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十七年”紅色經典的思想藝術魅力
作者:羅 電 來源:2010年第6期《文藝理論與批評》
“紅色經典”泛指解放后十七年中產生的優秀文學藝術作品。這些紅色經典歌頌新思想,表現新主題,塑造新人物,描寫新風尚,從各個方面反映了我黨領導人民進行階級斗爭、民族斗爭,使國家獲得獨立、人民獲得解放的光輝歷史,并真實地反映了黨是如何領導全國人民在極其艱難困苦的國內現實和嚴峻的國際環境中,建設起一個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農業體系和現代國防體系的新中國的。這些紅色經典是1920—1960年代前期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一面鏡子,它們讓千百萬人深刻地感受了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指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我們借用這句話來說,紅色經典是毛澤東時代的一代文學,是新中國文學發展中光輝燦爛的一代文學。
“十七年”時期紅色經典的魅力之一,是真實地書寫和表現了毛澤東時代的時代精神。什么是時代精神呢?按照一般的說法,時代精神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體現民族特質、順應時代潮流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和社會風尚的總和,是一種超脫個人的集體意識。時代精神集中表現于社會的意識形態中,但并非任何意識形態中的現象都表現著時代精神,只有那些代表時代發展潮流,對社會生產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的思想才是時代精神的
體現。
毛澤東時代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爭取民族獨立解放的時代,是人民唱著《東方紅》翻身做主站起來的時代,是艱苦創業、勤儉建國、開創中國社會主義宏偉大業的時代,也是革命精神高昂、革命激情燃燒的時代。那個時代產生的文學作品,染乎世情,無不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即一心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而英勇斗爭和努力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不怕流血犧牲,艱苦奮斗的精神。這種精神是那個時代的主要思想意識。“十七年”時期的文藝創作正是在這種強大精神的感召下進行的。在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指導下,作家們努力創作反映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生活的文學作品,其中的優秀之作無不貫穿著這樣的時代精神。例如《鐵道游擊隊》、《烈火金剛》、《敵后武工隊》等,描寫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同日寇作殊死斗爭,為了民族解放,不惜犧牲一切的時代精神;劉蔭柏在評說《烈火金剛》的主題時說,作品描寫了“他們在黨的領導下或轉戰于漫洼野地,或潛于敵人的巢穴,或隱蔽于地道暗洞,咬緊牙關,前赴后繼,創造了‘震山河,蕩人心,驚天地,動鬼神’的奇跡壯舉,表現了我國人民機智、勇敢,舍生忘死保衛中華的革命精神與英雄主義氣概……”,錢覺民在分析《保衛延安》中周大勇的形象時說:“他對黨對人民對毛主席有深厚的愛,‘渾身每個汗毛里都滲透著忠誠’。他具有為人民獻身的徹底的革命精神。”這種為了民族和人民的解放忘我奮斗的精神貫穿在許多革命戰爭題材的作品中。
《三里灣》、《創業史》、《山鄉巨變》等優秀作品中貫穿的是中國農民如何在黨的領導和教育下,走社會主義農業集體化道路的時代精神。《鐵水奔流》、《乘風破浪》描寫了我國工人階級在黨的領導下為迅速改變我國工業的落后面貌頑強拼搏和獻身的時代精神。
“十七年”時期的紅色歌曲中,這種昂揚向上的革命精神表現得尤其火熾,如電影《年青的一代》的插曲:“我們年青人有顆火熱的心,革命時代當尖兵,哪里有困難,哪里有我們,赤膽忠心為人民。不怕千難萬險,不怕山高海深,高舉革命的大旗,巨浪滾滾永不停!”電影《上甘嶺》的插曲《我的祖國》中唱道:“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這種敢于戰勝一切困難,英勇斗爭,努力建設祖國,誓死保衛祖國的時代精神,貫穿在許多優秀作品之中。2009年以來,重慶市在市委書記薄熙來的提倡下唱紅色經典歌曲。薄熙來在回答重慶為什么提倡唱紅歌時說:“因為紅歌唱響了理想信念,抒發了愛國主義,能讓男女老少都感受到精神的力量。”是的,紅歌是昂揚向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熱愛祖國,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之歌。紅歌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社會主義文學藝術寶庫和思想精神武庫中的寶貴財富!
