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歐陽英,湖南武岡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長城學者”、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理事,中國“三個代表”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毛澤東哲學思想等。
摘 要:“更多地強調《資本論》的唯物主義基礎”,是馬克思留下的重要課題。《資本論》中重點論述的工人活勞動,實質上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中的“人的感性的活動”。馬克思以工人活勞動為立論基石,將《資本論》的理論體系建立在物質生產勞動實踐的基礎上,為《資本論》奠定了歷史唯物主義基礎。馬克思透徹分析了工人活勞動與價值創造的內在聯系,為《資本論》奠定了科學的價值論基礎。馬克思揭示出工人活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這個被掩蓋的事實,科學地說明了資本與勞動的關系,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為工人運動由自發走向自覺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為《資本論》的歷史地位奠定了牢固的現實基礎。
關鍵詞:《資本論》;歷史唯物主義;工人活勞動
1879年,馬克思在致卡洛·卡菲埃羅的信中提出,希望在向讀者介紹《資本論》時,“更多地強調《資本論》的唯物主義基礎”(《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439頁)。列寧準確地理解了馬克思上述希望的深刻含義——他不僅明確指出《資本論》“是用唯物主義方法科學地分析一個(而且是最復雜的一個)社會形態的范例,是大家公認的無與倫比的范例”(《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第163-164頁),同時還將閱讀《資本論》而在其中“找不到唯物主義”稱為“可笑的怪事”。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圍繞《資本論》的“唯物主義基礎”這個課題,進行了大量的探討,成果極其豐富。例如,王峰明的《〈資本論〉與歷史唯物主義微觀基礎——以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為例》(參見王峰明),豐子義的《〈資本論〉唯物史觀的呈現方式與獨特作用》(參見豐子義),趙敦華的《〈資本論〉的“唯物史觀底本”》(參見趙敦華),范迎春、卜祥記的《唯物史觀的〈資本論〉定向與〈資本論〉的唯物史觀性質》(參見范迎春、卜祥記),郗戈的《〈資本論〉的“三重批判”與歷史唯物主義建構》(參見郗戈),等等。本文嘗試從工人活勞動入手,為這個課題的探討增添一個新的視角。
理解工人活勞動,應從三個遞進的層次進行把握。首先是“勞動”。物質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礎,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石。其次是“活勞動”。活勞動區別于死勞動、物化勞動、對象化勞動,是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的源泉。馬克思曾用“勞動是活的、造形的火”(《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73頁)這一比喻,將活勞動形象地呈現出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工人的”活勞動。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遭受資本家剝削的是“工人的”活勞動,遭受資產階級壓迫的是工人,因此,工人運動是推翻資本主義的物質力量。通常,人們在研讀《資本論》時,更多的是關注工人活勞動的經濟學意蘊。(參見顧鈺民)而實際上,更進一步說,工人活勞動的哲學意蘊也應該引起高度關注,其中更應該高度重視的是工人活勞動的歷史唯物主義意蘊,因為工人活勞動與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中的“人的感性的活動”,都是物質生產勞動實踐這個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石性范疇在不同語境中的具體使用形式。三者具有內在的一致性。把握這三者的一致性,特別是把握工人活勞動的歷史唯物主義意蘊,有助于在《資本論》中“找到”唯物主義,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資本論》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
