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歷史虛無主義呈現出了學術化、理論化怪象,甚至妄圖構建一個有牢固哲學根基的虛無主義歷史觀體系。因此,以哲學的態度深入到歷史虛無主義的批判中實為必要。黑格爾的歷史哲學為這一批判提供了理論基點。現實性是歷史的哲學維度。歷史的現實表現為歷史本質與歷史現象的統一,表現為歷史規律展開成實體性內容的過程,表現為主客體之合力的結果。歷史虛無主義的哲學根源就在于歷史之現實的“迷失”,主要表征為:歷史認識中,非批判的經驗主義;歷史闡釋中,非反思的唯心主義;歷史評價中,非客觀的形式主義。然而,僅從黑格爾“半科學”的歷史觀出發還不足以完成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徹底批判。馬克思從歷史的前提、歷史的動力、歷史的目的三個維度超越了黑格爾的歷史觀,從而為科學把握歷史的現實提供了可靠的理論根基。
在中華民族崛起的過程中,我們既取得了不少輝煌成就,也面臨著重重困難。在這復雜多變的世界局勢面前,難免滋生出各種質疑、歪曲,甚至否定中國歷史發展道路的錯誤思潮,它們統稱為歷史虛無主義。而隨著中國的日益強大,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豐富,學術爭鳴、思想碰撞的日益開放,歷史虛無主義也借著這股趨勢包裝美化自己,使自己看上去更理論化、合理化。因此就有必要以哲學的方式對待虛無主義歷史觀,從本源上瓦解歷史虛無主義的理論根基。
一、現實性作為歷史的哲學維度:從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出發
要以哲學的名義來對待虛無主義歷史觀,首要的問題在于如何用哲學來對待歷史。然而,自哲學誕生以來,歷史一直處于哲學的旁觀者的狀態而格格不入,甚至被神學支配束縛。直到黑格爾才把哲學與歷史統一起來,就如馬克思所言,黑格爾為歷史找到了一種哲學表達。黑格爾哲學有非常強烈的歷史感,而歷史在黑格爾那里則體現出了“理性的狡計”——歷史犧牲了自己而成全了理性。回到黑格爾哲學中,我們或許可以捕捉到歷史的哲學“基因”,而現實或現實性概念正是我們理解歷史之哲學維度的起點。
(一)現實性的哲學釋義
首先,現實性被表述為“本質與實存的統一”。在黑格爾哲學的體系中,絕對精神只有外化展開為人類歷史的整個發展過程才能完成自身并達到自身。在這一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事物不斷揚棄自身而把隱藏在其中的理性即必然性開顯出來,因此感性世界中的一切都呈現出普遍性與特殊性、必然性與偶然性、永恒性與暫時性不斷變化交織、不斷運動的歷程。黑格爾把所有在這一歷程中展現出來的全部現象稱之為實存。質言之,實存即我們感受到的一切實在。然而,關鍵之點并不在于我們是否知曉了所有的實存,而在于我們是否把握到了其中的現實。換言之,現實并不直接等同于實存,現實并不是實存的全部,“現實是本質與實存或內與外所直接形成的統一”。所謂本質,我們可以理解為蘊含在事物當中的普遍性與必然性,或是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因素。而事物的本質并不會直接呈現出來,而是寓于具體的、偶然的、個別的運動變化著的萬事萬物當中,即在全部的實存當中。當然,現實也不直接等同于本質,而是本質已經展開為實存的那一部分。總而言之,“現實性始終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如果這種統一不存在,那種東西就不是現實的,即使他達到了實存也好”。
其次,現實性是自我意識的揚棄。自我意識在黑格爾那里指的是個別意識,是歷史發展的中介階段。意識的目的是要努力達到本質,自我意識是對純粹意識的揚棄。純粹意識就像純粹的理念一樣并不表現為具體形態,它要通過自我意識的能動作用,實現對自己的否定,從而展開成“現實形態的可變的意識”,即達到它的個別性;而這種個別意識,在黑格爾看來是一種“苦惱意識”,它與自己的對象處于一種對立的狀態中。因此它必然通過“勞動”來對待這種對立,所謂的“勞動”是意識的自我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現實性就在這一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中得到彰顯。現實性是“那已表現成現實形態的不變意識”。這里的關鍵之點在于,自我意識“作為個別的存在,這存在以欲望和勞動的形式對待現實性”,自我意識要否定的是自己的個別的欲望。個別的欲望是“苦惱意識”之根源,對這種欲望的揚棄就達到了對“自己的自在自為的意識”。自在自為的意識是認識并把握到自身之普遍性的意識,同時也是“表現成現實形態的不變意識”,即現實。
