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對很多中國人來說,能在除夕舉家吃團圓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這一天按規定仍然要去上班。但這種情況在2008年春節發生了改變,隨著國務院頒布了修改后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包括除夕、清明、端午和中秋在內的傳統節日成為了國家法定假日。
除夕舉家團圓、貼春聯、掛紅燈籠、吃年夜飯的風俗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 |
2008年春節前夕,在人民大學明德樓的辦公室里,紀寶成校長接受了《瞭望》新聞周刊的采訪。紀寶成的觀點開門見山:“現在有些人只重視GDP,連環保都不顧了,更別提重視傳統文化建設了,我提議傳統節日放假就是要推動傳統文化的重建。今年是改革開放的30周年,我們現在太需要重建傳統文化了。”
晚清以來的傳統流散
中華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很有價值和影響的,在過去的很長時間里,一直被國人引以為榮。但是19世紀以后,中國先后經歷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以及八國聯軍侵略等一連串的挫敗,不僅使得國人顏面掃地,也使得國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對于這一變化,長期從事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研究的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劉夢溪教授告訴《瞭望》新聞周刊,“從晚清以來,我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就一直做得很不好”,劉夢溪教授深有感觸地說,“清末民國初年,中國遭遇從來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傳統社會開始向現代社會轉型,在西方文化沖擊下,傳統文化的主體開始動搖,傳統文化出現了衰落。當時的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等都表達過‘大變局’的觀點,即持續兩千多年的傳統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儒家思想作為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開始呈現出崩塌耗散之勢。晚清以來的百年中國,實際上文化傳統的流失極為嚴重”。
回顧近代中國歷史,人們不難發現,從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來,當時的民族精英,如陳獨秀、魯迅等從救國圖存的目的出發,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積弊進行了較為猛烈的批判,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五四”運動對傳統的檢討是有其歷史合理性的。但“五四”時期,中國民族精英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極大地影響著普通民眾對傳統的擁護和傳承,使得普通民眾對傳統文化出現了“迷茫和動搖的態度”。而普通民眾如果不擁護自己的傳統,勢必會使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發生困難。
“文革”對小傳統的惡劣破壞
民族的文化傳統,按照文化人類學家的觀點,有“大傳統”和“小傳統”的區別,大傳統指的是一個社會的主流文化形態,比如傳統社會時期的儒家思想;小傳統則是指民間文化和民間信仰,比如春節等傳統節日的風俗禮儀。中國社會的顯著特點,是有長期的完善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風俗豐富多彩,因此文化的小傳統格外發達。
如果說“五四”運動以來,民族精英的“反傳統”潮流,使得傳統文化的“大傳統”遭受了嚴重的沖擊,那么,十年“文革”對“小傳統”的破壞就達到了極為嚴重的程度。劉夢溪教授指出,這是一次以“革”文化“命”為目標的摧毀傳統的非理性運動,以批判傳統文化的名義大肆摧殘傳統文化,大量的文物古跡遭到人為的損毀,甚至連每個普通家庭對傳統文化遺存的零星收藏也大都付之一炬,社會公德、社會良知和社會倫理遭到了嚴重的毀棄。而且這種影響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其后果就是人們對傳統文化和傳統禮儀的了解越來越少,以至于在一次網上調查中,很多人不知道端午節的來歷。
套用香港大學前校長金耀基先生的話來說,“當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是:20世紀20年代我們不想看,80年代我們又看不見。”
今人身上傳統承載的量小
劉夢溪教授認為,目前存在著一個非常矛盾的現象,即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惟一文化傳統沒有中斷的國家,但在今天的中國人身上,傳統承載的量卻是非常小的,很多人對于很多傳統的東西知之甚少。更有學者指出,目前不僅孩子們已經不了解傳統風俗禮儀,甚至他們的父母也已經對此沒有什么印象了,現在不少人只過“情人節”和“圣誕節”,而不過“元宵節”和“中秋節”。同時,從更為宏觀的層面上看,對傳統知識了解甚少,也使得人們對傳統文化中的優良美德的繼承出現“斷層”現象。在有著“禮儀之邦”美譽的華夏大地,卻出現“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的觀念日益淡薄,而“坑蒙拐騙”、“誠信缺失”、“腐敗墮落”等行為層出不窮的現象,道德水準日漸下滑,社會風氣問題更是連續多年成為公眾最為關注的民生問題。
