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橋
20世紀20年代,魯迅有兩次遠行講學,一次是1926年~1927年間去廈門、廣州;另一次是1924年去西安。南下的那一次有一年多時間,正值大革命由高潮至失敗。后半段時間,又有許廣平、許壽裳等陪伴,工作生活內容豐富得多,世存的資料也不少。南下之行作為魯迅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一直受到有關學者的關注,研究文章時爾可見。相比之下,西去之行留下的資料卻較為單薄,研究文章也鮮見。
打消了寫《楊貴妃》的念頭
魯迅西安之行的主要動機是為創作小說《楊貴妃》作準備的。把自己置身于李、楊“風流”了10年的地方,感受大唐長安的殘留氣息,以充實他“破費了數年之工”的這部小說腹稿。可謂適得其反,因為有了西安之行,中國文學史上少了一部魯著小說《楊貴妃》,這實在是件遺憾事,一些魯學愛好者一提起這次西行,總是很惋惜。一定有不少人心中嘀咕,先生真不該有這趟西安之行。
魯迅在研究中國小說史過程中,接觸了大量的唐代文化史料,并作過充分的研究。魯迅認為:“唐代的文化觀念,很可以做我們現代的參考,那時我們的祖先們,對于自己的文化抱有極堅強的把握,決不輕易動搖他們的自信力;同時對于別系的文化抱有極恢廓的胸襟與極精嚴的抉擇,決不輕易地崇拜或輕易地唾棄。”在魯迅看來,這正是現在中國國民所“急切需要”的“國民性”。用藝術的形式來表現唐代的歷史文化,就是魯迅產生創作“關于唐代的小說”的最初的動機。
1922年,魯迅開始構思《楊貴妃》。總結唐玄宗統治期間,由繁榮強盛走向衰落的歷史教訓,歷史人物李隆基與楊貴妃是一個典型的題材。魯迅研究了白居易的《長恨歌》、陳鴻的《長恨歌傳》、洪升的《長生殿》等,為創作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他曾先后向老朋友許壽裳、郁達夫、孫伏園、馮雪峰等談起過《楊貴妃》的腹稿。小說的構想是從玄宗被刺一剎那間,開始倒述,把他的一生像放電影似的一幕一幕地映出來。魯迅說,以玄宗之明,哪里看不到安祿山和她的關系,所以7月7日長生殿上,玄宗只以來生為約,實在是心里已有點厭了,仿佛是在說:“我和你今生的愛是已經完了!”到了馬嵬坡上,軍士們雖說要殺她,玄宗若對她還有愛情,哪里會不能保全她的生命呢?所以這時候,也許是他授意軍士的。后來到了玄宗老日,重想起當時行樂的情形,心里才后悔起來。所以梧桐秋雨,就生出一場大大的神經病來。一位道士就用了催眠術來替他醫病,朦朧中終于使他與貴妃相見。玉環還把手上的玉環給玄宗戴上,但天卻要亮了,小說在“春宵苦短”中收場。另據孫伏園回憶,魯迅還曾想把《楊貴妃》寫成劇本:“原計劃是三幕,每幕都用一個詞牌子,我還記得它的第三幕是‘雨淋鈴’。”另據有人回憶,還有一幕,是根據李白的清平調,寫玄宗與貴妃月夜賞牡丹的。由此看來,這個腹稿已基本成型,就等著有機會付諸筆墨了。
正當魯迅醞釀構思期間,國立西北大學邀請魯迅等學者去西安進行暑期講學。當時的西安十分殘破,現存的遺跡遠不是古籍上說的那么一回事。殘破還不要緊,政治人文空氣頹唐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魯迅說:“我不但什么印象也沒有得到,反而把我原有的一點印象也打破了!”原本以為西安之行有激發執筆的“興味”,結果反而索然。在歸途中,魯迅已決定無意寫《楊貴妃》了。在致日本友人山本初枝的信中說:“五六年前我為了寫關于唐朝的小說,去過長安。到那里一看,想不到連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費盡心機用幻想描繪出的計劃完全被打破了,至今一個字也未能寫出。原來還是憑書本來摹想的好。”魯迅的《不周山》、《奔月》、《理水》等都是憑著想象寫成功的。
產生了《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
據《魯迅日記》記載,魯迅在西北大學講學8天,11次,計12小時。以后還在講武堂講了半小時。講武堂的聽講者都是軍人,何以要講小說史呢?
