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在社會生產、消費、分配各環節發揮著重要作用。數據競爭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數據壟斷表現出雙輪壟斷的特征。這造成資本增殖空間的擴大、資本統治力度的增強,也擠壓著傳統經濟空間,導致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失衡等問題。數據壟斷的前提是數據的集中,而集中的數據掌握在作為數據載體的私人平臺企業手中,平臺企業掌握數字技術和算法是實現數據壟斷的“另一條腿”。數據壟斷有三種掠奪方式:一是無償占有用戶的數字勞動,二是基于數據壟斷優勢的需求“制造”,三是對數據空間收取“數據租金”。我們需要正確審視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變化,才能制定符合實際的監管方法。
————————————————————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從信息化邁向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在全世界,以“互聯網+”為特征的生產工具變革,不僅推動了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而且極大地影響了社會經濟運行方式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首次將數據列入生產要素的范疇,并且確定其可以按貢獻參與分配。一方面,數據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不斷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重塑,為社會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另一方面,數據壟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擾亂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十四五”規劃指出,要“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為此,應發揮數據要素的優勢作用,規避數據壟斷的負面影響,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本文的分析框架如下:首先,梳理數據的基本特點和在社會生產中發揮的作用;其次,分析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壟斷的表現、特征以及形成原因;再次,在前述分析的基礎上概括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壟斷的掠奪路徑,以更加清晰地從理論上認識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變化,從而使我們能更好地應對數據壟斷問題,為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一、數據的基本特點及作用
(一)數據的特征
數據是載有信息和知識的數字,其背后隱含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具有社會屬性。數據依托數字進行編碼,數據傳播的媒介主要是互聯網,因此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可復制和分享。數據承載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各類信息,在第一次生產后可供人們復制、傳遞和分享。二是可無限增長和供給。人們的社會生活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數據,數據生產可以無限增長和供給。三是非實體性。數據的表達必須依賴一定的媒介,比如報紙或者網絡,其本身不具有實體性。四是時效性。人們每天都在生產著數據,數字技術的進步和發展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必然導致數據所承載信息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衰減。
作為生產要素的數據與傳統生產要素有著本質區別。首先,若不考慮產權的專有性,數據本身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而傳統的生產要素(如土地、資本等)則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由于數據的可復制性和可分享性,相同的數據可以被不同的使用者使用,也可以多次分享和消費,因而具有非排他性。從理論上說,不考慮數據的控制權,人們都可以使用已產生的數據。其次,與傳統的生產要素不同,數據不具有明晰的產權所屬關系。數據由大眾生產和消費,由少數人占有整體控制權和使用權,即數據一方面是公共品,另一方面又是私人品[1](p23-31)。最后,數據作為一種生產要素不同于其他生產要素,其他生產要素可以直接投入生產過程,而數據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后方可投入社會生產過程。
?。ǘ祿谏鐣a中的作用
