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瀏覽頭條,看到了謝小宛的名為《烏托邦的南街村是空想的產物》的視頻。打開后,謝小宛便說人民公社為什么失敗問題。這就使我產生了一個問題:
人民公社的實踐是失敗了?
我們先來看看有關專家的研究所提供的事實吧: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王曙光在《王曙光:全面反思人民公社制度的利弊》一文中指出:
“人民公社是中國工業化和趕超戰略的產物。新中國從1949年致力于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到現在大概七十多年,基本完成了工業化。這么迅猛的工業化在全世界沒有先例。在這個進程當中,農民的組織化、農村的合作化,包括人民公社,都做出了極其重大的歷史貢獻,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
人民公社30年的時間,為中國工業化提供了大量的農業剩余,也為1978年之后的改革開放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資本。對于這一歷史事實,也要給以相當的尊重。在人民公社時期,農村公共品的供給達到了歷史高度,在這一時期,農村教育普及,農村合作醫療、農村社會保障、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的興修等等,都得益于人民公社體制。以農村合作醫療為例,在70年代,聯合國衛生署提出,中國農村的赤腳醫生制度與合作醫療是全世界農村衛生工作的樣板。毛主席說,把醫療衛生的重點放到農村去。這一時期,農村的健康水平乃至全國的健康水平提高很快。農村消除了大規模的傳染病和流行病,兒童的死亡率達到全世界最低,這些都是得益于中國農村實行的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于這一點,我小時候是有切身感受的,村里的赤腳醫生隨叫隨到,村民看病幾乎不收費。這個體制優勢,在改革開放之后的一段時間反而喪失了,導致在農村教育、農村醫療、農村社會保障、農田水利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出現大面積的倒退,到現在還是在補課。
人民公社為改革開放的啟動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產,比如社隊企業的發展,為鄉鎮企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人民公社時期培養出來的人力資本,支撐了中國的工業化,支撐了中國的現代化,也支撐了1978年以來的改革開放。不應該割裂地看待兩個時期,特別是不要把前三十年說得一塌糊涂,這不符合實際情況,也不是一種科學的態度。”
在這里王教授明確指出了人民公社的歷史功績:
人民公社為中國工業化提供了大量的剩余,主要是近一半的資金積累;可以說,沒有人民公社體制就沒有新中國的工業化;
人民公社為改革開放之后提供了勞動力基礎,是我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必要前提;
在人民公社時期,農村公共品的供給達到了歷史高度,在這一時期,農村教育普及,農村合作醫療、農村社會保障、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田水利的興修等等。
人民公社為改革開放的啟動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產,比如社隊企業的發展,為鄉鎮企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從上面王教授所提供的事實來看,中國今天的發展成就是離不開人民公社,而且正是人民公社發展基礎之上形成的。面對這樣的事實,我想問謝小宛:人民公社怎么就失敗了呢?
從我國人口增長數據來看,1956年我國是6.28億人,到1982年是10.16億人,人口增加了3.88億人,增長幅度是61.78%。這一人口增長的數據說明了什么樣的事實呢?第一是我國農業從養活6.28億人的水平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到了能夠養活10.16億人。從1956年養活10個人,到1982年養活16個人,這就是人民公社生產力發展的最好說明。這一鐵的事實,說明人民公社“嚴重阻礙我國農村生產力發展”的說法完全是脫離實際的胡說八道。在一個農業大國,在處于以人力與畜力的農業生產發展水平上,人口的大幅增長正是生產力發展最顯著的體現。這也是后來我國能夠成為世界工廠的最重要的基礎。一個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它失敗在什么地方呢?
