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學界》2007年第十期
一個人的二十年
林森
依照某些人的方法,大概李少君的簡介如下:湖南湘鄉人,1967年生,1989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新聞系?,F任海南省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天涯》雜志主編,華東師范大學、海南大學等校兼職教授。1997年獲海南省第二屆“美蘭杯”青年文學獎,1999年“海南省文學探索者三十強”稱號。主要著作有《南部觀察》(隨筆集·南海出版公司1994年)、《島》(散文集·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那些消失了的人》(詩歌評論集·南方出版社2004年)、《藍吧》(小說集·海南出版社2006年)。
不過我現在決定不這么列舉,我想通過他經歷的生活和思考,介紹一下他另外一個側面,或許這樣的寫法會帶著強烈的主觀意識,但誰敢說我們看到了人物的全面?我們能看到的,往往只是我們所見識的和認定的。
一
沒有駱駝也要看海去
駱駝卻帶我們到了沙漠
——李少君《看海去》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海南是中國青年一個向往的地方,年輕人洶涌而來一個海島,為了理想中的理想,那是想到也讓人熱血沸騰的事情。李少君也幾乎是第一批的闖海者,從湖南到海南。李少君到海南來,源于大學時候寫的一篇文章——《大學個人主義之潮》。當時主編《海南紀實》的韓少功覺得這文章視野開闊,反映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就在《海南紀實》上以長篇幅發表了。韓李兩人的結緣便從此開始。武漢大學畢業后,李少君經過一陣考慮,決定和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一樣,南下海南這個全國最年輕的省份。李少君在后來的文章中,把這一批初來海南的人歸結為20世紀中國青年的最后的青春大逃亡。又稱這是中國知識分子第一次大規模“下海”。這里面總含有浪漫的成分,卻和現實拉開了距離。
后來有人總結闖海人的時候,把闖海的人歸結為三批人:第一批是滿懷熱血南下的大學生或年輕人,他們懷著世紀末中國最后的理想主義,在這里的現實面前碰得七零八落,傷心離去;第二批是流氓、騙子、惡棍的混合,他們的到來,使得整個熱帶海島看似繁榮,卻也帶著浮躁不安的情緒,但他們很快地就站住了腳跟,在這里呼風喚雨花天酒地;第三批是一些平庸之輩,既無第一批人的浪漫理想,也沒第二批人的臉厚心黑,加上南下較晚,位置大多為第二批人占盡,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海南后來的龍蛇混雜,很大情況和第二批人有關。
李少君恰恰是第一批,滿懷理想而來的,幾乎一個簡單的看海的理想也讓他們這代人義無反顧。
初到海南的李少君,并沒呆在海口,而是到了下面偏僻的縣城當小記者。后來回憶起這一年多的工作經驗,李少君說受益匪淺,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磨練了他的耐性。九十年代初是言論初開的時代,李少君身處海島,卻成了國內第一批寫專欄的作家,最多的時候曾在武漢、廣州等地六家報紙同時開設專欄,以年輕人的眼光發一些驚人言論,后來這些文章大部分收集在了《南部觀察》這本書里,從那些文章里可以看到,他的眼光和筆觸涉及到了社會方方面面,現在回頭看,也可以看作哪個時代社會現象的縮影。到了今天,娛樂和娛樂記者泛濫成災,成了很多人生活的大部分的時候,李少君玩笑似的說,其實他也是國內最先做娛記的那批人。
這些滿懷理想的生活并沒能持續多久,特區經濟大潮的洶涌,加上前面所說的第二批下海南人的興風作浪,海南其實處于一種泡沫般的繁榮中,外表看來渾圓豐滿,在陽光的照射下還泛著五彩的光,可一觸到,便可能“?!钡仄频袅恕T谶@番經濟潮流中,李少君做了不少事情,他也經商過,因為一個人,晚上無聊時常和朋友去看香港電影。這個時候的海南社會,在一定程度上和香港有相像的地方,李少君喜歡周潤發的電影,于是在這個時候,他幾乎把香港電影尤其是周潤發的電影看了一個遍。在那個發生的故事,包括他的一個場子差點發生別人砸場的事情,這些事情他再說起,聽者猶如聽著電影上的故事,作為一個聽者,我希望李少君有一天,用他的筆,把這個時間段的故事用小說的形式寫出來,讓希望了解那個時代的人,可以看到一些真實生活里的真實情感。
李少君畢竟是較早來海南的,總算是站住了腳跟,曾看到有人在回憶他的文章里這么寫:“很多人在或妖魔化或神圣化的大風車前,頭破血流,暈頭轉向,以致在廣東、海南茫茫南方璀璨星空下,竟無一可立足之地,更有身份證等各類證件丟失者,種種狼狽情形,不可一一名狀。李少君因先下海南,早已立定腳跟,在此非常時期,乃空出一屋,專供湖南或武漢大學校友各落難朋友居住,甚至供以飯食。曾在飯桌上聽昔日落難者,講起李少君的義氣。稱,此舉可譽為‘一飯之恩’,雖‘涌泉難報’。故李少君在湖南頗多真正的鐵哥們?!?/p>
