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基本矛盾的重大發展和創新
社會同任何事物一樣,都是因為其存在矛盾運動而發展變化的。社會的矛盾是多種多樣和發展變化的。但不同的社會矛盾,其地位和作用及其存續狀況必然 會有所不同。其中,貫穿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規定社會發展過程的本質、基本 性質和基本趨勢,并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根本的推動作用的矛盾,就是社會基本矛 盾。抓住了社會基本矛盾,也就把握了社會的發展或社會的整體發展。那么,社 會基本矛盾究竟是什么呢?
以“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為基本立足點,從社會的客體和主體及其相互 關系上去認識社會、理解社會,這是認識社會的一種科學方法。因為“全部社會 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1】而實踐的基本范式就是主客體范式。社會客體是客觀的現實的,社會主體即人是能動的,正確地認識了社會客體和主體及其相互關系,才能夠把握社會的整體及其發展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 就是從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相結合的意義上去簡潔地概括他們所發現的新唯物史 觀的。例如,《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而恩格斯在《< 共產黨宣言 >1888 年英文版序言》中就是這樣說的:“雖然《宣言》是我們兩人的共同作品,但我認為自己有責任指出,構成《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是屬于馬克思的。這個思想就是:每一個歷史時代主要的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并且只有從這一基礎出發,這一歷史才能得到說明;因此人類的全部歷史(從土地公有的原始氏族社會解體以來)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即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斗爭的歷史;這個階級斗爭的歷史包括有一系列的發展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這樣一個階段,即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無產階級),如果不同時使整個社會一勞永逸地擺脫一切剝削、壓迫以及階級差別和階級斗爭,就不能使自己從進行剝削和統治的那個階級(資產階級)的奴役下解放出來。”【2】
認識社會,認識社會整體的一種科學方法是“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相結合的 方法”。那么,認識社會基本矛盾問題,也應當堅持“社會客體和社會主體相結合的方法”。
我們已經知道,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貫穿 社會歷史的全過程,從根本上決定著社會發展過程的基本結構和基本性質,決定 著社會發展變革的一般過程和趨勢,推動著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正是在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推動下,人類社會歷史 發展從總體上看,它依次經歷了五種典型的社會質形態,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低級階段)。但是,在實際 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原理,還只是從社會客 體方面揭示了社會(整體)發展基本矛盾的主要內涵。它還不是社會(整體)發 展基本矛盾的全部內涵,它不能代表或代替社會(整體)發展的基本矛盾,它不 是社會(整體)發展基本矛盾本身。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一體——生產方 式和上層建筑,它們都屬于社會活動或人類實踐的形式或結構的范疇,即都屬于 社會客體的形式或結構的范疇;簡單地說,它們都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方式 或手段。它們要發生作用,還必須由人們的其他方面去激活和制動起來。
我們還知道,階級社會(包括不同性質的階級社會轉換時期)各基本階級之 間的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在社會主體上 的表現(或者說就是這個社會主體發展的基本矛盾),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 力;正是因為這些基本階級之間的矛盾推動和實現著社會主體的實踐活動,推動 和實現著社會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筑的本質變化。它表現在,勞動人民的階級斗爭 推動和實現著各自所在社會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筑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表現在, 新興的剝削階級推動和實現私有制社會形態之間的更替;表現在,社會主義社會 將消滅階級和向無階級社會的過度 。
當然,階級社會這些基本階級的形成及其之間的矛盾最終是由占統治地位的 生產方式的發展等所決定的,但離開了這些階級及其之間的矛盾斗爭,生產方式 和上層建筑的發展、社會發展就是空中樓閣。所以馬克思說:“當文明一開始的 時候,生產就開始建立在級別、等級和階級的對抗上,最后建立在積累的勞動和 直接的勞動的對抗上。沒有對抗就沒有進步。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規律。 到現在為止,生產力就是由于這種對抗的規律而發展起來的。”【1】
