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歌會”持續走紅說起
□李正忠
【左岸特稿】
紅歌會就像人們的一場集體懷舊,它突然間喚醒長久以來心中遺失的美好,把這批人的熱情一下子點燃了——《大江城市生活周刊》
一
2007年10月25日,新華社發表的一則通訊說,《映山紅》、《唱支山歌給黨聽》……一首首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的紅色經典歌曲,25日在革命搖籃井岡山再一次唱響……去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江西電視臺在井岡山上舉辦首場紅歌會。這臺歌會經衛視直播后,引起了全國各地的關注。經國家廣電總局批準,今年“五一”黃金周期間,江西電視臺再次把紅歌的舞臺搭上井岡山,并在全國設立了五大唱區。各地報名參賽者達一萬多人,遍布各個行業、各個階層、多個民族,其中年齡最小的只有6歲,最大的78歲。
11月2日,《中國藝術報》在“特別關注”版以整版篇幅、大紅標題刊載《“紅歌”為何這樣走紅》一文。該報為此文所加的“按語”說,近日,為慶祝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中國紅歌會“慶祝十七大·放歌井岡山”活動舉辦,掀起了新一輪的“紅歌”演唱熱潮。回顧2006年“五一”黃金周期間,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江西衛視在革命圣地井岡山舉辦中國紅歌會。昂揚向上的歌曲,強大的評委陣容,3萬余人的直接參與,現代媒體的強勢轉播,使得“紅歌會”一炮走紅。今年,在迎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80周年、秋收起義80周年、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80周年的重要時刻,江西衛視再次強力出擊,以“唱歌要唱最紅的歌”為主題,大力打造紅色文化,再次掀起紅色熱浪,獲得各界一致好評。在廣電總局接連叫停多項選秀娛樂節目的時刻,中國紅歌會以清新健康的形象和獨特的紅色魅力,再次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一時間,一個具有標識意義的“紅歌現象”引來多方熱議。
在此前后,不少電視臺也對“紅歌現象”進行了專題報道。看得出來,參加紅歌會的老、中、青、少都非常投入,可以說已到了忘情的地步。紅歌會上唱的歌曲,主要是革命老根據地的民歌,革命戰爭年代創作、流行的革命群眾歌曲,建國后五、六十年代創作、流行的革命群眾歌曲和一些優秀的電影插曲,少部分“文革”時期的歌曲和電影插曲,還有一些幾乎在我國家喻戶曉的蘇聯歌曲,等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老年人和中年人說,唱著這些紅歌,使他們回憶起革命戰爭的艱苦年代和激情燃燒的光輝歲月;青年人和少年兒童說,這些歌曲好聽,得勁,有激情,很感人,唱紅歌能凈化靈魂。
在互聯網上,一時間,圍繞著這一話題,議論紛紛,包括“人民網”這樣的主流電子媒體,這方面的文章不僅數量很多,而且每出一篇文章又總是跟帖不斷:對“紅歌現象”積極肯定、大加贊揚的有之;對其大加攻擊、諷刺嘲笑的有之;還有的認為,這是“肉吃多了想吃野菜,過一段,野菜吃多了還會想吃肉的”。真是熱鬧非凡。
二
在談到這次發起、組織“紅歌會”的動因時,江西電視臺某負責人說,一是江西有獨特的紅色資源,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江西創立革命根據地、建立紅色政權的偉大壯舉,對于中國革命的勝利具有極其重要的啟示和影響,又極富傳奇色彩,它對一代又一代的后來人,既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又極具吸引力;二是受近些年紅色經典成功改編成的電視劇熱播的啟示;三是受這些年紅色旅游不斷升溫的推動。從“紅歌會”一炮走紅到持續走紅的過程看,現代媒體強勢出擊、現場直播,以其特有的電子平臺,應用時尚的“海選”、“PK”等手段,吸引大眾的廣泛參與,自然是一個重要原因;同時,精明的商家緊緊抓住商機,大搞紅色旅游和紅色文化產業,是“紅歌會”搞得紅紅火火的又一個原因。但“紅歌現象”由井岡山發端,逐漸發散到大江南北,究其原因恐怕又不僅僅如此。
進入新時期以來,到目前為止,“紅歌現象”實際上已出現過兩次。一次出現在1993年前后,一次就是現在。前一次正值毛主席100周年誕辰,那時,我們國家剛經過1989年的政治風波,可以說,那是進入和平建設時期后,我們國家經歷的一次急風暴雨式的階級大搏斗;就全世界范圍而言,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共產主義運動落入低谷,資本主義陣營一派興高采烈,狂呼共產主義已經“終結”,資本主義將“不戰而勝”。嚴酷的形勢迫使我國人民不得不對過去的歷史和未來的前景進行認真的思考。但所要思考的問題太大了也太沉重了,其結論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清楚的,于是一種“前途未卜”的情緒逐漸彌散開來。這種對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感滋生出一種群體性焦慮,于是人們不得不把眼光投向歷史,希望從歷史的經驗中尋求答案。