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安內”與魯迅無情的筆
——紀念魯迅先生誕辰130周年
傅晨光
(一)
2011年的“9·18”國恥日與往年的“9·18”有很大的不同。為“革命尚未成功”的國民黨樹碑立傳的《中華民國史》出版了,“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已經被很多人忘記了,“西安事變”逼蔣抗日的歷史已經被人有意地抹去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主流媒體上,蔣介石領導的“抗戰”竟被宣傳為是“中流砥柱”,領導了廣大的敵后抗戰和廣大的左翼思想界文化界掀起的一浪高過一浪的抗日救亡運動的中國共產黨,被歪曲成是“游而不擊”的“罪人”。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成了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為資產階級“民主憲政”體制招魂的一場運動。
這就是2011年中國主流媒體紀念幾件歷史大事件時呈現的基本面貌。
這種面貌,當然遭到絕大多數還沒有忘記歷史的忍無可忍的網友的堅決反對。因此,2011年的“9·18”紀念,成了為中國共產黨抗戰正名的紀念。
“9·18”事變后蔣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當時就遭到國內有民族大局意識的人的反對,這不是共產黨人以后的宣傳,有歷史事實為證。魯迅先生的雜文就是一個有力的見證。
(二)
1932年到1933年,發動了“9·18”事變占領東三省的日本開始進占華北,北方繼續淪陷,華北告急!可是,一槍未放就放棄了東三省的蔣介石集團還是置民族危亡于不顧,調動百萬大軍出動大批飛機“圍剿”江西中央蘇區。
神州大地,出現了外寇入侵與內戰兩個戰場。
魯迅對蔣介石的這種放棄大片國土打內戰的政策十分不滿,利用《申報·自由談》等陣地予以揭露。《偽自由書》里有多篇雜文(《王道》、《天上地下》等)對國民黨蔣介石“攘外安內”的反動政策作了深刻揭露和諷刺,其中5月16日寫的《天上地下》的雜文,可算是一篇代表。
從這篇雜文,可以看到“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當時就是怎樣地不得人心。
魯迅在文章中引用了兩張報紙的報道,一篇是《申報》1933年5月10日從江西“剿匪”前線發來的關于國民黨轟炸中央蘇區的一則消息,一篇是同一天(5月10日)《大公報》登載的日軍飛機轟炸京、津地區的蘄縣、密云的消息。南北兩地,一面是外敵入侵,一面卻在打內戰。兩個戰場都出動飛機,魯迅將國民黨轟炸蘇區的飛機稱為“炸進去”,把日本人進攻蘄縣、密云的轟炸稱為“炸進來”,借兩張不同的報紙的消息稿,對國民黨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作了深刻的挖苦和諷刺。
魯迅這樣說道:“住在租界里的人是有福的。但試閉目一想,想得廣大一些,就會覺得內是官兵在天上,‘共匪’和‘匪化’了的百姓在地下,外是敵軍在天上,沒有‘匪化’了的百姓在地下。‘損害正在詳查中’,而太平之區,卻造起了寶塔。釋迦出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上地下,唯我獨尊!’此之謂也。”(《偽自由書·天上地下》)
魯迅這是說:面對日本在北方的大舉進攻,見不到堂堂的當局任何的社會動員,全國上下一片消極,即將成為亡國奴的民眾還是象沒有事一樣,“太平之區,卻造起了寶塔”,而當局還是把主要力量用到江西所謂的“剿匪”上。
面對“合法”政府治下的社會和人民這樣的消極,魯迅當然知道根源何在,——就在于統治集團的“消極抗戰,積極反共”政策!他借佛教典故,諷刺“合法”集團的統治者腦子里有的只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只要維護了黨派的統治就萬事大吉,至于“國”與“不國”,只不過是口頭上說說、掩人耳目而已,只有“唯我獨尊”才是關鍵!
(三)
在近年來各種影視節目中,國民黨的“正面抗戰”被渲染成是“中流砥柱”,同樣是《天上地下》這篇雜文中,魯迅無情地揭露了這個“中流砥柱”的靈魂深處不敢抵抗、只貪圖個人享樂的本質!
