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人類所構筑的容納自身存在的群體性組織,也是人們聚居和從事個體及個體之間共同生活的場所。從廣義上來說,人屬于哺乳動物的一支,具有哺乳動物身體結構的某些共同特點,但是,人作為一種生物形態,在其個體的行為方式上,又有和一般動物完全不同的屬性和性質,表現為具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和特點,造成這種不同性質和屬性的原因,首先是因為人的思維器官——大腦——和一般動物的“思維器官”具有完全不同的能力和屬性的緣故。
1)人的個體的性質 根據生物學上所揭示的規律,動物是具有某種群體習性屬性的生物,動物的這種個體習性行為,表現為兩個方面的屬性,一是動物個體的行為能夠和其群體行為有某些基本一致的方面,二是其群體具有的整體行為的框架性規律能夠適合描述個體的行為,例如,我們看到一只鯽魚,就會聯想到它的行為會具有鯽魚這種生物的那些一般行為方式和規律性上,同樣我們根據一群鯽魚,也會知道它的其中的個體與這個物種的群體規律具有的基本共同性上,這種共同性使我們并不需要一一地具體分析每只鯽魚的行為,就可以大體地知道它們個體行為的大致情況,同樣,如果我看到的不是鯽魚,而是一只食肉的鯊魚,則兩者的行為就會有所不同一些;動物的這種個體行為的習性規律或一致性,我們稱為動物群體的個體行為關于它的生物物種的簡并性,也就是說,每種動物的個體行為是受著它的物種的習性行為制約的,這種習性即決定了每種動物的行為有一類或一些共同的特點,又保障了它們群體內部的個體相容、相安性,即(每種)動物的個體可以在它的物種習性的制約下,在它們內部相對地保持彼此之間的和平共處,從而使它們的群體保持穩定或以較為穩定的方式存在著,而不會因為它們群體內部的個體之間的爭斗和廝殺而使群體遭到根本破壞或滅亡。例如鯊魚雖然會吞吃其他魚類,但它們個體之間去不會互相吞吃,就是這種生物的個體行為受到它的物種習性約束的表現,但是,如果用這種觀點試著來解釋人的行為的話,那么,那么在一開始就將遇到某些帶有根本性的框架性困難,首先,為了證明人的習性的存在,我們就要找出人的個體活動的共同特點來,這種“特點”不僅表明人的群體行為的共同性,而且還應具有一般生物群體的使人的群體內部的個體之間能夠保持彼此的 “和平共處”(如果習性上不是這樣,則假定的“人”就不可能存在或穩定地存在了)的性質,我們就也必須假定人的個體能夠(至少也能夠像動物那樣)處于一種生物種群的共同行為方式規律的約束下,為此我們就要試著對實際中的個體的人的活動方式進行一番考察;但是從實際情形中我們可以看到,人的具體行為展開在一個很寬的范圍內,其共同性是很難從這些個體行為中一般地得出的,在一個社會中,人的行為不僅復雜、而且是多種多樣的,從各種品行高尚的模范人物,到各類的窮兇極惡的犯罪分子,以及各種中間類型的人物,不僅各類人物的行為會有所不同,而且有些甚至還會完全相反,因此我們可以認為,人的個體的行為是沒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能夠適應整個群體中所有個體情況的共有行為規律的,——類似像動物的習性行為那樣的個體共同行為方式或能夠覆蓋整個群體內所用個體情況的那種框架性結構的群體行為方式那樣,我們把人的個體行為的這種屬性,叫做人的個體行為關于群體的非簡并性,換言之,人的個體行為是關于他(她)們的群體行為非簡并的,用純粹的生物學的語言說,就是人是一種無自身物種習性的生物,因此和一般的動物根本不同!因此,人(以及群體的人)的行為不可能用習性的方式描述,而只能用具體的個體行為(或個體的某種延伸形式如某種局部群體如階級、階層等)方式描述,以便找出他或他們的個人性質或某些群體部分內部存在的某些方面的共同性質或特點與規律性來。這是描述人和描述一般動物的方法區別或根本不同之處。
人的行為方式之所以會使自己表現為一種非簡并性的生物,是因為人具有很發達的思維器官——大腦,由于人的大腦具有很強的思維能力,能夠進行全面完整的概念性思維和具有很強的對事物的分析與邏輯判斷能力,從而對自己接觸的周圍的事物能夠具有深層的乃至完全的本質的認識能力,因此,能夠明確地將自己和自己周圍事物從而自己和他人、自己的事務和他人的事務、自身的利益與要求和他人的利益與要求區分開來,從而也就使人突破了動物的那種狹隘的、先天性的、原有的神經聯系的物種行為方式的限制,因而表現出與一般動物的完全不同的性質來,而動物由于其自身的身體結構從而思維能力的限制,這種能力是達不到的,因此就只能受著先天性物種行為的限制,從而表現出習性的行為方式來。
像一切自然物質系統一樣,非簡并性的物質存在系統是一種激發狀態,表明它具有不穩定性,這種狀態會退激發成為簡并狀態,已知的狼孩或其他一些社會現象表明,人的高超的智力行為表現從而自身行為的非簡并性,只有在社會群體狀態中才能維持其存在,這是來源于人的智力和行為的社會繼承、傳遞或遺傳方式的延續獲得上,如果一個人自幼離開社會群體或人為地被阻斷這種傳遞方式,則他自身的這種人的屬性便不復存在,這樣的人低能到可以與一般生物行為沒有什么兩樣,這稱為退化態。人的智力培養,一方面人的行為規范和生活知識的獲得及必要的從業知識和技能的獲得過程,另一方面也是人的這種非簡并性的生物潛在行為能力的社會逐步激活過程。
2)人的個體行為的非簡并性的后果和社會組織的建立的客觀要求 由于人的行為的這種不受先天性物種習性制約的非簡并性的存在,從而會由于內部大量的個體成員的經常性的具有非簡并性方式的活動而產生一些有害的活動,因此,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使它自發存在下去的話,就會使人的群體遭到經常的、嚴重的甚至是根本性的破壞,使人的那種類似動物性組織的自發性的(除了習性行為限制以外不受任何控制或制約的)群體無法正常存在下去,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有害的結果,就要采取一定的方式,即通過建立一定的群體組織管理機構或機關對其內部個體成員的行為加以約束和控制的方式,把人的群體變成為具有一定的規范體系約束的社會組織形式,對群體內部的個體成員的行為加以一定的限制,來達到(雖然不是全部地)最大限度地避免上述有害現象結果的目的,從而也就把人的生物群體變成了具有一定的規范體系或狀態的社會組織形式,從而使原來的人的群體也就變成了不同于一般動物群體的社會組織,人的個體正是在這種社會組織規范的控制或一定約束下,實際從事自己的活動的。另一方面,由于人的生活需要性,必然在社會組織內部產生生產活動的需要,從而這種規范本身也和生產勞動的需要結合起來,其性質和需要也不限于原來的那種只用來維護秩序的一般需要,而是在具有原來的那種維護一般秩序的性質的同時,也由具體的甚至是主要地由經濟關系從而經濟活動的需要或要求來決定其具體形式和性質了,由于生產勞動方式的變化性,這種規范本身也不是一般的,并且也是隨著具體的經濟關系或經濟活動的變化而不斷相應變化的,形成一個個的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形式,這就使它和各種具體的生產方式的形式聯系在一起,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將在下面談到。
