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何必:股民轉基民過程中透露出來的惡劣預期

何必 · 2007-06-23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股民轉基民過程中透露出來的惡劣預期

何必

越來越多的人看好現在的資本市場活躍,參與了股票與基金的投資,即使是在牛市,也有大跌的時候,5月30日,經歷了大跌之后,很多股民發現,可能自己的心理承受不了股市的震蕩,一些人已經悄然轉入了基金市場。22日的股市一開盤就上下震蕩,幾個反復后連續跳水,最終上證指數收在了4091點,下跌了139點,跌幅達到 3.29%。股市的風險再次顯現出來。股民:“我覺得還會漲上去,主要是周末的恐慌吧。”銀河證券市場部經理趙巖:“由于禮拜五以后,那么市場上包括很多人士都有一種利空的預期,那么可能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取消利息稅,那么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政府可能加息。”老股民還能在風險面前保持平靜,可對于新股民來說即使是大盤好的時候,也難以把握股市的陰晴圓缺,要是遇上今天的這種突如其來的大跌,一天之內就功虧一潰了。市民可先生:“觀察了一段時間后覺得股市畢竟是有風險的,自己的能力畢竟不能摸準大盤的走勢,就把精力轉到基金上去了。”月初,可先生從股市中全身而退,把手頭的錢都買了基金。市民:“這兩支基金雖然漲副沒有股票大,但是波動比較小,而且收益率比較穩定,而且有專家操盤,白領不用關注它,比較方便。”(音樂:死了都不賣配畫面,歌詞:“當初說拿到老如今說堅持吧  看空看漲看天下 k線圖密密麻麻無所謂心在疼用情真陷得深恨得狠只愿有一天能看到再次漲回來死了都不賣。”)正文:月初時這首《死了都不賣》還一直是經歷股市震蕩的散戶股民們的座右銘,而二十多天過后,不少散戶紛紛像可先生這樣賣掉股票,轉戰于基金了。昨天msn中國一項4000多股民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目前股市的高位震蕩,28%的股民打算從股市撤資,轉向基金。有78.8%的參與者認為基金比股票更加適合普通市民投資。上海美斯恩網絡通訊技術有限公司高級頻道經理理財顧問高巍:“作為非專業的白領,在市場上不是先知先決者,與其任人宰割,還不如轉到專業的基金公司,讓專業人士操作,更穩妥一些。”招行北京分行最近首發的廣發基金賣了2億多,景順藍酬銷售突破3億。同時記者也了解到,一些申購量太過踴躍的基金如景順長城鼎益基金和匯豐、華安等公司的部分基金不得不暫停申購了。而業內人士分析,依然會有很多值得投資的基金。招商銀行北京分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助理焦炎:“整個還是一個牛市上調的格局,大藍酬下半年上漲的可能更高,選擇優質的、規模比較大的基金,配置的藍酬股,相信下半年會有一個比較好的回報。”(2007年6月23日北京電視臺《首都經濟報道》)

股民轉基民,這是當下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去年末到現在的股市瘋狂,讓越來越多的人看不懂。那些看空唱衰者被視為公敵,淹沒在洶涌浩蕩的口水里尸骨難全。但五卅慘案、特別是進入6月以來大盤4000點以上、尤其是4300點附近的劇烈震蕩,讓對偉大社會主義祖國情意綿綿的人們看到了兇險及其作為提款機的血盆大口,國民財富轉瞬之間化為烏有的險象環生幾乎成為常態,再也不是僅僅為悲觀主義者們所專利的危言聳聽杯弓蛇影。

市場博傻的成分,表現為對于資本市場胸無點墨的人群爭先恐后盲目入場,連垃圾板塊也被拉到了連續漲停這種匪夷所思的景象,實在令人膽戰心驚。

而買股比買白菜還有容易的狀況,被樂觀主義分子稱之為讓全體股民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我聽了這種言論簡直笑破肚皮:奶奶的,真敢仗義執言,比我都能胡說八道,中國的改革開放,什么時候讓“全體”染指過哪怕一丁點兒成果來著?就算癡人說夢也總應該有個界限吧,強勢利益集團無時不刻無處不在的搶劫,當前依然威風凜凜聲勢浩大地如火如荼著,散戶力量的壯大,只不過新一輪搶劫的序曲,此輪牛市的收場該會是什么局面,拭目以待。在我看來,很難避免尸橫遍野家破人亡遍地哀歌鬼哭狼嚎的謝幕。

