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天天冒犯別人、侮辱別人,追求騎在7億人頭上拉屎的特權,享受信口雌黃帶來的紅利……那么這種人是什么人?
有一種人,自詡為女性發聲,結果就是在資本和下流老板的追捧下,翻來覆去辱罵男性“普通又自信”、“男人就是垃圾”、“男人的精力就那么點嗎”,制造性別矛盾和撕裂……這種人是什么人?
有一種人,打著“女權”的幌子,從來不關心最廣大勞動婦女真正的權益,甚至提到“勞動婦女”四個字她們都要跳腳,她們根本不支持男女平等,追求的是高高在上、壓迫他人、剝削他人、歧視他人、不勞而獲當寄生蟲的封建吸血鬼特權……這種人是什么人?
某些媒體甚至準備給她“封圣”,說她正在遭受“迫害”……
誰迫害她了?不是她在資本的助推下,屢次利用話語權迫害全中國一半的人口嗎?實際上,因為她的無恥、功利、自私和下作,毀了女性的形象,同時又讓另外一半中國人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四舍五入,她侮辱了全部的14億中國人。
我是非常討厭男女話題的,因為這種爛事在現實中屁都算不上,正常的男人和女人都在過自己的日子,當爹的當爹,當媽的當媽,做丈夫的做丈夫,做妻子的做妻子,生產生活忙得很,哪有那么多狗屁閑工夫扯犢子。
但偏偏一幫不三不四的東西占領了輿論制高點,擁有了網絡話語權,把一些明明狗屁不通的言論從線上帶到了線下,把莫名其妙的仇恨和撕裂帶給了全社會。
如果你真正看過她當年的那些狗屁脫口秀,就會知道,她根本就不是一個人,她那些話術根本就不好笑,對著提詞器念著尷尬稿子,做出浮夸的表情,毫無邏輯地說出逆天的謬論,臺下一堆打扮精致的“職業演員”觀眾,在某人帶頭下發出猥瑣的假笑,然后迅速切片傳遍全網,瞬間挑起了“性別戰爭”,制造了輿論場幾年都無法抹平的傷痕……這是有組織、有策劃、有預謀的。
不少媒體現在站出來拉偏架、吹陰風、燒陰火,滿嘴說些什么“要大度”、“不要玻璃心”、“冒犯一下沒啥大不了”、“不要網暴”、“不要制造男女對立”……臥槽,你們早在哪兒呢?當她主動挑起沖突和撕裂,丑化男女雙方形象,煽動性別仇恨和性別戰爭的時候,你們在哪兒?當她手握流量,背靠資本和平臺,網暴14億人,讓每一個人都陷入無休無止的性別紛爭漩渦的時候,你們在哪兒?
她這樣的人,在說出那么多逆天言論,制造了輿論場的巨大撕裂之后,居然還能得到多家資本和企業的青睞,能夠繼續代言、出鏡,吃得盤滿缽滿……這說明什么?說明“親不親,階級分”,她背后的那股力量根本就沒把咱們14億人當人。
所謂的“女權”很多時候在中國就是門產業和生意,你以為她們真的關心中國女性的權利嗎?她們不關心社會發展的問題,不關心帝國主義霸權對第三世界的殘酷壓榨,她們眼里只有人上人的生活和特權,并且把一切的問題全部指向男女問題。
她這種人是好是壞,不用看我們怎么評價,要看BBC、《經濟學人》怎么評價,如果BBC說她是“女性榜樣”、“被迫害的獨立女性”……那差不多就蓋了章了。
你看,美國人、英國人總是很欣賞我們國家的“楊笠”們,他們從來不欣賞我們的科學家、工程師、工人、農民、生產者,偏偏就欣賞我們國家的“女權”、“動保組織”、稀奇古怪的“人權NGO”、宗教信徒......
BBC、紐約時報從來都不欣賞我國的女科學家、女工程師、女軍人、女拖拉機手、女教師,甚至不欣賞我國的女運動員,奧運會期間,他們甚至諷刺我國的女選手是“金牌機器”,但楊笠在他們那兒就是“優秀的女性主義者”。
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非常希望人民之間總是有這樣撕裂、對立的話題,比如民族、膚色、人種、男女......越無聊越好,越沒有價值越好,這樣人民就會忘記主要矛盾,就會忘記團結一致,天天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浪費生命,并且讓社會日益分裂,人與人之間再也無法互相理解。
“時常制造一些無事之事,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這樣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了分裂的種子……分裂他們的感情,在他們之間制造新仇舊恨,這是完全不能忽略的戰略。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