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馮至先生的《杜甫傳》,覺得分外有趣。
這位老夫子剛出生,家族就逐漸衰落。
青年時,科舉不中。
于是呢,四處落魄流蕩。
中間陰差陽錯的遇到了李白和高適,
對李白簡直是崇拜到了極致,
這種瀟灑的生活何時能輪到自己頭上呢?
帶著“致君堯舜”的遠大追求,杜甫去了長安。
在那里待了9年,
他常年累月的其實就干一件事:
天天給王公貴族寫自薦信,
不僅給王公貴族寫,還給皇帝老兒寫。
你別說,
他的文章竟然還真的就被李隆基看到了,
下令讓丞相考核他的才能。
天上掉下來一個燦爛的前程呀,
可不巧的是,杜甫遇上了李林甫,
這位“口蜜腹劍”的宰相,
順利地讓杜甫坐了冷板凳。
當年的杜甫恨死了這個李林甫,
今天的我們卻愛死了這個李林甫,
沒有李林甫從中作梗,
這大唐王朝恐怕不過是多一個能臣干吏,
但大唐的詩歌王冠上,
卻要少了那顆最絢爛的明珠。
坐了冷板凳的杜甫,
還是念念不忘地給權貴們寫自薦信,
此時的杜工部,
哪里是我們后來所熟知的憂國憂民的形象?
不過是腐朽的封建王朝下,
一個奮力攀爬的讀書人罷了!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
杜甫不可能成為杜甫,
我們的詩圣,
也不可能渡盡劫難成為大唐一哥。
安史之亂,玄宗逃亡,
肅宗在鳳翔稱帝,
杜甫衣衫襤褸的跑來投奔,
也許是被他的忠誠所感動,
肅宗大筆一揮,
給他安排了一個從八品的左拾遺。
這個官雖然不大,
但它的權力卻有點大:
對于皇帝的命令,覺得不合理就可以提建議;
隨時隨地可以向皇帝舉薦賢良。
在這個位置上,杜甫稀里糊涂的為一個浮夸的官員辯護,差點被砍了頭。
從此之后,他就學乖了。
對于另一個含冤的人,他卻沒有站出來辯護,
路過那人的老家時,還飽受良心譴責。
這樣的杜甫,
終究不能在皇帝老兒身邊待多久,
后來,他繼續流浪,繼續落魄,
在這個時期,
他寫了著名的《三吏》《三別》,
你能讀到他的糾結與矛盾,
痛苦與掙扎。
面對著外族入侵,他有著民族主義氣節,
想要全民起來反抗侵略;
他一生追隨李唐王朝,可他看到的、聽到的,
是李唐的統治階級瘋狂地壓迫被統治階級,
即便是在外族入侵時,也不例外,
甚至還變本加厲。
這時的杜甫,是矛盾且痛苦的,
自身的遭遇,再加上他的所見所聞,
從皇帝身邊走出,
走向廣闊的天地、走向勞苦大眾,
我們的詩圣完成了一次精神洗禮,
從此之后,
他慢慢拋棄了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變得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于是從他的文字里,
你讀到了人民的苦、人民的心聲。
李白是瀟灑的、快樂的,
他的放蕩不羈,配得上“詩仙”的稱號,
所以注定了,
他只屬于盛唐。
而杜甫是苦難的、飽經滄桑的,
他的窮困落魄,成就了他的不朽偉業,
他無需羨慕李白,
因為當他跨過盛唐的那一刻,
也就超越了李白: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這兩句詩,
其實,
更配得上杜甫的情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