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上看到一個帖子,有一位網友談到“談論人民公社,往往有兩種傾向:一種認為人民公社是種落后的制度,被歷史淘汰是必然;一種是人民公社很先進,被小農意識的農民‘毀了’”(今日頭條:貓貓呵呵原創,2023-6-7)。
那人民公社到底是先進的制度還是落后的制度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人民公社是體現何種權利要求的制度。
一,人民公社是體現何種權利要求的制度?
人民公社到底是先進的制度還是落后的制度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形成制度的依據是什么。
所謂制度,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它是生產關系的基本形式,它本身是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體現。一種制度的存在,它總是一定生產力發展要求的體現。
因此,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現實的生產力的區別。
生產力,現實的生產力,都是社會生產力。而社會生產力我們又可以進一步具體為資本主義生產力、社會主義生產力、封建社會生產力等等。
在上面例舉的三種生產力中,封建社會生產力是已經過時的生產力形式,資本主義生產力是目前社會上存在最普遍的生產力形式,而社會主義生產力則是最先進的生產力形式。
那什么是資本主義生產力,又什么是社會主義生產力呢?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
“在資產階級社會中,活勞動只是增殖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的一種手段。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滿足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66頁,1972年版本)這里的共產主義,我們當作科學社會主義的同義詞來理解,也可以解讀為勞動階級社會。
活勞動是生產勞動,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即為生產資料。
馬克思恩格斯在這里明確指出了:資本主義生產力是生產資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決定作用的生產力,而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生產力則正好相反,是生產勞動(或工人)居于支配地位而起決定作用的生產力。
資本主義生產力,由于其基本特征是生產資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決定作用,因此,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主要表現為生產資料方面的要求,表現為資產所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資產所有權的基本要求。因此,資本主義的基本制度,就是產權制度。
社會主義生產力,由于其基本特征是生產勞動居于支配地位而起決定作用,因此,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主要表現為生產勞動方面的要求,表現為勞動所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勞動所有權的基本要求。因此,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就是勞權制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勞動者當家做主和按勞分配的權利制度。
在我國人民公社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條件下,農業生產力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產力呢?
很顯然,那就是生產勞動居于支配地位而起決定作用的社會生產力,即社會主義生產力。這種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也主要表現為生產勞動方面的要求,表現為勞動者對勞動所有權的要求。更具體地說,也就是社員對勞動管理權和勞動分配權的要求。
那么,在人民公社,作為最基礎的核算單位的生產隊,有沒有建立全面體現社員對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呢?
我們知道,生產隊在管理上是采用社員大會、隊委會領導下的隊長負責制,這一制度事實上體現了“誰勞動誰管理”的勞動管理權,而在分配上則采用了工分分配制,即按照社員投入勞動量的多少進行記工,然后年終時按照社員工分累計量進行生產隊最終產品的分配。在這里體現的是“誰勞動誰受益”的勞動分配權。由此可見,生產隊的基本制度,性質上是以社員為主體的、全面體現社員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
把生產隊模式與國營企業模式做一個比較,我們不難發現,生產隊由于采用了工分制而真正實現了按勞分配,它把勞動者的個人利益與生產隊的生產經營結果直接聯系起來了。對比蘇聯模式的公有制,人們最大的一個抱怨就是老百姓對傳統公有制的好處看不見,模不著。為什么蘇聯模式的公有制會使人們產生這種感覺呢?因為蘇聯模式由于采用了工資制而隔斷了勞動者的收入與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聯系。工資是直接的貨幣量,在職工為企業提供勞動之前,甚至在進入企業之前就已經確定了,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你做多了,不會增加你的工資,相反,做少了也不一定會減少你的工資,那職工在公有制企業與私有制企業又有什么區別呢?國營企業搞好不會增加收入,搞得不好工資也不會減少,職工又怎么會有生產積極性,又怎么會去關注企業的發展狀況呢?而生產隊則完全不一樣,社員的個人收入不僅與自己的勞動狀態相關聯,而且與生產隊集體的生產成果也息息相關:搞的好的生產隊,每工的工值可以達到1元或一元以上,搞不好的生產隊,每工的工值可能只有0.3-0.4元甚至幾分錢,那同樣是辛苦一年,搞得好生產隊社員就可以比搞不好的生產隊的社員拿兩倍甚至更多的收入。在采用工分制的條件下,生產隊的經營狀況直接與社員的個人收入相關聯,因此,生產隊是有有效的經營機制的,生產隊社員的勞動收入的波動,消費價值量的波動,會有效地形成社員調節生產隊管理狀態的管理行為,從而使生產隊的生產狀態朝著能夠滿足社員利益要求的方向發展。而國營企業是沒有這種經營機制的。
如果我們再把生產隊模式與股份制比較一下,生產隊就是典型的按勞分配企業,是體現了勞動者當家作主和按勞分配的企業。股份制是資產者的合資經營的企業,由于每個人投入企業的生產資料不同,因而需要采用股份這種按資分配形式,來反映股東投入的生產資料價值量的差別,并在分配上和管理上體現這種差別。因此,股份制是較為科學的按資分配制度。股份制是以資產所有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資產所有權的產權制度,在管理上它體現了“誰投資誰受益”的資產管理權的要求,在分配上體現了“誰投資誰受益”的資產分配權的要求。因此,股份制就是資產者當家作主和按資分配的制度。生產隊是勞動者合作勞動的企業,它建立了以勞動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勞權制度,在管理上它體現了“誰勞動誰管理”的勞動管理權的要求,在分配上體現了“誰勞動誰受益”的勞動分配權的要求。因此,采用工分制的生產隊就是勞動者當家作主和按勞分配的公有制模式。而工分制則是與股份制相對應的現代企業制度一一勞權企業制度。
股份制是全面體現資本主義生產力發展要求一一資產所有權要求的基本制度;國營企業的國家主體的產權制度事實上是半資本主義(產權制度)半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制度,作為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階段的制度形式,它是過渡經濟制度;而人民公社的工分制全面體現了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要求一一勞動所有權要求的基本制度。
二,人民公社制度是不是先進制度?