簡言之,從工人活勞動的歷史唯物主義意蘊出發可以看到以下三點。第一,馬克思通過對工人活勞動轉為對象化勞動、物化勞動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工人活勞動與“人的感性的活動”相一致,同樣具有鮮明的物質性和社會性,從而將《資本論》的理論體系建立在物質生產勞動實踐的基礎上,為《資本論》奠定了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第二,馬克思透徹地分析并深刻地闡釋了工人活勞動與價值創造特別是與剩余價值創造的內在聯系,為《資本論》奠定了重要的價值論基礎,構建起真正科學的價值論體系。第三,馬克思不僅深刻揭露出工人活勞動創造的剩余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這個被掩蓋的事實,詳盡徹底地剖析了勞動異化形成的深層原因,同時也科學地說明了資本與勞動的關系,為風起云涌的工人運動提供了合法性,為自發的工人運動提供了科學理論,使其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轉變為自覺的工人運動,從而為《資本論》的重要歷史地位奠定了牢固的社會現實基礎。
一
馬克思對歷史唯心主義的批駁,是從人的感性活動出發的。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為確立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立足于“人的感性的活動”,不僅批駁了唯心主義,也批駁了費爾巴哈。在他看來,唯心主義的根本錯誤在于“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99頁)。雖然“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喜歡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實踐的、人的感性的活動”(同上,第501頁),“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同上,第499頁)。在同時期的著作中,馬克思還對歷史唯物主義展開了大量細致的分析。例如,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同上,第519頁),而且,“這些個人是從事活動的,進行物質生產的”(同上,第524頁)。更進一步說,“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同上,第529頁)。馬克思有關人的感性活動的每一個具體分析,都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在分析推進的每個節點上,逐一劃清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的界限。馬克思警示大家,如果脫離了現實性、能動性與社會性的“人”,如果脫離了人的感性的物質生產活動,則勢必會陷入歷史唯心主義的泥潭。由此可見,“人的感性的活動”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初性概念。
正是從“人的感性的活動”出發,馬克思不僅客觀地分析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確立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等一系列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基本準則,而且將唯心主義從歷史領域中徹底地驅趕出去。在歷史唯物主義看來,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得到不斷發展,是因為“人的感性的活動”的發展,即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人的感性的活動”發展的結果。但是,歷史唯心主義沒有看到這些。關于這一點,正如馬克思在批判費爾巴哈時所指出的:“他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同上,第528頁)。馬克思極為重視“人的感性的活動”對于歷史唯物主義誕生的基礎意義,并且最終將這種有別于費爾巴哈的舊唯物主義的新哲學,稱為“實踐的唯物主義”(《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7頁)。實際上,“實踐的唯物主義”的提法表明,馬克思在思想認識上發生了重大飛躍,他已經在理論創新的迷霧中敏銳地看到了“實踐”是“歷史唯物主義”的根基。對于馬克思來說,將“歷史唯物主義”表述為“實踐的唯物主義”,就是為了凸顯“實踐”的重要性。從“人的感性的活動”出發,是馬克思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起點;馬克思正是在揭示“人的感性的活動”在歷史發展中的基礎意義之上,進一步闡明了“物質生產勞動實踐”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從而構建起具有科學性的歷史唯物主義。
從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出發,工人活勞動無疑是一個重要的經濟學概念,是人們認清價值與剩余價值如何產生的關鍵。(參見趙準)但就其本質來看,工人活勞動則是馬克思在經濟學語境中對“物質生產勞動實踐”這個歷史唯物主義基石性范疇的重要應用。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指出,“活勞動就是活勞動能力的勞動,就是活勞動能力自己的生命表現”(《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55頁),從中可以看出,活勞動就是活生生的具有勞動能力的工人的勞動,是工人自己的生命表現。這便與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提出的“有生命的個人”(《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19頁)所從事的“人的感性的活動”在內涵上相一致。