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不再高舉四化的紅旗
從我上學開始,實現四個現代化一直是國家的宏偉目標。這個計劃又宏偉艱巨,又明確清晰。本身是目標的同時又是可靠的判斷標準:完成與否只要一對比就知道,是否在發展看看跟發達國家的差距就明白。
但奇怪的是,大約從1992年開始,這個目標就不再提起,換成小康生活、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等帶有很強主觀色彩與數字游戲的目標。你說小康,我覺得很苦,可你有那么多的數據使勁宣傳,搞得我不相信也不行。可這生活水平真的代表一切嗎?血汗工廠和高科技工廠創造同樣的經濟,可是世界上有誰相信他們一樣呢?他們的代價差別太大了,前者是殖民地,后者是強國。兩個目標一對比,四化目標的層次遠遠高于小康GDP目標,可是為什么拋棄了四化紅旗?
是這個目標不好嗎?當然不是,只要實現了四化,中國一定就是強國,而且是從人民到國家的整體強盛。小康生活又能代表什么?
是這個目標不夠宏偉嗎?實現四化,中華民族復興就完成,這難道不是我們一直強調的目標嗎?想通過GDP數字、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永遠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的。
是這個目標不夠艱巨嗎?那還有什么更加艱巨?難道小康GDP、中等發達國家不是簡單的數字游戲嗎?
是這個目標太困難了嗎?的確是,非常非常的困難。可是那中國人又多又聰明,只要在黨中央的英明領導下團結一心,這個目標又難在哪里?新中國建立的時候,科技根本就是一片空白,在黨中央的領導下不是迅速成為世界第三科技強國嗎?現在那么多的大學生學無致用以至于找不到工作,難道不是太可惜、太浪費了嗎?這是對中華民族的極大犯罪!
是這個目標有歷史遺留問題的嗎?歷史遺留的壞東西當然要拋棄,但是好的東西就不能保留嗎?那國家的領土、人才、核武器、核潛艇等等又哪里來?也要拋棄嗎?看看以前的科技強國現在成了組裝工業、血汗工廠的殖民地,到底是哪個時代有問題?
其實,我又打心眼里理解拋棄四化紅旗的做法。事實上經過了30年超高速發展之后,除了在GDP數字方面之外,跟西方發達國家的各方面差距是急劇擴大。這集中體現在四化的核心科學技術現代化上。中國現在的教育以考試、分數為核心,實踐、能力根本就沒有人想起,學風、校風、思想全面墮落,同樣的中國的科研體系也全面崩潰。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談什么四化?
30年沒搞出一樣值得自豪的東西,只能憑以前的家底生活,與國外科技的日新月異相比,完全是在倒退。而中國企業要不停的改革、接軌,哪里有精力、心思搞開發?血汗工廠、組裝工業甚至奴隸制度都出現了,這種國家怎么搞高科技?科技都在退化,還談什么四化?不用別人說,自己趁早放下四化紅旗吧。
說到現在,以目前的中國發展下去,又怎么可能實現四化?說以后會好,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完成?中央提出自主創新,又有什么真正的措施?連高速鐵路這樣長遠的巨大工程都賣給了國外,還有什么要自己搞?這一切因為什么?因為鼓吹“市場換技術”,錯誤的把產品當作技術。沒有了市場,技術何以生存?最后只能淪為組裝工業和初級加工、原材料基地,還美其名曰“發揮比較優勢”、“世界工廠”。透支了民族未來和資源,又把利潤送給國外,我們怎么發展?
為什么要奉行“市場換技術”?中國這么大,要人才有人才,要資源有資源,要市場有市場,只要給予時間和引導,中國什么做不出來?為什么就認定只能由外國賜予技術?難道某些人骨頭里就認為中國人無能?中華民族是劣等民族?不錯,技術剛出來是不完善,但外國技術剛出來時不也是一樣不成熟嗎?還不是經過多次改進才成熟的嗎?產品不符合國際標準,且不說中國這么大完全可以擁有自己的標準讓別人要遵守,就是采用國際標準也不存在多大的困難吧。只有用國外的嗎?你是為中國好,還是為外國人的賣辦?
是該拋棄錯誤的“市場換技術”的時候了!我們要理直氣壯的重新高舉四化紅旗,奉行“市場爭(國際)市場”的策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