進入Web2.0時代以來,數據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越發凸顯。“數字經濟的高滲透性已經對產業鏈與價值鏈產生深遠影響”[2](p77),而數據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要素,更是在社會生產中發揮著如下作用:
降低生產和流通成本。數據及相關技術的有效使用可以提高對生產過程的控制與優化,幫助合理安排生產計劃,減少原材料入庫、折損和看管機器等方面產生的成本,降低商品的成本價格,提高商品競爭力;數據的有效使用也有利于合理布局原材料購入點、商品售出點,減少運輸成本、加快流通速度,盡可能避免原材料供不應求耽誤生產和商品滯銷的情況,從而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使更多資本投入生產過程,創造和實現更多的價值。
提高生產和流通效率。數據的有效使用可以幫助資本家及時獲取市場上原材料和商品的價格與供求信息,從而合理規劃原材料的購入和商品的出售,盡可能地避免生產中斷,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數據生產方式更高效率的根源在于它對人類腦力勞動的替代和對人類體力勞動的整合。這種生產方式在本質上可以看作一種結合勞動,因而可以產生“結合的生產力”,大大節約社會勞動時間。從現實情況看,通過使用數據提高生產和流通效率的影響是巨大的,其不僅提高了生產運行的效率,還提高了資本的使用效率,伴隨資本周轉速度的加快能獲取更多的利潤。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減少時間損失,不斷轉換勞動過程以提高效率,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這是資本家強大的動力來源之一。
分析趨勢,調整供給。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批量生產的標準化產品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一個工廠只需要生產同質化產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人們對個性化的生產要求越來越高,并且這將會是一種長久的趨勢。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給廠家的生產帶來了挑戰——如何批量生產個性化商品。從批量生產到批量定制,以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作為支撐的智能化生產是關鍵,快速獲取消費者偏好信息,精準匹配個性化商品的買賣雙方,已經成為當下企業的重要手段。此外,不少商家不僅利用數據分析趨勢、調整供給,甚至還開始利用數據優勢“制造”需求。
加快創新產品供給,更快占領市場。數字企業要想在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就必須搶先開發出新一代產品。如果說傳統經濟中資本的競爭是“大魚吃小魚”的特點,那么在當今時代,“快魚吃慢魚”則是資本發展的顯著特征——是否能領先開發出新技術、新產品,對數字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但是,能否搶先用創新產品占領市場不僅與其創新產品的能力有關,有的中小企業即便擁有創新性技術或產品也會因為“勢力”不夠而被大型壟斷企業技術兼并。
二、數據壟斷的表現與影響
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數字技術的飛速進步和知識經濟的發展,許多國家涌現出一大批基于信息技術的互聯網企業。尤其是近十年以來,數字經濟異軍突起,“數據信息成為互聯網數字平臺上最重要的生產資料”[3](p2),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和數據資源爭奪愈演愈烈。
?。ㄒ唬祿艛嗟谋憩F
1.數據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要素
由以上分析可知,數據在生產的各個環節都能發揮出其優勢作用。“數字經濟之父”唐·泰普斯科特認為,數據將成為數字時代最強大的資產,《經濟學人》雜志和很多企業家也將數據視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石油”。因此,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后,企業競爭的焦點從傳統的生產要素聚焦到新的生產要素——數據上,能否掌握和使用數據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能否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2.數據的雙輪壟斷:橫向跨界、縱向滲透
數據壟斷更多以雙輪壟斷的形式呈現,“雙輪壟斷是基于平臺的基礎壟斷地位將壟斷地位延伸到新領域的跨界壟斷”[3](p3)。數據壟斷不局限于本身的領域,它既在橫向上延伸也在縱向上滲透。
從橫向上看,一方面,大型互聯網平臺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壟斷地位,會限制其他競爭對手獲得平臺的數據和用戶,并且通過合并、控股等方式實現對數據的全面掌握。另一方面,一些極具壟斷地位的平臺利用自身的強大實力,對一些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潛在競爭者進行“殺手式”并購或掠奪,抄襲小微企業的產品,卷走其用戶,強化自身的壟斷優勢。