當時統治西安的軍閥劉鎮華,竊據著陜西省督軍、省長兩大權位,號稱“兼座”。他托人示意魯迅,講演時換個題目,意思是,你周樹人不肯給我歌功頌德,給士兵打一下氣總可以吧。魯迅答復:“我向士兵講說是可以的,但是我要講的題目仍然是小說史,因為我只會講小說史。”劉碰了個“軟釘子”,幾乎要掀開“禮賢下士”的假面具。當時有家報紙《新秦日報》曾透露了這個“兼坐怒形于色”的消息,還被罰停刊幾天報。
對魯迅此舉,孫伏園解釋道,小說史之講法,本來可淺可深,可嚴正,亦可通俗。這樣解釋,固然有道理。而許廣平卻認為:“魯迅對當時西安以及北方軍閥黑暗,是很小心對待的,故對軍士也只講小說史,即可具見。”許廣平的解釋恐怕才是魯迅的本意。
魯迅的講演,聲音不高,口調徐緩,像與人聊家常一樣。講到《紅樓夢》時,魯迅問學生們:“你們愛不愛林黛玉?”同學們各抒己見。這時一個學生反問魯迅:“周先生愛不愛?”魯迅毫不遲疑地答到:“我不愛。”又問:“為什么?”答案是:“我嫌她哭哭啼啼。”于是引起一陣笑聲。
此前魯迅在北京大學等學校講述了多年中國小說史。《中國小說史略》也已出版。魯迅西安講演,是由當時西北大學學生昝健行與薛聲震二人記錄的。整理后,由西北大學出版部寄請魯迅改定,印入《西北國立大學、陜西省教育廳合辦暑期學校講演集(二)》中。后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為題附錄于再版的《中國小說史略》。全文約2萬字。分為6講,即從神話到神仙傳、六朝時之志怪與志人、唐之傳奇文、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明小說之兩大主潮、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對照《中國小說史略》,可以看出,這部講稿是前者的精華縮編。講稿豐富了《中國小說史略》內容,這方面的例子不少,比如關于小說和詩歌產生的次序問題。魯迅說:“人在勞動時,既用歌吟以自娛,借它忘卻勞苦了,則到休息時,亦必要尋一種事情以消遣閑暇。這種事情,就是彼此談論故事,而這談論故事,正就是小說的起源。所以詩歌是韻文,從勞動時發生;小說是散文,從休息時發生。”還有關于《紅樓夢》的那段著名論說“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就出之于這篇講稿。
閱市、看戲、買古董
魯迅到西安的當晚,就約同行的孫伏園等上街觀光,即“閱市”了。最初的印象是大街的白灰墻上書寫不少勸人為善的格言,這都是被魯迅稱為“馬二”先生的馮玉祥任督軍治理陜西時留下的遺跡。此時“馬二”所部已離陜為國民軍了,其“遺言”經日曬雨淋,已銷蝕難辨。在魯迅看來,“勸善”也是幾千年來統治階級的“遺風”。
還有就是西安街面上“巫風”盛行。相面的、占卦的、看八字的、看陰陽風水的,掛著“有求必應”之類的幡號,隨風飄揚。這表明在唐代以后經過千年的長安不但沒有長進,反而破敗落后了。魯迅在講演中聯系所見談到:“此種思想,到了現在,依然留存,像:常見在樹上掛著‘有求必應’的匾,便足以證明社會上還將樹木當神,正如六朝人一樣的迷信。其實這種思想本來是無論何國,古時候都有的,不過后來漸漸地沒有罷了,但中國還很盛行。”