3)本征生產方式
a)導言 人的群體組成的社會組織,除了具有上面所說的個體的(個性非簡并性的)性質外,還有另外一方面的性質,即人可以通過自己本身的活動,來為自己創造生活資料——而不是象動物那樣,只利用自然界中現成的那些本身所需要的物質來作為食物滿足自己的身體和生理的需要——即通過生產勞動來滿足自身的需要,人類群體內部由于生產勞動的存在,便組成了社會的生產方式。社會生產方式的形成或存在仍然是由人具有發達的頭腦思維從而高超的創造力所決定的,它體現了人作為生物的另一方面性質;構成一個社會生產方式的基本要素是生產力,生產力即是社會的物質基礎,其最基本的要素包括生產資料和勞動者,其中生產資料是生產的物質條件,是生產的客觀物質方面,也是這種生產的客觀的物質條件,而人是生產的主觀物質方面或條件,是和生產的客觀(物質)條件相對立的整個社會生產物質條件中的一部分。人類組成社會群體并進行生產勞動,一開始是由于她來源于群居的古猿這種動物的進化方式所決定的,這種方式是由于古代類人猿的群居生活習性而延續下來的一種生物進化形式和后果,在漫長的進化為人的歲月中,最終以人的群體的形式保留下來,對于古猿來說,群居是它的一種動物習性,這種習性將有助于保護它的個體的存活和抵御外來的入侵,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它的群體的總體能力或力量,而對于人來講,這種群居是一開始也和古猿的情況差不多,但是,為了個體的生活和生存,她的內部的個體成員必須進行生產勞動,在古代的落后生產條件下,這種勞動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進行,因此,人的群居也是由歷史上的當時社會的生產勞動條件所決定的,這是人類組成群體從而社會和社會的生產方式的另外一個原因或條件,至于以后的社會,群居一方面只是一種社會習慣,另一方面,人們之間按一定的形式組成一定的生產方式、從而進行生產勞動,是由一定的(即當時的那些)具體的社會條件或社會的主觀規范所決定的,這種組成(為一定的生產方式)的目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其組成的原因,只能根據當時的社會生產所具有的那些物質條件判斷,本身無法預先知道。生產的物質條件即生產資料是由人根據一定的勞動目的、結合一定的勞動經驗和技術利用社會所能擁有的那些現有的客觀物質條件創造出來的,以便供勞動中使有。由于它的物質性,本身的制造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知識,并需結合一定的、社會所能擁有的當前的具體物質條件才能實現這種創造,所以本身的形式或其中包含的物質內容不能是任意的(即“我”想得到什么形式就可以馬上得到什么形式),因而有一定的即有物質條件性的決定性(它表現為人們只能利用當時社會所擁有的那些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等等來獲得這些勞動條件等),但是,它會隨著人們的發明創造和一些新的技術和知識的獲得而得到發展,因而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和階段性,從而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這樣一個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內,形成一個個生產方式,其中人們按照一定的勞動資料和產品的占有和使用組成一定的社會關系,稱為生產關系,因此生產方式從最基本方面來講是由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組成的,其中的社會成員在一定的法律制度或規范的約束、支持(包括許可、限制或提供一定的服務與社會方面引導等)下進行生產,因此社會生產方式從最完整的形式上說也包括社會管理機關以及與之相應的法律、制度等設施在內,這稱為廣義的社會生產方式。在歷史上,由于勞動資料的發展和變遷,人類自形成以來先后經過了不同階段的生產方式或社會發展階段,這些生產方式的具體形式也和各地區民族的不同情況有一定關系,如果抽去這些民族或地區的具體情況,而得到的一個個不同生產方式的每一種一般形式,就叫做本征生產方式,本征生產方式是一個個由當時的社會物質基礎所決定的必然形式,它們之間基本形式是相互獨立的,稱為本征態。
b)本征態的各種形式 ①原始社會 這是人類社會的最初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生產力水平很低,產品只能平均分配,由此形成無階級的平等的社會關系,這種社會關系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初期的最簡單形式,是一種沒有根本不同社會分層的簡并態。②奴隸社會 奴隸社會的生產力相對于原始社會有了一定的發展,產品有了一些剩余,使一部分人依靠他人直接勞動養活自己成為可能,因而形成了階級分化,形成了奴隸和奴隸主階級,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階級社會,也是階級表現的最初形式,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奴隸的地位和待遇往往十分低下,勞動條件通常很差,強度也十分繁重,并且出于奴隸主的嚴格監管、控制之下,奴隸是完全屬于奴隸主個人的私產,奴隸主可以任意驅使、奴役、供自己玩弄取樂和殺死他們,而不需要承擔法律上的責任。奴隸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或發展階段上其形態并不完全一樣,其典型的形式是,處于完全的監管和囚徒式的控制之下,僅有一點起碼的個人生活資料,在奴隸主的監工的驅趕之下從事著繁重的勞動,這種奴隸通常為戰俘奴隸和債務奴隸或罪徒,是地位最低下的奴隸,這種奴隸是沒有家口的,通常通過戰爭直接掠得或從奴隸市場上轉賣購買獲得,在中國和斯巴達這樣的地方,通常還有整個地區的被征服居民的氏族奴隸,這種奴隸稱為種姓奴隸,這種奴隸是由家口的,但奴隸主也可隨意殺死他們。除了奴隸之外,奴隸主還剝削大量的平民,平民在各個國家和地區也有不同形式,地位最高的是希臘雅典和羅馬的平民,享有很充分的人身自由和公民權利,而埃及的平民地位則很接近奴隸,基本上沒有什么人身自由和公民權利,被稱為“人人皆奴隸”的國家,中國的平民雖不如希臘羅馬的平民地位高,但也有相對較大一些人身自由權利,特別在春秋時期,平民的權力是很大的,大到甚至可以決定國家的戰和和國君廢立的程度。