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關于消費的文章發出來后,有人說我的方法過時了,也不正確。這個隨便他怎么認為好了。隨后這位先生比較正面的簡要闡述了他的觀點:
我那個系列的文章標題就很清楚,《消費能拉動經濟增長嗎?》。顯然,不論答案是能還是不能,圍繞的主題是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而不是消費的重要性。說起消費的重要性,這差不多沒有討論的必要。在這里出沒的都是活人,別的不明白,消費還不明白。倒是有些二百五的知識分子,只要別人過得開心一點就罵“消費主義”。但是在經濟增長這個問題上,由于消費品只占總產品比較小的一部分,且消費的前提是有收入,而收入是生產的結果,所以消費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與消費的重要性完全不是一回事。我相信稍微認真一點讀了我的文章,或者稍微有點經濟學常識的,應該都能理解這一點。
這位先生正面闡述的觀點,雖然沒有細節,但是意思很明確:經濟增長的唯一動因就是勞動者的發展;沒有消費就沒有勞動力的再生產,拉動消費如果促進了勞動者的再生產與發展,無疑是有利于經濟怎張的。
他這個觀點是由幾個小觀點構成的。但是缺乏邏輯上的關聯。
首先,沒有消費就沒有勞動力的再生產,這是正確的。但是:
1、勞動力的再生產不是僅僅依靠消費,還需要休息、精神生活、社交、下一代的繁衍等等。這要具體考察不同的歷史時期的現實來說明。以當下的中國勞動者而言,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8.9小時(2024年11月),是讓勞動者歇口氣更有利于勞動力的再生產,還是消費,這不言自明了吧。
2、勞動者的收入本身在數量上就等同于勞動力生產和再生產的費用。換句話說,“沒有消費就沒有勞動力的再生產”是一句毫無內容的同義反復,如同說正方形不是圓的、圓規畫出來的不是矩形一樣。
其次,拉動消費如果促進了勞動者的再生產與發展,這句話中的“如果”兩個字就說明這位先生并沒有底氣。因為這位先生隱約的感覺到,這是不可能的。
1、政治經濟學上,我們說勞動力的再生產,沒有勞動者的再生產這個概念。勞動力的再生產,本身包含了勞動者的繁衍這方面的內容,當然也包括了勞動者的學習、培訓、練習等內容。當然了我認為這位先生明白這一點,只是在發表意見的時候用詞不太準確而已,這種事情經常有,我也一樣。
2、既然勞動者的收入(勞動力價值)在數量上等于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那么顯然,勞動者的收入已經基本上都用于消費了。按照商品交換的規律,如果勞動者的收入長期高于勞動力價值,那即便貨幣收入不下降,實際收入也必然會最終下降到與勞動力價值相稱的地步。所以拉動消費促進勞動者或者勞動力的再生產與發展,從理論上就講不通,就如同水在沸騰之后,繼續加熱水溫也不會提高一樣。
3、因為我們談論的是中國現在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們還是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有關數據表明,大多數中國家庭的儲蓄額是非常有限的,這說明勞動者的收入用于消費之后,已經所剩無幾。在這種情況下,“拉動消費有利于勞動力再生產”就是空談。因為在收入不增長、幾乎沒有儲蓄的前提下,拉動勞動者的消費其實就是把勞動者推向信貸資本,讓勞動者背負上沉重的負債。我們絕不希望中國人走美國人的那條老路。
再次,經濟增長的唯一動因就是勞動者的發展;經濟增長一定要到勞動者那里去尋找原因,而決不在勞動者之外。這個看似把勞動者捧上天的觀點是徹頭徹尾錯誤的。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正文第一句話就是“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馬克思說,“只有一個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來對待自然界這個一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當做隸屬于他的東西來處置,他的勞動才成為使用價值的源泉,因而也成為財富的源泉,資產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給勞動加上一種超自然的創造力,因為正是從勞動所受的自然制約性中才產生出如下的情況:一個除自己的勞動力外沒有任何其他財產的人,在任何社會的和文化的狀態中,都不得不為占有勞動的物質條件的他人做奴隸。他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勞動,因而只有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生存。”
這位先生也給勞動加上了這種“超自然的創造力”,“自由得一無所有”的勞動者,居然是經濟增長的唯一動因。仿佛沒有生產資料,沒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得到他人的允許才能勞動甚至生存的勞動者就實現了經濟增長。那就沒有什么剩余價值、剩余產品、剝削之類的東西了。沒有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就自行在價值形態上增值了、在使用價值形態上創造財富了。
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勞動過程,就是勞動力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勞動,作為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也就是社會財富,作為抽象勞動創造價值。這些本就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常識。沒有生產資料,勞動什么也創造不了,而生產資料并不屬于勞動者。
并且,在剩余價值向利潤的轉化、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中,在平均利潤率下降的趨勢中,不變資本起著重大作用,而這些都和經濟增長息息相關。這位先生把勞動者捧到匪夷所思的高度,是完全不正確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