1993年是一個轉折點,李少君在自己的文章中這么回憶:“1993年的高潮之后是急轉直下的滑坡,我剛剛亢奮起來的心緒隨即跌入失望的低谷?!苯洕菽蟪边^去的后的特區有點滿目荒涼的味道,這時期的李少君屬于情緒低落期。這一點在他的小說《藍吧》里表現得淋漓盡致,里面的主人公是這么樣的一個人:“我失眠,每天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差不多要折騰到凌晨天快亮時,才能閉一會兒眼睛。我才二十多歲,卻夜夜失眠,這是我當時唯一的苦惱?!迸菽茰绾?,第一批來海島的年輕人中,已經有一大批回轉內地了,第二批的或者攜款遠走,或繼續留下興風作浪,這使得第一批身懷理想前來的人積郁難舒,李少君在這個時候開始寫小說,散抒郁氣。
二
我憂郁的時候就想寫小說
——李少君.1995《1999年的A城》
“但是,我不是沒有過苦悶與寂寞。1995年以后,海南日趨蕭條,很多一同來海南的朋友都離開了,包括同甘共苦的一些患難之交。我因此變得越來越封閉,深居簡出,把自己埋在書籍和文字中。可是,孤獨常常會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悄悄爬上心頭。”——李少君在自己的文章《為未來而回憶》中這么說。
到了1995年的經濟泡沫后,海南已經從之前的熱火朝天變得蕭條荒涼,社會的變遷也讓李少君發生了變化。李少君的大多小說都是在海南的泡沫經濟后寫的,這時候的他和很多同時期來到海南的年輕人一樣,現實讓理想破碎,或者說找不到理想的時候,生活便變得無比苦悶,在這苦悶得不到抒發的時候,他開始用小說來把心中的郁氣抒發掉,所以他這一時期的小說,都帶著他當時的精神世界,《藍吧》、《人生太美好》、《海口之戀》、《說不定什么時候出錯》……這些小說,反映的是那個時候他的內心世界,卻也在無意中,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浮躁和狂歡,也把那個時代個人的無力感,表現了出來。
或許當時身在其中的他當時也不會明白他為何會陷入這樣無邊的煩惱當中,其實當時他生活也算不錯,經濟、家庭、工作也好,可還是陷入了這樣無邊的迷茫中。后來他回憶起的時候,他自己認為這和當時社會變革有很大關系,海南這個最早開放的地方,在社會轉型期中,大起大落,都給剛剛工作幾年的他內心引起重大的波瀾。
李少君沒有多說這個時期的時情,但其實我們只要回頭翻翻他在這個時期的小說,就可以看到他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藍吧》中的“我”、藍林;《人生太美好》中的顧楊;《??谥畱佟返牧志鹊?,這些都可以看做事這個時期的他,他在變換著不同的身份,說著自己的心事。這些小說都無疑染上了同一個色調——傷感。
李少君是這樣回憶他寫《藍吧》的過程的,早上動筆,寫到一半的時候,有電話過來,說晚上有聚會,他便匆匆趕著,在下午六七點出發前,把稿子寫完。
——這或許說明,即便在沉迷或抒發傷感的時候,依然有某個聲音,在催迫我們前行,沉淪于生活。
三
在黑暗中它亮如一道白光
釕倬渡窠盜俚男≌盡?/P>
在海南島陷入荒涼和狂歡后,李少君除了寫小說打發時間消散無聊,也開始了哲學和社會學的閱讀和思考。開始這方面的閱讀和思考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在現實里遇到的困惑無法得到解答,情緒也難以舒緩,能夠做的便是進行理性的思考,然后把它解決掉。早在韓少功1993給李少君《南部觀察》做的序里面,他就說:“他力圖在平面中顯現深度,在世俗中閃示神圣,不時表現出求道者的機鋒。他來自‘文革’式的文化空白,目光中卻透出學養的凝重;他身處商潮疊起時風多變的文化迷陣,卻暗暗執著于獨行的步履?!睂φ軐W和社會學的深入,使得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寫出了一系列關注社會思潮的文章,諸如《通向毀滅之路》、《印度的知識分子》、《我所知道的NGO》等等都是引起過強烈反響的名篇。《印度的知識分子》更是先后有四十多家報刊轉載,在晏陽初鄉建學院還被當作教材,有一次北大兩個研究生跑來找他,夸張地形容這篇文章他們那里“人手一冊”。
深入的接觸哲學和社會學,對社會思潮的進行思考,除了個人為了剔除人生困惑外,還跟一個雜志有關,那就是《天涯》。很多人都知道《天涯》每年有一個詩歌專輯,這幾乎成了國內詩歌界的盛事。很多人也都知道十幾年來,詩歌專輯的唯一編輯便是李少君,便認為,李少君和《天涯》與韓少功的結識便是因為詩歌,其實前面已經說過,李、韓兩人的結識還在李在大學便開始了,不過可以這么說,兩人開始共事,確實是因為天涯的每年的詩歌精選。
《天涯》自韓少功1996年接手改版后,立即從一個小的地方性文學刊物,變成了全國知名的人文刊物。改版后的《天涯》有好幾次有影響的討論,比如“本土國情與什么樣的發展觀”、“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生態問題”、“三農問題”等等,由于近水樓臺的方便,李少君在這些討論里都能夠以近姿態參與其中,在貼近《天涯》和個人的思考當中,也使得他的個人思想漸趨向成熟。
社會思潮給個人帶來的影響,也是他一直注目的焦點,從之前的白領討論到后來對底層的關注,他都在這些討論中完善自己的思想,他漸漸從之前的感性變得理性——這是不是也是在參與閱讀和思考對他自身的改變?
