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放慢點腳步,愿祖國的明天更美好
一個老華僑的歸國后的感慨
2007-07-05
一、火盛
以往我總以為我們的明天會更好。然而,我現在卻越來越不確定明天的世界是否更美好。
我們的物質是越來越豐富了,越來越多的人搬進了新房子,購買了私人轎車。每到夏天,家家戶戶的空調都向外散發著熱氣,私家車更是一年四季地排放著尾氣。但走到大街上,特別來到那一片新開發的住宅小區,街道上見不到高大的樹木,更談不上成片的樹蔭,有的街道甚至連樹都不栽。到處是裸露的柏油馬路,在炎熱的太陽照射下發出燙人的熱氣。
大街上是排滿了噴著尾氣的汽車,汽車幾乎充滿了房屋以外的空間,這些鋼鐵和石油的產物無一不向城市整日排放著熱量。每到夏天,各個城市的用電量大增,千家萬戶空調作響,隨著室內變冷,屋外卻成了大蒸籠。
雨越來越少,樹越來越少,整個城市陷入了電與火的世界。人們蜷縮進用空調制冷的房間和車廂,但卻把熱量留給外部的空間。整個城市象一團火,整個大地象一團火。當北京城將巨大的熱量排向天空,撒哈喇沙漠現象出現了:熱鍋的上空無法降雨。北京地區的水成了大問題!
金盛,火盛,木衰,水衰,已經成了中國的表征。一個國家長期這樣陽盛陰衰下去,這個國家和民族便要出問題。一個靠煤、石油燃燒支撐的中國,已經把國家帶了一個陰陽嚴重失衡的狀態。用中醫理論講,凡是水火失衡的人,無不要犯病的。
今天的中國已經患上了嚴重生態失調病、環境污染病。
二、金盛
今天的中國,彩電、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腦......成了必備品,就是汽車也算不上稀罕。我幾乎忘記了,只不過20年前,中國的食品,大件電器還要憑票供應。
市場經濟已經把人改造成金錢動物,一切都是為了賺錢,而賺了錢,一切都是為了消耗。今天的中國,充滿了購物狂、消費狂,對金錢的追逐和對肉欲享受的渴望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為了錢,到處是不擇手段,甚至喪盡天良。
為了賺錢,中國把西方淘汰不要了機械加工、重化工業統統接了過來,到處是鋼鐵、水泥、化學物品。當今的時代已經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金盛的世界。
然而,快速的現代化進程不是老天爺賞賜的,不是不要代價的。也許不用20年,你會痛惜地發現我們人類維持生命最基本的需求:清新的空氣和潔凈的水源已經不復存在,我們就是有再多的錢,再先進的技術可能也永遠換不回清潔的氣和水了。
與中國10%的經濟速度同步遞增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國終于迅速趕上了所有工業國,成了世界第一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國。你是為世界第一的經濟增長國自豪,還是為世界第一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國悲哀呢?這兩者分明是同一個因種下的甜與苦兩個果。
三、土衰
我們的老祖宗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靠著手工和牛拉犁的笨重生產方式辛勤耕耘,居然繁衍了一代又一代,讓這古老的文明延續了五千年之久。老祖宗以極其緩慢的經濟發展和極為基本的溫飽需求,讓我們地下的保藏封存了上百萬年,而得以讓今天的人把地下黑乎乎的寶藏換成口袋里花花的銀票。短視的,急功近利的我們在地底下大開,大挖,越挖越空,在地面上大蓋,大建,越建越高。隨著我們的瘋狂建設,農田、森林、湖泊、草甸都在退縮,長江黃河源頭沼澤枯竭,荒漠化一年在吞噬一個縣!
