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8周年的時候,特發表王志剛同志對著名抗戰歌曲《在太行山上》的歷史追溯一文,以饗讀者。
聯系最近日本在美國的支持下,冒天下之大不韙,開啟了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染水的“核污”大戰,我們要高唱《在太行山上》,總結歷史的經驗,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包括日本美國人民,對日本排放核污水犯罪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
紅日照遍了東方,
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
看吧!
千山萬壑,鐵壁銅墻!
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
氣焰千萬丈!
聽吧!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
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里進攻,
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敵人從哪里進攻,
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我們在太行山上,我們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
敵人從哪里進攻,
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敵人從哪里進攻,
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
這首雄壯有力的抗戰歌曲《在太行山上》誕生于抗日烽火之中。
2005年,25集電視連續劇《八路軍》在山西開機,《在太行山上》成為該劇的主題歌。
一首老歌為何會有如此長久而雋永的藝術魅力?探究這首歌的來龍去脈,又把我們帶回到那血與火的難忘歲月。
震撼人心的歌詞:桂濤聲,親身經歷太行熱土
歌詞是歌曲的基礎。一首讓人心潮澎湃的歌曲,必然有讓人熱血沸騰的歌詞。而能寫出震撼人心歌詞的人,一定是與時代精神共鳴的人。
桂濤聲就是這樣的人。
桂濤聲,回族,字仰之,原名翹然,曾用名浩然,化名吳壁,濤聲是筆名。他1901年生于云南沾益縣菱角鄉卡郎村。濤聲兩歲喪父,與母相依為命,在本村讀完私塾后,伯父桂培根將他帶到縣城讀高小。15歲時,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學制5年的云南省立曲靖師范公費學校讀書。由于他學習刻苦,又有音體美方面的特長,在該校僅讀了4年,就被昆明云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破格錄取。
昆明讀書期間,桂濤聲閱讀了《共產黨宣言》等進步書籍,并積極投入學潮,被校方告發為“赤化分子”,遭下令緝拿未遂后被開除學籍,嗣后回到曲靖母校任教員,創作劇本《鐘國魂》并公開演出,因其思想進步為當局所不容而遭解聘。
桂濤聲于1928年5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做兵運工作。七七事變爆發后,他跟隨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赴山西進行抗日救亡宣傳,9月上旬到太原,見到周恩來時得知正組建“戰動總會”,桂濤聲便以戰動總會工作人員的名義去了陵川縣犧盟會民眾干部訓練班。
陵川縣位于中原腹地,地處晉豫兩省交界,是鑲嵌在太行之巔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桂濤聲來到陵川,既為太行山的壯觀景色所驚嘆,更為抗日軍民的救亡熱情而感動。
當時,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剛剛開始,八路軍整編后出征取得了平型關大捷,威信倍增,迎來了聯合抗戰的高潮。尤其在山西一帶,國共兩黨部隊共同抗日,建立了廣泛的統一戰線。
桂濤聲到達陵川時,八路軍的3個師(115、120、129師)正深入太行、呂梁、五臺諸山脈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而太行山位于晉冀豫三省邊界,軍事戰略意義極為重要。
桂濤聲忙著參加犧盟會的各種活動,到街頭演說,宣傳群眾,講解抗日救亡的道理,宣傳“游擊戰爭”、“統一戰線”,一時間,陵川到處是義憤填膺的人群控訴日本侵略者,到處是熱血青年爭相參加八路軍。實行全民抗戰,打敗小日本成為時代的最強音。陵川自衛隊由300多人迅速擴編為1000多人,出現了不少“母送兒,妻送郎”參軍的感人場面。
1938年4月初,日軍3萬余人分9路進攻八路軍總部,企圖摧毀太行山根據地。八路軍貫徹毛澤東的游擊戰思想,粉碎了敵人9路圍攻,殲敵4000余人,收復縣城18座,進一步奠定了以太行山為中心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的基礎。
在隨游擊隊轉戰陵川的過程中,桂濤聲目睹了太行王莽嶺的“千山萬壑”后,又親身感受到了抗日軍民才是真正的“銅壁鐵墻”,觸景生情,醞釀半年的詩篇《在太行山上》從心底迸發了出來,他隨手寫在香煙包裝紙上。
5月,桂濤聲離開太行山,6月返回武漢,即帶著歌詞去見冼星海。
激情洋溢的樂曲:冼星海,救國之志撞擊靈感
關于冼星海為《在太行山上》譜曲有多種說法。
2010年7月27日的《山西晚報》刊登了張建軍和靳宏偉考證“抗戰名曲在陵川創作”一文,說是桂濤聲和冼星海曾同時在陵川,1938年5月,桂濤聲寫出歌詞后冼星海即譜了曲并在太行山傳唱。
專家認為此說疑點較多,還是在武漢譜曲比較可信,但冼星海與桂濤聲熟悉應是確定無疑的。有冼星海的一段話為證:“我的一個詩人朋友,冒險去了一趟太行山,看見了朱總司令領導的八路軍,也看到了太行山上的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當兵的感人場面,寫了一首《在太行山上》的歌詞,請我給他譜成曲。”