紀寶成校長在采訪中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已進行了30年,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物質文明建設也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們的精神文明發展卻明顯滯后,尤其是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方面。這里的原因很多,但主觀層面上的普遍不重視是一個主要原因,我們長期以來強調“兩手抓,兩個文明都要硬”,但實際上,精神文明的發展嚴重滯后于物質文明的發展。長期以來,這一現象一直都未得到根本的扭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前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倉廩實而不知禮節”的現象。
對于當前市場經濟出現的一些問題,經濟學家出身的紀寶成校長更是深有感觸:“在西方,人們通過普遍的宗教文化信仰來為激烈的市場競爭提供精神支持,而在當代中國,我們既沒有西方的傳統文化,又沒有很好地繼承和發揚自己的傳統文化,勢必會使得人們在激烈的競爭中,迷失自己,為所欲為,導致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我們現在應該大力加強傳統文化的重建工作,這對于構建凈化市場經濟的外部環境,樹立良好社會風氣,構建和諧社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而這也是我建議將傳統節日納入國家法定假日的一個重要原因?!?/STRONG>
中國傳統節假日體系的文化魅力
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劉魁立指出,中國的傳統節日本身有很多內涵在里頭,中國的傳統節日體系實際上是在協調人與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整個社會和諧,整個道德教育都在這個節日體系里得到了體現。這個體系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體系,這個傳統應該得到繼承。
傳統節假日的最重要意義還是傳承我們的文化傳統。西方的傳統節日不少是跟神聯系的,跟宗教聯系的,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更多的是跟人聯系的,是貴人文、重親情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這對于共同營造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將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有大量普適意義的精神傳統,這些無疑都是我們應當繼承的。
紀寶成認為,傳統節日的作用是其他載體難以替代的。首先,節日是全民參與的,不論老少、貧富,也不論地域和文化程度,全民都過節,是全民族普及和宣傳傳統文化的良機;其次,節日是以年度為時間單位,循環往復的,今年過完了明年還要過,讓人們反復地體味我們的民族傳統,反復地享受我們的民族文化,顯然,傳統節日對于弘揚民族精神,保持民族特色,增強文化自覺性和民族凝聚力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中華文明能夠綿延幾千年,成為世界上惟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必定有其自身的強大生命力。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完全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例如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的思想,完全可以被賦予一種新的時代內涵傳承下去,而且還將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誠信體系和構建和諧社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將傳統節日納入法定假日,不僅對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構建和諧社會是至關重要的,而且對于以“一國兩制”實現祖國的完整統一,也有著重要意義。在港澳臺地區,像清明節這些傳統節日幾乎都是法定假日,大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怎么過這些節日,都不將這些節日納入法定假日,又如何強調中華文化的魅力、文化的凝聚力,又如何真正從現實層面上推進“一國兩制”?
重建新時代的文化禮儀
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現在過春節更多的活動就是吃飯和逛街,傳統的節日風俗似乎都已忘記,“年味”淡了很多。
針對這一現象,劉夢溪教授認為,“由于近百年傳統文化的流失,很多傳統禮儀幾乎絕跡,很多人已經不知道傳統節日內在的各種禮儀和風俗了,這使得很多人認為過節就是吃吃飯、逛逛街。”因此,我們在重建自己文化傳統的時候,有一項頗為重要的內容,就是代表一個民族文化秩序和文明程度的禮儀重建。中華民族號稱禮儀之邦,但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諸種禮儀,包括“怎么吃飯”、“怎么穿衣”、“怎么走路”、“怎么跟人談話”、“怎么稱謂得體”等,基本上都處于失序的狀態。我們現在應該利用恢復傳統節日的契機,大力構建符合新時代特點的文化禮儀。
劉夢溪表示,“在中國傳統社會,每一個新王朝的開始都要‘制禮作樂’。我們過去忽視了這個問題,現在改革開放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們應該有條件把‘制禮作樂’提到日程上來,因為禮儀可以重建人的尊嚴和人倫的莊嚴,可以幫助人們恢復對傳統的記憶?!?/STRONG>
今天的中國正在進行著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正在更緊密地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并積極學習西方的先進文明和經驗。在這股“西學”的浪潮中,我們今天的生活時尚,在很多層面都追求和國際接軌,從服飾到飲食,從電影到建筑,我們正在越來越“洋化”,難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中國代表、漢學家讓-呂克·多梅內克提出這樣的疑問:“是什么使得中國與自身傳統脫離?”
令人欣喜的是,以傳統節日的文化回歸為契機,一個恢復記憶、連接傳統、重建傳統的過程已經在華夏大地悄然開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