而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經過浴血奮戰,克服千難萬險,終于創立新中國,造成了中國近、現代歷史上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接著,又領導中國人民開展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使中國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到了1970年代,終于打破了以美帝國主義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的鉗制與封鎖,基本建成了現代工業體系,重返聯合國,中華民族終于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嶄新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盡管其間也犯過錯誤,有過曲折,但在中華民族長期發展的歷程上,這一從未有過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歷史時期,無疑是一座“富礦”,有著許多值得挖掘和總結的寶貴思想和經驗。而一經帶著現實的問題對這段歷史進行認真地、科學地、不帶任何偏見地反思和總結時就會發現:這段歷史的確是一部很好的教科書,后來的人們可以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獲得不少啟迪,它對我們國家、我們民族的未來,有著今天可能還無法充分估量的巨大意義;而此前的許多輿論,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和評價則存在著太多的偏頗甚至是謬誤,為了一己的,或眼前的利益,對它的深遠意義妄加否定,或是尾隨境外反動輿論對它肆意誣陷和攻擊,想來無不使人感到疼心和義憤。于是,對這段輝煌歷史的無盡珍惜與留念之情油然而生,而伴隨著這段歷史前行的革命歌曲,自然成了人們抒發這種內心真情的首選的最佳載體,新時期第一次“紅歌現象”由此發生。
進入1990年代以后,我國的改革使經濟體制實現了一次重大轉型,進入了市場經濟時代。這一轉型,使人們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然,市場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和調動包括勞動者在內的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我們的社會增加了活力和效率,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但經過十多年的實踐,越來越證明當初一些同志的疑慮不是沒有道理的。市場經濟畢竟是一把雙刃劍。它在對社會各方面發揮著某種激勵作用的同時,也產生著巨大的負面影響。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每個經濟人在市場運作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則,很快就影響到人的思想、道德層面,惟利是圖的風氣很快就彌散開了。市場經濟既要鼓勵出口,又要靠內需拉動,鼓勵消費。漸漸地,消費由原本為生活所需,到與生活需要相分離。對于一部分所謂“成功人士”而言,消費成了身份的標志,消費能帶來“尊嚴”,消費能滿足虛榮,能滿足欲望,以至成了無意識的行為——為消費而消費。它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時尚,為眾多商家和媒體所追捧。在這多重作用下,人們的欲望,像脫韁之馬,如決堤之水,狂瀉不止地沖擊著、浸淫著人的心靈和由人與人相互結成的社會,造成了人與社會的雙重異化。而客觀存在的、并且仍在不斷擴大的貧富不均,造成大部分民眾的生活只能達到溫飽甚至處于溫飽線以下,他們面對市面上如此滾滾的物流和極度膨脹的欲望,心理就更加失衡,社會矛盾必然加劇。這說明,如何使市場經濟體制與社會主義制度相兼容,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要真正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種思想滑坡、道德塌陷、欲望膨脹與貧富差距不斷加大交相作用,使構成社會基礎的大部分民眾產生了一種不安全感和內心的焦灼感。而我們又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的國家,人均資源更是奇缺,而許多資源是一次性的、不可再生的。面對如此消費狂潮,更大范圍的人群,通過理性的思考,也對未來的前景感到憂慮。于是原本在一部分人中產生的不安全感和焦灼感,逐漸蔓延開來,促使更廣大的范圍內人們的又一次自省。人與動物的一個重大區別是,人有思想,重精神,人會反復追問當下生活的意義,不斷憧憬未來生活的前景。而那種完全被欲望牽著走的生存方式,則使這一切喪失殆盡。這又一次的自省,自然是受了前一次反思的啟發,但卻比前一次的反思更為深刻。人們又一次把眼光投向那段輝煌的歷史,表明了他們渴望公平、祈求安全的心境,并更深入一步,探求生活的真諦,憧憬真正富于浪漫激情的生活。這恐怕是這一次“紅歌現象”的最根本誘因。
就全世界范圍而言,人類居住的這個星球,并非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資本主義的掠奪式開發和盲目生產,極度浪費型的高消費,和少部分富有者的窮奢極欲,而以發展中國家民眾為主的絕大部分人卻掙扎在死亡線上,這種全球物質占有格局,其內外矛盾與沖突已暴露得十分明顯;而以資本主義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浪潮,更使這一矛盾與沖突不斷加劇,全球性的環境災難,全面危機的爆發,已是即將出現的事實。從這層意義上說,我國民眾的這一次自省,興許還有更廣泛、更深刻的意義。
三
對于“紅歌現象”,某些人一言以蔽之——保守觀念作祟。認為這是一種懷舊情緒,回潮現象,甚至給它扣上“反對改革”的帽子。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淺薄之見。因為從根本上說,這是廣大民眾又一次的回顧、“咀嚼”歷史。