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原籍廣東番禺,1905年出生于澳門,幼年隨母僑居馬來西亞,13歲回國,先后入嶺南大學附中和嶺南大學、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上海國立音專學習小提琴和鋼琴。他24歲去巴黎,師從著名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著名作曲家保羅·杜卡斯,兩年后以優異成績考入巴黎音樂學院高級作曲班。留法期間,他創作了《風》等10余首作品。
1935年冼星海回國,在上海參加了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10月到武漢;1938年底去延安;1940年去蘇聯為《延安與八路軍》配樂;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10余年中,他創作了《黃河大合唱》等作品300多部(其中歌曲200余首),為鼓舞人民抗戰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抗戰音樂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冼星海逝世后,毛澤東親筆題詞:“為人民的音樂家冼星海致哀。”2009年,冼星海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
《在太行山上》是冼星海在武漢時期創作的重要作品,其巨大影響在他的歌曲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冼星海是隨上海救亡演劇二隊到武漢的。1937年底進入由周恩來、郭沫若領導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為音樂科主任,主持抗戰音樂工作。他一邊參加演劇二隊的演出,一邊忙于組織歌詠隊,深入學校、農村、廠礦,教唱救亡歌曲。
在冼星海等人的努力下,武漢出現了上百個歌詠隊。冼星海成為著名的抗日救亡音樂家。在為《在太行山上》譜曲前,冼星海已為桂濤聲的《送棉衣》譜過曲,只是找不到記載。至于這一次見面,是這樣的:
1938年6月的一天晚上,冼星海剛剛回到音樂科所在地武昌曇華林,桂濤聲急匆匆地來了,對接待者說:“我是從山西來的桂濤聲,想請星海同志為太行山的戰友們譜一支隊歌。”
洗星海趕忙出來迎接。他一邊接過桂濤聲寫在煙盒上的歌詞,一邊讓桂濤聲給大家介紹山西游擊隊反9路圍攻的戰況,大家一道為勝利歡呼雀躍!
歌詞把太行山中游擊健兒的緊張戰斗生活和勇敢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描繪得活靈活現,冼星海看著歌詞興奮不已,仿佛看到了軍民浴血奮戰的身影,隨即音樂靈感來了:由舒展寬廣明朗向上的小調主旋律,引出戰斗性的進行曲旋律,既充滿青春朝氣,又有豪邁精壯的氣勢。他趕緊用筆把思路記了下來。
送走客人,冼星海依然被游擊健兒們的事跡深深感動著,他坐在鋼琴前,反復琢磨、構思,怎么才能把歌詞原意表達得準確無誤?把如火如荼的生活表現得淋漓盡致?激情撞擊著思想的火花,他終于連夜將它譜寫成一首二部合唱曲。
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進行曲風格,實現了戰斗性與革命浪漫主義的有機結合。一首傳世之歌就這樣誕生了!
特殊場合的排練:周恩來,親自試唱第二聲部
1938年的7月,周恩來和郭沫若正在武漢做組織紀念抗戰一周年群眾歌詠大會的準備工作,得知桂濤聲和冼星海創作了這首《在太行山上》,他們便前往武昌曇華林冼星海的住所先睹為快。
斗室內,冼星海正全神貫注地坐在鋼琴前,邊彈鋼琴,邊拿筆在紙上修改《在太行山上》的曲譜,未發覺有人到訪。
周恩來、郭沫若便站在一旁聚精會神地看著、聽著。一曲終了,郭沫若才捅了捅冼星海的后背:“星海,周副主席看你來了。”冼星海忙站了起來。
郭沫若說:“星海,你先試唱一遍,我和周公當你的第一個聽眾。”冼星海說:“這是一首二部合唱,需要有一個人和我配合。”周恩來便說:“你唱主旋律,我唱第二聲部,如何?” 冼星海驚奇而又興奮地說:“好!”
琴鍵上流瀉出《在太行山上》的前奏……
“紅日照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冼星海深情地唱道。
“……照遍了東方……縱情歌唱……”周恩來神情投入地和唱……
渾厚而激昂的歌聲在小屋里回蕩。聽完兩人的動情合唱,郭沫若連聲贊道:“好!好!當年,張子房用簫吹奏項羽家鄉的楚音,吹散了楚霸王的8000子弟兵;今天,這首《在太行山上》,一定會激勵我國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打日本,形成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的局面!”
周、郭當場拍板,確定《在太行山上》在武漢紀念抗戰一周年歌詠大會上演唱。
此后,冼星海首先將作品拿到“星海歌詠隊”試唱,又對個別曲譜進行了修改。1938年7月,那次的武漢歌詠大會盛況空前。《武漢文史資料》是這樣記載的:長江“水上歌詠大會”尤其動人,無數條大小船只上都有歌詠隊在唱歌,高亢的歌聲以武漢江面為中心,匯成了洶涌澎湃的歌的狂潮。
這首歌由張曙、林路、趙啟海等在大會上唱出后迅速在大后方、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廣泛傳開,鼓舞和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抗日民眾奔赴戰場。
冼星海在《創作札記》中說:《在太行山上》“寫成后在漢口抗戰紀念宣傳周歌詠大會上由張曙、林路、趙啟海等唱出,聽眾大聲喝彩,要再唱,此后又傳遍了全國。現在太行山的游擊隊以它為隊歌,老百姓、小孩子都會唱,到處聽到‘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的句子!”
