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誤區的春節聯歡晚會
“春節聯歡晚會”(以下簡稱“春晚”)早已走入了誤區,但晚會的組織者們卻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這是令人遺憾的。本文試圖給這些人提個醒。
一、 思想誤區
依靠什么人辦好“春晚”?怎樣依靠?我想這應該是組織者們首先應該在思想上弄清和明確的問題。不是常常也有人發出“誰來振興戲劇、曲藝”等類似的呼聲嗎?其實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依靠人民群眾,走群眾路線。這才是解決這類問題的唯一方法和出路。那些熱衷于搞精英藝術、大碗文藝者(應該懂得精英、大腕們都是從人民群眾中來的)該猛醒了!,
二、理論誤區
由于近年來有關“聯歡會”理論上的滯后和某些人盲目的大膽“探索”,已經使如今的“聯歡會”變成四不象了。即:不象聯歡會,不象文藝晚會,又不象茶話會,更不象演講會。因此,什么是聯歡會?現在已經到了組織者們應該認真學習和用心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三、形式誤區
大家知道,最早的“春晚”,節目形式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而現在的“春晚”節目形式非常單調,除了歌舞、小品、相聲外,其它形式的節目很少。雖然現在多了魔術、雜技等形式,但依然很不夠。過去的器樂合奏、獨奏、芭蕾舞(包括群舞、獨舞等)、合唱(包括大合唱、小合唱、男生女生合唱重唱等)、戲曲(包括京劇、豫劇、越劇、評劇、黃梅戲選段及木偶皮影戲等)、二人轉(現在沒有正經的二人轉,只有小品)、啞劇、雙簧、口技、快板(包括群口、單口)、山東快書、評書及各種大鼓等等形式現在都沒有了。舞蹈演員大多成了歌唱演員的陪襯。我最想看的魔笛、排簫演奏、架子鼓表演、小號長號等樂器獨奏、樂隊精彩表演等節目卻很少能看到。而且男女中低音的演唱和極賦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越來越少。一些“亂燉”(亂組合)毫無藝術新意情趣(甚至連和聲都沒有)和審美價值(不統一和諧)的雜燴卻很多。央視這種一味的迎合大眾低級趣味兒的做法,必然不能引導和培養人民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藝術素質,這樣做是永遠也不會讓觀眾滿意的。難怪現在許多觀眾抱怨節目沒意思,沒有新鮮玩意兒呢。試想:即使再好的菜,吃多了也難免讓人膩的慌,更何況總是那幾道菜肴呢?其實很多孩子的家長都在努力的培養孩子學這學那,有一技之長,他們更希望在“春晚”上看到各種技藝的表演,讓孩子們感覺感受到有施展才華的地方和平臺,以此鼓勵孩子們有目標、有勁頭、有奔頭的學習。而且家長們自己本身通過帶孩子學習,也具備了一定的藝術素質和欣賞水平,想看和愿意看一些技藝表演等,可CCTV根本不能讀懂觀眾的心理。
四、內容誤區
從“春晚”的內容上看,貼近生活針砭時弊能夠引起人民群眾共鳴的內容少了。唱喜歌、搞笑、荒誕、無聊的內容多了。人民群眾生活中所感所悟的文藝作品則更少。所以真正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新歌好歌舞蹈等各種藝術作品出現不多(只有很少一部分)。這也是相聲、戲曲等藝術形式凋敝的主要原因。
五、質量誤區
這主要表現在組織者抓不住主次、重點,追求個個節目是精品,卻弄得顯不出哪個節目是精品造成的。文藝工作者們應該知道,世界上沒有絕對絕對的藝術。過去是通過有組織的從基層選拔優秀節目上春晚,這樣會涌現出大批的人才,基層的普通民眾也能創作出大量有現實感受、貼近生活的優秀作品。而現在依靠的是在社會上“找”作品,可是在沒有人扶持、支持、協助、幫助提供條件的情況下,社會上又有幾個人有精力和能力創作出精品呢?我覺得還是過去的一些做法好!
