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影視作品在描述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的歷史時,如果脫離歷史事實,扭曲和脫離歷史邏輯,就不可避免地走進這種唯心史觀的泥坑。
在新中國建立后的前十七年所拍攝的反映抗日戰爭的電影,如《平原游擊隊》、《鐵道游擊隊》、《小兵張嘎》、《地道戰》、《地雷戰》、《東進序曲》等,反映的都是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下的抗日軍民的英勇斗爭的事跡。
然而,近年來國內拍攝的反映抗日戰爭的影視劇,則出現了一個新接受所未有的因素,即一些豪門子弟,也是熱血青年。他們也先后投入到抗日戰爭之中,而且他們一出場就與眾不同,很明顯就是很牛的人物。這里似乎總是存在著一種異常的味道。
例如演員文章出演的《雪豹》,劇中的英雄人物周衛國,有很強的家族背景,還去過國民黨中央軍校學習,還去過德國留學,學習特種作戰。回國后,先在國軍中抗日,后來加入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而且一進去就表現了智勇雙全,領著打了好幾次勝仗。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有過這樣的人物原型嗎? 我大致查了一下,百度上說有一個類似的人物原型,名為方叔洪。他也是一個國軍軍官,在抗日戰爭中表現也很英勇。但在敵眾我寡的戰斗中,為了不做敵人的俘虜,他拔槍自盡。這也確實是一個烈士了。但方叔洪并沒有加入過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隊伍。因此,說方叔洪就是周衛國的原型,是很有點牽強的。
在我們的新中國前十七年拍攝的反映抗日戰爭的影片中,其主角都是普通的中國人民,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普通的農民,還有一些有著豐富戰斗經驗的我軍指揮員,如李向陽,也是從農民成長起來的。當然,這里并不是沒有原來的國民黨軍隊的人員后來加入到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隊伍的,但這些人畢竟不是多數。著名的代表有呂正操將軍。他原來是東北軍的將領,在西安事跡之后,他與中國共產黨人有過多次的接觸,開始逐漸接受共產黨的主張,1937年5月,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10月,呂正操將軍率部參加了革命的隊伍。后來還擔任過冀中軍區的司令員。
從總體上說,在抗日戰爭期間,確實有不少原來在國民黨陣營的青年人受到共產黨的感召而加入到革命隊伍中來。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在加入革命隊伍后,受到了黨的教育,受到了戰爭實踐的鍛煉而成長起來的。而在電視劇《雪豹》中,周衛國一參加到革命隊伍,就改變了原來隊伍中的作戰素質,這支部隊似乎由原來的碌碌無為,就在周衛國的領導和指揮下變得英勇善戰。
這樣的敘事是有點問題的。當然,在周衛國加入革命隊伍之后,他身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也在革命隊伍中接受了必要的教育,也開始在革命隊伍中成長了起來。但是在這部影視劇中。對周衛國這樣的人物,強調了家族背景,強調他的在國民黨中央軍校的訓練,強調他在德國接受的特種作戰的培訓,似乎在他加入革命隊伍之前,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軍事作戰人員。
《雪豹》這樣的描寫,雖然也在盡可能做出符合實際與邏輯的闡述,但其中所反映出來的某些意識,與所謂英雄創造歷史的唯心史觀還是有著很大的關聯。這類敘述在總體上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很多原來處在國民黨陣營的年輕人,加入到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隊伍之后,他們的成長主要是依靠于共產黨的領導與教育。這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當他們還處在國民黨陣營的時候,即使有著一定的才華,也很難在當時那樣的環境中得以充分的展示。他們當聽一腔愛國熱血,也往往被國民黨的腐敗與裙帶關系所淹沒。這也是他們決心投入革命隊伍中的主要動因。
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中,確實有不少名門望族背景,同時具有極高的才華年輕人。但是他們一旦決心參加革命,就與他們原來的那個封建和反動的家族劃清界限,成為這種封建勢力 反叛。其中也有不少年輕人為革命英勇犧牲。然而,我們現在的影視作品,對于這樣的反叛封建家族,投身革命且英勇犧牲的先烈們很少有所涉及。這對我們的英烈是很不公平的。但在我們的影視作品,那些出身豪門,且有很大才華的青年,他們參加革命,幾乎沒有與他們那個封建家族有什么背叛和反抗的作為,沒有那么絕決的一刀兩斷。在這樣的影視作品中,參加了革命的青年人,總是與他們原來的家族藕斷絲連,甚至硬把他們的家族也描述為革命的同情者。固然,這樣的情況不會沒有,但絕不是客觀的主流。如果我們的影視作品,總是把某些個別的、偶然的現象當作普遍的現象來作為一種主流現象,這樣的作品必須對歷史的實際是有所歪曲的。
或許,這類影視作品的作者與編導在主觀上并沒有太多的惡意,但是在所謂市場因素的作用下,這些作者或者編導就會有意無意地陷入這種唯心史觀的陷阱。
或許,編導們為了使這樣的影視劇更有故事性,更能吸引觀念的眼球,或者要拉長整個影視劇的篇幅,就添加這些不著調不靠譜的情節。這是典型的畫蛇添足,只能讓影視劇本身質量更差。
還有一部影視作品《勇敢的心》,其中的主角最早就是一個在碼頭上的流氓混混,最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發了家,成為大財主。然后,在編導的筆下,他就成了抗日的英雄。在他成為抗日英雄的過程中,沒有中國共產黨的任何影響和關聯。這樣的事情,也是完全脫離歷史事實的。不錯,在抗日戰爭之初,民間確實也有一些自發的抗日武裝。但這樣的抗日武裝只靠自己的力量,是很難持久的。而其中也有一部分這樣的隊伍后來也有投靠了日寇,做了漢奸的。像京劇《沙家浜》里的胡傳葵的忠義救國軍,就是這樣的一支漢奸隊伍。
在歷史上,我們黨對于任何一支愿意抗日的自發組織的隊伍,一定是要和他們取得聯系的,爭取讓這支隊伍成為在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力量。曲波的小說《橋隆飆》就是反映我們黨在改造這類自發抗日的武裝隊伍的歷史過程。所以,我們的影視作品在描述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的歷史時,如果脫離歷史事實,扭曲和脫離歷史邏輯,就不可避免地走進這種唯心史觀的泥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