由此可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即社會客體發展的基本矛盾)與階級社會里基本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即社會主體發展的基本矛盾),這二者之間是緊密聯系的;是前者決定后者,后者又實現和推動著前者。 其實,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與階級社會里基 本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這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除了有這樣的一層內涵——前者決定后者,后者又實現和推動著前者外,它必然還有其他層次的內涵。因為它們要發生作用,都必須由人們的其他方面去激活和制動起來。這個激活和制動起來的因素就是人們的需要。
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筑是人們的實踐活動,不同主體的實踐活動,不同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他們實質上都是圍繞需要進行的。需要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動力源和催化劑,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目的和歸宿。人的活動“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產生的”。【1】“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 已”。【2】“一旦滿足了某一范圍的需要,又會游離出、 創造出新的需要”,這是人類自然發展的規律。【3】正因為不同社會主體的需要不同,才引起了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才推動著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筑等社會實踐(社會客體) 的發展。特別地是,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出現,社會需要分裂為剝削階級的需要和被剝削階級(勞動人民)的需要這樣“這兩塊天地、兩條發展道路”,他們(包括新舊兩種不同生產方式的代表階級)需要的不同和對立,必然激起了他們的奮起和斗爭,從而推動和實現著社會實踐活動的發展、推動和實現著社會生產方式和上層建筑的本質變化。
綜上所述,生產方式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 盾才是社會(整體)的基本矛盾。它的客體表現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 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它在階級社會主體上的表現就是:階級社會各基本 階級之間的矛盾。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的運動機理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 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發展決定著人民群眾的需要和發展,決定社 會發展的可能;人民群眾的需要則引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的發展,引導人民群眾的發展,人民群眾根據發展的需要和可能,通過主體的作 用和主體(階級)之間的矛盾斗爭與解決,去實現和推動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 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發展,進而整個社會的發展。當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 礎和上層建筑的發展帶來人民群眾的需要與生存出現嚴重或特別危機的時候,人 民群眾就會經過主體的作用和主體(階級)之間的革命斗爭,去根本改變生產關 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發展,并積極地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推進整個社 會的發展和轉換。這樣的矛盾運動,由基本適應到基本不適應的無限發展,推動 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其中,人民(即人民群眾)是一個主體范疇,也 是一個歷史范疇。人民群眾一般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包括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階級社會中,不同歷史時期以及同一歷史時期的不 同國家和地區,由于社會發展具體進程的不同,人民群眾有著不同的內容;但在 任何時候,廣大的被剝削被壓迫的階級或勞動人民始終是人民群眾的最穩定和最 主要的部分,剝削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進步時期及其先進人物也屬于人民群 眾的范疇。
總之,生產方式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 是社會(整體)的基本矛盾。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才能真正符合社會基 本矛盾的內涵,起到社會基本矛盾所應有的作用。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的 內涵,既包括了恩格斯所指的“《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又把唯物史觀各 個基本思想(包括唯物史觀的主體需要思想等)徹底地貫通起來了,并且完全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實際和事實。因為社會歷史本身就是一個既豐富多彩又是相互 貫通的整體。只有抓住了這個社會(整體)基本矛盾,才能把握社會整體的發展。