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水暖
據說張藝謀的新片《山楂樹之戀》相當賣座,以至于印度的媒體《印度時報》也出來“捧場”了,印度時報的捧場角度比較“獨到”,印度時報認為,《山楂樹之戀》表達了“一部令中國各地影院座無虛席的純樸愛情電影成為共產黨批評自身歷史的工具。片中充斥著指責上世紀70年代“文化大革命”的臺詞。”這樣的命題。
印度時報說“這是中國電影業首次認真嘗試對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進行清理。文革中,毛澤東把青年們下放到農場勞動,對知識分子的‘資產階級價值觀’進行廣泛批判,”。
這樣,一部“純樸愛情電影”硬生生被套上了“傷痕文學”的桂冠,既然如此,所謂的“首次認真嘗試對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進行清理”就成了虛談。“傷痕文學”早就成為“昨日黃花”了。如果《山楂樹之戀》會成為“首次”,那么當年名噪一時的《今夜有暴風雪》、《蹉跎歲月》之類的“傷痕文學”影視作品的創作者們要不平衡了。
印度人要么是孤陋寡聞,要么是別有用心,什么都要借張藝謀來說事兒,連“傷痕文學”也要由張藝謀專美了,這不公平。
那么,張藝謀為什么具有“傷痕文學情結”,以至于要借“清純的愛情”來“傷痕”一番呢,據印度時報總結“導演張藝謀最近在接受采訪時說,那個年代對他來說只有痛苦,當時有千百萬人與他有同樣的經歷。張藝謀的父親曾當過國民黨軍官。”,關于這一點,張藝謀倒是在多個媒體都表白過,不提。
但是,草民覺得有些不解的是,張藝謀為什么非要把“清純”的印記牢牢地打在他感覺“只有痛苦”的時代身上呢?
“說到新片《山楂樹之戀》時,他訴苦道:‘演員太難找了,電影下月都要開拍了,現在還為這事頭疼。’‘艾米原著小說里的靜秋才17歲,老三也就20幾,你看那些年代的照片,每個人都非常單純。這種清純特質,我們很少在今天的年輕人身上發現。我看了很多照片,但不怎么滿意。’”(四川新聞網)
“為了尋找一位清純、干凈、和原著中‘靜秋’很吻合的演員,張藝謀將搜尋范圍擴展在全國,不僅在北京各大院校‘撒網撈魚’,還分赴全國大海撈針。但是張藝謀在看過近萬試鏡人選后,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靜秋’,只能感嘆清純女孩難找。”(網易娛樂)
給人的印象是,那個時代雖然令“國民黨軍官”的后代感到“只有痛苦”,但那個時代的少男少女們卻很是“你看那些年代的照片,每個人都非常單純。”,那個時代的女孩子“清純、干凈”。
既然是在那個時代“只有痛苦”的張藝謀大導演自己說的,大家也只好認為這是張藝謀導演自身的感悟了。
這事兒令人覺得世事難料,在張導演覺得“只有痛苦”的時代,張導演不過是一個“沉默寡言”的普通孩子,卻滿眼看出去都是“清純”、“干凈”,在張導演大談自身成功的時代,卻在一萬個女孩子中找不到一張“清純”、“干凈”的臉了,這算不算是另外一種“只有痛苦”呢?
換言之,在張導演看過的一萬張漂亮臉孔中,沒有了“清純”、“干凈”,那會是什么呢?被物欲扭曲了的蒙昧和瘋狂?
因為父親是“國民黨軍官”而倍感“痛苦”,是一種被歧視的感覺,但已經成為過去,無非是有時候“傷痕一下”而已。因為找不到清純、干凈的青年男女而苦惱,恐怕要繼續下去了。這真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清純、干凈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到來的。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