在西安期間,魯迅還 “全力以赴”地——不但看了碑林、曲江池、大小雁塔、昭陵駿馬與駝鳥,還跑了大大小小的古董攤,收羅了一大堆土俑弩機之類的東西。剛到西安,魯迅就約陪同的西安朋友去買弩機。負責接待工作的西北大學講師兼省長公署秘書的張辛南是順德人,聽說魯迅要買“魯吉”(弩機),以為是要買“鹵雞”,他納悶鹵雞在北方城市都有,自己家鄉的鹵雞倒是頗有名聲,沒聽說西安的鹵雞有什么好吃。魯迅為什么一到西安就要嘗西安的鹵雞?最后通過孫伏園才了解到,魯迅所說的“魯吉”是一種黃銅器,看去機械十足,形似今日之手槍,銅綠斑斑,極饒古味,魯迅先生愛其有近代軍器之風,已經收藏了好幾具(從北平古董鋪購得)。查魯迅西安日記,共買弩機5具。
當時,西安還有一個著名的秦腔劇團——易俗社,這個戲社以演移風易俗新戲為宗旨,提倡反封建、反迷信。魯迅在教育部工作時,戲曲歸他任職的這個科主管,所以對易俗社是熟知的。到西安后,魯迅風趣地帶著初學來的陜西話對孫伏園說“張秘夫(即張秘書)要陪我們去看易俗社的戲哉”。在西安期間,魯迅興致勃勃地在易俗社欣賞了好幾場秦腔戲。
那時,適逢易俗社成立20周年,魯迅題寫了“古調獨彈”4個字,制成匾額送易俗社,表示祝賀。臨行前又與孫伏園一起將講學酬金現洋50元捐送易俗社。魯迅說,這叫“取之于陜,用之于陜”。易俗社為答謝魯迅他們,特地設宴為之餞行。席間,演員作了精彩的演出。這是一次饒有興趣的聚會,魯迅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引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
魯迅西安之行,7月7日起程,7月14日到西安,走了7天,僅在從陜州到潼關90公里的黃河水道里就泡了4天,可謂路途艱難,代價不小。如上所列,有得有失。從“得”方面來說,還引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一篇是《看鏡有感》,另一篇是《說胡須》。
在《看鏡有感》中,魯迅從自己收藏的漢代銅鏡說起,論及漢、唐以及宋、清等各個朝代對待外來文化的不同態度,批判國粹家抗拒外來先進文化的行徑。他把自己在西安所見唐代遺跡作為例證寫進了此文:
“遙想漢人多么閎放,新來的動植物,即毫不拘忌,來充裝飾的花紋。唐人也還不算弱,例如漢人的墓前石獸,多是羊,虎,天祿,辟邪。而長安的昭陵上,卻刻著帶箭的駿馬,還有一匹駝鳥,則辦法簡直前無古人。”指出:“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一到衰弊陵夷之際,神經可就衰弱過敏了,每遇外國東西,便覺得仿佛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退縮,逃避,抖成一團,又必想一篇道理來掩飾,而國粹遂成為孱王和孱奴的寶貝。”因此:必須“放開度量,大膽地,無畏地,將新文化盡量地吸收”。
另一篇雜文《說胡須》,其中開場白的一段話,可以說是魯迅西安之行的總結:“今年夏天游了一回長安,一個多月之后,胡里胡涂地回來了。知道的朋友便問我:‘你以為那邊怎么樣?’我這才栗然地回想長安,記得看見很多的白楊,很大的石榴樹,道中喝了不少的黃河水。然而這些又有什么可談呢?我于是說:‘沒有什么怎樣。’他于是廢然而去了,我仍舊廢然而往,自愧無以對‘不恥下問’的朋友們。”
對魯迅此舉,孫伏園解釋道,小說史之講法,本來可淺可深,可嚴正,亦可通俗。這樣解釋,固然有道理。而許廣平卻認為:“魯迅對當時西安以及北方軍閥黑暗,是很小心對待的,故對軍士也只講小說史,即可具見。”許廣平的解釋恐怕才是魯迅的本意。