我并不主張因噎廢食,像有些人對環境保護走火入魔。說到這兒,我想起十年前我去過緬因州一個郁郁蔥蔥的山林和大海環抱的漁村。說不上有多值得一游,但我卻看到了當地人為保護他們家園的頑強的“釘子戶”精神。他們不許有任何人開發,山間的小路是當地人手工開的,你可以去旅游,但假如你想到當地買房,當地人個個都是戶籍警,都有權決定你的戶口。偶然有人去打探一下商機,全村人都風傳開了,硬是把人趕走了。當地人的生活相當古樸,冬天用火爐取暖,枯枝斷木是最常用的燃料。家家都有大大的冰柜,冬天貯冰夏天用。當地人自辦了一份周刊,全是村里人自己的事兒。十年過去了,據說“釘子戶”精神巋然不動。我曾經對這種保守主義很不以為然,現在卻多了一份理解和尊敬。當我聽到一首歌頌圣潔的大自然美景的蒙族歌曲“迷人的杭蓋”時,最后一句:“只求不要改變我的杭蓋”,讓我動情地想哭。
我們想把中國建成世界的工廠。“世界工廠”是一個美名嗎?如果世界工廠是于國于民的好東西,發達的工業國家為什么不當下去?為什么忙不迭地把制造業推出去,到發展中國家去建?當然是有利無害,除了廉價的勞動力,既用不著占地,又不用本國資源,更不用處理垃圾,尤其是有害的垃圾。環保在西方國家一樣是很頭痛的事情。高昂的費用,嚴格的法規,耗時的評估,民意的抗爭......使制造業舉步維艱。現在他們只要投資,到外國去開廠賺錢是再理想不過了的舉措。
四、水衰
“松花江污染”, “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現在又報道太湖水,昆明滇池大規模污染。中央政府九十年代就提出“二零零零年太湖水變清”目標,為治理太湖投入過百億元,但到了二零零零年,排放的污水量卻增加五倍。“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將成絕唱。全省八千萬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萬人飲水存在隱憂,四百萬人飲水嚴重污染。伴隨著江蘇省GDP的迅速增長,江蘇省的癌癥發病率也急速增長。江蘇省人口只占全國百分之六,癌癥發病數卻占百分之十二。
中國過去20duo年的經濟發展在環境方面負責了沉重的代價,特別是水污染方面。武漢是中國擁有湖泊最多的城市,但是現在它是填湖最多的城市。為了發展它把很多湖泊填了,來開發房地產,使得武漢整個城市湖泊的水幾乎都是五類。從上到下的大規模“造城運動”,這既違反循序漸進的原則,也超出了正常的城市化發展軌道。
我們的工業產品幾乎遍布了全世界,然而消耗的是我們的資源,污染的是我們的山河,我們賺回來的不過是極為廉價的加工費。我們之所以可以低價占領世界市場,是因為我們還沒有付出高額的環保措施。再過不用二十年,就是想付出高額的環保,恐怕也換不回藍天,綠地和白水了。
五、木衰
八十年代迪斯尼為了做“錦繡中國”主題公園到中國取景。當時管制很嚴,在美國政府協商下,中國動用了軍用飛機載著導演航拍了整個中國。 20多年后,老導演退休了,想重游舊地。當他再次飛越中國上空,看到原有的綠色植被近80%都沒有了,禁不住在飛機上嚎啕大哭,老淚縱橫。
由于植被大量破壞,以至中國成了水災泛濫的國家。一遇下雨,失去樹木遮蔽的荒山便洪水匯集,瞬間便會聚成洪峰,洶涌而下,席卷下游的村莊、工廠、城鎮......