③封建社會 封建社會的生產力比奴隸社會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由于生產力的提高,直接勞動者的地位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在封建社會里,主要的勞動者為擁有家居、協有家口的耕種小塊土地的村社農民,但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及不同的發展階段上,農民的地位也略有一些不同;在中國,主要是擁有小塊私人土地的自耕農,或租佃制農民,而在西歐地區,主要是由農奴主授給土地的農奴或半自耕農。④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主義社會的特點是生產的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發展,生產分工比較發達,其生產的范圍已遠遠超出歷代的以農業生產為基本范圍的限制,因而生產以工業化的商品生產為主,其特點是生產的社會化程度較高,各生產部門以及生產和消費之間聯系比較密切,生產和消費之間的相互關系由于交換的存在而以嚴格的比例關系固定下來,一方面使生產和消費的管理本身不再限于直接的單個企業,而是必須擴及到整個社會范圍內進行,另一方面也使企業的所有者和雇員之間的分配方式發生不同從前的變化,由于市場關系的限制,企業所有者不能再像過去那樣任意占有或分割生產的成果,而必須兼顧市場的供給和需求的各部分比例之間的平衡需要才行,就這就限制了企業所有者對雇員的舊式奴隸主或封建主式的掠奪深度,擴大了廣大社會一般階層消費,也提高了他們的地位,從而促進了社會的自由平等關系的發展和民主制度的實現。另一方面由于這種進步,科學文化乃至大眾文化也隨之發展起來,文化在資本主義社會中,也具有和舊式的特權制社會的生產方式不同的特點,除了具有一般的相應的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或欣賞價值帶來的消費功能外,在整體的資本運行上,還具有加速社會資本周轉的作用,它使資本的貨幣形式比沒有這種作用時會加快從產品的物質形式轉化向貨幣形式一些。它表現為單位時間的利潤率(例如年利潤率)增加,這種作用叫做資本的虛擬增值作用。因而具有保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正常運行乃至更加速發展的作用。
4)社會生產方式的運動過程 社會系統運動的最基本方式,表現為各生產方式的不同形態的按一定次序的變化更替過程,這種運動的過程,是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從而形成一種歷史運動過程。①運動的合力意識過程的分析 這一節,我們首先分析社會系統的一般運動過程,社會系統的運動過程,表現為社會形態的更替和發展變化過程,在歷史系統的動力學模型中,我們把它看成是一種在社會系統內部的“力”的作用下的運動過程,這種力就是人的意識力,即活動著的人的主觀意識(思想)和行為的各種貢獻的總和,社會生產方式正是在這種力的作用的推動下,發生自身的運動從而形態的改變,表現為一個個的形態變化過程,社會意識的來源在于社會物質基礎,社會物質基礎告訴每個個人——從而整個社會的人——擁有怎樣的觀念,而個人的觀念又通過與自己所在的社會組織中的其他人的意識的相互作用,告訴社會發生怎樣的運動,這種運動過程的最終結果,就是產生由合力意識效應的結果,合力意識效應的產生原因的初步形式,在于人的個體性,更進一步的高級形式,它源于人的活動的個性非簡并性,這后一種性質,是一般動物群體所沒有的,它導致人的社會活動的更高級結果而不是一般動物的按習性方式的活動結果。社會系統正是在人的這種方式的活動下,形成一定狀態和發生運動的。下面將會看到,在所有各方面的意識的參與下,社會的運動過程,將只由其物質基礎本身作為唯一因素決定,而和具體參與這一過程的每個或每一部分人的意識的選擇無關,這叫做合力意識的完備性和運動過程的客觀性(和意識的無關性)。
②本征生產方式的穩定性 由本征生產方式的唯一性知道,在一定歷史階段中,其生產方式的本征形式是一定的,不可任意更改的,現在我們要進一步考查,對這種本證生產方式的形式更改了將產生怎樣的后果?我們假定原有的未經修改的本征生產方式叫做初態生產方式,而把修改后的生產方式叫做初態(本征)生產方式的派生生產方式,從上面的分析原理知道,這種更改的后果將使修改后的社會關系不能或不能完全適應這種社會物質基礎的性質或需要,出現一些經濟運行條件的破壞或缺失現象,使它不能正常運行,這種不適當的狀況,反過來又要求對它的進行修改,從而使它適合原來的(未修改社會關系前的)那種物質基礎的需要,生產方式的這種因修改后不能正常運行、從而表現為不能穩定存在的性質,叫做生產方式的不穩定現象,派生生產方式的不穩定性的反面含義既是說,在這種社會的物質基礎上,不存在第二種形式的穩定生產方式,只有原有的初態生產方式才是穩定的,這個性質,叫做本征生產方式的穩定性,生產方式的穩定性表明它在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上,其形式只能是唯一的,這叫做生產方式的唯一性。因此,本征生產方式是一種穩定的生產方式,也是這種社會物質基礎上的生產方式的唯一形式,我們把它的這種形態稱為正常生產方式,而把那種關于它的不正確的修改形式,稱為反常生產方式,形成反常生產方式的原因,或者因為這種修改形式所對應的生產方式的本征形式不是當前的社會物質基礎的本征形式(復辟和落后民族統治者建立的生產方式),或者這種修改形式本來就沒有自己的本征形式(被統治階級建立的“生產方式”),由此也可以知道,為什么歷史上的生產方式能夠表現為那些一定的形式,甚至在很嚴酷的統治環境下也是如此,——它是當時所有可能形式中的最穩定形式。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擁有的物質財富不斷增加,因此人們在能夠比過去更加充分享有生活保障和享受的同時,本身也將擁有更多的社會自由,從而其相應的社會關系也將(也必然或必須是)更加平等;社會關系的一般發展過程,也就是一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向著更加自由平等的形式的發展過程(除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轉變過程之外)。本征生產方式的穩定性的維持是由社會控制系統實現完成的,社會控制系統或者是無階級的社會中的管理組織、或者是階級社會中的專政組織——國家,它控制或維系著社會——使之成為有形的、有一定秩序的組織,不僅限制著人們的一般非簡并性行為的對社會組織的一般方面的有害性影響,而且也使社會經濟關系從而經濟方式和經濟活動本身維持在有秩序的狀態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個人活動的那些由于一般的非簡并性行為會個人的私有目的所造成有害的、破壞性的影響,(在階級存在的條件下還具有控制其它階級的個人或群體的反抗作用,以及本階級或階層內部的個人或群體的某些反現實統治的行為),當這種社會控制系統的約束作用和個人行為存在的一些反約束作用之間達到一種動態平衡時,社會組織就保持一定的狀態。