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就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無產階級等人民需要之間,社會主義上層建筑與無產階級等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中的生產力也是社會化大生產、社會化生產力,社會主義最終會創造出高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化生產力;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就是生產資料與勞動者(自主聯合勞動即民主勞動)相結合的公有制生產關系。社會主義上層建筑就是無產階級專政和民主的國家政權,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的勞動人民的意識形態 等。人民需要即廣大勞動人民的需要,包括其各類別和各層次的需要,它將是十 分豐富和全面的,其重點將逐步由生存需要轉向享受需要,轉向發展需要。 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表現在客體方面:就是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表現在主體方面:就是勞動人民內部矛盾和勞動人民(主要是無產階級)與新舊剝削階級勢力(主要是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其中,社會主義社會是“從資本主義社會中產生出來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 , 在各方面都還帶著它脫胎出來的那個舊社會的痕跡和弊病。”【1】因而,國家和社會管理階層作為勞動人民內部矛盾的主要方面,又是比較容易地轉變成階級矛盾的對象,這是由其所處社會特殊地位決定的。所以, 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就容易上升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周承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2016年出版P264—267頁)
二、社會二重性形態: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
人類社會是一個由多種要素、多種關系交互作用形成的一個統一的整體,社會形態就是反映社會整體及其發展的一個概念。所謂社會形態,就是關于社會整 體運動的形式、過程、屬性、特征及不同社會或社會發展不同歷史時期相互區別 的概括。由此,我們對社會形態可以從不同角度予以把握。
馬克思關于社會形態劃分的思想,最早起源于馬克思早期著作《1844 年經濟 學哲學手稿》,在那里出現的是社會三形態劃分思想。馬克思是根據勞動的不同類型和人性發展的不同階段,把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三個不同的時代。最初是真正人的本性,從事著對象化勞動,即合乎人性的勞動,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一階段;由于異化勞動的出現,使勞動成為非人性、反人道的勞動,產生了私有制和人的本質的異化,這就是私有制社會,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二階段;異化勞動的揚棄,私有制也被揚棄,它被公有制所代替,實現人的本性的復歸,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三階段。后來,在馬克思成熟時期,馬克思就形成了社會五種形態和新的社會三種形態理論。
關于社會五種形態理論,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是以所有制形式為 標準,將人類歷史上各個生產發展階段劃分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 和國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級的所有制——資本主義所有制”等形式。在《雇 傭勞動和資本》中,馬克思認識到“部落所有制”缺乏科學材料,于是放棄了這個概念,但卻指出:“生產關系的總和起來就構成所謂社會關系,構成所謂社會, 并且是構成一個處于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上的社會,具有獨特特征的社會。古典古 代社會、封建社會和資產階級社會都是這樣的生產關系的總和,而其中每一個生 產關系的總和同時又標志著人類歷史發展中的一個特殊階段。”【1】在《< 政治經濟學批判 > 序言》中馬克思指出:“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2】 馬克思在 1881 年致俄國民粹派女作家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草稿 ( 三稿 ) 中說: “農業公社既然是原生的社會形態的最后階段,所以它同時也是向次生的社會形 態過渡的階段,即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向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的過渡。不言 而喻,次生的形態包括建立在奴隸制和農奴制上的一系列社會。”【3】由此(不 管“亞細亞的”是否指原始公有制生產方式),再加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 會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所有制關系或生產關系,馬克思的以所有制關系 或生產關系為標準而劃分的社會五種形態的思想是肯定的。并且在歷史上,雖然 還存在某些單個的社會有機體 ( 民族和國家 ) 沒有依次經歷五種社會形態,但就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如古代亞歐非三洲歷史相互關聯和對立的)大勢而言, 用五種社會形態概括人類社會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卻是符合事實的、是科 學的。因為在一定時代,總有該時代歷史發展的中心和主流社會形態,它的存在 和發展影響到當時人類歷史發展的全過程。