二者是“物質生產勞動實踐”在經濟學語境和哲學語境中的分別使用。再進一步,馬克思之所以強調“物質生產勞動實踐”的基石性作用,是因為“物質生產勞動實踐”同時具有物質性和社會性,而工人活勞動也集中體現了物質性與社會性。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所關注的工人,是大工業時代的產業工人,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物質性和社會性,是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近年來,不斷有研究者在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馬克思當時要把目光焦點放在工人身上。其實答案非常簡單,馬克思使用的是歷史唯物主義視閾,因此,他必然會把目光焦點放在作為當時物質性和社會性力量最高水平代表的產業工人身上,也必然會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產業工人的生命活動的表現——工人活勞動上。實際上,馬克思的研究范圍是全方位的,資本主義社會經濟運行中的各種主體(如消費者、企業家、管理者等),都在馬克思的視線中。只不過馬克思對他們的研究和論述,都是圍繞著產業工人這個主角展開的,都是服務于為產業工人求解放這個根本目標的。
與活勞動相對應的是死勞動,也被稱為物化勞動、對象化勞動,在《資本論》的不同章節中,可以看到馬克思對這三個概念的靈活運用。對死勞動、物化勞動、對象化勞動與活勞動的關系,馬克思專門從“時態”上進行了界定:“過去的對象化勞動同現在的活勞動之間的差別,在這里僅僅表現為勞動的不同時態的形式上的差別,一個是處于完成時態,另一個是處于現在時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15頁)從篇幅數量上看,可以說,馬克思對死勞動、物化勞動、對象化勞動的分析論述,遠遠超過了對活勞動的分析論述,因為馬克思要通過分析論述對象化勞動來論證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物質性。馬克思指出:“在機器[體系]中,對象化勞動本身不僅直接以產品的形式或者以當做勞動資料來使用的產品的形式出現,而且以生產力本身的形式出現。”(同上,第186頁)很顯然,這明確地告訴我們,資本主義社會中“龐大的商品堆積”(《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47頁),急劇增長的物質財富,特別是生產力、生產方式、社會經濟結構、社會發展進程等,都是對象化勞動的體現。由此可以推論出,人類社會發展的堅實的物質性基礎是由物化勞動賦予的。在這個堅實的物質性基礎上,龐大的上層建筑得以建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成為物質性的、受到自身客觀規律支配的“自然歷史過程”。
面對與活勞動相對應的死勞動、對象化勞動、物化勞動等概念的確立,接下來可以提出的一個十分簡單的問題便是:究竟是什么被對象化了,是什么被物化了,是什么被凝固成死的形式了。應當說,《資本論》中有關上述問題的答案也是簡單的,那就是活勞動。也就是說,在大機器生產過程中,真正被對象化、被物化、被凝固成死的形式的是活勞動。馬克思指出:“在勞動過程中,勞動不斷由動的形式轉為存在形式,由運動形式轉為對象性形式。”(《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21頁)這里所說的“動的形式”就是活勞動。馬克思還進一步指出了活勞動的重要特性:“處于流動狀態的人類勞動力或人類勞動形成價值,但本身不是價值。它在凝固的狀態中,在對象化的形式上才成為價值。”(同上,第65頁)活勞動本身不是價值,只有被凝固、被對象化、被物化以后,才成為價值。也正是因為工人的活勞動自身天然具有這種能夠被對象化,能夠被物化,能夠被凝固成死勞動的特性,所以才有了我們所感受到的物質生產、物質生活以及物質世界,也才有了歷史唯物主義從根本上戰勝各種歷史唯心主義的現實物質依據。
因此,針對《資本論》,需要充分認清工人活勞動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為其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的重要作用。以工人活勞動為立論基石,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能夠通過政治經濟學批判戰勝古典政治經濟學領域中的唯心主義的重要法寶。《資本論》的問世彰顯了馬克思作為思想巨匠的風范: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從宏觀層面對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進行了科學的把握,發現了物質生產勞動活動(物質生產勞動實踐)的決定性作用,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創立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他在《資本論》中從微觀層面對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具體場景進行了深入剖析,揭開了圍繞工人活勞動展開的全部“秘密”。嚴格地說,要想理解《資本論》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就需要到工人活勞動那里去尋找。
