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文藝界人士為何忌談文藝?
“兩會“勝利閉幕了,我們看到許多代表和委員提交了許多的提案和議案,對焦點問題發表了許多高見,有時討論甚至爭論之熱烈,盛況空前。遺憾是,此番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的文藝界名人或準名人,很少甚至忌諱談本圈內的事情,盡拿教育開涮,什么京劇課樣板戲喲,什么繁體字課喲,什么環保喲,就是不說說自己。
這些文藝界的名人或準名人,從舞臺上走下來,戴上了“兩會“胸卡走進人民大會堂,應該代表文藝界說點事或者反映點情況,提點意見或建議,總不能白白地度過,或者就只舉手和鼓掌吧。文藝界的兄弟同胞對你們充滿期待呢!
問題還在于,不說分內的事情,而盡說別人的事情,不知道是素質太低,還是根本不了解實情,而說些外行話。比如繁體字的問題涉及到文字改革的重大學術課題,而卻信口開河地說要在小學開繁體字課,這不要剛剛啟蒙識字的孩子的命呀!大人都感到難,何嘗孩子呢!
其實,文化領域和文藝界要說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不是沒有話說。比如這些年來群眾性的文藝活動沒有辦法開展,地方政府不重視,即使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也都是高價請明星,而地方文藝宣傳隊拿不到工資,地方藝人得不到支持;比如舞臺上的臟亂差,淫穢低俗、低級下流、黃賭毒、露裸脫,不弘揚主旋律;比如文藝人員的素質教育和藝術技能的提高,如何形成德藝雙馨的文藝工作者隊伍等等,可以大書特書,可以高談闊論,可以批評炮轟,為何一點硝煙也沒有呢?再比如,見不到新鮮的歌曲,見不到為改革開放鼓勁的歌曲,見不到孩子們喜愛的兒歌,成天都是劈頭蓋腦地愛呀愛呀愛得死去活來呀;市面上炒得很熱的某些小說不但文字晦澀,而且不知多云,或者惡搞,或者裸露,或者兇殺,受害最深的是幼稚的孩子。還有那些狂蹦亂扭的抽筋似的舞蹈,叫人只覺得惡心。
這次看《周恩來在重慶》就知道文化人的重要性,他們是革命的主力軍,拿筆桿子的戰士,文壇政壇的斗士。今天還有郭沫若似的文化人么?有。就是代表委員中就有,但敢于實話實說,敢于直言,敢于斗爭么?都只覺得文化圈子復雜,難言,不愿意涉及,怕招來麻煩。
文藝要走向市場,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衡量藝術價值的是票房收入,是用金錢來衡量的。藝術作品的價值最終是由人們用腳投票決定的,少不了銅臭味,所以我們也不必過于為這樣的作品去操這份心了。
怎樣普及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藝素養呢?孩子們聽到咿咿呀呀的京戲就睡得流口水,老人聽到催眠曲般的交響樂就打鼾了,青年人就熱衷于愛呀愛的流行歌曲,且看那些追星族吧,他們到底追的什么?我們的先進文化到底怎么體現出來?特別是現在的文藝只是少數人錦上添花,下里巴人還是享受不到高雅的文藝。
這些理應該代表和委員們來反映和建言的,可惜“兩會”結束了,卻聽不到這方面的聲音,啞語了。只是溫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說了一句要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