關于新的社會三種形態劃分的思想,集中表現在馬克思的《1857-1858年經 濟學手稿》中。在那里,馬克思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又作了新的 “三形態”劃分: “人的依賴關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中,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中,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 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 西一道發展起來。”【1】根據馬克思的新 “三形態”劃分思想及其中蘊涵的經濟表現形式可知,這三種社會形態中的第一個社會形態,就是指生產力水平較低、 人的依賴(即人直接依賴于人的)關系和自然經濟時代;第二個社會形態,就是指物的依賴關系基礎上的人的獨立性和商品經濟時代;第三個社會形態,就是指共同的生產力和個人的全面發展和產品經濟時代。三個社會形態劃分的標準和根 據,就是人的發展和社會經濟形式的不同,是生產能力的不同,即生產力發展水 平的不同。這三個社會形態是任何民族和國家都必須經歷的社會發展形態。
由此可得,社會形態是二重性的。社會二重性形態:概括地說就是社會類形 態和社會質形態。社會二重性形態——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主要是由決定 社會發展的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所決定的。
社會類形態是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直接決定的。生產力是指物質生產過程中 人們征服和改造自然、獲取物質資料、改善物質生活條件的力量。它標志著人與 自然之間的關系,是一個“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同一,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人的“類特性”的根本表現。馬克思也說過存在著人的“類特性”。 例如,馬克思說:“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2】生產力的 發展是一個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物質過程,盡管其發展過程中有飛躍,但它仍是一個自然連續的客觀過程,它具有自己發展的“剛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由生產力的發展直接決定和引導的人類社會的某重發展也就必然具有類形態性。事實上,也正因為存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類形態性,才存在人類共同體活動的互通、借鑒和傳承。馬克思關于社會發展的經濟形式和人的發展等相對應的“三形態”正是由生產力發展三大階段(手工生產力、機器生產力、更高級或自動化生產力)的不同發展水平直接決定和引導的。例如,馬克思對古代傳統社會在類形態性方面的精辟概括:“這些古老的社會生產機體比資產階級的社會生產機體簡單明了得多。但它們或者以個人尚未成熟,尚未脫掉同其他人的自然血緣聯系的臍帶為基礎,或者以直接的統治和服從的關系為基礎。它們存在的條件是:勞動生產力處于低級發展階段,與此相適應,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內部的關系,即他們彼此之間以及他們同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很狹隘的。”【1】又如,從歷史事實上看,古代的東方國家和西歐社會的生產力發展形式——農業模式與農商模式,也直接決定和引導了它們的社會關系、政治和文化表現形態上的重要特點:古希臘的民主傳統和重視認知理性;東方的專制主義傳統(城邦民主階段歷史不太長 并且早已過去)和重視價值理性。
社會質形態是由生產關系的發展直接決定的。生產關系是指物質生產過程中 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核心是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相結合的)所有制關系。 一定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狀況,直接決定著人的類本質的實現形式,直接 決定著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性質和形態,從而直接決定著該社會的性質。社會 質形態劃分的客觀依據就是占統治地位的不同性質的生產關系。當然,社會質形 態發展的具體過程和形式是多種多樣。因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不是 單一的,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存在著“多元對應”關系。但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在大勢或主流上必然是依次經歷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社會二重性形態——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這兩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相 互統一的,并且社會質形態是社會類形態的具體發展道路和實現形式。社會二重 性形態之間的關系仍然是由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所決定的。因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形式,并反作用于生產力。所以社會質形態發展不能脫離相應地社會類形態發展;社會類形態發展又必須以社會質形態發展為其開辟道路,找到實現形式,離開了具體 的社會質形態,社會類形態的發展就是空中樓閣;并且先進的社會質形態可以極 大地促進社會類形態的發展,落后的社會質形態可以明顯地阻礙社會類形態的發 展。例如,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不可能建立在手工生產力的基礎上。社會化生產 力(機器化大工業)只有在手工生產力經過幾個社會質形態發展和進步后才能出現。1920—1940 年代的社會主義蘇聯和 1940—1970 年代的社會主義中國等早期社會主義國家都曾經極大地促進本國社會化生產力的發展。