西方國家早已從他們工業化的進程中悟出了工業的危害,而我們卻在走他們的老路,況且建設速度是史無前例的。針對國際社會對中國施壓,要求減少污染物排放,北京反駁說正是發達國家把中國變成了“世界工廠”,卻一味指責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問題,這是不公平的。這是不公平,然而中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靠堅船利炮掠奪中國的時代過去了。難道我們沒有拒絕不合理投產的權利嗎?我們那么熱衷地歡迎外來的投資,恐怕和我們對工業化的盲目追求不無關系吧?我們包下了全球的制造業,也就包下了為生產所消耗的資源,以及產生的污染物,它們占據的是我們有限的土地,污染的是我們的天空和河流。當然,也威脅著整個地球的安全。全球的溫室效應已導致冰山積雪大范圍融化,目前已所剩無幾。
六、世界工廠的代價
面對外國動不動控訴中國造成世界能源緊張,大氣溫室效應。我們除了反駁,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世界工廠”的利與弊?如果一個大國的崛起,是以犧牲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本已岌岌可危的生存條件,犧牲有限的資源為代價,這樣的崛起有多大意義,又能維持多久?既是負責任的大國,就不能再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 的老路。很多年前我們都聽過一句話“只有解放了全人類,才能解放我們自己”,也許當我們包下了全世界的衣食住行時,唯獨不能解放的是我們自己。
中國制造無所不在,外國人領情了嗎?我們整天聽到的是:玩具含鉛量超標,牙膏含二苷醇,寵物食品有毒......中國制造成了“不安全”的標簽。我們急著上馬生產,急著出口賺外匯,最后被人家退貨,還上了黑名單。外國人不會理解,因為價格便宜,質量就可以打折扣。那種99美分店里買的“高露潔”牙膏,當然不可能是真的“高露潔”。進貨的人不知道嗎?可監管系統報告的是你中國制造,無論你價格多低,有毒就是有毒,沒有什么公平不公平。我倒希望中國的監管系統也有嚴格統一的衛生標準,嚴禁有毒物品。富國人有錢不想中毒,窮國人沒錢也一樣不想中毒。以前的中國比現在窮多了,也沒聽說過像現在那么泛濫的假藥和不安全食品。
七、中國工業化的代價
其實我要談的問題是我們人類的共通的問題,只不過在中國近期的發展中更為突出,而在已經發達的國家的公民對工業化的弊端已有了強烈的警覺。一本即將出版的書“人類消亡的地球”(Alan Weisman: An earth without people)中談到,人類在創造了許多美好的事物的同時,也制造了許多可怕的東西,如放射性和污染物質。很多工業,如我們的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塑料,不過是二次大戰后才出現的,而大量的塑料垃圾幾十萬年都不會分解。地球上人類本是與動物共生和演化的(這只有在非洲還能看到),結果人的超強的主宰能力對自然生態破壞,對動物趕盡殺絕。也許只有在人消亡以后,地球才會變得美好起來。作者以一種獨特的方式--- 人從地球上消失以后,會給地球留下什么災難,來講述人對生態的破壞。譬如:紐約的地鐵如不持續每天泵出一千三百萬加侖的水,兩天后水就會淹沒所有的隧道;核電站停止了冷卻,七天后就會起火;而二氧化碳的濃度在十萬年以后才會恢復到工業化之前的水平。
曾幾何時,我們不說買醬油,而是拷醬油(南方)或是打醬油(北方),是自帶容器去小食品店裝醬油的。現在我們每個人每天就是喝水都要扔幾個一次性的瓶子。我們的舊電腦,電視,空調在變成垃圾后不僅體積大,且都是有害的垃圾。生活越來越方便的背后是垃圾的禍害。
眼看著一座座不過幾十年前蓋的樓都成了鋼筋水泥的垃圾被拉出城,我想的不是摩天大樓的富麗堂皇,而是我們有多少地方可以容納這些比幾代人的壽命都長的垃圾?這種拆了建,建了拆的折騰何時才是頭?
我常常想,我不知道我們是治癌多,還是致癌多。無論化療還是放療,在殺癌細胞的同時,也在破壞正常的細胞,引起基因的突變。其實一切藥物都有副作用。有資料顯示,我們平均在藥物上花一塊錢治病,就得花1.41塊治療藥物引起的副作用。我本人最近吃了醫生給的一種一個月服一粒的新藥,它的毒副作用讓我花了保險公司幾千美元,自掏腰包幾百美元才得以恢復,還不知它是否在我身體里留下了長遠的損害。許多藥在臨床試驗時是安全的,它對身體的遠期副反應,特別是致癌性,是在上市后十幾年,幾十年,經過大量使用后才了解的。
這個例子用在工業和科技發展上也是一樣的道理,生態環境和我們身體內環境平衡是一樣的。好與壞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不要以為人總有辦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電腦有了病毒,自有人設計出抗病毒軟件。石油用完了,再制造生物燃料。科技的發展盡管功不可沒,可日新月異的科技,不僅代價高,而其本身就是更難駕馭的妖魔。不要認為我們超強到什么都能制服,SARS來時我們都看到了,再強的軀體也抵不住。在我們對生態無限制使用破壞的同時,我們也在自掘墳墓。
八、什么才是真正的現代化?