紅色經典中的愛情描寫同樣洋溢著革命的時代精神,如《登記》、《結婚》、《新事新辦》、《解約》、《挑對象》等都是反映農村青年在婚姻愛情方面爭取自由、追求思想進步的時代風尚。正如朱寨在《談<山鄉巨變>及其它》中說的那樣:“細心的讀者會看得出:盛淑君那種初戀的焦灼是與上進的焦急聯系著的。她對陳大春的追求是與要求進步聯系著的。”他在評說劉雨生與李盛氏的愛情時說:“合作化運動的時機,啟示了他們某些共同的命運感覺,合作化帶來的生活風尚,掃除了舊社會在他們間造下的物質與精神的梗阻,造成了他們結合的季候,才促成了這一對。”在紅色經典詩歌中,聞捷的詩歌最能代表“十七年”時期新青年的愛情觀。如他的《種瓜姑娘》中棗爾汗對熱烈追求她的男青年們說道:“棗爾汗愿意滿足你的愿望,感激你火樣激情的歌唱,可是要我嫁給你嗎?你的衣襟上少著一枚獎章。”他的《金色的麥田》中姑娘回答小伙子關于婚期的詢問時說:“等我成了青年團員,等你成了生產隊長。”
“十七年”時期的紅色經典,無論小說、散文、詩歌、戲劇、電影或其它的文學藝術作品,都充分反映和歌頌了這種熱情如火、昂揚奮進、樂于奉獻、艱苦樸素的時代精神。
“十七年”時期紅色經典感人的思想與藝術魅力更加突出地表現在作品所塑造的崇高純潔的人物形象中。這些感人的藝術形象深深地激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成為中華大地上廣泛流傳的英雄人物,如江姐、許云峰、成崗、楊子榮、少劍波、周大勇、劉洪、芳林嫂、母親、朱老忠、許鳳、梁生寶、劉雨生、雷鋒、歐陽海等。這些人物形象盡管個性不同,事跡不一,卻同樣表現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純潔美麗的心靈。
這些人物具有無限忠于黨和人民的可貴思想。如電影《雷鋒》中,雷鋒在指導員的幫助下認識到自己因為上不了海防前線而鬧情緒的錯誤之后,堅定地向指導員表示:“黨和人民需要我做黃繼光,我就去堵槍眼;需要我做張思德,我就去燒木炭;不管在什么樣的崗位上,我都要盡一切力量,想一切辦法去為人民服務。”影片中還引用了雷鋒的一段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卻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人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精神典型地體現了那個時代的革命英雄們忠于黨和人民的可貴的思想品質。
這些人物具有舍生忘死獻身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根據王愿堅的短篇小說《黨費》改編的電影《黨的女兒》中,玉梅和同村的共產黨員被還鄉團抓去槍殺,她沒有被打死,從死人堆里爬出來又投入了新的斗爭。后來她為了保護交通員小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她為了解決山上紅軍游擊隊的吃鹽問題給游擊隊送咸菜的情節。由于敵人的嚴密封鎖,食鹽是很難得到的物資,與她相依為命的唯一的女兒,也好久沒有吃過鹽了。女兒餓得很厲害,很想吃一點擺在面前的咸菜,玉梅不許。后來她女兒實在忍不住了,趁她走開時伸手拿了一小節咸豆角,剛要送進嘴里,玉梅看到了硬從孩子嘴邊奪了下來。交通員小陳心痛地說,千難萬難,也少不了孩子手中的這一小節咸豆角啊!可是玉梅堅定地說,這些咸菜是我們向黨交的黨費,她怎么能吃?只要有了黨,有了紅軍,她們將來會好的,就讓孩子苦一點吧!玉梅為了黨的事業不僅自己能犧牲一切,連自己孩子嘴邊的一小節咸豆角,也忍心拿了回來,這是何等偉大動人的犧牲精神啊!