社會類形態,就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為主要標準而劃分的社會形態。生產 力包括其物質技術方面和勞動組織方面。物質技術方面,如產業形式、產品形式、 勞動工具、能源、材料、生產經驗、專業知識和技能等。勞動組織方面,如分工、 協作、組織、管理、勞動聯系形式或交換形式、消費形式等。人們常說的石器時 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電子網絡時代;漁獵社會、農 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或科業社會);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 產品經濟社會等,都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狀況為主要標準而劃分的社會形態,都屬 于社會類形態的范疇。
社會質形態,就是以生產關系的發展狀況為主要標準而劃分的社會形態。因 為生產關系的核心是生產資料(與勞動者相結合的)所有制關系,所以以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為主要標準而劃分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就是社會質形態劃分的典型代表。又因為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即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所以社會質形態就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
(周承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2016年出版P267—271頁)
三、社會二重性發展過程有機統一規律
社會的發展是有規律的。生產方式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和最終的決定力量,生產方式的兩個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決定了社會本身(社會形態)具 有二重性:社會類形態和社會質形態。那么,社會的發展過程也必然表現為社會 二重性發展過程:即社會發展是社會類形態發展和社會質形態發展的統一。
根據世界歷史發展的事實,結合前面的敘述,大體說來,整個人類社會二重 性發展的基本過程是這樣的:由生產方式的發展最終決定的人類社會發展是社會 類形態發展和社會質形態發展二重性過程的多樣性統一。它具體表現在:一方面 是,由生產力發展直接決定和引導的,隨著社會基本矛盾發展而來的,社會類形 態發展必然是這樣三大階段或形態的依次更替和轉型。第一大階段或形態的基本 特征是:社會生產力發展一直處于低級階段(手工生產力時代),自然經濟占統 治地位,政社合一,民主轉向集權,主體之間的關系是狹隘的、地域性的、以人 的依賴性(人直接依賴于人)為特征,信仰本位的文化意識。第二大階段或形態 的基本特征是:社會生產力有較大發展(機器生產力時代)而又發展不足,勞動 仍是謀生手段,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經濟占統治地位,國家與社會相分離和社會 自組織與民主法治相結合,對外關系的自主化、開放化、全球化,物的依賴基礎 上以人的獨立性為特征的主體關系,科學本位的文化意識。所謂工業社會、信息 社會等都是這一大階段或形態的部分表征。未來第三大階段或形態的基本特征是: 社會生產力有極大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勞動不再是謀生手段而成為人們生 活的第一需要和享樂,實行產品經濟,社會自治,國家消亡,所有人都獲得自由 而全面發展,審美本位的文化意識。另一方面是,隨著社會基本矛盾發展而來的, 其中由生產關系的發展變化起直接決定作用的,社會質形態發展,它的大勢或主 流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這五種形態或階段由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的依次更替和轉型;它的支流是:某些國家和民族由原始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之間的某些社會質形態的混合或跨越。同時,因為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生產力發展的社會形式并反作用于生產力,所以社會質形態發展過程不得脫離相應的社會類形態發展過程,社會類形態發展過程又必然以社會質形態發展過程為其發展道路和實現形式,它們之間是多樣性的有機統一。社會二重性發展過程是多樣性的有機統一:即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古老社會質形態必然與手工生產力、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及其基礎上以人的依賴性等為特征的第一大社會類形態相統一;資本主義社會等社會質形態必然與社會化大生產,商品經濟占統治地位,民主法治,物的依賴基礎上人的獨立性等為特征的第二大社會類形態相統一;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質形態開始過渡并達到與生產力極大發展,產品經濟,社會自治,國家消亡,所有人都獲得自由而全面發展等為特征的第三大社會類形態相統一。其實,關于這個思想,馬克思在其《1857-1858 年經濟學手稿》中已經有多處提及,如“一切勞動產品、能力和活動進行私人交換,既同以個人之間的統治和服從關系 ( 自然發生的或政治性的 )為基礎的分配相對立 (不管這種統治和服從的性質是家長制的,古代的或是封建的 )(在這種情況下,真正的交換只是附帶進行的,或者大體說來,并未觸及整個共同體的生活,不如說只發生在不同共同體之間,決沒有支配全部生產關系和交往關系 ),又同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產資料的基礎上聯合起來的個人所進行的自由交換相對立。”【1】這里說的“一切勞動產品、能力和活動進行私人交換”的社會,即物的依賴性社會或商品經濟社會,指的是資本主義社會。這里說的“以個人之間的統治和服從關系為基礎”的社會,即人的依賴性社會或自然經濟社會,它包括“家長制的、古代的或是封建的”社會,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這里說的“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產資料的基礎上聯合起來的個人所進行的自由交換”的社會,即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指的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
