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大煥:仇窮正在成為中國現代化的巨大陷阱
來源: 中國保險報
在中國遍地彌漫的仇恨與敵視窮人的情結里,蘊含著中國現代化的巨大陷阱,或者說是方向性錯誤。
作者:童大煥 雜文家,專欄作家
中國的富人和一些
中國的實際情結是怕窮和仇窮,這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一件爬滿虱子的華麗皮袍的里子和面子。因為怕窮,所以哪怕窮也要裝闊、裝富、裝現代化;所以在一些地方不論是個人還是政府,都把“人一闊臉就變”的仇窮嘴臉演得活靈活現。深圳火燒貧民窟只不過是燒向窮人的又一把怒火。
張朝陽的那個演講中說,現在中國仇窮仇得有些變態,幾乎沒有正義和良知;同時崇富也崇得有些變態,只要能富就是殺人放火也再所不惜。用一句話形容:已經到了為了錢不惜出賣一切的地步了。的確如此。在崇富和媚富問題上,幾乎可以出賣一些良知、正義、環境、法律;在仇恨與敵視窮人問題上,同樣表現得斬釘截鐵毫不留情,竟至于很多突破人類文明底線的暴行,竟能以合法的、冠冕堂皇的名義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行其道。為了市容市貌,農民進城賣菜賣瓜攤子可以被沒收甚至當場砸爛,乞丐被驅逐,流動攤販被在危險的道路上追趕甚至當場被打死打傷打殘。更有甚者,一些流浪、乞討人員被當作垃圾扔來扔去。今年7月,就在首善之區北京,某派出所政委田秀池值班時得到指令,救助重病中的流浪女。他卻非但沒有伸出援手,反而將流浪女扔到荒郊野外,導致其無法得到救治而一夜暴亡。僅僅過了一個月,媒體又報道,陜西寧陜縣也上演了同樣的一幕:當地民政官員諶太林為迎接上級衛生檢查,而將本鎮一名流浪漢扔到山上,致其因饑寒交迫而亡。這樣的案例,并非個案。扔掉流浪女的從犯、前警官劉洋就聲稱,以前遇到類似事情“都是扔掉”;陜西寧陜縣一位知情人則透露,寧陜縣和鄰縣將流浪漢彼此扔來扔去,已經成了“保留
中國的仇窮,有著明顯的“梯度效應”,任何人都別以為自己不是窮人而可以避免成為被歧視和排斥的對象。比如改革開放之初,小攤小販就是人們心中的英雄、政府眼里的
再如城市交通擁擠,拿來開刀的首先是自行車和行人,禁止摩托車和電動自行車上路,已經成為一些城市的拿手好戲。人行道越來越窄,自行車道幾乎完全喪失,甚至有御用
在中國遍地彌漫的仇恨與敵視窮人的情結里,蘊含著中國現代化的巨大陷阱,或者說是方向性錯誤。它不僅在人與人之間制造對立與仇恨,破壞社會的安定與和諧因子,而且直接在挖社會發展的最
假如未來中國社會會出現什么問題,原因肯定不是因為窮人仇富,而是因為制度性的仇窮使窮人沒有了活路。《印度時報》今年4月份公布了該報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如果有來生,將近90%的印度人還想繼續做印度人,不論是印度教徒,還是穆斯林,不論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不論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盡管現在中國的人均GDP高于印度,然而,2006年9月初一份
上世紀70年代初,舒馬赫通過經濟學的實證給了世界一個全新的發現——《小的是美好的》。30多年后,這一哲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小企業經濟學,而成為一種社會模式。中國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