最近一篇“財富爆炸考驗政府遠見”不脛而走。文章認為,探求資本市場井噴背后的動因成了中國目前最富有挑戰性的議題。爭論的結果將決定未來經濟政策的走勢以及對國民財富心態的準確把握,蘊涵著豐富的經濟和社會含義。目前流行的觀點是,流動性過剩導致了現在的大牛市——當發現資本市場是個比房地產還大的“淘金窟”之后,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對此,央行表示出了足夠的警惕和少許無奈。央行上海總部1月9日發布的報告則稱,從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的形勢分析,中國銀行體系流動性過剩問題短期內難以得到緩解。在20年的快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后、在忍受了資本市場多年的金融壓抑后、在經歷過房地產市場的財富熏陶后,中國人正在浩浩蕩蕩地進入到“股民”、“基民”的行列,國民的財富心態也正在發生根本性的改觀,這才是資本市場此次上漲的真正動力。因此,與其監管層把精力集中在力有不逮地與流動性的抗爭上,不如更關注于金融體制的建設和監管的針對性,為防范可能的風險未雨綢繆。

但這就已經偏離了監管層的注意力范疇,而到了針對監管層自身的監管上,觸及到了權力約束這個敏感得不能再敏感的核心問題。難道這是可能的么?逗你玩兒唄。

治理流動性,也算是委府要干的議事日程上的重大事件。而最新消息說,國際熱錢對中國房地產業的投資比例已經超過了半壁江山,這個支柱性產業被外資全盤掌控為期不遠。

其實,很早我們就聽到過對于熱錢襲擊中國的說辭。比如,去年8月11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金融時報》:“熱錢”再襲中國。4058億人民幣、507億美元,中國六月份外匯占款的高歌猛進,再讓觀察家對中國經濟捏一把汗:如果七、八月份,外匯占款再度延續這種跳升態勢,更嚴厲的緊縮措施可能接踵而至。相形之下,此前中國外匯占款雖然絕對量不低,但增長卻非常平穩,三、四、五月外匯占款分別僅增加1153億、1112億、1211億人民幣。究竟是誰在引“狼”入室?5月份以來的宏觀調控?還是4月底中央銀行的加息?由于七月份的數據還沒有公布,目前尚不能武斷確定。但是,據以往經驗看,兩者都難辭其咎,尤其是4月底的中央銀行上調貸款利率,相似的情況同樣發生在2004年月10月中國升高存貸款利率之后。此外,宏觀調控和升息導致的資金成本增加,也將使一些本應售匯出去的資本滯留在國內,尤其是資金全球運作的跨國公司,雖然這些并不是境外流入,但是國內的升息,無疑激勵這些資金滯留在國內發揮余熱。該是中國重新反思宏觀調控的時候了。事實已經證明,在目前中國經濟結構仍較扭曲,地區發展不均衡,投融資體制僵化的情況下,一味依靠總量調控的貨幣政策,并不能很好地起到減震器的作用。中國必須改變“眾人拾柴、央行滅火”的宏觀調控格局,在央行大力回收流動性的同時,還應采取嚴厲的土地政策、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以直接作用于微觀投資主體。與此同時,中國必須從源頭上解決內外經濟失衡的后遺癥。中國此輪經濟過熱,雖然有種種外部原因,但其根本上是泛濫的流動性在作祟,很顯然,這是在全球貿易和貨幣體系開放背景下,中國高儲蓄,低消費的結果。雖然目前全球的中央銀行正在收緊自已的錢包,但是作為全球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美聯儲已經暫停升息,這對于中國下一步的宏觀調控形成了嚴峻考驗,尤其是貨幣政策,很顯然,如果在達到宏觀調控效果的同時,又能使內外經濟達到均衡,中國官方下一步的調控措施將備受矚目。