根據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歷史演變的事實,結合前面講到社會主義 社會階級和國家的存在及其消滅,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二重性發展過程的多樣性 統一,它在 20 世紀早期社會主義社會誕生以后的一個突出表現就是:早期社會 主義社會還具有第二大社會類形態的某些特征,如商品經濟、物的依賴關系和國 家還會繼續存在,但有計劃的半產品經濟或產品經濟、人與人之間的勞動依賴關 系和勞動人民的新國家已占居統治地位,這已屬于第三大社會類形態的范疇,并 將由此逐步過渡到完全的第三大社會類形態。這充分表明:社會主義社會作為共 產主義社會低級階段而具有的過渡性特征。
社會主義社會還具有第二大社會類形態的某些特征,并會逐步過渡到完全的 第三大社會類形態。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在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發展, 即在于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人民需要之間,社會主義上層建筑與人民需要之間矛 盾的發展。因為社會主義社會建立了生產資料與自主聯合勞動相結合的公有制生 產關系和無產階級專政國家,他就可以實現生產資料(物)的公有和社會經濟總體的有計劃發展,就可以擺脫商品經濟和市場調節自由化的總趨勢,擺脫商品經濟和物的依賴關系的統治地位,就可以讓半產品經濟或產品經濟和首先的勞動依賴關系上升到統治地位;社會主義社會雖然還存在國家,但他的國家是占社會絕大多數人口的勞動人民的國家,他又要逐步消滅階級和國家,這就為主體關系(即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所以,社會主義社會在本質上同時屬于第三大社會類形態的范疇。并且,在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民主勞動十分發達和完善,勞動不再是謀生手段,不必要實行按勞分配等條件達到以前,即使由發達資本主義轉變到社會主義,即使建立了統一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全民公有制),也不可能立即出現所有的勞動者與生產資料實現完全的自由自覺自愿地直接結合(自由分工和自由勞動),勞動者的勞動還不可能都是直接的社會勞動,因而還存在個別局部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還必然存在并利用商品經濟形式去發展社會生產力,還存在物的依賴關系;當世界范圍內的剝削階級還沒有完全消滅,勞動階級還沒有完成改造以前,國家還會繼續存在。所以,社會主義社會還具有第二大社會類形態的某些特征。 由此,改造利用和同時脫離第二大社會類形態,逐步過渡到完全的第三大社會類形態,這是社會主義社會在社會類形態發展上的必然。例如,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商品經濟就必須充分利用資本主義商品(或市場)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并接受社會主義制度的改造,它是新型有限的商品經濟,社會主義經濟類形態的初級本質就是有計劃的帶大商品經濟特征的產品經濟。
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是資本主義世界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帝國主義 時期的三大矛盾”)激發的結果,是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必然。但又因為他們 誕生在帝國主義體系的薄弱環節,大都沒有基本完成向第二大社會類形態轉型而 帶有鮮明的古代傳統社會特征的落后國家和地區,于是帶來了人類社會二重性發 展過程的巨大反差——先進而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同時并 存。為了生存下去,早期社會主義國家自然采取了傳統模式。這種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帶有鮮明自然經濟特色的計劃經濟,政社合一,高度集權。歷史發展事實表明,采取傳統模式是這些早期社會主義國家初期發展的有效形式,它鞏固和加快了這些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的發展,并形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社會主義世界,由 此帶來了較長時期的世界和平。隨著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社會生產力和經濟的較大發展,它們必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造利用和同時脫離第二大社會類形態,逐步過渡到完全的第三大社會類形態,并且相應地實現早期傳統社會主義向新形態社會主義(高級社會主義)的轉型。這是人類社會二重性發展過程有機統一規律的必然要求。早在 20 世紀 50 年代初,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開放就進入到早期傳統社會主義的轉型探索之中,50 年代中期開始蘇聯等多個早期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開放再度興起,直至最后的古巴和朝鮮的改革,他們也都開始了早期傳統社會主義的轉型探索。但令人遺憾的是:早期傳統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開放,從其開始起,在利用改造第二大社會類形態發展方面就出現失誤和倒退,如商品經濟發展過頭; 在社會質形態發展方面傳統體制下容易形成官僚主義者階級,出現了修正主義上臺即資本主義復辟的轉向,結果沒有找到社會主義社會繼續前進的正確出路,使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事業遭遇到空前的挫折。其教訓是深刻的。 總之,人類社會二重性發展過程并非都是直線型的,但其總體進程和基本趨勢是一定的、不可改變的。