雜文里專門一段提到在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支配下“國統區”與“淪陷區”的小孩這樣的“小事”:“應了這運會而生的,是上海小學生的買飛機,和北平小學生的‘挖地洞’。”
對這個現象,魯迅悲憤地說:“這也是對于‘非安內無以攘外’或‘安內急于攘外’的題目,作出來的兩股好文章。”(《偽自由書·天上地下》)
面對日本軍隊的大舉入侵,蔣介石國民黨“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在孩子一代人中都產生了影響,特別是國民黨作為“合法”政府實行“不抵抗”政策,北方大片淪陷,人民無以自保,北平的孩子也就只有學“挖地洞”了,——這對這樣手握百萬重兵和飛機大炮的“合法”政府草包式的“中流砥柱”是怎樣的諷刺!
魯迅在他的雜文中,將這個集團掛著合法的外衣卻不能成為人民的依靠的現實,通過“北平小學生的‘挖地洞’”說得再清楚不過了!
魯迅還通過一些細節,表達他對這一“合法”政府不能成為人民的依靠的看法。
他設想,假設有一天“炸進來”的日軍與“炸進去”的國民黨軍隊相遇,會出現怎樣的情況呢?他說大概不能排除會出現這幾種情況吧:
“假如炸進去慢,炸進來快,兩種飛機遇著了,又怎么辦呢?停止了‘安內’,回轉頭來‘迎頭痛擊’呢,還是仍然只管自己炸進去,一任他跟著炸進來,一前一后,同炸‘匪區’,待到炸清了,然后再‘攘’他們出去呢?……”(《偽自由書·天上地下》)
這些說明,魯迅不但認為國民黨本質上就沒有任何抵抗侵略的準備和意志,而且,說不定“官兵”與侵略軍還會“一前一后,同炸‘匪區’”,對國民黨與日本軍國主義在反共上的一致性看得十分清楚。
十分清楚,如果沒有一個新的思想組織核心的推動,中華民族要靠這樣的腐朽集團實現全面抗戰,驅除外寇,那是不可能的。
對這個腐朽集團的上層的一貫思想和作風,魯迅以他的“春秋筆法”作了這樣辛辣的諷刺:
“不過這只是講笑話,事實是決不會弄到這地步的。即使弄到這地步,也沒有什么難解決:外洋養病,背脊生瘡,名山上拜佛,小便里有糖。這就完了!”(《偽自由書·天上地下》)
這是什么意思呢?這是魯迅對這個“合法”政府特別是其上層人物一慣作風的一個看法:稱病脫離戰場保自己的身家性命,是這個集團內有些人已經上演過的好戲;打不過日本侵略,“外洋養病”、“名山拜佛”就是了!
——入木三分!
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廣大的持續不斷的學生運動(如“12·9”運動)、左翼文化運動的推動,沒有西安事變的“逼”字,沒有中國共產黨開辟的廣大的敵后根據地的支撐,“外洋養病”的不知會有多少。
——腐朽的就是腐朽的!白紙再好也包不住。魯迅的文章可以從教科書里抽去不讓與學生見面,但是燒不掉!
(四)
魯迅是20世紀中國一位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毛澤東論魯迅的每一句話都是實事求是的。
作為一位思想家,魯迅不象西方思想家那樣以論證見長。魯迅重在描寫。他善于在對具體事和物以及社會生活細節的描寫中表達他的觀點、看法和愛憎,即使是雜文也是這樣。
他的文章,不細看和細細體會,以為僅僅是諷刺和罵人,只有細看才能看懂。他每一篇都是精心之作,往往一篇不足千字的文章,甚至看似一些報刊的摘抄,卻體現了他非常鮮明的社會立場,表達了十分豐富的思想。
僅以這篇雜文為例,國民黨的“消極抗戰”的一切表征,都揭露無遺。正因為這樣,所以只要魯迅在上海,這個“合法”政府就一天不安,甚至專門組織“文化特務”,在各處搜尋魯迅的文章,在報紙上“開天窗”,進行思想文化“圍剿”。
——魯迅是一個沉重地打擊了封建遺毒與現代軍閥結合體的思想神經的戰士!
魯迅,是中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魯迅的雜文,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戰斗精神和自先秦以來中國散文的優秀傳統,思想渾厚而雋永,是中華民族的最可寶貴的文化瑰寶,以后還將發揚光大,還將成為世界人民改變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文化戰斗時學習的一個典范!(2011.10.1,國慶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