魯迅的講演,聲音不高,口調徐緩,像與人聊家常一樣。講到《紅樓夢》時,魯迅問學生們:“你們愛不愛林黛玉?”同學們各抒己見。這時一個學生反問魯迅:“周先生愛不愛?”魯迅毫不遲疑地答到:“我不愛。”又問:“為什么?”答案是:“我嫌她哭哭啼啼。”于是引起一陣笑聲。
此前魯迅在北京大學等學校講述了多年中國小說史。《中國小說史略》也已出版。魯迅西安講演,是由當時西北大學學生昝健行與薛聲震二人記錄的。整理后,由西北大學出版部寄請魯迅改定,印入《西北國立大學、陜西省教育廳合辦暑期學校講演集(二)》中。后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為題附錄于再版的《中國小說史略》。全文約2萬字。分為6講,即從神話到神仙傳、六朝時之志怪與志人、唐之傳奇文、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明小說之兩大主潮、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對照《中國小說史略》,可以看出,這部講稿是前者的精華縮編。講稿豐富了《中國小說史略》內容,這方面的例子不少,比如關于小說和詩歌產生的次序問題。魯迅說:“人在勞動時,既用歌吟以自娛,借它忘卻勞苦了,則到休息時,亦必要尋一種事情以消遣閑暇。這種事情,就是彼此談論故事,而這談論故事,正就是小說的起源。所以詩歌是韻文,從勞動時發生;小說是散文,從休息時發生。”還有關于《紅樓夢》的那段著名論說“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就出之于這篇講稿。
閱市、看戲、買古董
魯迅到西安的當晚,就約同行的孫伏園等上街觀光,即“閱市”了。最初的印象是大街的白灰墻上書寫不少勸人為善的格言,這都是被魯迅稱為“馬二”先生的馮玉祥任督軍治理陜西時留下的遺跡。此時“馬二”所部已離陜為國民軍了,其“遺言”經日曬雨淋,已銷蝕難辨。在魯迅看來,“勸善”也是幾千年來統治階級的“遺風”。
還有就是西安街面上“巫風”盛行。相面的、占卦的、看八字的、看陰陽風水的,掛著“有求必應”之類的幡號,隨風飄揚。這表明在唐代以后經過千年的長安不但沒有長進,反而破敗落后了。魯迅在講演中聯系所見談到:“此種思想,到了現在,依然留存,像:常見在樹上掛著‘有求必應’的匾,便足以證明社會上還將樹木當神,正如六朝人一樣的迷信。其實這種思想本來是無論何國,古時候都有的,不過后來漸漸地沒有罷了,但中國還很盛行。”
在西安期間,魯迅還 “全力以赴”地——不但看了碑林、曲江池、大小雁塔、昭陵駿馬與駝鳥,還跑了大大小小的古董攤,收羅了一大堆土俑弩機之類的東西。剛到西安,魯迅就約陪同的西安朋友去買弩機。負責接待工作的西北大學講師兼省長公署秘書的張辛南是順德人,聽說魯迅要買“魯吉”(弩機),以為是要買“鹵雞”,他納悶鹵雞在北方城市都有,自己家鄉的鹵雞倒是頗有名聲,沒聽說西安的鹵雞有什么好吃。魯迅為什么一到西安就要嘗西安的鹵雞?最后通過孫伏園才了解到,魯迅所說的“魯吉”是一種黃銅器,看去機械十足,形似今日之手槍,銅綠斑斑,極饒古味,魯迅先生愛其有近代軍器之風,已經收藏了好幾具(從北平古董鋪購得)。查魯迅西安日記,共買弩機5具。