對于本征態的生產方式,這種平衡狀態不僅使現實的統治本身得到維持,而且還滿足上述的社會生產方式的物質基礎的性質和屬性要求,因此,社會組織(社會形態或社會生產方式)就處于一種穩定狀態,而不穩定的生產方式由于不能滿足這種社會物質基礎的屬性的性質和要求,因而不能保持穩定狀態。實際上沒有哪一個社會生產方式是絕對穩定從而一成不變的,所謂的穩定生產方式,只是它能夠使本身的這種狀態維持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而保持不變而已,而不穩定的生產方式只能使這種狀態維持的時間相對較短,從而使本身的狀態很快發生變化而已,社會組織正是在這種控制和反控制的動態關系(或平衡)中保持一定的狀態和運動著的;因此社會組織的一定存在方式即是一種和一定的現實統治存在有關而本身又不由它所任意決定或由人的主觀意識或意志,而是一種和人的主觀意識無關的客觀的(不由人們任意選擇的)社會物質決定的存在形式,所以社會的存在和運動實際上是它內部的(社會)物質基礎本身的存在和運動的過程的物質規律的體現形式,和人的主觀意識沒有關系,只不過在社會形式的物質存在方式中,它是通過人們的社會活動表現出來而已,實際上真正能夠起到作用的,只是單個的人們活動的總過程所產生的合力意識效應而已,個人或部分人的活動和他們的意識有關,或者可以由他(他們)的意識決定這個活動的結果,而大量的、整體的人活動就不在由他們的意識共同決定,因為這其中不僅可能有相同的意識,而且也可能有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意識,當這種作用的總的結果平衡時,就表現為一個由(一定的)社會物質基礎決定的客觀結果,因而和人的意識無關——因此,如果說它的即有形式真的是由什么統治或統治階級甚至是由一定的統治者的個人統治意識來決定的話,則這種統治要在現實中(即在合力意識存在的條件下)能維持得住才行。應該注意,制度的穩定性并不是指在一定社會生產方式下的政府或朝代統治的穩定性,兩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盡管一定的政府或朝代的統治可以更迭,或者可以表現為一個極不穩定的狀況,但是生產方式本身在滿足自身穩定性的條件下,卻可以在這種變亂或統治的更迭中延續下來!
③生產方式的精細結構和超精細結構;生產方式的二級結構(亞型)或地理分支 上面我們分析了生產方式的一般結構,實際上我們看到,即使同一種生產方式,在各地區的不同具體環境中,也有著各自不同的表現形式、遵循著不同的發展方式和途徑,形式各自不同的歷史現象和結果,因此,僅僅考察生產方式的上述一般形式是不夠的,還必須進一步考察它的更詳細形式,這種形式稱為生產方式的精細結構或超精細結構,我們這里考察它的二級結構形式,稱為生產方式的亞型或地理分支,這是因為它是由不同地區的地理或氣候條件造成的,這種地理或氣候條件使本來形式相同的同一種生產方式(它的本征態)分裂成一個個形式略有不同的分支,故稱為地理分支,這些分支形式是一個個當地的具體環境下的社會物質條件所決定的具體形式,也是它的穩定形式,它的具體形式的存在或形成,也是由當地的具體的人們的活動的合力意識效應的運動過程造成的結果,實際上合力意識效應不僅表現為是一種社會運動的具體過程的實現,而且也是決定社會具體形態是否具有穩定性的一種效應形式,如果說生產方式的本征形式是不能任意修改的話,那么,這種由本征形式所形成的具體分支形式同樣也是不可任意修改的,它并不由人的主觀意志任意選擇的其本身的存在形式,或者說是和當地的民族的思想個性和文化等精神因素無關的,每種當地的民族的精神文化不僅不能決定這種生產方式的固有形式本身,反而要受這種生產方式的固有形式本身決定,每種穩定的生產方式的分支形式實際是它在當地的具體社會物質條件下所能夠形成的一種穩定形式,也是它的當地的物質條件所能兼容的最多的各種可能的社會組成形式(階級和階層)的狀態——這種所能夠允許的各種可能形式的范圍的擴大將一直延續到使現有的物質基礎達不到再產生新的形式或使它內部出現社會秩序的過度不穩定為止,于是社會的形態就在這個范圍內存在,通過社會控組織的控制作用,而形成實際的生產方式狀態,這種生產方式的分支形式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強固型 其特點是上層建筑組織機構及其思想形式發達、完備,對社會控制能力較強,使社會形態不易發生變化,從而能夠維持一個較長時間;松弛型 這種形式的社會形態特點是上層建筑組織機構和思想形式不發達,對社會控制能力較弱,因此社會形態維持的時間相對短暫;中間型 介于這兩者之間的某種中間形式。形成它們的不同形式的原因在于它們各自所擁有的社會物質基礎的狀況特別是發達的程度不同。具體分析如下。
⒈原始社會 可分為低、高緯度型和中緯度型三種亞型形式,其中低緯度型指赤道附近的熱帶地區的低緯度區域,它的特點是氣候常年高溫、炎熱,四季變化不明顯,人們需要的生活資料較少,另一方面,天然動、植物資源豐富,適合于從事和維持天然狩獵和采集經濟,而高緯度型指極地附近的寒溫帶區域,這一地區氣候嚴寒,植物資源缺乏,不適于天然采集和農業耕種,只適合于(天然)狩獵經濟(主要捕殺食肉動物),但由于動物種類和數量同樣較為稀少,故只能維持較低的勞動生產率,不易形成剩余勞動,因而原始社會均維持時間較長;中緯度型是指介于兩者之間的區域,這一地區氣候不十分炎熱,一年四季變化明顯,導致人們對生活資料的需要(的數量和種類)較多,由于氣候溫暖、濕潤,適合于農業耕種和畜牧業經濟并能夠維持較高的勞動生產率,因而在社會需要的推動下,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起來,并能夠形成較多的剩余勞動,因而很快進入階級社會,從而使原始社會維持的時間較短。
原始社會的發展,一方面是社會的物質發展過程,一方面是人本身的發展過程,這種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這是早期猿人和晚期猿人階段,這一階段的社會形式,也相應于猿類群體向更高階段的人類社會組織的過渡階段,其管理形式上,可能實行男性首領制,一個猿人的群體由一個男性的首領負責組織和指揮,在他周圍可能還有幾個輔助的人員,這個群體都處于他的直接指揮之下,根據人的交流能力,建立這種組織方式是有可能的,他們共同勞動,采集、尋找食物或利用閑暇時間制造勞動工具等,與此同時他可能會享受到一些群體的一些照顧,如贏得人們的一些尊敬、食物和配偶方面的優先考慮或照顧等,但這并不是強制的,而是基于群體自愿基礎上的一種方式。婚姻是群體內班輩婚,在早期或許還可能存在過某一個時期的完全雜交婚姻。中期)這大體對應母系氏族社會時期,這一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氏族組織內部成員財產和配偶分配較為平等,實行女性首領制,婚姻屬族外婚,但子女生活在女方的氏族內,故是(稱為)母系氏族階段。后期)由于生產的發展,出現了私有財產和繼承的必要,以及由于生產的發展,男性在生產中逐漸居于主要地位,而婦女則成為從事家務勞動和輔助生產勞動的次要幫手,故形成了父系氏族組織,婚姻屬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制(由于貧富分化而形成),父系氏族社會由于生產中出現剩余勞動和財產向氏族組織首領階層的日趨集中而導致的貧富分化,逐漸出現了剝削從而階級,并逐漸向奴隸社會過渡。