(周承友《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2016年出版P271—275頁)
四、建立社會主義優越和陣營、從根本上戰勝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然勝利,這是世界全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 也是我們平天下的必然結果。但社會主義要從根本上戰勝資本主義,就必須完善和高級社會主義,就必須吸取人類歷史(包括現實發達資本主義)創造的一切積極成果和有益因素,必須總結和吸取早期社會主義國家和陣營成長的經驗和教訓,必須超越和優越他們,必須從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總的視野上解決問題。
全人類社會即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同樣是社會類形態發展和社會質形態發展的二重性發展過程的有機統一。根據社會二重性發展過程的原理,完善和高級社會主義,就是社會主義社會質形態與改造利用和同時脫離第二大社會類形態并開始進入第三大社會類形態的相互結合、相互改造而提高的歷史過程。如前所述, 第二大社會類形態的基本特征是:社會化大生產和商品(市場)經濟占統治地位、 國家與社會相分離和民主法治、科學本位的文 化意識、對外關系的全球化、物的依賴基礎上的人的獨立性為特征的主體關系。第三大社會類形態的的基本特征是:社會生產力有極大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勞動不再是謀生手段而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和享樂,實行產品經濟,社會自治,國家消亡,審美本位的文化意識,所有人都獲得自由全面發展。而早期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歷史事實表明: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及其內生的計劃主導等,使社會主義能夠解除商品經濟和物的依賴的統治地位,開始出現向產品經濟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過渡;但社會主義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改造利用第二大社會類形態的積極成果。
具體說來,社會主義是由資本主義而來的,它必然克服資本主義的本質和根本制度缺陷,同時又必須充分吸取資本主義創造的人類性成果。資本主義的根本特征是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和雇傭勞動、資本與勞動相分離(資產階級與 無產階級根本對立),資本對勞動的剝削和統治(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等勞動人民的剝削和統治),私有的、利已的、分散化、 自由化、虛脹化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由資產階級少數人所享有的、對廣大勞動人民而言主要是形式化的資產階級的民主法治等,這些遲早都要退出歷史舞臺。但資本主義所創造的一般的社會運行形式及其制度,如獨立、自主、平等、開放的現代(公司制)法人企業制度, 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間接、有力的國家調節,統一、完整的經濟法律體系和法治機制等商品經濟運行的一般制度;公民權利、分權制約、代議民主、司法獨立(含司法審查)、政黨和政權相對分開、普選制等民主法治的一般制度,這些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盡管這些都是形式化、表面化的東西,但它卻或多或少地有利于社會主體的獨立自主,有利于社會在公開和同一規制條件下展開競爭或競賽,從而能夠調動社會主體的積極性,促進社會客體發展,進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這就是資本主義先進于前資本主義的緣由和地方所在。這些,就是社會主義值得改造利用的東西。
也就是說,社會二重性發展過程有機統一規律,已經為完善和高級社會主義社會(客體)發展道路提供了大致的輪廓。
如前所述,完善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基礎的道路就是: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居統治地位)、自主聯合勞動、按勞分配和共享剩余的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并且在公有制實現方式上實行“兩個分離制約”:即“公有產權關系的分離制約”和“自主聯合勞動關系的分離制約”,由此派生一個公有制經濟的宏觀代理和計劃中心,并組建一個微觀自主聯合勞動企業,計劃實現的紐帶或手段也變現為:公有產權分離制約關系和自主聯合勞動分離制約關系及其結合。同時,確立帶有商品經濟特征的產品經濟或有市場調節的計劃經濟形式和制度, 由此派生一個有限的商品范圍、商品關系及其市場。于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就形成 了 一個:自主聯合勞動企業——計劃中心——人民需要(包含有限市場)的三角結構。在這樣的制度體制中,資產公有和自主聯合勞動,特別是自主聯合勞動者對宏觀計劃中心和微觀企 業的決定性影響,確保了資產公有、勞動者的主人翁地位,真正解放了勞動者;由資產公有和自主聯合勞動,必然引出的按勞分配和共享剩余,并在物質利益上惠及勞動者,厚實勞動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又找到了通向共同富裕的內在途徑;公有制實現方式的“兩個分離制約”, 區分了公有制經濟的宏觀和微觀,明確了調節公有制經濟的宏觀與微觀等內在矛盾的新計劃手段和機制,從根本上克服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關系)與現代化大生產(生產力)之間的根本矛盾。公有產權融合,也就是民主勞動融合,亦即公有經濟的壯大。 可見,它必將超越和優越資本主義經濟。