當時,西安還有一個著名的秦腔劇團——易俗社,這個戲社以演移風易俗新戲為宗旨,提倡反封建、反迷信。魯迅在教育部工作時,戲曲歸他任職的這個科主管,所以對易俗社是熟知的。到西安后,魯迅風趣地帶著初學來的陜西話對孫伏園說“張秘夫(即張秘書)要陪我們去看易俗社的戲哉”。在西安期間,魯迅興致勃勃地在易俗社欣賞了好幾場秦腔戲。
那時,適逢易俗社成立20周年,魯迅題寫了“古調獨彈”4個字,制成匾額送易俗社,表示祝賀。臨行前又與孫伏園一起將講學酬金現洋50元捐送易俗社。魯迅說,這叫“取之于陜,用之于陜”。易俗社為答謝魯迅他們,特地設宴為之餞行。席間,演員作了精彩的演出。這是一次饒有興趣的聚會,魯迅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引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
魯迅西安之行,7月7日起程,7月14日到西安,走了7天,僅在從陜州到潼關90公里的黃河水道里就泡了4天,可謂路途艱難,代價不小。如上所列,有得有失。從“得”方面來說,還引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一篇是《看鏡有感》,另一篇是《說胡須》。
在《看鏡有感》中,魯迅從自己收藏的漢代銅鏡說起,論及漢、唐以及宋、清等各個朝代對待外來文化的不同態度,批判國粹家抗拒外來先進文化的行徑。他把自己在西安所見唐代遺跡作為例證寫進了此文:
“遙想漢人多么閎放,新來的動植物,即毫不拘忌,來充裝飾的花紋。唐人也還不算弱,例如漢人的墓前石獸,多是羊,虎,天祿,辟邪。而長安的昭陵上,卻刻著帶箭的駿馬,還有一匹駝鳥,則辦法簡直前無古人。”指出:“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一到衰弊陵夷之際,神經可就衰弱過敏了,每遇外國東西,便覺得仿佛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退縮,逃避,抖成一團,又必想一篇道理來掩飾,而國粹遂成為孱王和孱奴的寶貝。”因此:必須“放開度量,大膽地,無畏地,將新文化盡量地吸收”。
另一篇雜文《說胡須》,其中開場白的一段話,可以說是魯迅西安之行的總結:“今年夏天游了一回長安,一個多月之后,胡里胡涂地回來了。知道的朋友便問我:‘你以為那邊怎么樣?’我這才栗然地回想長安,記得看見很多的白楊,很大的石榴樹,道中喝了不少的黃河水。然而這些又有什么可談呢?我于是說:‘沒有什么怎樣。’他于是廢然而去了,我仍舊廢然而往,自愧無以對‘不恥下問’的朋友們。”
對魯迅此舉,孫伏園解釋道,小說史之講法,本來可淺可深,可嚴正,亦可通俗。這樣解釋,固然有道理。而許廣平卻認為:“魯迅對當時西安以及北方軍閥黑暗,是很小心對待的,故對軍士也只講小說史,即可具見。”許廣平的解釋恐怕才是魯迅的本意。
魯迅的講演,聲音不高,口調徐緩,像與人聊家常一樣。講到《紅樓夢》時,魯迅問學生們:“你們愛不愛林黛玉?”同學們各抒己見。這時一個學生反問魯迅:“周先生愛不愛?”魯迅毫不遲疑地答到:“我不愛。”又問:“為什么?”答案是:“我嫌她哭哭啼啼。”于是引起一陣笑聲。