最后,現實性在其展開過程中表現為規律性。恩格斯曾在《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中論述道,“現實性在其展開過程中表明為必然性”,這種必然性即為規律性。自古以來的哲學家都試圖在永續運動、無物常駐的世界中尋找永恒不變的東西。從水、火、氣到理念、靈魂、上帝,為的都是要找到這些變化當中的必然性規律,以及這種規律的依據。黑格爾也不例外。黑格爾的最大功績在于,他把變與不變看成是統一體,把規律性本身看成不斷生成、不斷運動的過程,把它看成現實化的過程,尤其體現于“現實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現實的”這一點。現實的展開,既然表現為運動變化著的規律性,那么哲學的任務就要求我們深入到現實的展開過程中去把握其中的規律,并為其找到依據,這也是歷史哲學的任務;進而言之,現實性的哲學闡釋,為歷史開辟了一條哲學之路。更確切些說,現實或現實性概念為哲學與歷史的溝通搭建了堅實可靠的橋梁,為我們探索歷史、認識歷史、闡釋歷史以及評價歷史找到了本體論根基。
(二)歷史書寫的三種方式
歷史因與我們有或長或短的時間距離,我們只能通過歷史的“遺物”來追溯歷史,例如語言、文字、文物、遺址等。當然,我們這里僅指的是文字所記載的歷史或書寫的歷史。黑格爾從哲學的視角把書寫歷史的方式分為三種類別。
第一是原本的歷史。原本的歷史的最大特點,就是它能提供給我們歷史的真材實料。它大都是由歷史的親歷者見證者所寫,他們“所能涵括的是一小段時間,能描述的是各個具體的個人和某些具體的事件。他從自己的經驗直觀之中獲得素材并進行寫作”。既然原本的歷史是由作者在直觀經驗中獲得,那么構成它的必然是一些各處分散的、偶然發生的,甚至轉瞬即逝的材料和事件。在黑格爾看來,原本的歷史是缺乏反思的。原本的歷史大致相當于仆人寫的歷史。仆人與歷史人物保持著獨特的切近關系,所以他離歷史事件最近,他寫的歷史是最真實的。然而為什么黑格爾又在解釋“仆人眼中無英雄”這句俗語時會說,“原因不在于英雄是不是英雄,而在于仆人只是仆人而已”,是因為仆人看到的歷史,只是歷史的感性材料,他沒有深入到這些感性材料中把握歷史的“精神”。換言之,仆人只是看到了歷史的實存,而沒有看到歷史的現實。
第二是主觀的歷史。主觀的歷史是作者從自身的信念、理念和原則出發來對待歷史材料的方式,其中又可分為效用的歷史和批判的歷史。效用的歷史表達的是對歷史材料、歷史事件的主觀闡釋。簡言之,就是根據個人或實際的需要,對歷史進行復述,從而達到特殊的目的和實際效果。這是自我意識之欲望的表現之一。黑格爾稱之為“壞的主觀唯心主義”,“每個人都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的時代精神下將自己的精神帶入這些作品之中……但是它們通常僅僅充斥著未經處理的材料”。批判的歷史是用一種看似原則性的方法評判歷史。這里的“批判”,黑格爾是在消極和否定的意義上使用的。它的最主要的特點是自認為掌握到了歷史的最抽象的普遍原則,并用這些普遍性原則來否定歷史。如果說效用的歷史是“壞的主觀唯心主義”,那么批判的歷史就是一種“空的主觀唯心主義”。之所以稱之為“空”,是因為這些所謂“批判”和“否定”,并沒有深入到歷史的主體性內容當中,它是一種“外部反思”。與原本的歷史的寫作方式相反,批判的歷史沒有看到歷史的實存,而試圖用抽象的概念去直接把握歷史的現實,這是主觀的歷史的理論形態,但它走到了歷史的反面,否定了歷史的現實性。