⒉奴隸社會 分為古代埃及、西亞型和中國型與西臘、羅馬型三個形式,它們均分布于中緯度區域,其中古代埃及、西亞型為這一地區的低緯度型,而中國型為這一地區的中緯度型,西臘、羅馬則是這一地區的高緯度型;古代埃及、西亞型的地理、氣候特點是所處緯度較低,氣溫較高,一年大部分時間內氣候較為炎熱,并伴有季節性的干旱和洪澇,因而農業生產可耕種時間較長,勞動生產率較高,在古代當時的落后生產條件下,仍可收獲較多的剩余物,由于農業生產上的大規模的排澇和抗旱的需要,需要使用的較多的奴隸集體勞動,一方面,生產可為國家提供大量的賦稅來源,從而為建立完備的國家管理機關和官僚制度打下必要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生產本身又需要強大集中的有效管理,從而形成發達的國有奴隸制經濟和完備的國家專政機關,即強固型奴隸制制度的形式,由于它不易或難以形成個體勞動的勞動形式,從而以個體勞動為基本形式的封建制度難以形成,因而統治的延續時間較長;古代埃及王朝和社會的發展,與中國的封建王朝的過程類似,不過在奴隸制下,貴族階級的財產,主要是由國王賜予的,這同中國封建王朝的有土地買賣來獲取和實現集中有所不同,具體過程分析可參見中國封建社會相應部分。中國型指古代黃河流域的奴隸制形式,它的特點是溫暖、濕潤,農業生產時間相對(于上面的埃及、西亞類型)較短,因而勞動生產率較低一些,鑿通的古代社會的較落后的生產力條件下,不能形成較發達和完善、強大的國家官僚機關和管理機構,表現為一種分封制形式,缺乏統一王權制的對社會的集中有效管理,因而對社會的控制較為軟弱,形成較為軟弱的奴隸制生產方式或(和)社會制度,另一方面,由于國家即不需要也無力組織大規模的奴隸制集體勞動形式,因而生產以私人或個體勞動為主,即奴隸主通過分封制的形式,最后把土地交給受領為數不多的、擁有少量奴隸的小奴隸主耕種,甚至是個體的半奴隸的自耕農耕種,因此,在軟弱的上層建筑的控制下,很容易隨著經濟的發展從而生產力和技術的進步而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形成個體農民(農奴)勞動的封建制,從而統治延續的時間較短;西臘、羅馬型是中國型的進一步衰弱形式,它內部的自然經濟已不足已支撐它的統治的全部需要,而必需由商品經濟進行一些補充,其特點是奴隸制的進化發展程度很不徹底,因而統治形式保留了較濃厚的原始民主制殘余,在前期(羅馬)實行共和制,后期則實行帝制,而經濟形式上,主要采用私人奴隸制經濟,和中國型的原因類似,社會生產方式也很容易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而發生進一步的變化,從而產生封建制,從而社會統治維持的時間同樣較短。⒊封建社會 分為中國型和西歐型兩種形式,中國型是指以中原地區為主的封建生產方式,它的地理氣候特點已經在上面介紹過了,在奴隸制時代的落后生產力的條件下,它只能表現為(形成)一種軟弱的生產方式,由于生產力的進步,在封建時代勞動生產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能夠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剩余勞動,大量存在的自耕農為國家提供了基本的稅源,使它進一步變成了社會經濟基礎強大的生產方式,從而為建立完備的國家官僚組織和社會管理機構打下了自己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統一的皇權制的中央集權制管理體制下的國家官僚機構的社會統治,從而表現為一種強固的社會生產方式的統治從而社會生產方式本身。在這種生產方式中,一個典型的封建王朝的發展形式是,早期在歷經戰亂和人口銳減造成的社會生產力水平較低情況下,社會經濟嚴重衰敗,經濟總量銳減,中小地主數量銳減,只剩下以統治集團成員的大財閥集團,由于生產的衰敗,大財閥集團不能剝削到很多財物,供自己揮霍和享樂,因而形成較為穩定、集中和相對清明的社會統治形式,中期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帶動了大批階層人口地位的上升,中小地主發展起來,一般農民地位也有一定的改善,早期的大財閥的地位變得相對地不再突出,因而社會平等有一定程度的發展,政權的統治的集中性特別是中央政權的統治有所削弱,后期由于社會財產隨著剝削的集中,形成了擁有巨大數量財產的大財閥階層,因而形成了大財閥集團的高度專制性統治,與此同時,農民由于地主的不斷加強剝削而大量破產,形成大量流民,并最終形成大規模農民起義和農民戰爭,最終使經濟破壞和人口銳減,封建王朝由于喪失了自己的經濟基礎支持而瓦解,或被農民戰爭推翻。如兩漢、唐朝和明朝都是這樣。封建王朝的發展是這樣,整個封建社會的發展也是這樣,大體上來說,秦、兩漢屬于它的第一階段,而隋唐屬于它的發展的中期階段,明清則屬于它的發展的后期階段,從總的過程上大體來說,這是由于生產的發展使得地主階級及其國家能夠不斷加強對社會的控制的緣故。而處于三者之間的兩個時期,即三國、兩晉、南北朝和五代至元這兩個時期,分別稱為第一中間期和第二中間期,他們分別是三個階段中前兩者和后兩者之間的過渡階段。由于地理區域氣候特點對種植業生產的適應性,這種生產方式的農業生產體系比較完備、發達,農產品及其相關的副業產品種類和數量比較豐富,基本上可以滿足一般居民生活的自給自足需要,除了一些手工業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如鹽、油和一些生產工具如犁、鋤等,基本上不需要購買生活資料或用品,而地主出售自己莊園生產的產品所換得大量的貨幣,也并不是為了從事商品生產以致富(更不是為了擴大商品生產以致富),而是為了換取自己家庭所需要的而莊園本身又不能生產的奢侈品,如珠寶和古玩等,甚至是為了購置田地、買官晉爵等非商品經營性和非生產性開支的需要,因此所需產品在很大程度上不需要依賴對外交換獲得,另一方面,在古代生產的條件下,高溫炎熱和相對比較潮濕的環境下依靠農業和副業為原料生產的產品特別是一些食物性產品比較容易腐壞,所以不能夠形成產品范圍較廣泛的更大規模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使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只能處于長期停滯狀態,因此,也使它的制度能夠長期延續下來,形成較長期的社會統治形式,而上層建筑的強大統治的控制作用和其它一些歷史因素(例如落后的少數民族的征服和戰爭破壞以及由他們所帶來的那些落后制度形式所造成的對原有的相對較先進生產力的破壞等)的影響,一方面也是使另一方面不過是使這種統治延長的一個外部的或主觀方面的條件而已。