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離5·12大地震發生的時間已有半年零3天了,不知道那兒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們現在生活得怎么樣了。特別是那些孩子,不知道他們的“教室”是否安全,是否暖和,是否……
花盆碎了,花還在,生命還在,希望還在。所以,我們將一直惦記著災區的每一位同胞,一直惦記著……
附文:
為孩子們建一所震不垮的學校
汶川大地震中,許多孩子不幸遇難。當人們都在為那些死去的孩子悲傷和惋惜時,又有多少記者去挖掘其深層的原因呢?僅僅是因為發生地震時,孩子們都在上課嗎?
在各大媒體中,《南風窗》記者李北方的深度報道《為什么,垮塌的偏偏是學校?》,較早注意到學校倒塌的問題,他從一個與眾不同的新聞角度闡釋了這個原因,并通過結合現場的觀察與專家的見解,逐層深入,啟發了社會對豆腐渣工程的深刻思考。
沒錯,正如這篇報道中所寫的:在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中,許多房屋垮塌,但當時在地震中保存最好的房子就是學校。按照日本的防震規劃,學校的建筑防震級別最高,各級政府都把學校辟為臨時避難所。地震發生的時候,政府會組織居民搬出自己的房子,到附近的學校集中避難。
可是,在中國呢?在聚源中學及其他在地震中不堪一擊的學校當中呢?
多位專家表示,根據國際結構設計規范,重公共輕私人、重人多輕人稀的普遍理念,學校較之于政府大樓明顯屬于公共人群的重要建筑物,那么,學校倒塌的程度應該更輕。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在《為什么,垮塌的偏偏是學校?》中,記者李北方從“鞭炮響起”、“他們是幸運者”、 “ 生死一瞬間”、“民房都沒垮得那么厲害”、“學校的建筑標準”幾個方面,逐步深入,帶著讀者一起尋找和思考悲劇發生的人為原因。
我們看到,聚源中學的整座教學大樓倒下了,但并非全校破壞程度都一樣,教學大樓旁邊相距不遠的實驗大樓,受損程度較為輕微,結構大致完整。差距這么大,這怎么可能呢?
“聚源中學的救援行動結束后,群眾開始走向廢墟,仔細查看建筑物的質量。一名留著小胡子的中年人,對建筑比較了解,他指著折斷的房梁給周圍的人解釋:房梁中只有兩根主筋,雖然夠粗,但數量太少,至少需要三到四根,且有一頭沒有彎;二排筋粗度不夠,應該與主筋一樣粗;箍筋太細,直徑只有6毫米,應該是12毫米。”這又作何解釋呢?
正如文中所寫的:其實,學校用房的低劣在全國是個普遍現象,這不單涉及設計與施工的問題,地震把這個問題更激烈地甩在了人們面前。
在這篇報道中,我們了解到:抗震設防烈度只是理論數據,實際操作中,當抗震度達到一定程度,每提升一級抗震度要花費整個工程幾乎一倍的價錢。而不管是磚混結構還是框剪結構,如果統一抗震級別是6級,那么在相同的地震烈度下,不管是磚混還是框剪結構,都不能倒塌,這是設計規范的要求。所以,如果抗震要求相同,對結構級別較低的磚混結構,抗震設計要做的工作比框剪結構要多得多。
面對一處處徹底垮塌的教學樓,記者無法判斷它們是否都符合抗震設計標準,也無法分辨出,磚混結構的教學樓廢墟里,究竟哪部分設施是為達到同級別抗震標準而比框剪結構的建筑物多做的工作。當然,所謂的答案,我們都是心知肚明的。
5·12已經過去,我們也不想再有悲傷、同情和惋惜了。今天,我們所想要的,只有一個鄭重的承諾:為孩子們建一所震不垮的學校,當地震來臨時,我們都能有所信任的去學校里集中避難。
注: 此篇文章寫于11月1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