第三是哲學的歷史。如果說,主觀的歷史是由歷史學家所寫,那么哲學的歷史則由哲學家所寫。哲學的歷史講究的是一般性的歷史,但一般的歷史不是抽象的歷史,而是包含所有歷史內容的歷史,也就是歷史的現實。黑格爾把世界歷史與世界精神聯系起來,他認為世界歷史的進程是精神展開它自身的過程,“在歷史的喧囂背后,其實有著一個內在的、沉默的、隱秘的事業在悄悄地行進,這就是‘世界精神’要實現自己的‘自由’的終極目的”。這種精神的“自由”只有在哲學的反思中才能實現;也只有在哲學的反思中,才能在紛繁復雜的歷史實存中甄別出歷史的本質性內容。顯然,與對原本的歷史和主觀的歷史態度相反,黑格爾對哲學的歷史有一種無比堅定和肯定的態度。他稱哲學的歷史為真正的歷史,這里所說的“真正的歷史”并不是指歷史的真相,而指的是歷史的真理或歷史規律。雖然從整個哲學體系來說,黑格爾的歷史哲學仍存在理論與現實的矛盾,但就像馬克思所言,黑格爾為歷史找到了一種哲學表達,我們所要發揮的是這種哲學表達之積極的一面,即他對歷史的哲學態度。
(三)現實性之于歷史的哲學意蘊
從黑格爾的歷史哲學出發,在其強大的辯證法原則的推動下,歷史之現實的哲學內涵便顯現了出來。歷史的現實性可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歷史本質與歷史現象的統一。如同現實是“本質與實存的統一”一樣,歷史的現實就是歷史本質與歷史現象的統一。歷史的本質指的是歷史的必然性,體現為歷史發展的規律性;歷史的現象指的是歷史所呈現出的雜多感性經驗材料,它以敘述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為中心。歷史的現象通過各種歷史“遺物”直接給予我們,但這并不全是歷史的現實,因為它們充滿了“瑣碎的細節”和“奇聞異事”,只有那些蘊含著深刻的歷史必然性和規律性的歷史現象,才稱得上是歷史的現實。例如,20世紀初的中國,我們看到的現象是為尋求中華民族的生存之道,各階級派別發起的此起彼伏的各種政治運動,而只有中國共產黨及其探索的中華民族救亡圖存之路,才真正符合歷史必然性,才是歷史的現實。當然,每一個歷史現象都有其發生的歷史根據,但歷史根據不完全等同于歷史規律。歷史根據可以是偶然的、個別的、特殊的,而歷史規律是客觀的、不以個人的意志而轉移。
其二,歷史的現實展開為具體的實體性內容。這里要強調的是避免陷入另一個極端:把歷史的現實性看成抽象的公式。歷史的現實顯然內含著歷史的普遍性原則,但在不同條件下,這些普遍性原則同樣呈現出不同的,甚至有時截然相反的具體內容。例如,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同樣體現的是資產階級推翻封建貴族階級的歷史必然性,但其展開的歷史內容卻有著天壤之別。另外,具體的實體性內容的展開是一個過程,這就是說,歷史的現實本身是不斷生成、不斷運動的歷史過程,它不是我們一旦把握,就可以一勞永逸的教條。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出現的一些“經濟決定論”者似乎犯的就是這個錯誤。因此,“作為一個整體,現實乃是相對于個別事物之固定存在的一種生成,是以事物能夠被證明是融入過程的環節作為前提條件”。可見,如同真理一般,歷史的現實應作為一個整體來把握,這個整體意味著形式與內容、本質與現象、邏輯與歷史的統一。
其三,歷史的現實是主體與客體之合力的結果。歷史過程本身就是由無數個互相交織的力量推動著而產生出的一個合力的結果。歷史的主體性主要指的是人的主觀能動性。一方面,正因為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歷史才呈現出了多樣的具體內容,它是歷史能夠不斷運動的不竭動力;歷史發展的過程其實也就是人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向前推動的過程。另一方面,人的主觀能動性并不是肆意地發揮作用,它必須根據客觀的歷史條件,并在其基礎之上發揮創造性的功能。主體與客體的分離、主觀與客觀的分裂都不是歷史的現實性的體現,它只能被視為歷史的部分片面的現象而被歷史所揚棄。例如,我國在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因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而脫離了歷史規律,因此它只能作為一個歷史教訓和歷史經驗來反思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應把它作為歷史的現實來否定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性與客觀性。據此而言,主客體的矛盾統一是歷史的現實之呈現的必要條件。