從縱向上看,一是具有數據壟斷能力的主體利用自身的壟斷地位進行自我優待。自我優待是指數據壟斷主體既是平臺的提供者,也是平臺上的商戶,其往往利用自己的支配地位優待自營產品。比如亞馬遜平臺利用自身掌握的商家數據調整自營產品的銷售策略。二是滲透到消費者使用的各個場景。首先,被迫開放數據權限。用戶在進入各類互聯網平臺時都必須向平臺提供授權,否則就不能正常使用,而用戶所提供的授權往往超過平臺的服務范圍。其次,被迫“站隊”。一些大型電商平臺利用其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與具有一定依賴性的商家簽訂協議,排斥同行業競爭,具有明顯的強迫性和排他性。從客觀上來說,商家對于大型平臺具有一定的依賴性,容易形成用戶黏性,由于數據遷移等方面的難度,部分商家甚至無法脫離平臺生存。這種依賴性恰恰成為平臺強迫商家進行排他性選擇的重要因素,具有強迫性質的“站隊”行為嚴重損害了用戶的權益,強化了平臺的壟斷地位。最后,大數據“殺熟”或差別定價。用戶在接入平臺后就授予了平臺數據收集權,平臺根據收集的用戶數據分析其行為,如瀏覽記錄、點贊評論、交易數量等,對用戶進行大數據精準畫像,模擬用戶的習慣、偏好,進而采取差別定價,實施價格歧視。隨著技術手段的進步和營銷方式的多樣化,平臺會依據用戶畫像和算法隨機生成各類優惠券和價格組合,大數據“殺熟”也越來越具有隱蔽性[4](p69)。
?。ǘ祿艛嗟挠绊?/p>
1.數據壟斷擴大了資本的增殖空間
后工業階段的資本主義社會依然表現為“市場的擴張趕不上生產的擴張”[5](p556),此時對于所有生產者來說,最為關鍵的是找到新的市場,現在不再是生產決定消費,而是“消費決定生產”。在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畫像技術為資本增殖提供了技術支持,數據壟斷是大數據畫像得以開展的前提。大數據畫像技術在收集、統計用戶多維度信息數據的基礎上,利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數據分析,據此推測用戶的興趣與需求,將結果以標簽體系的形式呈現,進而向用戶推薦適銷對路的產品和服務,以此實現對用戶信息全貌的抽象。這也是現代營銷不同于傳統營銷的一個關鍵之處,重點不在于商品是否物美價廉,而在于是否和目標人群的需求與興趣相一致。要想實現大數據畫像首先必須擁有海量數據,這對于已經具有壟斷地位的平臺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因此它們更容易利用自身的數據壟斷優勢,借助大數據畫像技術進行分析、推薦,在獲得高額壟斷利潤的同時拓寬資本的增殖空間。
2.數據壟斷加強了資本的統治力度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滲透生產、消費、流通等各個領域,“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6](p591),這種新的生產方式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同于傳統的壟斷企業,以數據壟斷和算法壟斷為核心的平臺企業并不需要把生產的物質資料集中起來,它依靠核心的計算機技術、核心的數據和算法壟斷就可以把龐大、分散的小資本聯系起來。一個巨大的平臺具有集散式的網絡結構,一個大資本就可以協調調度更大規模的分工協作,并由其主導分配和消費。資本的統治力度在數據壟斷的加持下得到增強。
3.數據壟斷擠壓傳統經濟空間,造成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失衡
根據前述分析,數據集中產生的是數據壟斷和數據資本與實物資本的分離。一方面,數字經濟獨立于實體經濟;另一方面,數字經濟又無法離開實體經濟而發展。線上數據、算法不斷集中,同線下實體的分散狀態產生對立。平臺企業憑借數據壟斷優勢調動更大的社會資本,但平臺本身并不從事實物生產,而資本又大量積累在平臺企業家那里。隨著數據壟斷走向數據寡頭,傳統的經濟生產完全受制于數據寡頭,實體經濟受制于數字經濟,這種對立與倒置將會導致整個經濟結構的不穩定。
三、數據壟斷的形成路徑
數據壟斷主要是指擁有數據絕對優勢的企業基于對數據來源和渠道的控制,利用技術優勢在數據交易、數據分析、數據使用等環節實施壟斷行為。從實踐角度講,處于互聯網中的個體每天都在生產數據,但這些數據并非都能成為人們的生產資料。由于平臺的網絡外部性,數據的集中成為必然,而作為數據載體的平臺具有先天的數據壟斷優勢,其數字技術和數據處理能力建立了極強的排他壁壘。
?。ㄒ唬祿募校合驍祿Y本轉化的前提
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不同于傳統時代的數據,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等的支持下,智能設備可以將所有傳統設備產生的數據鏈接到互聯網絡中。數據的集中就像原始的勞動對象——土地的兼并,集中的數據更具價值和競爭力。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整個社會生產流通過程,在勞動過程中,數據屬于勞動對象,數據集中后才能進一步形成數據資本。在互聯網虛擬空間中,數據比其他在現實空間運行的物質資料更容易形成壟斷。
對數據的掌握是平臺之間競爭的關鍵。在傳統的行業競爭中,占有物質生產資料的多少是一個企業能否做大做強的條件之一,而在數字經濟時代,對數據的占有是使其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先決條件。數據的集中有兩方面的要求,其一是數據量的規模,其二是數據所涉及的廣度和寬度?;诖耍捅厝灰笃髽I有相應的數據收集和存儲能力。單純的數據收集并不能產生價值,這又對企業的數據挖掘和分析處理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數據的價值密度較低,無論是數據挖掘還是機器學習都需要建立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之上,且數據的涉及面廣也有助于得出全面、立體、準確的信息。從這個角度來說,只有大規模、多結構、多類型的數據才能發揮出大數據的真正優勢?,F實中,往往只有大型平臺或者大型公司具備控制并分析這些數據的能力。