此前魯迅在北京大學等學校講述了多年中國小說史。《中國小說史略》也已出版。魯迅西安講演,是由當時西北大學學生昝健行與薛聲震二人記錄的。整理后,由西北大學出版部寄請魯迅改定,印入《西北國立大學、陜西省教育廳合辦暑期學校講演集(二)》中。后以《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為題附錄于再版的《中國小說史略》。全文約2萬字。分為6講,即從神話到神仙傳、六朝時之志怪與志人、唐之傳奇文、宋人之“說話”及其影響、明小說之兩大主潮、清小說之四派及其末流。對照《中國小說史略》,可以看出,這部講稿是前者的精華縮編。講稿豐富了《中國小說史略》內容,這方面的例子不少,比如關于小說和詩歌產生的次序問題。魯迅說:“人在勞動時,既用歌吟以自娛,借它忘卻勞苦了,則到休息時,亦必要尋一種事情以消遣閑暇。這種事情,就是彼此談論故事,而這談論故事,正就是小說的起源。所以詩歌是韻文,從勞動時發生;小說是散文,從休息時發生。”還有關于《紅樓夢》的那段著名論說“總之自有《紅樓夢》出來以后,傳統的思想和寫法都打破了”就出之于這篇講稿。
閱市、看戲、買古董
魯迅到西安的當晚,就約同行的孫伏園等上街觀光,即“閱市”了。最初的印象是大街的白灰墻上書寫不少勸人為善的格言,這都是被魯迅稱為“馬二”先生的馮玉祥任督軍治理陜西時留下的遺跡。此時“馬二”所部已離陜為國民軍了,其“遺言”經日曬雨淋,已銷蝕難辨。在魯迅看來,“勸善”也是幾千年來統治階級的“遺風”。
還有就是西安街面上“巫風”盛行。相面的、占卦的、看八字的、看陰陽風水的,掛著“有求必應”之類的幡號,隨風飄揚。這表明在唐代以后經過千年的長安不但沒有長進,反而破敗落后了。魯迅在講演中聯系所見談到:“此種思想,到了現在,依然留存,像:常見在樹上掛著‘有求必應’的匾,便足以證明社會上還將樹木當神,正如六朝人一樣的迷信。其實這種思想本來是無論何國,古時候都有的,不過后來漸漸地沒有罷了,但中國還很盛行。”
在西安期間,魯迅還 “全力以赴”地——不但看了碑林、曲江池、大小雁塔、昭陵駿馬與駝鳥,還跑了大大小小的古董攤,收羅了一大堆土俑弩機之類的東西。剛到西安,魯迅就約陪同的西安朋友去買弩機。負責接待工作的西北大學講師兼省長公署秘書的張辛南是順德人,聽說魯迅要買“魯吉”(弩機),以為是要買“鹵雞”,他納悶鹵雞在北方城市都有,自己家鄉的鹵雞倒是頗有名聲,沒聽說西安的鹵雞有什么好吃。魯迅為什么一到西安就要嘗西安的鹵雞?最后通過孫伏園才了解到,魯迅所說的“魯吉”是一種黃銅器,看去機械十足,形似今日之手槍,銅綠斑斑,極饒古味,魯迅先生愛其有近代軍器之風,已經收藏了好幾具(從北平古董鋪購得)。查魯迅西安日記,共買弩機5具。
當時,西安還有一個著名的秦腔劇團——易俗社,這個戲社以演移風易俗新戲為宗旨,提倡反封建、反迷信。魯迅在教育部工作時,戲曲歸他任職的這個科主管,所以對易俗社是熟知的。到西安后,魯迅風趣地帶著初學來的陜西話對孫伏園說“張秘夫(即張秘書)要陪我們去看易俗社的戲哉”。在西安期間,魯迅興致勃勃地在易俗社欣賞了好幾場秦腔戲。
那時,適逢易俗社成立20周年,魯迅題寫了“古調獨彈”4個字,制成匾額送易俗社,表示祝賀。臨行前又與孫伏園一起將講學酬金現洋50元捐送易俗社。魯迅說,這叫“取之于陜,用之于陜”。易俗社為答謝魯迅他們,特地設宴為之餞行。席間,演員作了精彩的演出。這是一次饒有興趣的聚會,魯迅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引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