二、歷史之現實的“迷失”:虛無主義歷史觀的哲學表征
歷史的現實是哲學所要觀照的對象,也是我們探究歷史規律、把握歷史發展脈絡、構建歷史藍圖的根本依據。而對歷史之現實的洞察需要我們站在正確的立場、根據客觀的事實、運用科學的方法得以實現,也就是說,歷史的現實不是我們一睜開眼、一伸出手就能看到、觸摸到的。我們很容易被片面的歷史現象所迷惑,被碎片化的歷史材料所誤導,這種“迷惑”和“誤導”又反過來影響到我們對待歷史的立場和方法,從而歪曲了我們的歷史觀。歷史虛無主義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形式。從根本上說,歷史虛無主義就是歷史之現實性的迷失。它犯了三個哲學上的錯誤:歷史認識中的非批判的經驗主義;歷史闡釋中的非反思的唯心主義;歷史評價中的非客觀的形式主義。
(一)歷史之現實的迷失之一:非批判的經驗主義
非批判的經驗主義指的是把個別的歷史材料不加深入分析就當作歷史的現實,并奉其為歷史的真理,這是我們在認識歷史的過程中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如今的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歷史文獻通過技術手段呈現在我們面前,其中不乏從未出現過的歷史真跡或一些記載著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的二手資料。有些材料所提供的歷史信息,甚至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這就為歷史虛無主義提供了可乘之機。由于這些歷史材料的真實和新奇,一些別有用心者便把它們奉為歷史的“真相”,自稱發現了歷史的“真理”。而且由于這些歷史材料的真實性是可以被考證的,所以他們的言論在社會上有相當大的市場,很多不知情的民眾信以為真并深信不疑。但是,按照黑格爾的說法,他們認識的只是原本的歷史,在黑格爾那里,原本的歷史不就是原始歷史材料的無序堆砌嗎?不就是真實的歷史事件的碎片化再現嗎?不消說,原本的歷史僅僅只是歷史對于我們的感性雜多;更不消說,原本的歷史是歷史研究所要批判性審視的對象。
非批判的經驗主義的哲學根源,在于割裂了本質與實存的關系,把全部的實存看成本質,或把片面化的實存當作唯一的本質。一段真實的歷史重現在世人面前,當然是一件值得慶幸并為之驕傲和欣慰的事,也是對于人類文明來說值得激動和興奮的事。然而,歷史若只停留在“重現”階段,那必將只是曇花一現,就僅剩下滿足我們的好奇心的作用了。但是人類文明的向前推進,并不只是因為我們發掘出了多少新鮮的歷史,而是因為我們從歷史中讀懂了歷史并傳承了歷史。由此可見,歷史的實存絕不是歷史直接賦予我們的真理,歷史的真理需要我們深入到歷史的實存中,采用批判的視角來把握之。
因此,同樣可以說,非批判的經驗主義沒有以洞察本質的目的批判性地審視歷史的實存,甚至它們根本不屑于揭示歷史的本質。其導致的后果就是,往往一抓住某一歷史的片段就推演出結論。譬如,有些自詡為歷史學者的人認為,1945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戰場的失敗完全是由于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又譬如,他們把國民黨在大陸的潰敗,僅僅歸結為軍事的失敗。無論是“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還是“國民黨在大陸的軍事失敗”都是歷史的不爭的事實,這一點我們無可否認,但這僅僅是歷史的實存,一旦我們深入到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中,深入到中華民族尋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現實運動中,我們就會意識到,歷史的本質不在于日本侵略者自身遭到了多大的打擊,不在于國民黨的軍事策略在多大程度上是失敗的,而在于“中國的現代化事業何以必須通過一場社會革命來為其奠基,而這一社會革命又何以最終取得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的基本定向”。
(二)歷史之現實的迷失之二:非反思的唯心主義