到了今年,外匯儲備繼續高歌猛進,貿易順差激增的態勢愈演愈烈。中國委府在加息的同時,全面降低出口退稅產品的稅率,試圖遏制出口的迅猛增長和逐漸失控的經濟局勢。這種有加有減的措施被好事者形容為委府的一張一弛,殊不知這幾乎宣告委府在治理流動性方面的山窮水盡般窮途末路的到來。

前兩天,郭宇寬群發了他的郵件。

過于寬

2007年6月7日 22:03

兄弟我對中國經濟的憂慮

輾轉傳播,功德無量。

拙作一篇,刪節版發表于南方周末,此乃原版!

流動性.doc

我已經“輾轉傳播”了他對耶魯大學陳志武的專訪。像欠債似的,我還記得另外有其文字,對我這種原罪高得幾近惡貫滿盈的主兒,當然對于他“功德無量”的誘惑垂涎欲滴。是不是能夠有所功德,我還不敢造次僭越想入非非,不過還是完整抄錄于此,也算是個交待。

          流動性過剩是表象,社會安全感不足是癥結

                郭宇寬

                 流動性何時成了壞東西

    2007年有一個新的關鍵詞,報紙網絡,包括政府工作報告鋪天蓋地總是提到一個詞“流動性”。而且這個流動性似乎成了讓人頭疼的事情。

這和我們的直觀經驗是完全相反的,具體到個人或者家庭都希望自己的資產流動性越強越好,假如利率相同的情況下,誰把錢都愿意存成活期而不是定期。所以銀行不得不定出更高的利率才能引誘儲戶把錢存成定期,定期存款存進了銀行,就等于把儲戶手里的流動性轉移到了銀行,儲戶捏著一張死存折,銀行手里就多了“活錢”。對企業也是一樣,資產流動性差就不容易抗風險,有一句商界名言“現金為王”,一個企業資產再多,現金流一出問題就歇菜了,比如嚴介和前些日子資金鏈出問題就出在資產流動性差上。

那么問題就隨之而來,為什么流動性在每一個微觀層面對個人家庭,乃至企業都是好事,到國家怎么就成了壞事呢?其實也不能一概而論,從政府而言,也希望自己手里的資金流動性強一些,一年幾千億的公車開支,招待費,包括蓋大樓都要從這里來。不過一旦這種流動性成為政府控制不了的流動性,麻煩就隨之而來,大筆的資金一旦匯成潮流,帶著群體慣性流動,國家就吃不消了。相當于一個人身體里的血液,一下子涌到腦部,過會兒再一下子涌出來,全身的信號都紊亂了,幾個來回人差不多就廢了。

                 不安全感造成流動性            

那么是什么造成中國社會現在流動性過剩呢?幾乎所有學者寫文章都說流動性是因為雙順差,這話老百姓哪里能聽懂呀,而且在我看來這種解釋是一個廢話,根本沒有說到點子上。國家有順差了,等于是一個家庭錢更多了,完全可以有序地用在有建設性的地方,并不是帶來流動性過剩的充分條件。

要搞清楚流動性是怎么回事,先要搞清楚老百姓在處理家庭資產的時候邏輯是什么?老百姓為什么需要流動性?追求流動性其實是回避風險的一種防御性選擇,人越缺乏安全感,就會越追求資產的流動性。

貪污腐敗的官員們對流動性的需求最大,他們隨時有風吹草動都準備撤到海外,當然也希望盡可能多的把資產轉移;老百姓也需要流動性,尤其在沒有充分社會保障的國家,生一場大病,或者孩子考上了大學,都會需要一大筆現金。

               追求流動性的犧牲

那么老百姓怎么樣配置自己的資產才能增加流動性呢?所謂“亂市藏金銀”,黃金自然是傳統意義上最具有流動性的,是美元英鎊一樣的硬通貨。便于攜帶而且走遍天下可以隨時變現,我在印度曾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不少乞丐都帶著金首飾,看上去不是假的,我奇怪這些人披金戴銀怎么還出來要飯呢。后來詢問當地的社會工作者,他們和我解釋這些無家可歸的可憐人,沒有地方藏值錢東西,只有把積蓄都換成金首飾,以備不時之需。現金和股票也是最具有流動性的,可以隨時套現。