家鄉的同胞到美國來往往感嘆道:美國還不如北京,上海繁華。我自己20年前到德國時也曾吃驚外國不是那么的繁華,而是五百年保持一致的風格。這么多年我去過很多國家,沒一個國家像中國這么大興土木。歐洲始終保持著小小的城市,外周是大大的綠地,樹林或湖泊。這符合二氧化碳交換的需求。城市里都是把上百年的房子修修漆漆,很少看到連根拔起,除舊蓋新。美國土地大,人口少,蓋新房也是占空地,城市里的建筑90%以上是舊建筑。
一些海歸回國時很興奮,無論是人的面貌,還是城市面貌都讓我感到自豪。有朋友說,回國就像到了外國,回美國的家就像回到了鄉下。可去年回國以后,總覺得有點過了,成了一個躁動不安的世界。無論是人的急功近利,競爭意識帶來的不安全感,還是無處不是工地的的過熱現象。現在每一個從國內回來的人都不忘說:污染太嚴重了。
中國本來有很好的公共交通,我不懂為什么讓私家車泛濫。在北京我認識的人都有汽車,有些人有好幾輛。過去的北京只限于城墻內,八大院校都位于綠地環繞的郊區。僅僅20年北京成了一個龐然大物不說,六環車道一圈一圈地把原來的北京裹得像一個大洋蔥頭。北京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跑不出去,還徒然增加了上百萬輛汽車的廢氣。有必要嗎?交通不但沒緩解,還越來越堵了。北京變得繁華了,可北京人呼吸都不順暢了。上海相對來說,要好得多。上海的空氣本來就不好,能保持原樣已經很不錯了。
我認為美國最失策的是當年沒有建四通八達的鐵路和便捷的公共交通,美國的汽車每年要耗油四億噸 (占世界1/4),城市空氣污染的60%來自汽車廢氣。我們明明有公共交通的優越性,何去學人家的壞樣?中國連人住的地盤都不夠,還要割讓給汽車。我小時和同學玩跳房子,跳繩,跳橡皮筋,踢毽子的胡同里也成了停車場,真是大煞風景。原來站在景山可以看到西山。現在站在天安門前看人大會堂都是模模糊糊的,眼前都是粉塵。所有人都說:奧運會后就會好了,但愿吧。
前兩天看到一則有關上海到杭州建磁懸浮軌道有爭議的報道。有人說不能再等了,世博會前一定要上馬。我不懂有什么不能等的。發明磁懸浮的德國爭議了三十年在本土無法上馬,卻急著要在中國上馬。我們不能只看好處不顧壞處,既有爭論就說明后果難以確定。這代人不能確定,下代人再決定不遲,急什么?好的東西慢慢來不會丟失什么,而急急忙忙帶來的卻可能是無法挽回的災難。慢慢來,循序漸進,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欲速則不達”。
九、中國已經將陰陽五行論拋之腦后
我們中國文化講究中道,中庸,中和,陰陽調和,天人合一。中醫最忌大攻或大補。我們曾經犯過政治上的瘋狂病,現在又在經濟發展上發狂。我們中國人怎么了?還算老“中”嗎?文化大革命損失再大,還有可能糾正。山河的破壞,生態的改變是難以逆轉的。為了我們的明天,請手下留情。
在經濟發展中得利的企業首先有責任回饋社會,為環保做貢獻。那種敢吃螃蟹的人肥了,卻讓大眾買單,讓后代人付出代價的現象再也不應該繼續下去了。美國的 Google公司決定在自己的總部里建設一個大型的太陽能系統。光伏板數量超過9200 塊,功率高達1600千瓦特。這一全世界企業里最大的環保工程,即是用了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其實中央已經在宏觀調控,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中國也已著手修訂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發展的新節約能源法,以應對形勢嚴峻的節能與環保問題。但愿我不過是杞人憂天,寫了一堆多余的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