非反思的唯心主義指的是根據個人的主觀意志裁剪歷史、拼湊歷史,使歷史呈現出強烈的個人化傾向。非反思的唯心主義主要出現在對歷史的闡釋過程當中,并以一定的學術化方式體現。歷史的闡釋難免會受到客觀歷史條件的限制,受到闡釋者的文化背景、學識背景及闡釋視角的影響,而且根據解釋學原理,我們對歷史的闡釋本身就是一種“效果歷史”。科學闡釋的目的是要讓歷史觀照我們的現實,讓歷史煥發當代意義。然而泛個人化、唯主觀化的歷史闡釋顯然違背了這一點。泛個人化的闡釋“將完全個體私域的日常生活混同為社會現實的客觀歷程”,它的典型表現就是把某一歷史人物的某一方面的缺陷和失誤,放大成其一生的敗筆,從而抹黑否定歷史人物。唯主觀化的闡釋同樣“背離文本話語”,“以前在的立場和模式”“對文本作符合論者主觀意圖和結論的闡釋”,它的典型表現就是把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歸結為個人追求私利的結果,似乎歷史的發展是由幾個重要人物追求一己私利而推動的。
之所以說非反思的唯心主義具有一定的學術化傾向,是因為他們在闡釋歷史的時候把碎片化的歷史片段,經過美化加工,整合成一個看似完整又符合邏輯的歷史敘事,使其從表面上看沒有任何主觀蓄意的痕跡。這在理論上大致相當于黑格爾所說的“效用的歷史”,即由“壞的主觀唯心主義”勾畫的歷史。因此,非反思的唯心主義對歷史的“學術化”整合,其實是對歷史的非學術化。學術化本身要求用科學的態度對待歷史,而無論是泛個人化的歷史闡釋,還是唯主觀化的歷史闡釋,都把歷史虛化了:它們根本沒有關注到歷史的現實,根本沒有要求聚焦歷史的必然性,也就根本沒有闡釋出歷史的真正意義。用黑格爾的話說,非反思的唯心主義用“欲望”來表達歷史并試圖操縱歷史,而最終脫離了歷史,并陷入“苦惱的意識”中。
非反思的唯心主義的哲學根源在于自我意識的隨意發揮,而非自我反思、非自我否定。在哲學上,反思一般指的是以自我為對象的審視;在辯證法意義上,反思就是自我否定、自我揚棄。歷史的闡釋本身就是一個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運動的過程。歷史在闡釋的過程中不斷開顯出其當代意義,這如同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一樣。傳統文化本身屬于歷史的“遺物”,它是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又被當代人“再現”的事物。我們所說的弘揚傳統文化,是要在當代的生活方式下發展傳統文化,這必然是一個對傳統文化的批判性繼承的過程。我們對歷史的態度同樣如此:歷史的闡釋,一方面要尊重歷史的真相,保留歷史的真實;另一方面,是要對歷史進行反思。對歷史的反思就是對我們自己的反思,而這一反思的過程,正是在歷史的闡釋過程中完成的。不消說,歷史的現實同樣是在反思中被我們所把握到。
(三)歷史之現實的迷失之三:非客觀的形式主義
非客觀的形式主義指的是把抽象的歷史原則運用到一切歷史的內容之中,其主要出現在對歷史的評價中。歷史的評價構成歷史發展的重要環節,如何看待我們的過去,對于人類文明來說決定著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往往在這一環節中我們迷失了歷史的現實。當面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過程中的重重困難險阻時,我們如何評價中國共產黨開創的社會主義道路;當面對國外政治、經濟、文化各種勢力步步緊逼時,我們又該如何評價中國當下所走的道路。對于這一問題,很多人都陷入了形式主義的窠臼中。歷史虛無主義在當今中國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用一般的歷史規律否定中國道路,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中國人民的主體地位。例如,用改革開放后中國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來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或用當今中國出現的部分困難和局部問題來否定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就。此類種種,深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把我們所掌握的原本科學的歷史發展規律形式化、教條化、抽象化。
