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些人,身居鬧市一心向書,緊鄰市場不為所動,在藝術與市場博弈的今日,始終能善守自己,以德為先,從藝而為,著實令人欽佩。張仲亭便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相知張仲亭多年,然而真正了解其一二,卻是最近的事。在當今,書畫家一旦成名,或多或少都有點明星派頭。但是,張仲亭卻不然,雖然其名早已與著名相連,然而張仲亭仍不失文人的本色,更以寬厚、謙遜待人,這點,真是難能可貴,令人尊敬。
張仲亭楷書、行書具佳,其行草行筆流暢、氣韻貫通;其楷書典雅、俊秀、并以小楷著稱。張仲亭1964年開始學習書法、初涉唐楷、后學“二王”、浸淫歷代名家,并把“二王”寫情之意融入小楷,從而形成渾厚、清新、嚴謹的風格。這在當今行草盛行的時代獨立船頭。
中國書法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由重碑轉而崇貼,齊魯書壇的魏啟后、張仲亭是堅決的趨同者。張仲亭認為,書法家要遵循兩個規律即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學習書法,要掌握三個字,一個悟字、一個勤字,再加一個路字。書法不同于別的藝術,在中國,但凡有一定文化的人對書法都有一定的認識。學習書法,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因此,起點要高,要多臨帖,一輩子熱愛書法,就要一輩子臨帖。臨帖的功底越深,創新的道路才越寬。要學習古人,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創新不能刻意,要把繼承放在首位,再加上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有社會性,才有傳統性。而今,為體現書法藝術的社會性,張仲亭正在用書法寫《論語》,并將于年內出版。屆時,人們在學習《論語》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張仲亭那字字珠璣、行行俊秀、似春風佛面的書法藝術,豈不快哉?而且,這也是宣傳傳統文化的特殊作用非常好的形式。
從藝多年,張仲亭對生活工作的城市濟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為了讓更多的人們從不同的層面了解濟南,2002年以后,張仲亭連續出了《張仲亭書歷代名人詠濟南》、《濟南七十二名泉詩》等幾個集子,其中,書老舍《濟南的秋天》小楷碑刻就豎立在趵突泉畔。
齊魯文化天下知,濟南自古名士多。張仲亭廣得齊魯文化的滋養、又深受泉城靈氣的滋潤,所以其藝術之根扎得非常堅實,藝術之花則開得異常鮮艷。
清黃景仁《游歷下亭》前兩句曰“城外青山城里湖,七橋風月一亭孤。”在此,我將其略一修改形容張仲亭,即“城外青山城里湖,魯墨齊風一亭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