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橋橫鐵索寒——瀘定橋聯話
瀘定橋位于四川省西部的瀘定城西的大渡河上,是一座由清康熙御批建造的懸索橋。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飛奪瀘定橋”使之成為中國共產黨重要的歷史紀念地。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705年),建成于康熙十五年(1706年)。康熙御筆“瀘定橋”,橋東立康熙《御制瀘定橋碑記》。橋長 103米 ,寬 3米 ,橋兩端各有 20米 高的橋臺,橋臺內固定鐵樁,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的落井中的鐵樁里,其中9根作底鏈,上鋪木板,4根分兩側作扶手,鐵鏈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2余噸。橋的東西兩端分別鑄有鐵牛、鐵蜈蚣,表達了人們鎮服“水妖”,鐵橋永固的美好愿望。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二師以22勇士為突擊隊,在此消滅守敵,飛奪瀘定橋,擺脫了蔣介石的追兵,粉碎了蔣介石欲錯助大渡河天險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瀘定橋因此而成為中國共產黨長征時期的重要里程碑,為實現具有重大意義的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合,最后北上陜北結束長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鐵鏈劈開了通往共和國之路”的美譽。
聯曰:森森崖壁,滾滾江流,鐵索橫連豐采展英姿;
熊熊火光,紛紛彈雨,紅軍飛渡勇士抒豪情。
水急山高,兩岸橫牽寒鐵索;
敵頑橋險,三軍飛渡艷紅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