聯系到我們自己的理論研究,歷史唯物主義已經被公認為是客觀的歷史原則,但問題在于我們如何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說,我們該以什么樣的方式展開高度理論化了的歷史圖景。形式主義是常犯的一個錯誤。因為在歷史長河中的無數的偉人,無論他們的思想有多么深邃,無論他們所留下的理論財富有多么博大,最后傳承下來的都是其中蘊含的高度凝練的方法和原則。這些方法和原則極容易被無條件地拿來運用,這是形式主義最集中的體現。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和原則也難逃形式主義的糾纏。對于這一點,只要了解一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初期的坎坷歷史,就可得到印證。所以歷史的一般原則,特別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一般原則所告訴我們的歷史發展規律,“絕不能被當作抽象的普遍性來理解,并且絕不能對之進行外在反思的運用”。
“外在反思”是黑格爾的用語,其主要用來否定主觀思想的抽象的片面性。因此形式主義實際上是一種主觀主義,并且它是一種比較高級的主觀主義。說它“高級”是因為這種主觀主義聲稱自己掌握了客觀規律——事實上它們的確懂得客觀規律——并嚴格遵循了這種客觀規律。然而,孰不知,正是因為它們對客觀規律的這種偏執,葬送了客觀規律對人類歷史發展的價值。用海德格爾的話說,它們“用空洞的方法構想破壞了科學”。形式主義把客觀規律用在非客觀的內容上,必然造成歷史評價的嚴重歪曲。歷史評價要求的是形式與內容的統一、邏輯與歷史的統一、過程與結果的統一。歷史評價非常嚴格地以歷史的現實為前提,只有在理解并把握歷史的現實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深入本質的歷史評價。顯然,歷史虛無主義是不明白這一點的。
三、歷史之現實的把握:“科學的”歷史觀何以可能
對歷史之現實的本質性揭示必然引導出以下的問題:我們如何真實準確地把握到歷史的現實,從而避免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圈套中;質言之,歷史的現實性的依據是什么?這也是一個歷史的本體論問題,關涉到我們如何建立一種科學的歷史觀。當然我們現在知道由馬克思創立的唯物史觀是毋庸置疑的科學的歷史觀。但關鍵之點在于,馬克思該如何批判性地超越黑格爾的歷史觀,從而完成歷史觀上的革命性變革。只有厘清這一根本性的問題,才能理解我們是在何種意義上篤定歷史虛無主義的荒謬性,又在何種程度上堅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一)黑格爾“半科學”的歷史觀
在一些黑格爾唯心主義的批判者看來,黑格爾的歷史觀是典型的神秘主義,說他的歷史哲學完全是為他的唯心主義體系服務的。毫無疑問,這種觀點的唯物主義立場是正確的,但他們所得出的全盤否定黑格爾歷史觀的結論,多少有些片面,至少馬克思不這么認為。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黑格爾“為歷史的運動找到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就它是一種歷史的表達而言,黑格爾至少揭示了“人的產生的活動、人的形成的歷史”。言下之意,黑格爾為歷史規劃了一個符合邏輯的龐大的體系,這一點是在他之前的哲學家和歷史學家那里找不到的,所以,黑格爾的歷史觀是“半科學”的。所謂“半科學”是說在黑格爾的歷史觀當中,產生了部分的科學性的萌芽,抑或已部分體現了現代科學歷史觀(唯物史觀)的基本因素。這一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性的,這源自黑格爾的強大的辯證法體系。他把辯證運動的原理運用到了歷史中,把歷史當作符合邏輯并可以被思維把握到的過程。其次,歷史是具體的。眾所周知,黑格爾善于抽象的概念推理,但他從未認為,這個世界僅有抽象概念而無其他。黑格爾非常重視概念具體展開為內容的環節,他認為,這是達到真理之必不可少的過程,人類歷史也不例外。最后,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目的,歷史是有追求的,它是目的性和規律性的統一。歷史的目的是那個自在自為的王國。由此可見,黑格爾的歷史觀對于后來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建構是奠基性的,很難說,如果沒有黑格爾的歷史觀,馬克思還能否如此精準地找到解剖歷史的切入點。