如同后來他詩中的句子,社會的變革帶給個人疑惑的背后,通過自己之力把困惑解開,生活便猶如他詩中緩緩流淌的額爾古納河,在黑暗中亮如一道白光。
四
林子里總有一條讓人迷失的小路
——李少君《麋鹿》
當我們因為某事困惑,我們總是千方百計把事情的死結解開;可當我們看清楚后,發覺自己總是無能為力,那種有心無力的無奈,同樣也可以把人摧毀。李少君在聊到他思想轉變的時候,說,若他一直在《海南日報》,對《天涯》有一些距離,也許他會一直保持著對社會思潮變換的興趣,可恰恰是他進入了《天涯》,以一個編輯的身份,近距離之后,言論是發表出去了,問題卻沒能得到改變,頓然便感到個人的無力。比如生態問題的討論后,生態的破壞依然存在,并且越加猛烈;比如三農問題的討論后,三農的、弱勢群體的悲劇還是不能減少。
每當此時,便會對自己所做產生懷疑感,覺得也許個人所做的努力全然只是白費。在黑暗中,一道白光是遠遠不夠的,要照亮個人的夜空,單單從年輕時候的感性變化成成熟的理性還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有歷練之后的帶著睿智的智性。智性和理性不同,理性是可以冷靜地看待周圍變化了,智性是在周圍變化后,做了自己所能做的,外界依然沒能改變,但自我內心卻能得到調節和撫慰。內心的調節和撫慰并不阿Q,而是不讓無奈化為絕望?!傲肿永锟傆幸粭l讓人迷失的小路”,在讓人迷失的小路面前,撫慰掉失落無奈,更方便前行。
撫慰心靈的方法有很多,有人以音樂,有人以美術,李少君用的是詩歌。
和詩歌牽手的過程,使得他由一個詩歌的關注者變成了詩歌寫作者——詩人。
五
由大河,把這些都帶到了遠方
并在遠方,以及更遠方
傳散開來
——李少君《河流與村莊》
李少君對詩歌的關注,并不是到后來尋求內心安寧才開始的,而在更早,甚至在大學校園就開始了,大學時候,他就是一幫校園詩人身邊的詩歌評論家——到后來他還是繼續以這個身份出現的。不過他與詩歌有深交,還是因為《天涯》的詩歌選輯開始的。1996年《天涯》改版后,李少君和《天涯》的交往漸密,和韓少功交流過當代詩歌后,決定在1996年7月的第四期《天涯》上推出一輯九十年代詩歌精選,他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到《天涯》當兼職編輯,韓少功建議加上“寂寞的詩人,被文壇和市場拒絕的詩歌”這標題,李少君同時以“南君”為筆名,配上一篇《九十年代詩何在?》的評論,果然在當年引起很大反響。這次之后,他得以每年編選一期詩歌精選,這成了《天涯》的一個傳統。
說起李少君從《天涯》的兼職編輯變成正是編輯,韓少功是這么說的:“少君當時在海南日報社,有優厚得多的工資,但要死要活的要來《天涯》。我們怕他一時沖動,要他先兼職,一年以后再說。后來一年過去了,他初衷不改,沒有嫌貧愛富,當普通編輯也高高興興。這是需要一點熱情的?!彼健短煅摹冯s志社,家里人其實不太同意,剛工資就要減少一半,而且《天涯》也不那么穩定。但他執拗地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里人也只好保持緘默。
到了《天涯》以后,可以更方便的編選詩歌精選,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成了《天涯》的正式編輯后,每年一期的詩歌精選需要他在平常閱讀大量的詩歌。到過他辦公室的人都知道,他辦公室的書架、書桌上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詩歌刊物,官刊、民刊,你聽聞過的沒聽聞過的,都能在他那找到。