《艷陽天》里蕭長春帶領農業社的社員們千辛萬苦地奪取第一個大豐收后,因為馬之悅故意不傳達天氣將突變要下大雨的上級通知,使農業社的小麥遭受了雨淋。雨后艷陽下的麥垛若不馬上翻曬就會發燒爛掉。這時馬之悅為了阻止農業社及時翻曬麥垛,指使地主馬小辮把蕭長春的獨子小石頭綁架了。他又以找小石頭為名,不斷挑動群眾停下翻曬麥垛的工作。這時蕭長春明知自己的兒子很可能遇到了兇險,他卻極度克制著心中的痛楚,堅定地組織群眾繼續加緊翻曬麥垛,保住了農業社一年的勞動成果,因為他知道這是關系到能不能鞏固農業社集體經濟的大事。
一個人在生死考驗面前,能夠舍生取義,固然不容易。但往往有這種情況,經過生死考驗關的有些人卻經不起金錢、美女和名利的考驗。如解放初的劉青山、張子善,都是十四、五歲參加革命,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出生入死,卻在解放后的和平環境中經受不住金錢享樂的誘惑,成為被共和國懲處的腐敗分子。
紅色經典中刻畫了許多不計名利、為革命默默奉獻的英雄人物。如《保衛延安》中,當周大勇看著炊事員老孫因為干渴而犧牲時,長歌當哭地贊嘆道:“老孫啊,老孫!同志們走路你走路,同志們睡覺你做飯。為了同志們能吃飽,你三番五次勒褲帶。你背上一面行軍鍋,走在部隊行列里,風里來雨里去,日日夜夜,三年五載,你什么也不埋怨,什么也不計較,悄悄地活著,悄悄地死去。你呀,你為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獻出了自己的一切啊!”紅色經典中不僅描寫了炮火硝煙中的英雄,也描寫了許多在和平環境里平凡工作中做出不平凡事跡的英雄,如梁生寶、劉雨生等。他們只是農村中的普通黨員,但是他們卻一心撲在黨的事業上。劉雨生曾經有一個漂亮的妻子,她對劉雨生一心忙集體的事情非常反對,以致向劉雨生下了最后通碟—要么回來干自家的活,要么就離婚。劉雨生是十分舍不得這個漂亮女人的,但是共產黨員應當聽黨的話,“只許爭先”的思想,使他寧愿家庭“散了板”,也堅持帶領群眾走集體化的道路。這種感情方面的特殊考驗,是不少人經受不起的。《創業史》中的梁生寶在互助組開展工作十分困難,許多組員堅決反對毫無生產資料和生產技能的兵痞二流子白占魁入組,他以共產黨員的寬廣胸懷接納并逐步改造了白占魁,沒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的。紅色經典中這些人物崇高純潔的美好心靈確實無不深深地感動和震撼著每一位讀者。
“十七年”時期紅色經典中激蕩人心的生活,崇高純潔的人物,感人至深的事跡等,顯示出來的思想藝術魅力確實是非同尋常的。也正因為這樣,現在總有人認為這些作品中的人物是不真實的,說那些英難形象缺少了所謂的“人性”而多了“神性”,是拔高和過于理想化的描寫。這是某些“精英”以己度人地去認識革命隊伍中人民英雄的頑固偏見。紅色經典中塑造的英雄人物確實是人們理想中的人物,卻又是完全真實可信的人物。這些英雄人物的產生是當時時代精神感召下的必然,是毛澤東時代社會生活中先進人物的生動寫照,是社會主義文藝對那個時代生活本質的揭示,是對社會歷史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和真實反映。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始反帝反封建斗爭直至解放后的“十七年”時期,既是一個階級斗爭、民族斗爭非常尖銳激烈,革命建設十分艱巨的時代,也是一個革命激情燃燒的時代。在日寇鐵蹄踏碎祖國山河的時候,中國人民唱出的是“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御敵壯歌,是“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的殺敵呼號。這樣的時代精神怎么能不孕育出無數為了民族生存戰斗到底、不惜灑盡最后一滴血的民族英雄呢?在黨和人民同國民黨反動派作你死我活的階級大搏斗的時代,光明與黑暗的決戰關系到祖國和人民的前途與命運。在“中國向何處去”的歷史決戰時期,又怎會不產生“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無入人社會主義建設時代,黨號召全國人民迅速地改變舊中國一窮二白的現實,這一方面是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保衛新生的社會主義祖國、鞏固人民江山的需要。在黨的領導下已經站起來成為國家主人的人民,怎么不會充滿著改天換地、重新安排大好河山的壯志豪情?怎么不會充滿著建設祖國、建設家園的空前的積極性?怎么不會充滿著不畏艱難、頑強奮斗的創業精神?在那樣的歷史時代中,人們被昂揚向上、奮發圖強、爭比貢獻的時代精神強烈感染。這種強大的時代精神必然孕育出以往時代不可比擬的具有高度覺悟的英雄人物。