據統計,解放初期到1957年,中國耕地面積從16.28億畝增加到16.77億畝,增加了4900萬畝,年均增長為0.4%,此后到1980年,耕地面積增加到20.69億畝,增加了3.9億畝,年均增長0.9%,集體經濟是小農經濟時期耕地增長的2.25倍,人民公社時期新建水庫83300座,年均增長4230座,年均建設速度是小農經濟時期的34倍。人民公社時期增加的3.9億畝耕地,8萬多座水庫,300萬里人工河堤,2200萬眼機井。各類堤防16.5萬公里,有人估算,工程總量達到3610億立方以上,如果按每平方30元計算,相當于10萬多億人民幣的價值。,生產隊模式的存在和發展,對我國的發展作出的貢獻不僅是滿足了我國農村和城市、農業和工業對糧食的需求,而且對我國工業化的實現和國民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了資金的保障。據統計,1953年到1981年,中國政府從農民那里拿走了7000多億的資金,相當于同期中國積累資金1.5萬億元的一半左右。可以這樣說,沒有二多年的生產隊時期為國家提供的資金積累,也就沒有我國工業化的快速實現。從物質生產力的發展角度來看,人民公社所提供的公共產品的價值是十分巨大的,是我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個極大地促進了物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它失敗在什么地方呢?
有一種說法,就是人民公社時期一直是餓肚子,是承包經營、分戶包干解決了我國的吃飯問題。而事實的真相是什么呢?
據統計,我國人均糧食擁有量1959年是252公斤,1970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是289公斤,1979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是340公斤。從1959年到1979年,20年間人均糧食占有量增長了88公斤,平均增長速度是4.4公斤/年;而在1970年到1979年這后9年增長了51公斤,年均增長速度為5..66公斤。在這二十年之間,即使在人口增長了3個多億,人均占有糧食的增長還是呈現出一個加速的趨勢。
如果我們按照二十年的平均速度來預測1983年的人均糧食占有量,應該是340+4*4.4=357.6公斤,與1983年人均擁有糧食的數量360公斤相差了2.4公斤;如果按照后9年的平均增長速度來測算,1983年的人均糧食占有量應該是340+5.66*4=362.6公斤。比1983年的人均360公斤多了2.6公斤。根據我們糧食產量的統計曲線,事實上我國在1964年之后,而這個時期,正是人民公社經過頭三年挫折之后,經過“三級所有、隊為基礎”調整,進入正常發展軌道的時期,糧食產量進入了一個較為穩定的上升通道。
根據上面的測算,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即使不進行分戶經營的改革,到1983年吃飽飯也是肯定的。因此把吃飽飯歸功于分戶包干是荒唐的。
許多人不顧我國在人民公社時期增加了61%的人口、平均每年增長1492萬人的基本事實,不知道能不能吃飽飯與糧食產量增長速度的關系,卻把吃不飽飯當作否定人民公社體制的理由,這實在是一種無知和愚蠢。
談及改革之后的農村,有位網友(變祥子的孔乙己:2023.10.28)是這樣說的:
“告訴我,全國農村有誰能把農村建設好?自己修路,辦學校,搞生態,辦工廠嗎?根本就不可能,都是有錢都往城里搬。農村人也沒哪么高的覺悟, 現在除了有吃住還有什么,農村單身的多得很,誰會說單干比集體好。以前單干爭田爭地爭水鄰居關系差得很,現在都在外面打工關系慢慢變和諧了點,畢竟紅白喜事需要互相幫忙。”
這位網友的言語不多,卻產出了集體生產和分戶單干的根本區別,也道出了現實的無奈。現在社會早已經進入了工業化的社會,現實的、有競爭力的生產力不再是原始形態的個體生產力。從資本主義產生以來,結合為組織形成的社會生產力才是現代生產力,才是有競爭力的生產力。而我國,一個在1949之時還是處于原始種植的農業大國,正是經過從互助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這種社會主義改造,形成了新型的農業社會生產力,從而使我國農業生產條件有了根本性改善,改變幾千年以來靠天吃飯的狀況,使我國糧食生產進入了一個長期穩定增長階段,從而滿足了我國人口快速增長和實現工業化的需要。
從一個一窮二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一個現代化社會,是需要一個艱苦創業的時期,是需要經歷若干發展階段的。人民公社時期正是這個艱苦創業的時期,而且是處于打基礎的階段。在這個時期生活艱苦是肯定的,但它創造的成就也是舉世矚目的。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在許多國際學者看來是創造奇跡的時期,而在我國一些人的眼中卻是失敗的實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