企業擁有的數據優勢不僅利于技術開發,也能在定價策略、營銷策略、個性化服務、行業預測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與此同時,這種優勢還能自我強化,呈現出馬太效應,即擁有數據絕對優勢的企業居于“贏者通吃”的地位。該現象的形成有以下原因:
一方面,算法和數字技術優化具有技術壁壘,易使具有數據、技術、資本基礎的企業形成絕對優勢。算法是運用數學和統計學知識,通過計算機程序解決問題的步驟,其核心是建立模型。模型需要足夠的數據支持,才能形成并進一步優化,提高準確性。另一方面,數據遷移難度大、消費習慣等會造成用戶黏性。尤其是在平臺模式下,由于數據遷移的難度和成本,平臺內的大量經營者對平臺往往具有一定的依賴性。而平臺由于著力收集用戶數據,對用戶喜好等信息較為了解,能夠更快實現商品與用戶的匹配,從而更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比如線上購物平臺、網約車平臺等。具有數據優勢的企業能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務,能留住和吸引更多的用戶,從而獲得更多的數據。此外,它們還能利用其優勢刺激消費者消費,甚至“制造”需求以引導消費。
(二)平臺型企業的崛起:數據壟斷的載體
平臺經濟是以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將消費者、廣告商、服務提供商、生產商、供應商等聚集于平臺,整合多主體資源和關系以創造價值,使多主體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新型經濟。“數據壟斷實質是以平臺為主體的壟斷”[7](p35),平臺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精準匹配供需、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產業升級都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平臺型企業的崛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一般來說,平臺企業更容易使消費者和生產者直接“見面”,促進人的需要的多樣化和個性化。平臺企業大大滿足了現代社會中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順應了買方市場下社會生產的發展趨勢。平臺企業在提高社會生產效率方面同樣具有優勢,其能夠加強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從傳統工業到智能化生產的轉向。從商品流通來看,平臺提供了一個場所,讓生產者與消費者通過能對雙方產生價值的互動而集中到一起,制定交易流程和規則,提供網絡配套服務,使商品的供需方快速配對。
平臺具有大規模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和應用的優勢。平臺存在多邊主體,平臺之上產生的交易信息、用戶偏好信息、背景信息,以及各類產品和服務的供求信息等,都可以被平臺所有者收集、存儲,進而用于生產經營。“數字經濟平臺型企業天然具有從競爭到壟斷的發展趨勢”[3](p2),由此,作為勞動資料的數據也具有天然的壟斷屬性。大型平臺往往集數據收集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于一體,比如亞馬遜不僅通過線上購物平臺收集來自各方的信息,而且還擁有自己的數據平臺AWS,形成了其他企業難以企及的強大數據優勢。
在平臺經濟中,數據的有效使用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流通效率、打造競爭優勢的關鍵,數據因而成為各公司爭奪的主要對象。但是在實踐中,真正有價值的數據主要掌握在少數數據寡頭手里,這種數據的集中化實際上形成了數據壟斷和平臺巨頭競爭優勢的基礎。事實上,大型平臺企業的壟斷往往是圍繞核心業務部門的生態系統的擴張[8](p115)。與傳統的企業壟斷不同的是,平臺既不是單純縱向兼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也不是橫向兼并直接競爭對手,它們不僅致力于某一核心業務的壟斷,而且往往會圍繞核心業務進行擴張,盡可能地形成閉環的生態系統。在不斷的跨行業整合中,大型平臺掌握的數據規模和數據面廣度是其他中小企業難以企及的,其數據優勢地位也將越來越難以撼動。
(三)數據處理技術和算法:數據壟斷的基石
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進入生產消費全過程,是科技革命發展的產物,也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顯著特征。很多數據本身無所謂價值,只有當數據的量積累到一定程度,通過一系列的處理和分析提取出滿足人們需要的內容,數據才真正具有了使用價值。
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人工分析數據的方法已難以完成有效的數據分析,這與如今數據的特點直接相關:首先是數據的規模巨大,人們每天生活、學習、娛樂、生產等各方面的行為都可能作為數據被收集,龐大的數據規模使得人工分析變得艱難;其次是數據的類型繁多、結構復雜,整合處理的難度升級;再次,由于數據的規模過大,因而目前數據的價值密度較低;最后,很多數據具有較強的時效性,如果處理能力有限,則無法跟上數據更新的速度。面對海量、復雜的數據,處理數據、獲取信息的效率至關重要,而這一效率取決于企業是否擁有大量數據以及數據的存儲、分析能力。因此,對數據處理技術和算法的掌握是在數據競爭中取勝的關鍵。
