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震
有網友告訴我,新浪博客“六十年代人”轉貼了《河北法制報》最近發表的我那篇《也說浩然》。我找到這個博客,發現在轉帖文章時,還配發了一張照片——網友自己制作的電影《西沙兒女》海報。看到這幅圖片,頗多感慨,因為它記錄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個遺憾:《西沙兒女》,這是一部未能最后完成的影片。
電影《西沙兒女》是根據著名作家浩然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由北京電影制片廠于1975——1976年投拍,編劇是曾寫過小說《紅雨》和同名電影劇本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楊嘯,導演是曾執導過《白毛女》、《林家鋪子》、《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傷逝》等經典影片的著名導演水華。著名演員李秀明、朱時茂、張連文分別在影片中飾演阿寶、符海龍和父親(程亮)。南海艦隊副司令員魏鳴森同志擔任影片的軍事顧問。據說,影片拍攝得十分精彩,演員們的表演也十分投入。美麗的南海風光,真實、激烈而場面宏大的海戰,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都是這部片子的看點。可惜,影片即將封鏡時,劇組被勒令解散。據說理由是:這部片子的劇本是“四人幫”在位時文化部審查通過的,現在粉碎“四人幫”了,應該重新審查。這是比較流行的說法。但最近該片編劇楊嘯先生與我通電話時,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劇組的解散是因為當時廣東一名作家在《廣東文藝》等報刊猛烈批判小說《西沙兒女》,并把它與江青扯到一起。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沒有人膽敢蹚這種“政治地雷”,影片的流產是一種必然而無奈的選擇。
1974年的西沙自衛反擊戰,是我人民海軍歷史上一次捍衛國家主權的輝煌勝利,是一次以劣勢裝備戰勝優勢裝備、以小艦打大艦的成功范例,被譽為中國海戰史上的奇跡和經典戰例。在毛主席、周總理的英明決策和領導下,中央研究決定,由葉劍英、鄧小平、王洪文、張春橋、陳錫聯、蘇振華六人組成領導小組,代表黨中央到總參作戰部指揮西沙海戰。根據當時復雜的國際形勢,出于策略上的考慮,這次海戰沒有見諸新聞媒體,而只以文藝作品予以表現與記載。這兩部作品就是浩然的小說《西沙兒女》和張永枚的長詩《西沙之戰》。《西沙兒女》則是中國當代文學中唯一一部表現中越海戰的小說。即使僅憑它的唯一性,歷史也不應忽視它的價值。70年代末期,影片《西沙兒女》功虧一簣、被迫下馬,無疑是中國電影史上的憾事。據說,導演水華直到去世時,對此仍難以釋懷。
不久前與楊嘯先生通電話時,他告訴我,他的22卷本《楊嘯文集》年內即可問世,里面就收有他當年根據浩然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文學劇本《西沙兒女》(曾在《內蒙古文藝》連載)和《歡樂的海》。我說:“《西沙兒女》的拷貝不是還在北京電影制片廠的倉庫里封存著嗎?可否補拍一些鏡頭予以公映?”他說:“都過去這么多年了,原來的演員都面目全非了,怎么補拍?當年浩然的問題做了結論后,水華導演就想補拍一些鏡頭,將影片最后完成,但那時演員的體型就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小演員,個子都長高了,咋補拍?”我說:“可否重建劇組,重新拍攝呢?你看看釣魚島,你看南海諸島,喚起國人的海權意識,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重拍這部片子,很有現實意義啊!”他說:“重拍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動一艘軍艦,比出動一架飛機費用都高,現在誰來投資呢?那時不一樣啊,拍這部片子,中央軍委一聲令下,軍隊、軍艦全力配合,無償服務!”
楊嘯先生說,文集出版后,他會贈我一套,這樣就可以讀到他的幾乎全部作品了。看來,電影《西沙兒女》留給我們的遺憾,也只能通過閱讀劇本來彌補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