由于長期關注詩歌,他提出詩歌的草根性也越來越為人所知。他提出草根性的詩歌,卻并沒有局限在這方面的詩歌閱讀,他私下說過,真正的好詩歌,其實是無法歸類的,比如多多,你能把他歸為民間立場還是學院派?他說過其實草根性的提出很偶然,當時在江南一帶,看到詩人層出不窮,連偏僻之地也是如此,心生感慨,在一個詩會上偶然便提到了草根性這個詞,是想描述這么一種詩歌生長的狀況。第二天有媒體找他約關于詩歌草根性的稿子,他才決定繼續在這塊理論上走下去的。走下去的結果是,是這種說法恰好切合了新詩發展九十年后,正處在由一種模仿引進的狀態在逐步本土化、地方化,新詩在中國大地上真的茁壯成長起來了的狀況。按一位詩人的說法,如果說朦朧詩、第三代是第一聲春雷,那么,現在大地才真的開始蘇醒了?!安莞浴钡恼f法,很快被廣為接受,并且為正處于上升狀態的當代詩歌提供了某種堅實的支持。
這幾年,多多、王小妮、耿占春、徐敬亞等詩人、評論家定居海南,使得海南的詩歌空前升溫,加上海南本土的青年寫作者的冒出,李少君大感興奮,覺得海南的詩歌大有可為,便致力海南的詩歌活動,這讓海南的詩歌氛圍空前活躍,甚至多年沒寫詩的他,也開始再動筆,寫下不少詩歌。其實說到底,詩人多多定居海南,在海南大學教書,還是他從中引線,由頭甚至還引申到他99年在《天涯》的詩歌精選上做了一個多多的專輯……近年來他編輯《21世紀詩歌精選·草根詩歌特輯》、詩選《莽漢·撒嬌》、詩刊《海拔》、評論集《九十年代以后》、海南國際詩歌節、中國移動手機文學大賽等等外向的和詩歌有關活動,得到的卻是,自己內心的撫慰與安寧,他在詩歌當中,把個人的浮躁不安都除掉了。他甚至說:“詩歌乃個人日常宗教”。
當然,對于他個人來說最重要是,他又重新找到大學時候的寫詩感覺。他說,一度他以為自己是一個很理性的人,尤其編《天涯》之后,所以就很難再寫出詩來了,理性是詩歌的大忌,詩歌是需要熱情噴放的。不過看來人其實是很難完全了解自己的,最近李少君在詩歌方面收獲甚豐佳作連連,寫出了諸如《神降臨的小站》、《仲夏》、《恩河之夜》、《某蘇南小鎮》等等好詩。一個以看好的詩歌為樂的人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自己寫出了好的詩,李少君在從詩歌中得到滋養和享受的同時,也推己及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在詩歌中尋得心靈的安慰,就如他自己的詩句:由大河,把這些都帶到了遠方/并在遠方,以及更遠方/傳散開來。
六
誰也不知言語的果實在哪里
或許在海底
至今無人打撈
——李少君《看海去》
李少君大我一輩,我來寫他整整二十年未曾一起經過的生活,一些細節便成了我猜想,難免會落入堆砌資料的嫌疑,因此下面說一些我所親歷的細節,這些細節里有一個師長輩的人,對一些少年的關注:
——大二時候,跟已是《天涯》主編的李少君提出暑假到雜志社實習,他很快就回話答應了;
——李少君喜歡和我們這些小輩在街頭小攤吃飯,并且有一年生日他也和我們一幫后輩一起過;
——他在一個大學兼當過老師,他班上的同學畢業后,他幾乎給每個人都留意了工作;
——和他可以聊私下感情問題,并不覺得別扭;
……
……
當試圖回顧的時候,首先他是一個人,而不只是評論家、編輯、詩人什么的。他應該有喜怒哀樂,有疑惑糾纏,而并不只是別人眼中,一個某個時間段做過某事的那個“人”。從八十年代末到今天,將近二十年過去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年輕人漸漸變得成熟睿智,可以看到他這二十年的文學的路與生活,其中生活是最重要的。
李少君在車上跟我說起他的頑皮的童年和意氣風發的少年,包括街頭巷尾打架砍人以及被父親痛打的事情,但我沒有把這些寫進來,那是更早時候的他,應該是他最快樂的記憶。此時他開著車穿行在??诘慕诸^,近來車流是越來越多了,在一個拐彎的站牌處,他停車,我下車,和他揮手告別,另一只手拿著他送的書。他的車在大街的車流中,很快消逝了。而關于他更多的記憶,只沉落在他自己的心底,如同他詩中“言語的果實”,地點不明,無人打撈。我所說的,只是我的喃喃自語和自我猜想,與他好像無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