六、時間誤區
根據人體生物規律,一般聯歡會的時間不易過長(應控制在2小時左右,3小時以內)。同電影一樣,如果超過三小時則必須是節目內容、形式極為豐富、變化多端,表演的非常精彩 ,而“春晚”卻以其單調的形式和內容占據了觀眾4小時以上的時間,其結果是有目共睹的。說實話,現在的節目我是沒有耐心看那么久的,常常是電視里還在“熱鬧”的演,而我已經進入夢鄉了。
七、主持誤區
不知道是哪位導演在探索使用眾多主持人的效果?也不知道主持人將來要多到什么程度?是否要超過現場觀眾的人數?誰都上去主持不覺得亂嗎?指揮官太多了于事無補。而且那種冗長的唾沫星亂迸的演講式主持實在令人倒胃口。我想這種實驗也該收場了!尤其是很多主持人與觀眾的思想感情不統一,造成臺上掉淚,臺下納悶或嬉笑的情況(前幾年觀眾說倪萍愛哭,倪萍卻覺得自己很委屈,就是一個突出例證)。奉勸主持人們多深入生活,多擠擠公交、買買糧菜(解雇保姆),多放下身份出去辦些事情,慢慢思想感情就會和觀眾一致了。
八、假唱誤區
如果假唱者認為,他(她)們在錄音棚錄好的帶子效果好的化,那么我可以告訴他(她)們,老百姓的“破”電視是放不出來的。如果真的效果那么好,沒聽說哪個歌手參加比賽是把自己的MTV送去完事兒的。要不就別現場直播了,全都錄好算了,那效果多好啊?看看百姓們滿不滿意,答不答應?依我看是不行的!
九、推新人誤區
一些組織者把“春晚”當成了推星臺,不管節目質量如何,只要是新面孔就行。難道這些文化人不懂得,沒有好的作品,再新的面孔也不過是觀眾眼中的過眼云煙嗎?事實上,沒有哪個演員或歌手是靠爛劇本或差歌曲出名的。
十、其它誤區
主要包括:1、假觀眾。現在“春晚”邀請的觀眾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只有前排有幾個帶花或牌的)?能否代表廣大觀眾的真實感受和感情(反正也沒人認真介紹)?而且大多是很賣力氣的鼓掌喝彩者。這些人有些可能是演員的家屬,有些可能是關系戶,有些可能是特意安排的“托”,這些人常常發出令人肉皮發麻的吼叫聲(正常人看了好的文藝節目的反應是熱烈鼓掌,而并非嗷嗷亂叫)。造成電視里熱,電視外冷,電視里叫,電視外鬧(心),電視里哭,電視外笑,電視里鼓掌,電視外冷場的情況。2、假掌聲。還有專門制造虛假熱烈氣氛領掌(經常指揮大家鼓掌的人)的,有時電視里一些突然的掌聲讓人納悶,一看就有假?其實,好的文藝節目自然會在觀眾中產生共鳴,而不必某些人領掌。不要以為觀眾都木納,只有他們懂藝術、懂情調,多愁善感,我看總不能讓他們也領激動、領掉淚吧?事實證明,好作品就是好作品,無論他如何高雅都必將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和喜愛,也必將流芳百世。3、還有形式雷同重復,本該一個人唱的歌卻非要幾個人唱(卻毫無新意,甚至連點和聲都沒有),而且很多歌舞都是如此,缺乏再創作,再編配等新意,造成形式雷同重復。而且還出現一個人多次重復上場等情況,其實這是晚會的大忌。這里就不細說了。
以上觀點限于篇幅,書不盡意,僅供參考。希望今年的“春晚”能有所改觀。同時,也希望“春晚”的“廚子們”懂得一個道理:如果你家“飯店”門口不熱鬧、沒人去,你千萬不要怨顧客,而要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多找人品嘗你做的“菜”,傾聽大家的意見,多思考比較,看一看同樣開“飯店”人家的門口為什么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呢?我們期待著今年的“春晚”能讓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在除夕之夜能吃上一頓豐盛的、令人難忘而又回味無窮的“年夜飯”!
楊安福
2000年7月撰寫2010年1月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