在習慣上,人們都把現有的產權制度稱為現代企業制度。這是基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制度發展歷史而言。
現代企業制度這種說法,事實上它只是體現了已有的產權型企業的現代制度而已,這是相對于原有的業主制,因而現代股份制就成為了新興的現代企業制度了。
相比于產權企業,勞權企業的出現,則是一種新興的企業形式。因此,相比于產權企業制度,勞權企業制度則是更先進、更現代化的企業制度。
如果說現代企業制度從一般意義上說是體現現代企業特點及發展要求的制度形式。那現代企業制度,客觀是有兩種制度的區別的:是必須區分為產權企業制度和勞權企業制度兩個方面的。
現代股份制是現代產權制度,而工分制則是勞權制度,與所有的產權制度相比,工分制就是更現代的企業制度。
結論是:人民公社制度,作為體現社會主義生產力發展要求一一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基本制度,是一種先進的制度,是比任何一種產權制度都先進的制度。
三,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勞權制度也有先進與落后的區別一一兼答鴻劍。
在《科學社會主義必須高揚勞動所有權的旗幟!》一文上傳紅歌會網之后,鴻劍在文章后留言:
【鐘建民網友論文《科學社會主義必須高揚勞動所有權的旗幟!》多么醒目!!中國農村以往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集體生產,勞動者必須為集體提供勞動,才能分得“個人的消費資料”,那時,勞動者的“勞動所有權”成了一句“空話”。當今,中國實行“分田到戶”以來,勞動者不再為集體勞動,而是為自己勞動了,勞動產品也歸自己所有了,勞動者的“勞動所有權”已經實實在在地“確立”了,鐘建民網友“必須高揚勞動所有權的旗幟!”的愿望已經實現,他可以“振臂高呼”了!!!然而,這里要問鐘建民網友:“必須高揚勞動所有權的旗幟!”,真正“是檢驗一切真假共產黨人和馬克思主義者試金石”嗎???】
對此,我的回答是,中國農村以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集體生產方式,恰恰是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生產方式和經濟體制。從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集體生產方式的生產隊到以土地公有制基礎上的個體生產方式的承包戶,都是體現勞動所有權的生產方式。兩者的生產主體都是勞動者,兩種生產方式體現的都是勞動所有權的利益要求,區別只是在個體經營條件下,農業生產管理權屬于農戶,而分配上則生產結果也直接由農戶自己承擔;而在人民公社,因為是集體生產,因而勞權所有權是通過勞權制度來體現的:在管理上,通過社員大會領導下的隊委會、隊長負責制來體現社員的勞動管理權,在分配上,通過工分分配制來體現社員的勞動分配權。
自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來,社會生產采用了分工與協作相結合的集體勞動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一種新質生產力,即基于多個勞動力分工、協作形成的集體生產力。這是資本主義生產力比之于個體經營為特征的農耕社會生產力更有競爭力的原因所在。因此,農村改革之后的承包制的個體經營方式,雖然從權利性質上來說,也是體現勞動所有權的生產方式和經濟體制,但由于它只是基于單干的個體生產方式,形成的是一種落后的生產力狀態。因此,從滿足生產力發展的自然要求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種落后的生產方式。農村改革之后所以會出現嚴重的“三農”問題,就因為在單干條件下的農戶難以形成規模化經營,提高不了勞動生產率,而農業生產物資的價格水平卻不斷增長,導致農民種田的收入狀態不斷惡化,致使農村的主要勞動力外出打工,使農業生產呈現出邊緣化的發展趨勢。
相比于產權制度,勞權制度的歷史更早。在資本主義之前的個體手工業和自耕農的生產方式,都可以看作是體現勞動所有權的生產制度。但是,這種制度因為是基于個體生產方式,它所形成的生產力,是一種基于人力和畜力的原始生產力。因此,這種制度只是適合農耕生產力的制度,自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產生開始,這種勞權制度即成為一種落后的制度形式。
在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上,建立在分工與協作基礎上的集體經濟,則是一種新的勞權制度形式,它與原有的勞權制度相比,因為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實現和集體勞動協同作業,事實上它形成了一種不同于個體生產的一種新質生產力,即社會化的生產力。而這時的權利制度也演變為通過勞權管理體制和勞權分配體制相結合的現代勞權制度。
為什么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十四章)中說社會主義是重建建立個人所有制呢?這是因為社會主義是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上重建了勞權制度,這是重新體現了勞動投入的個人所有制。但是,這里的勞動投入個人所有制,又不同于原來的個人所有制,因為這里的勞動投入個人所有制是建立在土地和生產資料公共所有與分工、協作基礎上的勞動投入的個人所有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