有人會問,既然老百姓追求流動性,地產市場還這么火爆呢?地產不是被稱作不動產么?其實房地產貌似是搬不走的固定資產,而在老百姓看來是最好的貸款抵押物,同時在二手房市場上也很容易變現。

那么對老百姓來說什么樣的投資流動性差呢?相對來說投資于知識和技能,回收周期比較長,薄技隨身,可以走遍天下,誰都偷不走,可是無法一次性套現,而當個理發師或者廚師之類的簡單技能,變現還相對簡單一些,如果是愛因斯坦或者帕格尼尼之類的尖端能力,更是變現極難,若是遇上亂世,簡直就成了毫無用處的屠龍之技。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時代會流行“讀書無用論”。所以當一個社會老百姓更愿意花錢買個文憑,或者拉關系走后門兒,滿街都是“辦證”的小廣告,而不愿意投資學習真才實學時,也表明他們對于這個社會的未來沒有堅定的預期。

而對一個社會來說流動性最差的東西就是信用,一個人積累一個好名聲要靠一輩子,但它的回報也最漫長,誰也買不走。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人的每一個選擇都是一次投資,拿當官員,法官,或者記者來說,別人給你塞一個紅包,你收不收,其實是一番投資的考量,如果你對這個社會沒有信心,覺得它還會禮崩樂壞下去,你大概就會收下這個紅包,有權不用過期作廢,賺到手再說,明天還不知道會不會洪水滔天呢。而如果你對未來的社會有信心,覺得社會會朝健康的方向發展,你就不會拿這個紅包,因為這會給你的職業生涯帶來污點,你損失了紅包這個短期收益,實際是對你的個人信用追加了投資。

不僅對個人和家庭,同樣的道理對企業也是這樣,商人的投資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犧牲流動性的過程,在投資的回收期內,你的錢就押在那里了,動不了了,是我拿現金賭明天,但不做投資又沒有長期的利潤,所以商人的重要考量就是把握資產流動性和進取性投資的平衡。而在各種投資中,流動性又有差別,投資于地產,炒地皮流動性好一些,轉手就可以賣;投資于科技創新,回報周期就長多了,而且和制度環境有特別大的關系,如果沒有知識產權保護,你可能投下去的錢全打水漂;而投資于信用回報周期也是很漫長的,積累一個老店的牌子要百年。

這里就體現出一個悖論,那些流動性最差的東西,反而是一個社會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最寶貴的東西。知識技能,創造力,信用,是流動性最差的,但恰恰這些卻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持久競爭力的基石。

              我國當前流動性過剩的警示

人的行為姿態常常會在暴露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有時會看見一個人嘴上嚷嚷“誰怕誰呀,有種咱們干一架!”身子卻直往后退,腿肚子發抖,他的身體姿態很難撒謊。歷史上楊修之所以被殺,就是因為他點破了曹操的真實心態,表面上鼓舞三軍,一不留神卻脫口而出,感慨“雞肋”,心里準備撤退。同樣的道理,一個人不管他在電視上怎么講自己對社會主義祖國的未來多么充滿信心,多么豪情萬丈,子女都送出國拿綠卡,這樣的人說話是扯淡。

而當前的中國社會從股市到地產都彌漫著一種投機的氣息,大家上班討論的都是哪一只股票要漲。我一直以為社會中間有一部分投機者,其實是有建設性的好事,他們象鯰魚一樣鉆來鉆去攪和,可以分散全社會的風險。但如果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把資源和精力都用在投機行為上,則是一種損害社會效率的導向。

但這不能怪老百姓,他們不像官員,大筆一揮花老百姓的錢,他們不會拿自己牙縫里省出來的錢開玩笑,他們的選擇是出自于自身感知的理性決策。他們之所以不約而同把錢砸到股市,不是不知道風險,是因為股市利潤看得到,而存在銀行,只會貶值,而且國有銀行壞賬率這么高,一樣有風險。中國老百姓眼下群體性的投機行為,并不能簡單解釋為信心過度,恰恰反映老百姓對這個國家的未來看不清楚的不安全感,不知道這個國家未來將向何處去。