西歐型主要是歷史上的歐洲西部的封建生產方式,它同上面的不同的特點是,氣候比較涼爽或寒冷,農業可耕種時間短,土地重復利用面積率低(即同一塊土地一年內重復利用次數),作為農業經濟實際體現的種植業生產的條件不像上面的那樣優良,因此,勞動生產率低,不能形成較發達的官僚機構和管理組織,中央集權制的(皇權)集中管理的龐大的官僚體制難以形成,而只能形成管理(權力)組織結構較為松散的、具有地方性的分治性管理形式的(諸侯)分封制,因此表現為統治軟弱,形成一種制度軟弱的生產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它的農業經濟的不發達,產品的自給自足性較差,存在著對依靠外交換滿足自身各種消費的需求,同時,由于氣候涼爽,便于以古代農、副業生產的產品進行商品生產,從而使商品經濟在它內部(并且在上層建筑比較軟弱的控制狀態下)能夠相對較快發展起來,并形成資本主義,從而存在時間較短。⒋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以前的生產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內部有較發達的商品經濟,并且由于這一點,對外關系上(國與國之間)也存在更為直接聯系和影響,因此,對它的分析僅僅注意到內部是不夠的,還必須注意到外部的關系上才行,它可以分為歐美型和其它型兩大種及其若干個亞種,歐美型資本主義形式是指西歐資本主義和西歐以外的美國等一部分開發較早的殖民地國家形成的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資本主義類型,它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西歐的最初從封建制的生產方式中產生出來的為較為原始的資本主義形式,通常習慣上把它叫做原發型資本主義形式,另一種是開發較早的主要由歐洲移民為當地主要居民成分的殖民地領地上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以及日本這樣的國家,廣義上,西歐型資本主義還包括與地理上的西歐地區毗鄰的中東歐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資本主義國家,兩者聯合起來成為歐洲型資本主義,如歷史上的奧匈帝國、德國和俄國等,它們在歷史上組成了一個對外關系上的宗主型的資本主義或殖民國家,這些國家多是當今的發達國家。通常把除西歐型以外的所有其它資本主義國家——連同歐美型中的美國和其它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叫做次發型資本主義形式,這種次發型資本主義形式,一種是和西歐鄰近的國家,主要通過自身的改革而發展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如德、奧(匈)、俄等國,一種是經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形式或途徑而發展為資本主義國家,這其中除少數發展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如美、日、澳(大利亞)等國外,大部分作為現今落后的或不十分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存在,西歐型資本主義國家所在的區域的地理氣候條件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了,這里不再重復,總起來說歐美型的資本主義經濟很發達,資本、技術雄厚,產業部門比較完備、先進,經濟上在世界上占統治和主要、主導的地位,產品、資本和技術輸出是它的主要對外經濟方式,其表現是國內制度較為穩定,上層建筑組織機構和法律制度發達、完備,并且它的思想形式也較為完備、發達,資本主義制度以多黨制為基本制度特征,民主政治較為發達,其表現是國內自由相對于其它資本主義國家來說較為充分,政府和人民的關系較為平等,這是由它的發達的經濟基礎決定的,由于它的經濟上的有利地位,使它能夠在犧牲其它國家利益和發展的情況下,獲得較多的商業利潤和其它收入來源(如歷史上的殖民掠奪和現代的軍事征服、政治滲透、顛覆配之以商業和資本的掠奪性開發與投機等,——如亞洲金融危機等),從而為國內的居民生活創造了較好的物質條件,因此在擴大有產者收入的同時,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政治狀況和地位,從而能夠形成較為平等的國內社會關系。在歷史上和現代,對外關系上均維持政治上的殖民統治地位或霸權主義者地位,因此,從國際國內兩方面的性質或屬性上來說,為資本主義的強固型制度;與此對應,其它次發型的資本主義國家為地位軟弱的(從對外關系上說)、制度和思想不很發達的受控型的資本主義國家,一些還為半專制型的資本資本主義國家,這不僅是由于它本身的歷史或現代的經濟狀況發展落后、水平過低,而且還由于它受到外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常性的經濟掠奪和政治、軍事上的干預而使本身不能以自己選擇的適合國情或需要的方式充分自由發展的外部障礙造成的。資本主義制度的發展,從世界整體范圍內來講,也可分為三個階段,早期為資本主義產生到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前夕為止,這是西方國家的殖民侵略階段,中期從十月革命到1991年蘇聯解體止這一階段,由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存在,資本主義的統治削弱了,蘇聯解體以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重新加強了對世界的統治,9.11事件以后,隨著侵阿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發動和進行,這一階段過渡逐漸實現和最終完成。
人類歷史上的發展過程中之所以會表現以上的不同發展類型或分支形式,首先是因為古代社會的生產、技術條件和方式以及與之相關的部門比較落后、原始,使生產主要依賴于自然條件造成的,其次,是它們之間在古代社會的條件下相互隔離,缺乏一定的、適當的交往造成的,這種情況在現代社會的發達的生產條件下,以及在這種條件下的人們之間的廣泛的、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的越來越廣泛的交往、交流的存在,在將來的某一個適當時候,可能會逐漸的、慢慢的開始消失,并在一個更加遙遠的將來,最終退出歷史發展的必然形式、從而歷史發展的舞臺本身之中。
④生產方式的跳躍或不連續發展過程 在歷史上,除了通常所看到的連續的生產方式的發展過程或形式外,還有一些不連續的生產方式的發展過程或形式,產生這種形式的原因,是由于這種生產方式本身以某種方式獲得了外來的更先進的生產力,這種方式可以由外部輸入和自身獲得兩種形式,從而使生產方式本身發生狀態上的不連續變化,這稱為生產方式的躍遷或階段加速,它可以使生產方式連續跨越一個到數個階段而直接進入更高的發展階段,或者可以使本身更快地進入下一個階段的發展過程,前者如阿拉伯帝國向外擴張中的從奴隸制初期直接進入到封建社會的發展過程、俄羅斯國家早期的由原始社會跨越奴隸制社會直接進入封建制社會的發展過程等, 以及近代的北美殖民地的發展過程等,后者如中國和日本的半殖民地的制度的變化等,都是這樣的例子。
