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政府在歷史研究與思想意識領域采取了一系列新舉措,糾正混亂局面。在史學工作者的努力下,俄羅斯史學逐漸回到尊重事實、倡導愛國主義、捍衛國家利益的軌道上來。而經歷了國家解體、經濟衰退、生活困窘的民眾,也開始懷念國家強大、人民生活安定的蘇聯時代。于是,列寧的“回歸”,又成為俄羅斯的一種社會潮流。這主要體現在:
第一,學術領域的正本清源。進入新千年后,隨著歷史事實的揭示,加上政府的正確導向,俄羅斯學界對列寧和十月革命的態度更加理性和公正。俄政府前總理普里馬科夫曾撰文指出,在俄羅斯的政治文獻中,常常把1917 年的十月革命稱為“政變”,這種作法很不正確。十月革命的歷史是不能改寫的。有學者論證,十月革命不僅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序曲, 也是新的偉大俄羅斯強國的序曲。近來,學者亞歷山大·舒賓專門著書,詳盡分析了俄國從1917年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發展過程,闡明十月革命發生的必然性,他把這場革命稱為“偉大的俄羅斯革命”。這些觀點在當今其他史學著述中也有非常鮮明的體現。俄羅斯學界對包括列寧和十月革命等蘇聯時期的歷史人物與事件的研究、評價越來越基于事實,越來越全面客觀,而有關列寧的那些謠言與傳說則逐漸不攻自破。
第二,俄羅斯民眾的紀念活動。每年的1月21日和4月22日,即列寧逝世和誕辰紀念日,在俄羅斯的媒體上都會登出一些紀念文章。而每年的11月7日,即十月革命勝利紀念日,在俄羅斯的多數城市更會有大大小小的集會,人們以一年一次的聚會來紀念那場“偉大的革命”。近年來,在莫斯科以及其他州、區由俄共組織的十月革命勝利紀念活動規模和影響越來越大。在各種紀念日里,還有群眾自發來到紅場,向列寧墓敬獻花圈,表達對列寧的崇敬之情。蘇聯解體以來,出于政治和經濟的原因,一些黨派和議員屢次向議會提出將列寧遺體遷出紅場,而以俄共為代表的黨派和民眾屢次反對,也對攻擊列寧的言論與行為進行反擊。
第三,俄羅斯社會輿論調查結果。蘇聯解體前,圍繞列寧與十月革命評價問題,俄羅斯社會輿論調查研究中心就展開調查,一直持續到新世紀前十年。其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俄羅斯民眾的基本看法:
肯定十月革命“開創了俄國歷史新紀元”“推動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正面評價,遠遠高于“一場災難”之類的負面評價,尤其進入新世紀以后更是如此。這說明,十月革命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
對于十月革命發生的原因,選擇勞動者處境艱難和國家政權衰弱的,始終占絕大多數。這兩個因素被視為十月革命發生的主要原因,而對所謂政治冒險家的極端主義等負面說法的肯定并不多。這反映出,十月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已然得到了更多的認同。
上述調查結果表明,在俄羅斯關于列寧與十月革命的正面評價越來越多。而在十月革命100周年將至之際,這種趨勢愈發明顯:在2016年初有關俄羅斯百年最偉大領導人的社會輿論調查中,列寧和斯大林、普京并列第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