咄咄怪事:不把好老師逼成烈士誓不罷休!
廟上之人
·
2008-07-05
·
來源:烏有之鄉
一旦出現天災,好老師恐必成烈士,這一奇特現象,是行業例案,還是社會各行各業普遍現象?
我常覺得這年頭有些事真的很荒唐!許多學校的老師們(尤其是鄉村學校為多),一刮風一下雨,就要提心吊膽,四處去檢查校舍,看看有沒有什么安全隱患,無論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都要在安全日記簿上寫上檢查結果并簽上自己的大名。還有每個學期還時不時要層層簽定安全責任狀,就是教育局長和各學校校長簽,校長又和老師們簽。想必有心的人在電視上也能看到那種場面,當然我們普通老師是上不了電視的,都是局長大人和校長們簽定責任狀時的場面。別說,我們老師在簽字時,總有一總有一種悲壯的感覺,覺得天踏下來,沒人頂了,只能自己頂著的了。老師們都私下議論,人家可以不嚴把質量關,對包工頭偷工減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做成的校舍用不了幾年就成了風一刮雨一下的就會出狀況的危房,就要我們老師戰戰兢兢地盯著它何時倒塌,一下沒盯住就要拿我們是問,天底下哪有這樣荒唐的事?!有時想想可能全國這樣的現象不少吧。前幾天看電視,看到了一記者在四川災區一倒塌的校舍廢墟上撿到了一本該學校的安全日志簿,當時心里一陣發涼:可憐的老師呀!運氣太差了吧——碰到了地震那還能逃脫。我真想吼一聲:我不要你將校舍做得異常牢固——能抵抗核打擊,我只要你做一個起碼合格的校舍。地震時也就不會一下子坍塌成了一座大墳,那可就能讓絕大多數人有時間逃生,看看日本前段時間的地震,不過是提前幾秒鐘預報,能起多大的作用,可死亡人數卻少得可憐。我想人家房子可不會一震就成了一堆大墳。
這不,上個月我還在報紙上看到了發生在河南省的同樣的荒唐事,該省沁陽縣碑寺鄉羅莊小學的老師在上幼兒班的課時更是得提心吊膽,只要一有風吹草動:房子哪里一發出響聲,老師就得迅速組織學生撤離。大家看看看老師是在怎樣的房子里上課的呢?該學校只有一棟兩層只能容納8個班的教學樓,學前班和一至六年級占去7個教室,多媒體遠程教室和辦公室合占一個教室。幼兒班的34個孩子沒處上課,晴天就在3間破瓦房里湊合,雨天就停課。幼兒班上課的3間破瓦房,房頂明顯下陷,大梁被蟲蛀了許多洞,破舊的教室門上橫七豎八地釘著幾個木板擋住窟窿,窗戶上已經沒有玻璃,墻體上多處有明顯裂縫。大家看看下面的圖,
看到了吧,就是這樣的校舍?幼兒班的孩子們每學期都要進行緊急撤離上百次。大家看看“每學期”這三個字,這說明已經不是一個學期了,而是好幾年學期,也就是說好幾年了,時間不短呀!我想大家還是要佩服在里面上的老師,也真難為他們了:上課時還是分心注意房子,眼睛看,耳朵聽,一發現異常就要迅速組織學生撤離,時間一長會不會得神經衰弱癥那就不得而知了。我想這也是給老師們一個機會,那天運氣差了點,上著上著,突然‘咔嚓’一聲房子就要坍塌了,那老師不就得組織孩子們撤離,大家看到了上面的圖,幼兒班的孩子們小著呢。懂事點的一下就會跑出來,不懂事的膽子小點了也許就會嚇哭了,有這么幾個嚇哭的孩子,老師就得上前一一抱出,在這時間就是生命之際,要是這時房子撐不住了,徹底倒塌了下來,我想老師出于本能肯定要張開雙臂將孩子們護在身下,那又將是譚千秋第二,又出了個烈士呀!
我想到時,河南省沁陽縣教育部門又會發起向×××老師學習的活動,有關領導還會衣冠楚楚,恬不知恥地說道,……學習他舍己救人、舍生忘死的犧牲精神;學習他愛崗敬業、忠于職守的道德情操;學習他誨人不倦、愛生如子的崇高品德。×××是教師師魂的集中表現,他的偉大在于愛心和責任心。面對危險×××放棄了生的機會,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詮釋了什么是為人之師;他那在突發災難來臨時的瞬間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們心中永不倒塌的豐碑!
大家都知道董薦瑞手托炸藥包舍身炸碉堡,黃繼光血肉之軀挺身堵槍眼的英雄事跡,但那是實在沒有辦法的事呀!確實值得我們學習。可是,人為地將人逼成烈士這可是相當的殘忍,無異于泯滅人性的犯罪行為!!!看看報紙上的這段文字吧:“孩子在里面上課太嚇人了。”在該校門口,前來接孫子的73歲老人李繼剛說,“房子是上世紀70年代末蓋的,娃子在里面上課,家長天天擔心。”
“幼兒班的教室是危房,學校也多次向上面反映過。”該校的鄭校長一臉無奈地說。此后,記者撥通下碑寺鄉中心學校校長王慧典的手機,王校長稱他們已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反映了,只能等配套資金到位后對危房進行修葺,孩子們在危房中上課他也很擔心,但是也很無奈。
羅莊小學幼兒班的孩子們何時能告別危房,至今還是一個未知數。
天災后面必有人禍。為什么不是文章標題中是“好老師”,而不是“老師”?因為壞老師一看真正的危險來了,他會快如狡兔一眨眼就到了房子外面呀!四川不也是已經出了個典型嗎?只有好老師才會被逼成烈士的。看來,不把好老師逼成烈士,我們的領導們是誓不罷休!同理,最近的“甕安事件”,“上海襲警事件”也用事實證明,不把老百姓逼成暴徒、歹徒誓不罷休!!!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