二
從《資本論》及其相關的一系列書稿及手稿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馬克思對價值源泉這個爭議問題的論斷,對剩余價值這個重大秘密的發現,對勞動異化這個嚴酷事實的揭露,都是建立在對工人活勞動的深入分析的基礎上的。舊的勞動價值論主張勞動是價值的源泉,對此,馬克思肯定了它的合理性。但是,馬克思進一步提出,工人活勞動才是創造價值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這就意味著,各種形式的死勞動、物化勞動、對象化勞動都不是創造價值的源泉,它們在價值的增殖過程中起著與活勞動完全不同的作用。“活勞動只不過是這樣一種手段,它使對象化的死的勞動增殖價值,賦予死勞動以活的靈魂”。(《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10頁)如果認為死勞動創造價值,就會推論出死勞動的典型形式——機器——也創造價值。對此,馬克思斬釘截鐵地說道:“機器不創造價值,但它把自身的價值轉移到由它的服務所生產的產品上。就機器具有價值,從而把價值轉給產品來說,它是產品價值的一個組成部分。”(《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444頁)這就是說,機器不是創造價值的源泉,而只是將自身凝固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上。死勞動與活勞動最大的區別在于,死勞動不是人的感性活動,不是具有能動性的活動。嚴格說來,死勞動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勞動。所以,它不能創造價值,只能在活勞動的支配下,轉移自身所凝固的價值。而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就是活勞動,就是工人的活勞動。將人類社會的價值創造基礎,以“唯一性”的方式,放在人的感性活動上,放在工人活勞動上,是歷史唯物主義徹底性的重要體現。
馬克思并沒有停留在價值創造的源泉是工人活勞動的論斷上,而是進一步從工人付出活勞動的時間入手,論述了剩余勞動和剩余價值等一系列問題,揭開了資本家無償占有工人的剩余勞動和剩余價值的秘密。馬克思分析出,在勞動過程中,工人活勞動不僅創造出了與資本家所付給的工資等額的價值,還創造出了剩余價值。“勞動力發揮作用的結果,不僅再生產出勞動力自身的價值,而且生產出一個超額價值。”(同上,第242頁)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就在于,他們支付工資所購買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力付出的活勞動。正是在工資的掩蓋下,資本家無償占有了工人活勞動所創造的“超額價值”,即剩余價值。為了更多地無償占有剩余價值,資本家還采取了延長剩余勞動時間和加大剩余勞動強度等惡劣手段。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徹底揭穿了資本創造利潤,利潤積累使得資本增殖之類的“利潤論”謊言——利潤的實質是剩余價值,是“剩余價值轉化為利潤”(《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97頁)。因此,馬克思在寫給恩格斯的信中明確指出:“我已經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潤學說。”(《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第143頁)
在資本主義生產體系中,工人活勞動是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這種罪惡的“無償”,形成了資本的不斷增殖;這種罪惡的“占有”,形成了與工人對立的異己力量。“在機器體系中,對象化勞動在勞動過程本身中與活勞動相對立而成為支配活勞動的力量,占有活勞動的資本就其形式來說就是這樣的力量。”(《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85-186頁)“由于勞動資料轉化為自動機,它就在勞動過程本身中作為資本,作為支配和吮吸活勞動力的死勞動而同工人相對立。”(《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487頁)馬克思在分析論述勞動異化問題時,使用過外化勞動、異化勞動、物化勞動、客體化勞動、對象化勞動、死勞動等不同提法。這些“勞動”,無一例外,都是由工人活勞動轉化而來的。按照活勞動的自身特性,它一旦被使用,被投入生產過程,就必然會轉化為死勞動、物化勞動等。這是一個自然而然的轉化。但是,為什么這種轉化會突變成損害活勞動的異化呢?馬克思指出,形成勞動異化最重要的條件是,資本的占有。由于被資本占有,受到資本支配權的左右,出現了從勞動產品,到勞動過程,再到勞動者本身的全面異化。只有被資本占有以后,這些死勞動、外化勞動、物化勞動、對象化勞動與活勞動之間的轉化關系,才會突變成異化關系,才會成為與活勞動相對立的力量。而且,馬克思進一步指出,這種占有還有驚人的連鎖膨脹效應。“對他人勞動的過去的占有,現在表現為對他人勞動的新占有的簡單條件”。(《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06頁)這種鏈條式的新占有,在資本主義制度的保護下愈演愈烈,工人遭受的剝削和掠奪越來越重。可以說,工人活勞動的天敵就是資本家的無償占有,工人斗爭的直接目標就是消除資本家對工人活勞動的無償占有。