⑤歷史上的某些不穩定的生產方式 在人類歷史上,除了存在上面我們介紹的各種穩定生產方式外,還存在一些不穩定的生產方式,現分別介紹如下;a)奴隸社會的不穩定生產方式 奴隸社會的不穩定生產方式主要是由被統治階級建立的,比較著名的有古代埃及中王國時期的歷時八十余年的奴隸大起義,這次起義中奴隸和平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由于其史料記載很不詳細,這次起義的基本情況至今仍很不清楚,但從已有的史料看,當時的正統的奴隸制王朝的統治已經被推翻,貴族和他們的制度特權被取消,他們的財產被分給窮人,整個社會秩序被完全顛倒了過來,因此,可以斷定起義建立的政權性質屬于被統治階級政權,這次起義最后失敗,類似其它的還有古羅馬的斯巴達克斯起義,但一般未形成較大的建立自己政權的事件。b)封建社會的不穩定生產方式 封建社會的不穩定生產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統治階級建立的奴隸主階級復辟政權,不過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另一種是被統治階級——農民——建立的自己政權,還有一種是外來的落后民族(主要是早期奴隸制政權)征服當地先進民族建立的自己政權,這種情況常見一些,但它的政權的性質同第一類,因此并入前一類說明;這兩種情況均是由于其政權的法律制度所規定的社會產品占有和分配形式(即它的法律上的“本征態”)和當前實際存在的社會物質基礎的本征態不一致造成的,因此兩者不相容,對于第一類情況,它的不穩定性,實際是由于它的法律制度對社會物質基礎的不一致規定破壞了已有的相對來說是比過去平等一些的社會關系,剝奪了下層階級在現有的社會物質條件下所能允許獲得的物質利益和人身權利,并可能使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本身因這種不合理的規定招致改變而受到直接限制(如直接實行落后民族的生產經營方式而導致的當地的更先進的生產力或生產經營活動的被限制破壞:如金和清朝前期的“毀農還牧”政策)所致,因這種人身方面和實際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而導致破壞和蕭條,因此影響了社會經濟的本來發展,并且加深了社會矛盾,不斷引起人民的越來越強烈的反抗,使社會矛盾的激化,直到迫使這種狀況改變為止,從而形成了它的不穩定現象,對于第二類情況,即由被統治階級建立的政權所形成的生產方式造成的不穩定性,實際上是由于在階級社會的物質基礎存在的條件下,社會的個人生活資料或消費品,按其物質形式,被分為奢侈生活資料和必要生活資料,只能形成階級消費的不平等形式,因此無法按照被統治階級的意識進行完全平均或平等所致的,因為盡管必要生活資料可以平均分配給他們每一個人來滿足他們的需要,但奢侈生活資料卻無法進行這種完全平均,因為它本身數量太少,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是不可能的,或者每人得到的數量太少,沒有多大價值或利用價值,因此這種要求或愿望無法實現,同時個人的分散占有或收藏也不利于把它作為社會的財物保存,從而造成浪費,由此也可以看出,階級的財產分配制度,在當時的社會現有條件下,即是財產分配的一種必然形式,也是在這種物質條件下保存或保護財產的一種合理形式,因此,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這正是一定的歷史的生產方式本身具有客觀物質性和在當時的社會物質條件下所具有的一定的自身最大合理性的證明,所以那些平等的、或平均的設想是行不通的,這種生產方式比較著名的例子如中國的太平天國,實際上它是農民的平均分配制度理想在當時的現實物質條件下和人身即有力量存在的習慣勢力(如實際的階級)的雙重作用影響下的一種現實修正或修改的妥協或調和形式,這表明了當人們想按照自己的意識創造歷史時實際面臨的或所碰到的那些社會實際條件的局限性所造成的限制,它表明了一定的社會制度是不能只由人們的主觀意志去隨心所欲“創造的”,也是不能僅由人們的愿望去隨意修改的,有時即使是善良的、好的愿望也不行;如果說前者是對必要生活資料和奢侈生活資料的分配及其相應的生產的一種不適當的修改的話,那么后者則是對這種分配和相應生產的另外一種更加不適當的修改,兩者同樣在現實條件下是不可行的。c)資本主義制度下的不穩定生產方式 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由統治階級建立的不穩定的生產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歷史上的復辟階級建立的政權,如歷史上英、法復辟階級建立的政權,另一種是現代條件下的不穩定的生產方式,目前只有一例,即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本身是一種對現代社會物質基礎破壞得很徹底的類封建主義制度;這些生產方式的不穩定性質和上面所說的原理一樣,只是社會物質基礎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不再重復;被統治階級建立的生產方式有空想社會主義的各種試驗形式,如歐文在美國建立的經濟公社等,直接以政權形式存在的有太平天國和閔采爾和農民政權形式及其(特別是它的)綱領,這是一種半資本本主義階段下的農業制的空想社會主義形式,其性質已在上面分析,這里不在重復。另外,對于穩定生產方式,它在早期的過渡階段和后期的新的生產方式出現以后,也有一個不穩定的階段存在。最后,正像我們前面所說的,穩定的生產方式從長期看實際上也是不穩定的,它們本身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也只是一個暫時形式,而會不斷發展為一種新的形式或新的階段。