紅色經典中英雄人物的真實性,也是毛澤東時代社會生活中先進人物的真實反映。毛澤東時代是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獲得民族獨立和翻身解放的時代,是將一個貧窮落后的中國建設成了一個初步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時代。在這一可歌可泣的歷史過程中,我們的革命隊伍中產生了張思德、白求恩、劉胡蘭、楊靖宇、趙一曼、董存瑞、黃繼光、邱少云、吳吉昌、郝建秀、雷鋒、焦裕祿、歐陽海等無數的英雄。那是一個中國人民沐浴著血與火、艱苦卓絕英勇奮斗的時代,一個時勢造英雄也英雄輩出的時代。革命英雄們高尚的靈魂,偉大的胸懷,英勇的行動,感人的事跡,有許多甚至比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更令我們心靈感動,靈魂震動!穆青同志曾說他帶著采訪組至蘭考縣采寫焦裕祿的英雄事跡時,蘭考百姓都是流著激動的淚講述的,他們也是流著感動的淚記錄的。現實中本來就有那么多令人無限感佩和敬仰的英雄,紅色經典中所創造的英雄形象許多都有人物原形,如江姐、林道靜、楊子榮、董存瑞、雷鋒、歐陽海、梁生寶、劉雨生等。許多英雄人物的立身行事與文學形象相比,思想情操、精神境界、感人事跡都是難分軒輊的。這是毛澤東時代社會現實生活中英雄人物的真實反映。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創造出來的英雄人物怎么叫做不真實了,拔高了,理想化了,甚至稱之為神化了呢?
毛澤東時代,是一個以思想進步、克己奉公、爭比奉獻、艱苦樸素為榮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風氣熏陶下的人民群眾,思想感情是純潔樸實的。許多同志帶著一腔真誠和樸素的階級感情投身到革命中來,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他們自覺把個人與革命事業連在一起,把革命的發展和個人的幸福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林海雪原》中塑造的同名英雄的原形楊子榮就是這樣的英雄戰士。作者曲波有一次在林海雪原的戰斗間隙里和楊子榮談到個人前途時,楊子榮說:“現在的偵察員就是我的前途,因為我是在實現共產主義的大道上走著。以往地主罵得我不敢喘氣,現在我手使雙槍,動用心機,自由的瞪著眼,喘著氣,打他們的祖宗蔣介石。這是多么理想的一天哪!又是多么理想的前途啊!”在吳運鐸的《把一切獻給黨》的革命回憶錄中,他和秦永祥交談后,深有感慨地說:“我認識到,為人類最美好的理想—共產主義事業而斗爭,就是終身最大的幸福。”
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告訴我們,文學藝術的真實并不等同于歷史的真實,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文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魯迅先生也說過:“藝術的真實非即歷史的真實……因為后者須有其事,而創作則可以綴合,抒寫,只要逼真,不必實有其事也。”所以,通過對生活中的創作素材進行選擇、集中、加工、創造之后,文學藝術所創造的生活更能反映生活本質,表現生活主流,揭示生活發展規律。再說紅色經典中刻畫英雄人物的時候,并未將英雄寫成“完人”,而是合理細致地寫出了英雄人物的成長歷程。如《歐陽海之歌》中的歐陽海,起初也是有不少缺點,如不安心工作鬧情緒,虛榮心較重,不守紀律擅離崗位,沒讓他去省里做刺殺表演示范就不服氣。作品中合情合理地描寫了他是如何在黨的培養教育下,不斷地改正自身缺點,一步步成為一個英雄戰士的。所以,紅色經典中的文學形象是具有充分的真實性的。
“十七年”時期的紅色經典,由于鮮明地張揚了中國革命戰爭年代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初期的時代精神,尤其是真實合理地塑造了那個時代感人的英雄形象,所以紅色經典不僅使老一輩讀者會無限感慨地緬懷那些不平凡的崢嶸歲月,也使年青一代的讀者去認識那個激情燃燒的時代。這些正是紅色經典的寶貴歷史價值和無窮的思想藝術魅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