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苗江·晨起】
日照緬山空,鱗云過九重。
流露枝滴翠,經霜橘更紅。
薄霧流澗底,輕煙出樹叢。
水岸樵蘇女,聲喧碧壑中。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5885a0100peur.html
一月十九日晨(二零一零年),與常、余等人在緊鄰片馬海關的大田壩(Bimaw)吃完早點,沿糯昌卡河支流向西約二里,路邊稍事觀察記錄,再折向西北,約七里抵糯昌卡河主流,過橋至糯昌卡右岸。河流深切,江聲沸騰,水勢湍急,夾岸高山偶有蓬屋零星散布。邊走邊看。向西二十余里至龍珠寶(Na Zun Baw),時已過午。簡單吃點食品水果后,順江續向西南約三十里,再沿水流折向西北約二十五里,過江到左岸,即為Bamhkam,雖僅幾戶人家,然為一要地,由此往南可去騰沖滇灘。車往右順流北下,約五里見路邊一木屋,停車吃飯。臘肉,蔬菜均非常可口。蓋因污染少也。飯后續順江北行,約三十里至苗江,天色已晚,月色如銀。村寨較片馬一帶稍多。雖值隆冬,然無寒意。用餐后,夜宿路邊木屋。
二十日晨,犬吠雞鳴此起彼伏。出門四望,沿河兩岸可見村落散布。苗江僅四、五戶人家,坐落在河左岸一緩坡上。一土路從村中橫過。所住木樓位于公路外側,樓上正好與路面持平。路對面即村長家。房屋架構很簡單,但庭院很大。除住宅外,院內另有一單體建筑,內有佛像供奉。房前屋后霜橘正紅。白色河霧沿山谷慢慢向下流動,青色炊煙在叢林、村舍上呈柱狀裊裊上升。蒼翠叢林覆蓋著谷側山嶺。蒼嶺之上,淡淡的鱗狀白云幾乎綴滿藍天,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北流動。這些由印度洋面蒸發而成的水汽,正源源不斷地向高聳的喜馬拉雅山運移,構成對區域環境影響深遠的南亞季風。其大部水汽在爬升的過程被逐漸消耗,形成藏南降水量極大的暴雨集中區。部分殘存的水汽越過喜馬拉雅山個別有限的通道和山口進入高原腹地,其中最有名者當數通麥水汽通道。這些暖濕氣流為高寒的青藏高原帶來了可觀的降水,它們是高原內部冰川、河流和湖泊主要的補給來源。其活動范圍甚至擴展到藏北腹地的普若崗日地區,并在當地的冰層內留下了印度洋水汽活動的證據。
在陽光照到谷底之前,來自遙遠北方的我們尚能感覺到陣陣寒意,但當地的浪族人大多習以為常。他們穿著薄衫和簡潔的人字拖。只有個別愛美的姑娘戴著耳套,似乎昭示著現在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與傳統的中國農耕文明一樣,農家姑娘們背著背簍,在河灘、草地、密灌、叢林中割草、打柴,從自然界獲取人類生存所需的物質和能量。歡聲笑語不時越過叢林,和著糯昌卡河冬季澄碧的江水一起流淌,傳承著千百年來遺留下來的人與自然和諧生活的畫面。
在苗江停留三天,最遠到了苗江以北接近恩梅開江和糯昌卡河匯口附近的高地。從高處遠眺恩梅開江峽谷,滿目蒼翠,依舊是人煙稀少的印象。此行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主要是證件問題,活動僅限于中緬邊境地區,所到之處均為中原文化影響范圍,倒也省卻了語言上的麻煩。事實上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從糯昌卡河向西直到印度、以及現今被印占領的藏南地區,均屬中國管轄范圍。緬北即“三宣六慰”之一部。隨著十九世紀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大和中原帝國力量的衰退,這些地區逐漸被西方勢力所蠶食,所控制。光緒十一年,英國全面控制緬甸并將其并為英屬印度之一省,清朝政府命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抗議無效。光緒十二年六月,中國被迫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承認緬為英所有。中國影響逐漸被英殖民者邊緣化。這些殖民者的影響即使在今天仍很明顯。如在今屬于怒江州的片馬地區,民眾多信天主教。與十字軍東征如出一轍,歷次西方殖民侵略無不以宗教為幌子。奇怪的是此手歷時數千年,縱橫幾萬里,包括中東、近東、南美等地,居然屢屢得手。
中國歷來不喜歡聽別人說三道四,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前段時間緬甸國內大選,國內若干媒體卻不知疲倦地對他國事務煽風點火,真不知用意何在。緬甸確實沒有西方那樣的民主制度,但是如果實行西式民主,大概局面也不會更好。相反,只會淪為美國棋子,只能說對中國有百害而無一利。從仰光到石兌,從馬圭到蒙育瓦,從曼德勒到臘戍,感覺緬甸政府的管理實際上已經是力不從心。更不要說緬北的茫茫群山了。若緬甸真有所謂‘獨裁’,倒不妨進一步加強。總的來看,這是一個缺乏有效管理的國度,既沒有主流媒體所刻畫的獨裁政治,也沒有所謂的西式民主。西方關注它,只是因為其身邊有中國。可惜國內很多無良媒體,只是簡單地跟著西方媒體的調子說話。
緬北地區地處喜馬拉雅山東段南麓,降水豐沛。自然環境非常好,差不多全是原始森林。人煙稀少,自然沒有什么污染。這次入滇,基本上已經超出了徐霞客實際的考察路線,徐在游記中多引述當地人的說法,稱其為野人出沒之地,可見其當時荒僻程度。然距今不到四百年,該地已歷滄桑巨變。想象再過四百年后,這些地方又會是什么樣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