               如何解決流動性過剩

   從這個角度我們再來看中國政府解決流動性過剩的手段,中國目前充足的流動性資源至少很大程度上通過財政管理和外匯管理體系由國家掌控。央行加息,提高儲備金,是力圖把老百姓從銀行取出的錢重新抽回國有銀行,包括政府增加稅收也是解決流動性的一個手段。把老百姓的錢都收上來,老百姓手里錢少了,流動性不就降低了么,把百姓手里的流動性轉化為政府手里的流動性,這種方法非常立竿見影,但卻是一種飲鴆止渴。

國有銀行和政府把錢都收上來,干什么呢?只要政治體制改革不充分推進,公共預算軟約束的問題不能解決,人民對政府不能充分監督,就不能保證這些資源被廉潔高效的運用到最符合國民福祉的地方。讓這筆資源落在花錢不心疼的官員手里,繼續去助長壟斷,腐敗,低效國有企業,論證過程靠長官意志,實施過程腐敗浪費的所謂基礎設施建設。這樣糟蹋還不如讓老百姓自己留著錢炒股票呢,輸了也玩一把心跳。

 而真正要解決社會流動性過剩的問題,不是想辦法怎么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錢擠出來,而是把社會資本引導到投資知識,創造,信用這些最有長久建設性的因素上。這靠喊口號,發倡議是沒用的,中國老百姓早有了應付政治運動的智慧,讓大家跟著喊口號簡單,讓大家身體力行難。如前面所論證,要把社會資本引導到投資知識,創造,信用,只有讓老百姓感受到安全感,重建對于中國社會的中遠期發展信心,至于這一點如何做到,可以另文專述。

而眼下這一輪股市暴漲并不完全反映社會的信心,它和買彩票一樣可以完全出于短期投機,準備08年前“撈最后一票”,而對于整個社會而言,老百姓對于家庭資產流動性的安排,群體性的短期投機,暴露出他們內心深處所真實感受到的安全感不足和對中國社會未來的信心匱乏,這和任何口號和意識形態都無關。

從這個意義上講,不知是裝糊涂還是真糊涂,媒體上整天“流動性過剩”,“雙順差”這種文縐縐的車轱轆話,是在以學術的包裝,掩蓋我們社會真實的危機。我們的領導者如果還不能讀出這樣嚴峻的危機,及時去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也就不可救藥了。

全文如此。

但問題是,中國社會還是可以救藥的嗎?中國社會有貨真價實的公共財政、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公共空間嗎?中國社會有名副其實的公權力嗎?

看看山西省長于佑軍文過飾非大事化小架勢里向黑磚窯事件中遭遇慘無人道禍害的農民工道歉的情形,我們能夠設想,于佑軍是不是該被問責、是不是該辭職?再往上的官員們是不是也該為這種慘絕人寰的大規模屠戮國民的行徑負責?數以千計的孩子被當作奴隸,這是不是應該成為地地道道的中國國難日?是不是應該停止所有娛樂活動而為那些黑磚窯事件當中死難的同胞致哀?再進一步,盡人皆知山西黑磚窯不過冰山一角,那么中國還有多少類似的事件正在發生?各地委府官員會不知道眼皮底下發生的禍國殃民之舉?面對黑磚窯事件,山西省委府是如何面對媒體的發問的?該不該興師問罪?如果真是這樣,那么中國還能夠剩下官員嗎?這是可能的嗎?

經濟人個體的理性選擇,導致了全社會的非理性,這原本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特別對于禮崩樂壞搖搖欲墜的中國社會來說,更是如此。所謂的流動性過剩,姑且不說國際熱錢來襲,只是看國民面對新三座大山的無可奈何,就可以判斷出,如果中國國民對國家未來有著集體性的惡劣預期,甚至采取了凡是官方擁護的就要反對,凡是官方反對的就要擁護的民間行為選擇模式,那么我們當然可以為此樂不可支地向與時俱進的中國特色頂禮膜拜了。

罪孽深重的老潘我,是不是和功德無量有染了些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