完善社會主義社會政治上層建筑的道路就是:健全無產階級專政和人民民主國家的制度,特別是在人民民主方面,實行“人民主權分離制約”,即實行人民主權與其日常的國家主權分離制約,人民主權及其日常國家主權與其領導和行政權、司法權等分離制約的(全體勞動人民的)大民主制度;實行無產階級政黨統一領導的“黨政分開、間接結合”的政黨制度;實行干部的普通工人工資制和解散壟斷管理階層的平民化、普選制、非職業化、非終身化制 度。落實了這政權、 政黨、干部等三大民主制度,在這個大民主的社會里,廣大勞動人民 特別是中下層勞動人民,不僅在經濟上、而且在政治等各方面也就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特別是工農大眾、普通平民真正享有審定和監督國家各級政務和干部的權利,那就是真正和全面地解放了社會主體(幾乎每個人),真正和全面地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作用。因而,它能真正解放人民,推動社會更大更快地發展, 它必將超越和優越資本主義。
完善和高級社會主義,必須正確回答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必須明確社會主義社會客體發展和主體發展的正確道路及其關系。因為社會發展是社會客體決定制約和社會主體能動作用的共同結果。社會運行一般表現為:以主體需要為中心,一方面,有效處理不同主體之間的矛盾,不斷地調動社會主體積極性;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有效解決社會客體之間的矛盾,并且使這兩大方面相互促進,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就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發展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發展與人民需要之間的矛盾。其客體根據或表現是:社會主義社會化大生產力與公有制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社會主義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其主體表現是:勞動人民內部矛盾,勞動人民與 新舊剝削階級勢力之間的階級矛盾。當我們明確了社會主義社會客體發展的正確道路以后, 還要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主體發展上的矛盾。
一般地說來,當社會主義社會誕生在那些農業農村還沒有現代化、農民人數還占國民相當比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資本主義國家,其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主要由無產階級、農民階級、其他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等剝削階級的殘余形態和可能的新生形態四個階級組成;當社會主義社會誕生在農業農村現代化了、農民成為國民中很少一部分的資本主義國家,其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主要由無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等剝削階級的殘余形態和可能的新生形態三個階級組成。其中,無產階級(不論那種情況而來的)都是由公有制單位中一般的勞動者、國家和社會的管理者及覺悟較高的知識分子三個典型階層構成;小資產階級除了那些可能存在的個體勞動者、前社會主義色彩較深的農民、覺悟不高的知識分、自由職業者等為其典型代表外,它與那些覺悟不高的無產階級部分很難分別開來;資產階級等剝削階級的殘余形態和可能的新生形態必然占國民人口的極少數或少數。由此,在社會主義社會里,勞動人民內部矛盾大量存在,它在主體上主要表現為工農矛盾、干群矛盾(即管理階層與群眾之間的矛盾)、干知矛盾、 干部階層內部之間的矛盾等等。其中,管理階層的狀況和作為是勞動人民內部矛盾的主要方面。管理階層直接決定著社會發展的具體狀況,管理階層也容易脫離工農大眾,日益官僚化,甚至演變成官僚主義者階級(半資產階級或資產階級)。同時,資產階級等剝削階級的殘余形態和可能的新生形態的存在已經說明,勞動人民與新舊剝削階級勢力之間的階級矛盾,在很長的歷史時期是經常存在、不可能熄滅的。
勞動人民內部矛盾和勞動人民與新舊剝削階級勢力之間的階級矛盾,這兩類矛盾都是經常存在的;在大多數的時候,勞動人民內部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如生產力的發展就是多數時候的中心任務,但勞動人民與新舊剝削階級勢力之間的階級矛盾,其主要表現是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也很容易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 在這兩類矛盾中,前一類矛盾,一般是非對抗性矛盾,用民主的方法、發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方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覺悟的方法、強調管理階層的改造和建設方法等解決;后一類矛盾,一般是對抗性矛盾,用專政(包括群眾專政)方法解決;在一定條件下,對抗性與非對抗性矛盾及其解決方法,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必須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常抓階級斗爭,并且當階級矛盾蔓延擴大,開始上升為社會主要矛盾時,必須立即開展一次大的階級斗爭和繼續革命運動,時刻保護社會主義社會的黨和國家等性質不變。
總之,當我們在正確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在現代化事業的建設上趕上和超過了現實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時候,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的優越性必將再次獲得客觀的充分的顯現和吸引力,社會主義就可以從根本上戰勝資本主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