響徹太行的共鳴:朱德,抄錄歌詞帶在身上
紀念抗戰一周年歌詠大會上演出《在太行山上》后,受到熱烈歡迎,被廣泛傳唱。
這首二部合唱曲為復二部曲式,第一部分由兩個樂段構成。前段抒情寬廣,小調色彩,但不乏明朗朝氣。后段回聲式的短句,營造出歌聲在山谷中回蕩,此起彼伏,一呼百應的氣勢。隨后轉入平行大調,豪邁中融入深情,表達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情;第二部分為進行曲風格,鏗鏘有力的旋律、鮮明而富于彈性的節奏,生動地刻畫了游擊隊員出沒高山密林、誓死消滅敵人的英雄形象;樂段高音區的切分節奏果敢有力,給人以緊迫感,隨著調向上推進,逐漸形成高潮;歌曲最后結束在小調上,使作品前后呼應、完整統一,不但適用于演唱,而且適用于作隊列歌曲。
《在太行山上》極大地鼓舞了全中國人民的抗日情緒,收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特別是在太行山區影響最大,隨即成了游擊隊隊歌,根據地內掀起了新的參軍熱潮、殺敵熱潮。
朱德總司令聽到這首展示人民戰爭壯美的戰斗圖景,將抒情性與鼓動性、描繪性與概括性結合在一起的歌曲后,十分喜歡,大加贊賞。他不但要求八路軍總部機關人人會唱《在太行山上》,還親自把《在太行山上》歌詞抄錄下來,隨身攜帶,不僅自己學唱,還要求全軍學唱。標桿一樹,上行下效。《在太行山上》很快風靡了太行山區。
“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這鏗鏘有力的歌聲在太行、呂梁、五臺飛揚,在晉察冀邊區飛揚,在大江南北的19塊敵后根據地飛揚……
這首膾炙人口的抗日經典歌曲——《在太行山上》,體現了太行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英勇頑強的革命精神,是太行山區軍民向天而歌的戰斗號角,是中華民族頑強不屈的洪鐘大呂,是民族抗戰的英雄史詩,表達了全中國抗日軍民的心聲和億萬華夏兒女的報國熱情,成為鼓舞全國廣大抗日軍民英勇殺敵,奮力消滅日本侵略者的巨大推動力。
流傳永久的戰歌:電視劇,傳承偉大抗戰精神
2005年,為慶祝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中央電視臺、八一電影制片廠及山西省委宣傳部聯合拍攝電視連續劇《八路軍》,《在太行山上》入選為主題歌。之所以把這首歌確定為該劇的主題歌,不僅是因為這首歌既符合時代的特點又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八路軍抗戰精神的深刻內涵,讓人聽后豪情油然而生,找不到、寫不出比它更合適的主題歌了。
拍攝之前,導演董亞春帶領劇組到太行山區采風、體驗生活,并來到八路軍總部舊址。他們一處一處地拍外景,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在太行山上》的頑強生命力。
董亞春告訴筆者:“你想象不出來,在大山深處,在偏僻的山村,人們對《在太行山上》是多么熟悉。不但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會唱,而且年輕人,甚至孩子都會唱上幾句。《在太行山上》已經化作民族的血脈。‘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它在哪里滅亡’所體現出的中華魂魄,永遠不會過時!”
2009年10月3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華語環球廣播的《中國之窗》節目中,以《跨越歷史的音符》為題向全世界介紹了桂濤聲創作的《在太行山上》。
節目中播出了云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曲靖市麒麟區歌舞團國家二級作曲王學軍對《在太行山上》的評價錄音:“這首歌唱得好(的話),要唱得汗毛要立起來,要唱出激動來。這首歌我們在專業上叫復二部曲式,一個部分叫慢板,一個叫快板。前面它有號召性,感覺是太陽冉冉升起,它就是號角性的鋪墊。第二段就進入快板,詞曲結合得比較完美。這首歌,感覺唱很多遍都不會討厭。為什么我們唱得那么舒服、那么好過呢?因為我們覺得情緒在這個歌里得到了釋放,我們唱完以后覺得很振奮,再唱幾遍也可以,這就是它詞曲上的成功。這首歌詞不多,但句句都精彩。最令我感動的,就是慢板的后半部分,它的旋律很美,你看這句‘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我每次唱到這里,心里會涌出一陣熱浪來。”
“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72年前在太行山吹響的戰斗號角,已變成今天全國軍民攜手并肩奔小康的音符。
冼星海逝世65年了,桂濤聲也于1982年在上海病逝,但《在太行山上》這首戰斗的歌、勝利的歌,卻穿越了歷史的時空,源遠流長、永遠年青!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原文發表在2010年9月3日《解放軍報》,有個別刪改;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