盡管黑格爾的歷史觀有了些許科學的因素,但它仍不是徹底的科學的歷史觀。馬克思非常直接地點明了其要害,他說黑格爾的歷史觀只有“批判的形式”,而非“批判的運動”。批判的形式指的就是辯證法,批判的運動指的是感性的活動。在這里,馬克思的意思是說,黑格爾把辯證法的形式強加到了歷史的內容上,使歷史的內容僵硬地符合辯證法的邏輯,而不是從歷史發展本身,不是從歷史運動本身昭示出辯證法。這就是所謂的“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表達”。另外,在理解“本質與實存的統一”時,黑格爾“把歷史的普遍關系神秘化了”,因為歷史的本質最后仍被導回到了絕對精神中。毋寧說,從歷史的起點開始,黑格爾就自始至終把歷史看成精神的外化史。所以,對于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因,盧卡奇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由于黑格爾“仍然禁錮在思維和存在、形式和內容的兩重性中”,他不能明白民族意識的真正性質,從而導致其“不能深入理解歷史的真正動力”。可以說,黑格爾的哲學體系本身,必將導致這個結果。說得更確切些,黑格爾從概念上闡明了歷史的現實是什么,但當他試圖從具體的歷史內容中去把握歷史的現實的時候,卻被他的體系束縛住了。
(二)馬克思對黑格爾歷史觀的超越
黑格爾對歷史現實的思辨把握,就是馬克思突破的地方。可以說,馬克思一生都在探索“歷史之謎”,因為他“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同樣知道歷史科學的建構需建立在科學的歷史觀基礎上。作為科學歷史觀的歷史唯物主義,從三個最基本的方面超越了黑格爾的歷史觀。
第一,歷史的前提——感性的主體。
感性的主體,用馬克思的話表述就是“現實的人”,這里實質上是對黑格爾哲學之本體論層面的反思。黑格爾把精神的主體看成歷史的前提,感性的主體是馬克思對黑格爾的首要超越。感性的主體不僅意味著其中包含有能動性的主觀意識——這一點是馬克思從黑格爾那里繼承下來的——而且更意味著,一種客觀的規定性被賦予到主體中來。客觀的規定性是主體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自然歷史條件,與精神主體的無限性不同,感性主體一開始就受到限制,它是有限的主體。
第二,歷史的動力——感性的活動。
感性的活動之所以成為歷史的動力,是因為感性的活動是感性主體有意識地改造客觀對象的運動,就是我們所說的實踐。黑格爾其實也不否認歷史的進程中人的勞動的重要作用,但問題在于,黑格爾把人的勞動看成精神主體實現自我的中介,因而把實踐降格為了一種工具性的在場。而在馬克思那里,實踐是具有根本性和本質性地位的,更徹底地說,我們所看到的歷史就是人類的實踐史。
第三,歷史的目的——人的解放。
人的解放,在馬克思那里指的是人的“自由個性”的充分發揮。這里所說的“個性”,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人的性格志趣,而指的是人的能力,一種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因此千萬不能把“自由個性”理解成西方價值觀中的自由觀念。“自由個性”的充分發揮,就是人的實踐能力的充分發揮,從而使得在我們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再有任何被支配的強迫的力量干擾,這是“人的解放”的應有之義。反觀黑格爾的歷史目的論,它也為人類設立了一個自在自為的完美國度,但這一目的的實現,僅僅只需要我們把握所謂的“絕對知識”而已。黑格爾把認識世界作為歷史的終極歸宿,他認為,只要人類把握到了歷史的規律,把握到了萬物的理念,就能達到自在自為的狀態。孰不知,人的解放是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內在統一,是“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