基于上述分析,“大型數字平臺得以不斷強化甚或固化其市場支配力,使平臺經濟領域呈現出愈發顯著的‘雙輪壟斷’態勢”[9](p30)。
四、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壟斷的掠奪路徑
本來,數據的集中可以為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提供助力,然而在全球化迅猛發展的態勢下,我們正面臨著數據要素市場治理機制不完善和數據產權界定困難等問題,數字平臺利用自身的數據壟斷地位一步步加強掠奪。首先,利用平臺和用戶間的不平等地位無償收集用戶數據,無償占有用戶的數字勞動;其次,基于大數據“制造”需求,而這個需求并不一定是人的真實需求;最后,利用自身的壟斷地位收取“數據租金”[10](p9)。
(一)無償占有用戶的數字勞動
根據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67億,手機網民規模達10.65億。用戶在進入網絡平臺時要簽訂數據授權協議,平臺可以免費收集用戶產生的各類數據。平臺商利用梅特卡夫法則使網絡價值以用戶數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長,也就是所謂的網絡外部性。每一個先加入網絡平臺的用戶都成為后來用戶的吸引者,并且數據轉移的困難也增強了用戶黏性。數字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無征求地抓取用戶數據,大眾無意識地直接參與了海量數據的形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生產數據的“免費勞工”。對這些自愿貢獻數據(volunteereddata)看似合理的占有實則是一種剝奪。網絡平臺以宣揚數字網絡空間中的社區構建和用戶權利來掩蓋對數字勞動的無償占有。比如,互聯網中網頁導入鏈接的數量和質量是谷歌網頁搜索排名的關鍵指標,而每一個網頁鏈接的背后都凝結著網民的免費勞動。網頁鏈接的龐大集合自然物化了不容忽略的數字勞動[11](p124-135),用戶越多、用戶提供的數據越多,數字平臺獲得競爭優勢和壟斷地位的支撐就越牢固。
?。ǘ┗诖髷祿男枨?ldquo;制造”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用戶的集中,平臺所掌握的數據規模變得無比龐大,這為資本主義找到新的市場打開了突破口——“制造”需求。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需求”和“需要”是不一樣的,政治經濟學視域下的需要是客觀的,而需求是主觀的[12](p13-25)。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中,人們進行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其需要的內容也主要是其生產的內容,“他需要的界限也就是他生產的界限”[13](p33)。在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的需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伴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們需要的內容不斷地擴充、豐富。在資本主義早期階段,由于物質生產力還不夠發達,資本家為了追求剩余價值,把工人的需要降到最低限度,只維持工人必要的生活需求;資本主義發展到今天,物質生產水平有了極大提高,隨著蛋糕的做大,工人階級獲得的絕對份額也在增加,并且最重要的是,社會生產力水平遠遠超過滿足人們必要生活需求所需的生產力水平——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的問題一直存在,并且會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而加劇。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人們的生活必需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滿足,甚至還有些過剩,資本在這個領域獲取利潤的空間縮小、難度加大,于是出現了一種現象:為了能夠持續獲利,資本通過廣告、意識形態灌輸等方式人為“制造”需求,以此來開拓市場。這是資本逐利本性的必然結果。
大數據是需求“制造”的重要前提。分析單個用戶的瀏覽、交易等數據,可以找到其感興趣的方面,推薦其可能感興趣的產品;分析平臺所有用戶的數據,可以更為精準地定位人們的潛在需求。在過去的商品交換中,“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說每一方只有通過雙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為,才能讓渡自己的商品”[14](p103)。然而在數字經濟時代,即使人們不一定有這個需求,對一些商品的態度起初并不與資本家一致,但資本家借助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的壟斷地位鋪天蓋地地營銷宣傳,也會讓人們“自覺”接受這些“制造”出來的需求,實現這種“一致”。用戶大多數情況下處于被動接受平臺提供信息的地位,因而資本家得以順利實現找到新市場進行資本增殖的目的。從實踐角度講,一方面消費者對個性化商品的要求逐漸提高,另一方面數據壟斷主體利用平臺快速掌握消費者偏好,經由數據分析等操作“制造”出滿足人們“需要”的需求。正如法蘭克福學派指出的那樣:“人們似乎為了商品而生活。”[15](p9)換句話說,擁有足量數據、具有一定資本規模并掌握先進技術的大型壟斷平臺,不僅能夠獲取消費者偏好再將其提供給廠家,也能通過智能化生產系統進行個性化商品的批量生產,還能迅速匹配商品的買賣雙方,甚至通過一些方式人為“制造”需求,這將導致生產與人類追求幸福自由的目的的對立。
