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政府都有媒體,媒體是政府的宣傳工具。但實事求是地講,媒體還負有另一項異常嚴肅的歷史使命——暴露存在的各種問題為政府有效決策提供真實信息,進而實現政府的自我糾偏,從而順應社會、貼合民意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在此意義上,政府與媒體之間的關系可以比喻成客戶與其聘請的私人醫生之間的關系。我們花錢請私人醫生總希望醫生敬業,時常報告關于自己健康的最新動態,存在哪些問題,如何預防及避免。醫生對我們的作用不是治療而是預防,畢竟不是所有的治療都一定有效,病入膏肓就只能等死,我們聘請醫生絕然不是用于這個時候。以哲學的觀點病入膏肓也是從小病小災循序漸進變化發展而來。癌癥的晚期就屬病入膏肓,但早期和一部分的中期癌癥就可以治愈。所以私人醫生的作用在于發現小病小災提醒客戶及時治療以免貽誤時機使健康走向不可逆轉的局面。醫生的作為直接決定客戶壽命的長短。
從現代醫學知識我們知道任何一個健康的人體內都有癌細胞,不同在于它沒有發展到迅速繁殖的地步。據筆者所知蘇聯曾用尸血補充血庫,即將剛剛死亡的新鮮尸體里的血液抽出給活體使用。嚴格地講一方面再健康的人都有毛病,另一方面有時一個剛死亡的人的血液仍然是健康的。因此每一個人都有健康的器官、良好的細胞;有毛病的器官、伺機惡性繁殖的細胞。
倘若醫生敬業會屢屢、且常常發現問題提醒客戶有所作為來保證客戶盡可能地長壽。向客戶表明他的身體是多么地健康、他的某一個細胞是多么完美、某個器官是多么地正常運行的醫生肯定不敬業。甚至醫生去贊美行將朽木的“未僵尸”的鮮血是多么地鮮紅,還在洶涌澎湃地流動,這仍然是生命的價值體征,乃至于可以把這種贊美上升到謳歌的高度。假使對一個即將死亡的客戶還謳歌、贊美他的健康,此時的醫生恐怕不僅僅是不敬業的問題,很可能還存在心術不正、道德敗壞的問題。
同樣道理媒體之于政府也有同樣作用。但現實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媒體屬政府管轄。倘若政府不想自律則媒體監督就不是一件讓人舒服的事情,于是政府可以利用對媒體的鉗制作用來篩選媒體的作為。于是通過媒體的作為我們可以大致品評出以下三種不同的政府。就像有追求卓越的人;也有追求懶惰的人;更有朝不保夕過一天算一天的人一樣,政府也有這么三種:
第一種,追求卓越的政府。其媒體表現積極、亢奮、尖銳。政府對媒體披露的問題、暴露出的矛盾不是一種尷尬的心態,而是一種饒有興趣的關注、追蹤、討論、思考、決策、進而采取行動解決問題。媒體是政府的保健醫生,政府對媒體的“工作”予以相當的尊重。媒體有成就感,政府屢有作為,是完美型政府。社會朝氣蓬勃,一片祥和。人民安居樂業,也居安思危。
第二種,追求自由、懶散的政府。其媒體表現或許偶爾會暴露問題,但大多是渾渾噩噩地混日子,因為政府的不作為或對問題的視而不見。媒體逐漸不再用心發現問題,也日漸懶惰起來,隨后自由散漫。政府只對呼聲很高的問題出面解決一下,大多時候政府比較安逸,懶散無為,或裝模作樣地做一些根本不解決實際問題的“事情”。社會有點死氣沉沉,人民隨遇而安,比較頹廢,偶有自暴自棄。
第三種,追求“活一天算一天”的政府。此類政府可能已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也放棄了尋找偏方治愈的信心和意念,只求“在位一天算一天”。其媒體表現不是發現問題,而是不顧一切地掩蓋問題、吹噓政府的“健康”。此時雇用“醫生”的目的也是為了客戶的“長壽”,只是不是預防或治療,而是掩蓋、欺瞞直到最終完結。此類政府有點像賭棍、酒徒,只顧眼前不考慮明天。媒體則不暴露任何一個問題,猶如對“尸血”大加贊賞一般,為政府的“形象”涂脂抹粉以求粉飾太平。但私下里政府里的相關責任人則早已把‘百寶箱’放入‘逃生艇’中正伺機跳海逃生。社會危機四伏、暗流洶涌,人民怨聲載道,各種大小范圍的毆斗乃至令人發指的事件時有發生。這也是混亂或戰爭來臨的前兆,至于大小的程度以及時間的早晚就不好說了。
這三種政府有時也可能是同一政府的三個不同時期——由盛而衰,表明政權的更迭迫在眉睫。
2008.07.1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