分利益組織因為極端溢價而獲利。
中國水協會長李振東一眼看穿問題實質,“外商今天高溢價收購供水資產,明天都要成倍地賺回去。一屆政府的政績,將成為今后歷屆政府的嚴重隱憂,最終都會轉嫁給老百姓。”
喝得起水是窮人永遠不可剝奪的權利
“ 不能因為有些人喝不起水,就不提高水價。”16日上午,在一場“解讀水價問題”的小型論壇上,有專家語出驚人。到場的專家和官員包括清華大學水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法規司副司長徐宗威、世界銀行高級環境與市政工程師樊明遠、北京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第一財經日報》7月 17日)
專家這番雷人之語讓人聽起來咋就那么的冷酷?又那么的刺耳?誠如論壇上有專家所言,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隨著老百姓兜里的錢越來越多,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是必然的。供水企業必須去滿足這一部分需求,這是一個發展方向。但是,滿足這一部分人高品質生活需求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在同一座城市里,還生活著大量的低保戶等弱勢群體。
誰都清楚,自來水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有著剛性的需求,即使價格再高,居民也還得用。因此,自來水不同于普通商品,還存在著一定的公共品屬性,難道讓水成為極少數人才能喝得起的奢侈品,專家才高興?豈能為了滿足某一部分人的高品質生活需求,而忽視甚至侵害公眾權益,甚至不管低收入弱勢群體喝得起水與喝不起水呢?如果真有老百姓喝不起水了,那我們這個國家還能構建起和諧社會,還有和諧、穩定的社會嗎?
專家語出驚人,其目的再清楚不過。就是為助推新一輪自來水價格上調制造輿論攻勢。實際上,即使是專家不講,絕大多數民眾對組成、合理的水價調整也能夠給予理解。畢竟適當的水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供求規律,可以進一步促進全社會節約用水。
可是,自來水價格上調需要專家們如此這般的大放厥詞嗎?居然說什么,“不能因為這部分人(低保戶)喝不起水,就讓所有的人都享受不到好的供水服務,這實際上不符合歷史的潮流。”照這些專家看來,人們享受不到好的供水服務,竟然是低保戶的錯,是低保戶們影響、阻礙了部分人的高品質生活。其邏輯何其荒謬!水平何等的低下!
本來,高收入者多用水多付給費,低收入者少用水少付給費,實行“階梯水價機制”基本上能夠完全化解其中的矛盾,照顧到各方面、各層次的利益,也不會妨礙一部分人對好的供水服務需要。可現在,有專家卻無端在低收入弱勢群體找茬,是何用心?難道真是想要將水價提高到窮人喝不起了才高興?需要那些大放厥詞的專家們記住的是:不管水價以什么理由上調,也不管怎樣上調,喝得起水是窮人永遠不可剝奪的權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