魯迅西安之行,7月7日起程,7月14日到西安,走了7天,僅在從陜州到潼關90公里的黃河水道里就泡了4天,可謂路途艱難,代價不小。如上所列,有得有失。從“得”方面來說,還引出了兩篇著名的雜文,一篇是《看鏡有感》,另一篇是《說胡須》。
在《看鏡有感》中,魯迅從自己收藏的漢代銅鏡說起,論及漢、唐以及宋、清等各個朝代對待外來文化的不同態度,批判國粹家抗拒外來先進文化的行徑。他把自己在西安所見唐代遺跡作為例證寫進了此文:
“遙想漢人多么閎放,新來的動植物,即毫不拘忌,來充裝飾的花紋。唐人也還不算弱,例如漢人的墓前石獸,多是羊,虎,天祿,辟邪。而長安的昭陵上,卻刻著帶箭的駿馬,還有一匹駝鳥,則辦法簡直前無古人。”指出:“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一到衰弊陵夷之際,神經可就衰弱過敏了,每遇外國東西,便覺得仿佛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退縮,逃避,抖成一團,又必想一篇道理來掩飾,而國粹遂成為孱王和孱奴的寶貝。”因此:必須“放開度量,大膽地,無畏地,將新文化盡量地吸收”。
另一篇雜文《說胡須》,其中開場白的一段話,可以說是魯迅西安之行的總結:“今年夏天游了一回長安,一個多月之后,胡里胡涂地回來了。知道的朋友便問我:‘你以為那邊怎么樣?’我這才栗然地回想長安,記得看見很多的白楊,很大的石榴樹,道中喝了不少的黃河水。然而這些又有什么可談呢?我于是說:‘沒有什么怎樣。’他于是廢然而去了,我仍舊廢然而往,自愧無以對‘不恥下問’的朋友們。”
文章從在西安瀏覽孔廟時所見的帝王像的胡須說起,追述自己的胡須屢受“國粹家”們的攻擊,揭露他們以保存國粹為借口,實者是反對革新。文中談道:“長安的事,已經不很記得清楚了,大約確乎是游歷孔廟的時候,其中有一間房子,掛著許多印畫,有李二曲像,有歷代帝王像,其中有一張是宋太祖或是什么宗,我也記不清楚了,總之是穿一件長袍,而胡子向上翹起的。于是一位名士就毅然決然地說:‘這都是日本人假造的,你看這胡子就是日本式的胡子。’”這位名士叫王小隱,山東費縣人,北大畢業,當時是《京報》記者,也是上海平民大學講師。因是孟子74代裔孫“亞圣奉祀官”孟繁驥的大舅子,于是還有一個頭銜是 “亞圣奉祀官府秘書處主任”。此人一腦子孔孟之道,抗戰時期,成了漢奸,竄上偽政權“華北參政會”副議長的高位。抗戰勝利時,畏罪自殺。1924年,他也應邀去西安講學,與魯迅同行。
文中還有一段直接說到西安之行的話:“陜西人費心勞力,備飯化錢,用汽車載,用船裝,用騾車拉,用自動車裝,請到長安講演,大約萬料不到我是一個雖對于決無殺身之禍的小事情,也不肯直抒自己的意見,只會‘嗡,嗡,對啦’的罷。他們簡直是受了騙了。”關于這段話,有幾種評論:一種認為,這是魯迅謙遜態度和自我批評精神,也是對陜西人民的負責;另一種認為,當時西安的政治文化環境如此惡劣,以至于魯迅無話可說,西安一趟,倒是魯迅自己受了騙。
如上所述,魯迅西安之行,把自己的學術和思想直接傳播到西安乃至西北;他通過這次一生中唯一的內地之行,加深了對中國社會的了解;他還結交了一批朋友,查《魯迅日記》,記有不少回京后對西安朋友的贈書、寫信、寄講稿等活動。西安人民沒有忘記魯迅,1936年10月,魯迅逝世,噩耗傳到西安,一次紀念大會,參加的學生就達六七千人,西安的大中學生幾乎都來了,西北人民熱愛魯迅,由此可見一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