一些動物有“反芻”現象,先把食物粗粗咀嚼后咽下,然后再返回到口腔細細咀嚼后再咽下。這第二次咀嚼并非完全物理意義上的將食物由粗變細,還有使唾液與食物更充分的融合,通過化學反應,使食物中的營養被身體充分地吸收。其實,新時期以來的兩次“紅歌現象”,是我國民眾對中國革命歷史的兩次“反芻”,決非一句所謂的“懷舊情緒”所能概括得了的。前面已經說過,這段歷史是一座“富礦”。對于這一段歷史,必須進行反復地“咀嚼”、體味,否則,它的意義,它的真諦,很難全面而又深刻地領悟。
眾所周知,進入新時期以后,1980年代,我國興起了一股激進主義思潮,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依舊充滿著封建保守的色彩,致使我國至今仍沒有走出“黃色文明”,走進“藍色文明”,實現“全盤西化”。1990年代,又興起了一股新保守主義思潮,認為近現代以來,激進的革命使中國遭了殃,要是堅持改良,甚至保留清朝王室,實行君主立憲,三權分立,走向共和,中國早就實現現代化了,于是公開打出了“告別革命”的旗號。這兩股思潮,從“左”右兩個方面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進行了全方位的否定。尤其是后一股思潮的泛濫,一時間,否定辛亥革命,否定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否定暴力手段,否定斗爭哲學,攻擊、誣陷以毛澤東為代表的老一輩黨的領袖,成了時髦,類似的言論充斥著各種媒體,到處招搖過市。我國人民引以為豪的這段輝煌的革命斗爭史,成了某些人嘲弄的對象。面對來勢如此洶湧的這股“告別革命”的風浪,廣大民眾在沉默,在冷靜地思索。但是,歷史并沒有按照某些人的意愿行進。隨著分配不公越來越嚴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再加上腐敗現象越來越嚴重,廣大民眾越來越渴望公平與正義,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這段革命歷史,開始了對這一段歷史的一次又一次的“咀嚼”與體味:他們選擇了如此轟轟烈烈的形式,其情緒之高昂,其場面之雄闊,猶如節日的盛典;其內含又是如此之深邃。
為了人人都能公平地生活,人類思考、追求了千百年——“大同社會”的預言,“桃花源”的夢想,“烏托邦”的企盼,等等,等等。但它們都沒有成為現實。經過了千難萬險,付出了巨大犧牲,人們才慢慢地明白,只要存在私有制,人剝削人的現象不根除,真正公平的社會就不可能出現,所有這方面的預言、夢想與企盼,都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在中國,面對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現實,不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根本不可能建成公平的社會。于是人民選擇了革命,用革命的暴力,對付反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動政權,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權。這是一個長期斗爭過程,異常艱苦和慘烈,充滿著流血和犧牲。這是沒有其它辦法可選擇的,非如此決不能實現人民的愿望。但在這個過程中,在人民的軍隊里,在紅色根據地,尤其是在新建立的人民共和國里,雖然物質條件都還比較艱苦,但官兵之間、軍民之間、官民之間充滿著平等與友愛,使廣大民眾真正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公平正義的新氣象,從而激發起他們巨大的創造新生活的積極性。但在新保守主義思潮的蠱惑下,一些人從攻擊革命的手段入手,否定暴力斗爭,認為那樣太殘酷、太血腥,使社會動蕩不已,從而將革命、革命斗爭史全盤否定。這種將手段與目的相分離的伎倆,有意掩蓋在那樣特殊的情況下,面對武裝到牙齒的反動政權的血腥鎮壓,放棄革命的暴力就等于匍匐在敵人的屠刀下任其宰割這樣一個嚴酷的事實。如此,創造公平的社會就只能是一個泡影。
近來,又出現了一種論調,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質特點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因此要把社會主義從公有制的“框框”中“解放”出來,放棄“以公有制為主體”的提法,只提“共同富裕”就行了。這同樣是將手段與目的相分離。豈不知,沒有公有制的保證,社會公平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私有制是與剝削相伴而生的。一個充滿著人剝削人的社會,怎么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公平與正義、大家共同富裕呢?現實的情況是,在“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的歌聲中,貧富差距在拉大,不公平現象、腐敗現象依舊相當嚴重。
私有制在全世界范圍內已延續千百年。將私有制改變為公有制,這同樣是一場革命,而且是更加深刻的革命。就我國而言,這場革命則是前一場奪取政權革命的繼續和發展。當然,這場革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要發揮私有經濟等的應有的歷史積極性;但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則是必不可少的。否則,這場革命也有可能中途夭折。
我們必須堅持目的與手段的辯證統一。
現實是一本教科書。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國廣大的人民群眾,通過現實的感悟,通過對歷史的反復“咀嚼”,會越來越認識到——
革命,的確是個好東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