恩格斯對于《資本論》中的價值論分析給予了高度評價:“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是我們全部現代社會體系所圍繞旋轉的軸心,這種關系在這里(指《資本論》——引者注)第一次得到了科學的說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70頁)。馬克思的價值論在透徹分析工人活勞動的基礎上,科學地說明了價值的來源、剩余價值的秘密、勞動異化的成因等重大問題,使工人階級認識到他們貧困的根源,認識到勞動與資本的對立本質上是階級的對立,認識到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不可調和、沖突不可避免,為工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提供了理論上的準備。
三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后,恩格斯專門為其撰寫書評,高度肯定了它的重要價值和歷史地位。他指出:“自從世界上有資本家和工人以來,沒有一本書像我們面前這本書那樣,對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義。”(同上)恩格斯之所以突出強調《資本論》對于工人的重要性,是因為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從工人活勞動出發,揭示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在其活勞動備受資本家剝削的同時,甚至直接成為資產階級壓迫與奴役的對象。因此,推翻資產階級,“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66頁),是全世界工人階級所發出的最強音。《資本論》對工人活勞動及其所創造的剩余價值遭受到資本家殘酷剝削的深刻揭示,在為工人運動提供不容置疑的合法性的同時,也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上為工人運動由自發走向自覺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為《資本論》的歷史地位奠定了牢不可破的社會現實基礎。馬克思明確表示:“《資本論》在德國工人階級廣大范圍內迅速得到理解,是對我的勞動的最好的報酬。”(《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5頁)他甚至非常高興地說,工人“認識到產品是勞動能力自己的產品,并斷定勞動同自己的實現條件的分離是不公平的、強制的,這是了不起的覺悟,這種覺悟是以資本為基礎的生產方式的產物,而且也正是為這種生產方式送葬的喪鐘”(《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第112頁)。恩格斯在《資本論》英文版序言中說道:“《資本論》在大陸上常常被稱為‘工人階級的圣經’。任何一個熟悉工人運動的人都不會否認:本書所作的結論日益成為偉大的工人階級運動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34頁)這些論述都表明了對《資本論》在工人運動中擁有重要歷史地位的充分肯定。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重要歷史地位,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科學性。而它的科學性,一是植根于它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二是植根于它的工人階級立場。對于科學性與階級立場的關系,馬克思一直都高度重視。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的跋中,馬克思寫道:對于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來說,“只有在階級斗爭處于潛伏狀態或只是在個別的現象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它還能夠是科學”(同上,第16頁);但是,隨著“階級斗爭在實踐方面和理論方面采取了日益鮮明的和帶有威脅性的形式”,“它敲響了科學的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喪鐘。現在問題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資本有利還是有害,方便還是不方便”(同上,第17頁)。由此可見,馬克思對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并不是全盤否定的,而是持揚棄的態度。在馬克思看來,一旦階級斗爭進入激烈的階段,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喪鐘就會敲響,它僅有的那部分科學性也會蕩然無存。在階級沖突日益明顯、階級斗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馬克思明確宣示“讓我們站在工人的立場上來看”(同上,第620頁):在勞動與資本的關系中,站在勞動這一邊;在活勞動與死勞動的關系中,站在活勞動一邊,站在工人活勞動一邊,站在人的感性活動一邊。這就是馬克思的階級立場,這也就是工人階級立場與歷史唯物主義立場的一致性。《資本論》從歷史唯物主義立場出發,揭示工人活勞動在“機器的資本主義應用”中所創造的剩余價值遭受到剝削的殘酷性(參見同上,第493頁),并由此推論出工人階級戰勝資產階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也正是在此意義上,盧卡奇明確提出“承認歷史唯物主義,對資產階級來說簡直就意味著是自殺”(盧卡奇,第307頁),這生動地說明了馬克思學說的科學性與階級性的一致性。