⑤社會發展的總過程 根據動力系統的理論,社會的實際發展過程所表現的結果,可以看成是社會這種動力系統的作用量的某種極值形式,像經典的動力系統的那樣,如果沒有這種極值要求限制,則任何情形都是可能的或允許的,但實際上的社會運動過程,去只能表現為具有有限的幾種情形或結果,我們猜想,其所對應的滿足最小作用量的表現形式,就是社會生產方式的穩定形式,而不穩定的生產方式則可以看成是不滿足這種作用量的極小值的存在形式,用形象的語言來說,滿足最小作用量的形式位于勢能曲線的最低點,就像是位于一只碗的底部,故對應穩定生產方式的情形,而不滿足作用量極小值的情形位于這只碗的其它部位,故不如穩定的生產方式的情形穩定,但這種不穩定的生產方式實際上仍能出現,所以它仍具有一定的穩定性,所以應該是一種滿足次極小的極值條件的結果,所以是一種次穩定情形,而其它不滿足次極小條件的結果,能夠出現的幾率太小,為不可能的情形,實際上也就不能出現,這些不可能情形,雖然我們并不否定他們在個別人那里仍然可能出現,但可通過合力意識作用將其篩選出去,因而限制了它(整個社會體統)的各種事件出現的任意程度。整個社會的運動過程,就是這樣一個個由這種極小作用量點決定的狀態地從一個極小的作用量點的狀態已向另一個極小的作用量點的狀態轉移的過程,用形象的語言說,就好像是在地面的低谷中一條向前流動河流,其中,穩定生產方式的運動,就是這條河道中的最低谷道部分,而不穩定的生產方式,則是這條最低谷道的岸上的一條 “地勢”較高的支流部分,它的兩端連接著這條最低谷道的先后兩個不同時間段的兩端,其中一個是它的產生點,另一個是它的結束點,很顯然,這樣的“河道”是不穩定的,它的出現需要有外力的特別推動才行。這樣,我們就會看到像上面所提到的情形那樣,社會系統的實際存在和運動的表現形式,就只能是有有限多種的特定情形、而不能是具有任意多種的各種可能形式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這種限制,就將人的主觀意識活動導致的各種可能的存在結果和實際上只有在具體的特定條件下才能存在的那些結果最終區分開來,并且表現出它的(社會系統)實際的運動過程和運動規律來,從而表現為一定的社會存在和社會運動過程;社會存在不過是運動著的事物(社會運動)的相對靜止形式或局部時間的表現形式而已。
具體地說,一個社會系統內部的生產力決定了它的產品的數量和具體形式,如有無剩余產品(產品是完全表現為必要產品還是存在剩余產品,以及必要產品的數量等)和剩余產品的具體形式如何,這些產品的數量和形式將決定人們在社會產品體系中的每種或每一部分產品的相應占有人數從而社會成員的地位分配,例如,一個擁有10000個家庭的社會,每年可以生產100臺電視機,則這一百臺電視機就只能供一百個家庭使用,為分析問題簡單計,假設每臺電視機的使用壽命為一整年,這樣,就只能在當年里將這一百臺電視機分配到一百個家庭使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正常分配和生產(至于采取什么具體方式分配則是次要的),如果能夠生產1000臺電視機,則也必須分配給1000個家庭使用才行,和其他產品相比,電視機就只能是一種奢侈品,它將隨其它產品一起,被分配到這些擁有消費這種產品資格權限的家庭使用,只不過兩種情形下它的占有和使用范圍有所不同罷了,反過來,為了使這一百臺或壹千臺電視機能夠被這一百個或壹千個家庭使用消費,則社會本身就必須首先授予這樣一百個或壹千個家庭擁有消費這種產品的權限,其他的情形要么無意義、要么不完全適合這里的狀況,例如,如果社會只有這一百臺電視機,而實際上授予了110個家庭擁有消費它的權限,則這多出來的10個家庭實際上根本不會取得這樣的實際消費權利,即使他們個人自己想要這種權利也不行,除非這個社會能夠生產10000臺電視機或更多,它才能被作為一般消費品供全體社會成員家庭使用,這就形成了人們之間的由這種產品的存在情況帶來的不同社會地位的分配,從而也就形成了人們之間的不同的社會地位和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種產品的客觀預先存在形式決定了人們之間的權利分配,而權利的分配又決定人們之間的產品分配,從而在社會現實形式上和具體形式上又(以權利的形式)決定了人們的地位,進而可以通過一定的社會規范方式把它固定化,至于個人怎樣得到這種權利,則是具體的歷史過程所分析的事情,凡是滿足這種產品的客觀存在狀況的社會制度設置就表現為穩定生產方式,否則就是不穩定的生產方式,這正是我們前面看到的結果。從這種意義上說,穩定生產方式以及所表現的制度,實際是人們之間在這種產品分配上互相爭取乃至爭奪、斗爭而達到的一種平衡狀態。
當社會的物質基礎通過權利的分配轉化為個人所擁有的物質基礎的時候,就成為個人所擁有的直接生活的物質條件,正是由于個人所擁有的這些滿足自己生活的物質條件,也就大體決定了每個個人的觀念或意識(不是所有的人),社會也就在這種個人之間的觀念或意識的交互作用中發生具體的運動過程,由此形成實際的社會的整體運動過程和歷史運動過程從而社會的發展過程。社會權利從而地位的分配,就表現為社會在一定的生產力的水平下展開為一定的社會關系,實際上的各社會形態正是在這種不同生產力發展的條件下,所表現出的具有不同的社會關系的展開狀況,這種社會關系的展開狀況就表現為在一定生產力的決定下的一定狀況、一定數量的社會階級或階層,其中的社會成員在以一定的人口數量在每個不同的階層中進行分配,從而表現為一定的社會人口的階級或階層分布,當社會生產力向前發展,相應的社會階層的展開范圍也不斷更新和擴大,表現為社會階層的數量越來越多,并且向著原來的作為基礎的社會階層、階級以外的更新的、更高級的形式發展,使社會成員向著比原來更高級的社會階層會階級地位轉移,從而使社會表現為一個由低級向著高級的形式發展的過程,而所謂的不同生產方式的產生或轉化,不過是這種社會階層隨著原來的生產力的發展而出現的新的更高形式或水平的生產力的發展而展開為一個超越出原來的生產力從而制度所決定的社會階級或階層范圍的以外的部分的結果、并且隨著這種新的生產力的發展自身不斷發展擴大直至最終逐步取代原來的社會階級或階層的表現過程而已。
從社會關系的發展方面來說,社會發展的總過程,一方面表現為隨著社會物質基礎的發展或進步,社會的階層數目不斷增多,從而社會階層展開范圍不斷擴大的過程,這是由于社會物質基礎的發展或進步是社會的勞動部門更多,人們從事的職業和活動也更多的緣故,如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不僅物質生產本身的勞動部門會增加,而且相應的腦力勞動部門和文化、藝術生產也會顯著增加,就是如此;另一方面,是隨著這種社會物質基礎的發展或進步,使社會關系不斷向更加自由平等程度發展,所謂平等,是指社會管理機關和一般被管理居民之間的平等,由于生產和技術的進步,社會的一般廣大居民也會獲得更多的個人物質資料消費和各種工作以外的精神、文化娛樂和消費方式,如休閑或旅游度假等,從而形成更好的生活方式和可能的更大的個人生活的社會權利空間,作為這種由物質基礎決定的人身資格和必要的社會居民消費方式,經過適當的社會發展過程的整合,最后由社會的管理機關由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形成居民的法定權利和人身資格,就使社會管理機關和被管理的居民之間的關系變得比以前更加平等,從而使社會的自由和平等程度比以前增加,自階級社會形成以來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發展過程就是這種發展過程的表現,或在其中某一個階段上,使其中一者增加的過程,例如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的發展過程就是這樣(形成了自由的奴隸主階級)以及某個階級社會(如封建社會)內部的發展過程中的優勢階級相對于劣勢階級的更加有利于自身的發展就是這樣。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