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兩部電影被國人熱議,《戰狼2》與《敦克爾刻》。議議本也無妨,如果僅是爭議這兩部電影的文學價值或者說是票房的業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倒也無可厚非,百花齊放嘛。不過,我們發現捧敦者與捧戰者各不相讓,而有人在其中要搞點什么名堂,極力的吹捧敦片,極力貶低《戰狼2》,讓人真的是大跌眼鏡,至于嘛?把外國片捧到天是什么意思?
就中國大眾而言,外國大片不管多么熱火,畢竟屬舶來品,一陣熱鬧過去之后也就消聲匿跡了,那個海難片,“泰坦尼克”就是個例子,歌很好聽,編的也不錯,大賺了中國觀眾手中的鈔票,也許還有眼淚,僅此而已。但國片卻不同了,它無論過去多久,精品始終是精品,它其中的內涵會讓人永遠銘記,像那個“戰旗美如畫”的電影,像那個“老頭快跑”的抗日電影,像那個就是武器不如人也敢于亮劍的電影就是例子。它們宣揚的民族精神、愛國情懷不僅深入人心,還令人念念不忘,一代一代傳承。中國不是一個排外的民族和國家,但中國仍然需要發揚自己的民族精神,宣傳愛國的情懷當是沒有任何疑問的。挺《戰狼2》不是祭愛國法寶,而是愛國情懷的抒發。每一個中國人都有權抒發愛國情懷,這有錯嗎?況且,愛國法寶祭不得嗎?
有人把《戰狼2》與敦片相比,說什么世界上五十多個國家捧敦,《戰狼2》呢,不過是國內一支獨秀,卻依然不能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在下不知這邏輯是從哪來的。不錯,《戰狼2》是熱在國內,拿它與敦片相比本來就不合適,這不是因為《戰狼2》不能拿到國外,而是西方人不會讓《戰狼2》這種宣傳中國民族精神、中國愛國情懷的電影去影響西方的大眾,讓西方的百姓們看到中國的本來面目和中國精神,這與它們宣傳目的有關,壓制還來不及呢,豈能放虎進山?它們沒有放在一起同一的環境中來對比,這談不上《戰狼2》不如敦片。還說什么尷尬。不敢讓中國的電影走向它們自己的世界,不敢讓中國電影開放給西方的百姓們,不知是誰的尷尬。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無論是電影還是其它的藝術形式開放了嗎?中國倒是很大度,每年進口大量的西方大片。這讓說到自由時,西方人是不是很尷尬?怎么不讓中國的電影自由地進入西方普通百姓們的社會?
本來西方對東方藝術的欣賞就是不大深入的、也是不大了解的,從而也不大客觀。中國的文學水平低嗎?當然不低,但從所謂的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中我們看到了公正嗎?看到那種所謂的自由民主公正嗎?沒有吧?也許中國的電影藝術水平相比西方是有些差距存在,但這不是能說清的,至少很多中國電影的水平是達到世界高度的,絕不比西方電影差。否則怎么肯讓中國電影在西方辦的電影節上拿大獎?在電影藝術上,起步晚并不等于落后。換言之,《戰狼2》與敦片兩部電影的可比性不高,不需要貶低國片,抬高外片,這里問題出在別有用心上。
事實上大家也都知道,藝術是為政治服務的,無論是我國的藝術還是西方的藝術都不例外,無論是電影還是其它的文學形式也都如此,不管承認與否,這是社會的現實,世界的現實。我們看看當年美國輿論一邊倒地要求打伊拉克說明的是什么。在西方有公正的宣傳嗎?有公正的媒體嗎?面對這一現實,我們就能發現,這兩部電影本沒有必要爭論其高下,不同的宣傳而已,不同的服務而已。凡站在西方立場上和站在我國立場上的說法肯定是不同的。在兩部電影上發生的爭論其實是在爭一個東西,一個政治上的而非藝術上的東西。這里面自然會有人拿愛國來說事。令人奇怪的只是,在我國說愛國反而被某些人呵斥,成了什么極端派。說愛國的竟然總是被那些不說愛國的人教訓,還什么庸眾。記得那年有某自稱知名人士的公然叫囂什么人民不必言愛國。看來,真的是“肉食者豈能謀國”,還得看大眾。既然是眾,那就說明支持者眾吧。扣個“庸”字不過是想貶低大眾的智慧罷了。支持愛國有錯嗎?群眾的眼睛難道比不上自吹的所謂的新智慧文明?新在哪?老調重彈;文明在哪?貶低大眾為庸;智慧在哪,為他人吶喊。貶低中國的大眾,抬高外國的電影,還把自己放到很高的地方替人吹噓,當人家的喇叭,當心摔下來呀。近些年來,西方為了瓦解中國這個終極目標,不止是像國內一些人說的那樣,鬼子進村,打槍的不要,悄悄地進行文化侵略。他們還在玩收買的伎倆。讓國內的一些人跳出來說這不符合世界潮流,,那不合世界普世價值,玩什么純的、什么普世的、什么高于國家、民族的東西。好像是很高大上,實際呢,不管主觀上是怎么想的,仍然是在為某種東西服務,是為西方文明在世界上的擴張服務。當然有人是被收買的,有人大概是不自覺的。