作為《資本論》的當代重要解讀者,阿爾都塞呼吁對《資本論》進行“哲學家的閱讀”。(參見阿爾都塞、巴里巴爾,第81頁)這種“哲學家的閱讀”,能夠進一步幫助人們深入挖掘歷史唯物主義對《資本論》重要歷史地位確立的基礎意義。歷史唯物主義“說出”了“人的感性的活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根本性;馬克思的《資本論》則在經濟學語境中將“人的感性的活動”轉化為工人活勞動表達出來,從而闡明了工人活勞動及其創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在資本主義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性,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在《資本論》中,深受恩格斯贊譽的馬克思所作出的兩大理論貢獻,即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得到了完美的統一。與此同時,哲學和經濟學也得到了完美的統一。如果我們同時把握住工人活勞動的哲學意蘊和經濟學意蘊,就不難看出,工人活勞動與這兩大理論貢獻均有著原初性的內在聯系。這表明,認真研讀馬克思關于工人活勞動的一系列論述,有助于我們深入地理解馬克思的這兩大理論貢獻的精髓。
雖然歷史唯物主義與《資本論》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它們各自卻具有獨立的理論地位與理論意義。因此,需要從雙重意義上理解二者的關系:一方面,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決定了只有運用它才能科學理解資本主義的本質,《資本論》的問世及其重要歷史地位的確立,就是這種科學理解的重要體現與印證;另一方面,《資本論》著力從工人活勞動出發理解資本主義社會,體現了對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中“人的感性的活動”的具象性理解,展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具體性與客觀現實性。解讀《資本論》,可以使人們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由抽象走向具體。《資本論》的問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自身的發展意義重大,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社會現實中的運用同樣意義重大。在《資本論》中,不僅可以找到唯物主義,還可以找到辯證法、找到認識論,最重要的是可以找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即“改變世界”。《資本論》不僅為“改變世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還喚醒了承擔這個歷史使命的現實的物質力量,即工人活勞動的主體——工人階級——的力量。
工人活勞動是《資本論》立論的重要基石,是《資本論》歷史地位得以確立的重要基礎,所以,各種力圖撼動或力求捍衛《資本論》歷史地位的論述,都緊緊圍繞工人活勞動這一概念展開。一直以來,各種針對圍繞工人活勞動而展開的勞動價值論的質疑和反對的聲音從未間斷。比如,早期的代表人物龐巴維克,直接反對馬克思關于價值來源的分析,提出“邊際效用決定價值”。龐巴維克認為價值來源于主觀感受:“如果我認為我的福利同某一特定財貨有關,占有它就能滿足某種需要,能給予我以一種沒有它就得不到的喜悅或愉快感,或者能使我免除一種沒有它就必須忍受的痛苦,那末,我將說這一特定財貨對我是有價值的。”(龐巴維克,第150頁)又比如,近年來,作為全球化時代帝國理論的構建者,哈特和奈格里認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成立條件是“勞動時間可測量”。他們通過分析指出非物質勞動范式(生產非物質產品的活動,如生產信息、知識、觀念等)的存在,以及它們“破壞了工作時間和生活時間的劃分”(Hardt and Negri,p.145),使得“價值理論不能根據時間的可測量這個屬性得出”(ibid., p.150),最終提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已經過時并需要作出修正的論斷。應當說,在上述這一類貌似有一定道理的觀點面前,如果我們忘記了工人活勞動是勞動價值論的根本立足點,就很容易被其帶偏,甚至有可能會深陷將價值源泉抽象化乃至主觀化的歷史唯心主義的泥潭。工人活勞動的物質性和社會性,決定了價值的創造既是一個物質性的過程,也是一個社會性的過程,而這些都是不以人的主觀意愿為轉移的。不論價值是可測量的還是不可測量的,都不能改變價值創造的物質性和社會性,都推翻不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