歷史的前提、歷史的動力以及歷史的目的基本構成了馬克思超越黑格爾歷史觀的主要維度,從而找到了把握歷史現實的路徑。這條路徑是“深入到歷史的本質性的一度”當中的,也只有“深入到歷史的本質性的一度”當中,我們才能真正懂得馬克思的歷史觀與黑格爾的歷史觀之間的差別,才能真正洞察到馬克思對黑格爾歷史觀的批判性超越。就如同海德格爾所言,馬克思對歷史的本質的考察,比其余的歷史學優越。
(三)把握歷史之現實的科學路徑
面對當今形形色色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我們應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從根本上反擊并糾正歷史虛無主義的荒謬性。其中的重要之處在于我們如何在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中洞察到歷史的本質;如何在主觀主義盛行的歷史闡釋中實現具有反思性的歷史再現;如何在價值多元化的當今世界堅持符合具體實情的歷史評價。總而言之,我們要做的是以科學的歷史觀為指導,使我們的歷史研究回到歷史的現實中去。
首先,要站在人民的立場把握歷史的現實。作為科學的歷史觀的歷史唯物主義是有明確的階級立場的,這個階級立場就是人民的立場。馬克思曾不止一次說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因為,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即生產活動就是由勞動人民創造的。勞動人民不僅創造物質文明,而且還創造精神文明。一些文學作品的創作,科學技術的誕生無不來源于人民,凝聚著人民的智慧。人民是有階級性的,馬克思主義反對把人民當作抽象的人來理解,反對把人民抽象化為人性。要研究歷史的人的活動,必須把人民放在社會關系中來理解。“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句話闡明了人民之階級性的理論依據。
其次,在不斷的創造性實踐中把握歷史的現實。歷史在人的實踐中生成,實踐也是我們認識歷史的過程。認識歷史重在把握歷史規律,但歷史規律不會像自然規律一樣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得來,而必須通過對象性的活動來把握之。對象性的活動指的是人的主觀意識作用于客觀事物,使新的事物呈現出來的過程,也就是創造性的實踐活動。這種創造性的實踐活動的最大特點是具有反思性。我們能在這種實踐活動中反觀自身,并改造自己的意識,從而達到我們的思維與客觀的歷史規律的統一。
最后,從文化的交流對話中把握歷史的現實。歷史規律是普遍的,但歷史規律的呈現方式是多樣的,這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就會生成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不同的價值觀念,這些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歷史觀。可以說,歷史虛無主義的形成就是不同思維方式和不同價值觀念的相互作用在歷史觀上的體現。科學的歷史觀是不斷發展著的,面對合理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它能吸收包容;而面對狹隘的虛妄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它則堅決地抵制和批判,并在這種抵制和批判中完善自己。因此,也可以說,人類對自身文化的揚棄過程,同樣也是我們把握歷史的現實的過程。
作者:余根雄
文章來源:《學術交流》2023年第01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