大家注意,在世界上只有西方人才把自己的一切說成是普世的,說成是世界的。為什么呢?它們曾統治過世界呀。骨子里還幻想著繼續統治世界。它們始終念念不忘當年殖民統治的輝煌,那個時代對世界各國來說是黑暗的時代,被剝削的時代,被壓榨的時代,至今在曾被殖民的各國,危害尚在啊。可對于西方來說,那是統治世界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西方殖民者企圖把占領國的一切都抹殺掉,讓自己的一切大行其道。那時,它們還真的是很成功。于是,才有了它們把自己的一切說成是普世東西的那個環境和基礎。也就是說,所謂的普世價值是建立在殖民統治基礎上的,是建立在血腥屠殺基礎上的,是建立在文化侵略基礎上的,是西方自認為的假普世。對西方統治者來說,如今的世界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世界,世界太多的國家不聽招呼啊。那個自吹的假普世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再相信。西方國家在全球近兩百個國家中畢竟是少數,眼下統治力不再!特別是二戰過去已七十多年了,為實現西方統治的目標它們厚著臉皮、變換著大旗,不惜讓幾百萬無辜的百姓喪生,悍然發動了多次的侵略戰爭來推進西方統治的霸權規則。利用強盜行徑得到的結果只是更大地拉開了與世界大多數國家之間的距離,而最終似乎離征服世界這個目標的實現也越來越遠。今天,西方仍然希望統治世界,仍然企圖抹殺世界各國自己的一切,伊拉克打下來了,利比亞打下來了,前南斯拉夫拆了,敘利亞打亂了,可讓它們失望啊。無論是政治上還是思想上、文化上都讓侵略者失望啊。侵略就是普世價值嗎?制造幾百萬的難民就是普世價值嗎?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這個所謂的普世價值的虛偽和無恥。
只是我們不知道,當年那么大規模地屠殺世界上被奴役民族、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時候建立起的所謂普世價值觀還有人相信。今天,西方還把這種價值觀改頭換面一番,繼續進行侵略,進行屠殺和變相的屠殺,竟還能成為某些人心中的普世價值?還當成手中的利劍,想砍誰就砍誰,為西方國家、為西方利益服務還那么理直氣壯?
兩部電影的爭論其實質竟然涉及到普世價值,這大概是某些人不愿意說出來的。因為他們企圖欺騙世人,欺騙國人,讓非西方國家的人們從思想上、文化上歸化西方,當別人的附庸怕被揭穿吧。
其實,這兩部電影的爭執反映的問題并不是新鮮事。各種文明在思想、文化、價值觀上的對抗由來已久。宣揚西方的所謂普世價值觀和宣揚世界其它文明的不同的價值觀在近代、現代、當代始終在不同的領域中存在,如今它已不是制度之爭,而是文明之爭,是民族之爭,是國家之爭,是多種文化的自由發展與獨霸世界文化之爭。這種爭論在中國改革開放近四十年后,只不過導致了“外國的月亮更圓”在中國越來越沒有市場。這讓某些人很不甘心啊,還“某國的《戰狼2》” ?難道這不是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網上為西方搞宣傳?如果不是一個中國人在此叫囂,這倒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利用一部電影想掀起點風浪?太天真了些。不僅一個“敦克爾刻”掀不起大浪,那么些個大片也不會掀起什么風浪的。我們真的不必要太計較某些人鼓吹的那一套,改革開放之初的那種盲目崇洋的時代早就終結了,欺騙大眾的伎倆即使翻新也不大管用的。
還是那句老話,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西方統治終歸要結束的,它們不可能再統治世界。而西方為統治世界鼓吹的所謂的假普世肯定會被取代,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某些人不要再白費心思了。
當然,這兩部電影發生的爭議給我們帶來一些反思。這就是我國如何更好地宣傳自己,宣傳自己民族的優良傳統,如何更好地發揚民族精神,如何更好地抒發愛國情懷,如何更好地讓中國文化、中國藝術突破西方的封鎖,走向世界?這確實是一個必須、也應該完成的課題。換言之,我們必須要更主動、更積極地向世界宣傳自己,這是走向世界的前提之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