《資本論》的問世,是馬克思以工人活勞動作為切入點,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分析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重大科學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資本的“社會主義利用”日受重視的今天(參見周丹),出現了大量全新的情況,這也正是當前需要加大對《資本論》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研究力度的重要原因。只有在歷史唯物主義的指導下,人們才能避免以歷史唯心主義的方式對資本的“社會主義利用”采取簡單排斥的態度。資本的“社會主義利用”,只要是在充分肯定工人活勞動的歷史唯物主義意蘊基礎上的發展,就是對歷史唯物主義的堅持以及對歷史唯心主義的反對,就會將馬克思所指明的“資本的文明面”激活,使之“更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有利于社會關系的發展,有利于更高級的新形態的各種要素的創造”(《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27-928頁)。此外,工人活勞動和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下的“人的感性的活動”之間存有內在聯系這一點表明,工人活勞動就是改變世界即推翻資產階級統治的主要動力源泉。因此,從廣義上說,馬克思著力強調歷史唯物主義在《資本論》中具有基礎性地位,還包含著如下內容:改變世界是工人活勞動發揮作用的題中應有之義。
總體上說,上述分析主要涵蓋了三方面的內容。第一,對于工人活勞動,不僅要關注它的經濟學意蘊,更要高度重視它的歷史唯物主義意蘊。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資本論》中圍繞著工人活勞動所展開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是具有堅實的歷史唯物主義基礎的。第二,歷史唯物主義視閾中的活勞動是具有價值論屬性的。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工人活勞動是創造價值以及剩余價值的源泉。資本家通過掌握資本而控制生產資料,從而無償占有了工人活勞動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并且形成了反噬工人活勞動的異化力量。第三,《資本論》歷史地位的確立,首先在于其理論體系的科學性,而這個科學性的重要思想基礎就是歷史唯物主義。《資本論》正是因為通篇都貫穿了歷史唯物主義,所以才“站”在了人類思想史的“高山之巔”。科學的理論一旦掌握了人,就會轉化為徹底改變世界的物質力量。獲得思想武裝的工人階級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為《資本論》豐碑地位的確立奠定了現實基礎。《資本論》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工人階級的覺醒,都與《資本論》對于工人活勞動的分析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阿爾都塞、巴里巴爾,2000年:《讀〈資本論〉》,李其慶、馮文光譯,中央編譯出版社。
[2]范迎春、卜祥記,2021年:《唯物史觀的〈資本論〉定向與〈資本論〉的唯物史觀性質》,載《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
[3]豐子義,2015年:《〈資本論〉唯物史觀的呈現方式與獨特作用》,載《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第6期。
[4]顧鈺民,1996年:《再論活勞動是新價值的唯一源泉——與錢伯海先生商榷》,載《學術月刊》第11期。
[5]《列寧專題文集: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2009年,人民出版社。
[6]盧卡奇,1996年:《歷史與階級意識——關于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燕宏遠譯,商務印書館。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1995年,人民出版社。
[8]《馬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年,人民出版社。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2012年,人民出版社。
[10]龐巴維克,1964年:《資本實證論》,陳端譯,商務印書館。
[11]王峰明,2011年:《〈資本論〉與歷史唯物主義微觀基礎——以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為例》,載《馬克思主義研究》第11期。
[12]郗戈,2022年:《〈資本論〉的“三重批判”與歷史唯物主義建構》,載《哲學研究》第4期。
[13]趙敦華,2017年:《〈資本論〉的“唯物史觀”底本》,載《江海學刊》第3期。
[14]趙準,2008年:《馬克思為什么堅持活勞動的價值理論》,載《教學與研究》第7期。
[15]周丹,2021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價值》,載《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
[16]Hardt, M. and Negri, A.,2004, Multitude: War an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Empire,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