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與亡羊補牢還是有區別的。
這不是摳字眼。更不是放“馬后炮。”只是覺得眼前剛剛發生的一切有些冤罷了。“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還有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春節、我們的上億農民工、我們的八千多萬災區人民?
未雨綢繆,也是防患于未然。許多人不以為然。亡羊之后是補牢。過后呢,也許要處罰“亡羊”的人,但一般主要是表彰“補牢”有功的人。而“補牢”有功的人們中間也少不了“亡羊”的人。“補牢”的含義,也被人理解為僅僅是“補牢”,是不是還會“亡羊”?就不便多深究。至于“亡羊”之前為什么不“補牢”,更很少提及。偶有質問的,也有“事后諸葛亮”的說法來抵擋。當初“補牢”、未雨綢繆的建議,也往往不被提起。因為,應該是沒有人比某些領導更高明。這讓我們想起“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座上客”的古語。
“客又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而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額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向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 ——《漢書·霍光傳》”
焦頭爛額為上客,但也別忘了提出“曲突徙薪”的人。但進諫常常招人忌恨。《三國演義》里也寫到,官渡之戰前,田豐向袁紹進諫阻戰,被關進監獄。官渡之戰敗后,袁紹反而殺了田豐!承認自己失算,很需要胸懷與勇氣!
這里有個很突出的問題,就是眼前的風雪災害可以不可以避免,可以不可以局部避免。今年春節,南方的這場風雪是罕見的,風雪冰凍災害也是罕見的。但罕見的風雪與罕見的風雪災害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
風雪可以封路、封機場、斷電……可以影響千千萬萬人的生活,可以過不好節,可以嚴重干擾我門的正常秩序與日常工作,一月十一月以前可能不以為然,現在一定深信不疑了。我們的抗擊或曰反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們為什么不能在一月十一日前做好反擊的充分準備,或者從一月十一日第一場風雪就開始反擊呢?現在,我們能不能從此記得更多一些、更長久一些呢?剛剛從十二日新聞聯播的報道中得知:河南省對冰雪災害反應早動手快、組織了大量人力物力、有雪就掃有冰就鏟,暴風雪來得最早冰雪災害并不大。這也說明了只要人們想到了做到了,這場風雪可以不成災、更未必成重災大災!
“災情就是命令!”人們常常這么說,這么形容不少人在災害面前的自覺的主動行為。也是。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有關領導及時盡早主動地下達命令,而不是由災情下命令、由災情決定我們的行動。
至于有人因此嘲笑貧窮年代冰雪成不了災害,我以為,提出自然災害頻仍是對所謂發達、富裕的懲罰與嘲弄這一命題也許更為妥貼與有意義。貧窮時代,人們的簡樸的日常生活反而更堅強,不易受自然災害沖擊。那時的人們對危及自身生存的災害的反應更本能更迅速更有力更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而發達了的今天,人們面對自然災害因為過分依賴所謂市場依賴機械而束手無策無力亦無奈!“四菜一湯”的盛宴擺出來了,人卻被風雪隔在千里之外!經濟發展了,發達了,人卻退化了嗎?我們會變得更脆弱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