(三)“數據租金”
數字經濟時代,平臺上聚集的用戶越多,該平臺就越具有在競爭中獲勝的潛力,呈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數字平臺在競爭中具有多方面優勢,比如用戶黏性、數據壟斷、網絡外部性等,這些優勢會進一步強化平臺的技術壟斷、市場壟斷,進而形成穩定性壟斷,催生出“超級平臺”。數字平臺形成壟斷后,平臺利潤的來源主要是“數據租金”。
在《資本論》第3卷中,馬克思詳盡論述了地租的三種基本形式,即級差地租、絕對地租和壟斷地租。級差地租產生于地理位置優越、土壤肥沃的土地,其實質是投入個別土地所產生的個別利潤高于平均利潤的余額;絕對地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所有權的壟斷,即農業資本家獲得的農產品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所產生的超額利潤;壟斷地租是由于商品價格不受價值規律約束而直接取決于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和支付能力所產生的,是以壟斷價格為基礎獲得的地租。“我們把第三種地租稱為剛需地租,它的剝削對象主要是消費者,如果相應的商品是消費品的話。而如果相應的商品是生產資料,購買者是資本家,那么剛需地租的獲得者并沒有剝削資本家,而是要么瓜分資本家剝削來的剩余價值,要么伙同或借助資本家剝削利用這個生產資料生產出來的商品的消費者。”[16](p84)
數字平臺以兩種方式獲得“數據租金”。其一,利用自身數據壟斷優勢對平臺的收入進行抽成。以網約車Uber為例,Uber在2009年成立于美國舊金山,其通過旗下的同名打車軟件連接乘客與司機,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并在美國出租車市場迅速擴展,對傳統出租車行業造成了較大沖擊,但其基本沒有旗下車輛的所有權。Uber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盈利模式,即對平臺用戶的每次收入抽取一定份額的租金。初始階段主要是通過優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培養其消費習慣,形成用戶黏性。平臺可以在每一次出行訂單中獲取用戶信息,以減少出租車主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此提升用戶體驗,這是其優勢不斷自我強化的過程。在積累了一定的用戶人群后,平臺開始提高價格,以此獲取更多的利潤。從Uber的利潤來源可以看出,它的利潤與馬克思所說的地租性質是基本一致的。其二,在數字平臺上為廣告商提供廣告空間,廣告商支付租賃費用。比如商家開通“淘寶直通車”,支付一定的租金換取平臺為其商品提供更好的權重展示,使數字平臺用戶更容易看到。
五、結論
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人們每天都在生產數據,這些數據在互聯網等計算機技術的支持下可以被收集起來,進而化為左右這個時代社會生產、消費的重要因素。從數據的特征即分享性、無限性、非實體性和時效性等出發,本文闡釋了數據在社會生產中的重要作用。用好數據可以降低成本、分析趨勢、調整供給、提高生產和流通效率、加快創新產品供給、更快占領市場。而在現實生活中,掌握和使用數據的是那些數據壟斷商。數據壟斷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數據的集中可以發揮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優勢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數據的集中并不是掌握在國家手中,數據的濫用引發了很多問題。數據壟斷商利用自己的壟斷地位自我優待、限制競爭,而本身處于弱勢地位的用戶不得不面臨強迫授權、價格歧視等問題。數據壟斷擴大了資本增殖空間,增強了資本統治力度,也擠壓了傳統的經濟空間,導致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失衡,給國家經濟穩定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數字經濟時代的數據壟斷為資本家的進一步掠奪提供了新空間:數字平臺無償占有用戶的數字勞動,利用壟斷協議收集用戶的各類數據,以數據壟斷優勢“制造”需求,獲得“數據租金”。
數據壟斷的根本原因在于數據資源的私人占有,掌握數據的是平臺,因此,管好平臺是解決數據壟斷的關鍵。數字經濟一方面是目前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其數據壟斷等新表現確實帶來了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們只有正確審視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變化,才能制定符合實際的監管方法。
參考文獻:
[1]易憲容,陳穎穎,位玉雙.數字經濟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問題研究——基于現代經濟學的一般性分析[J].經濟學家,2019(7).
[2]周小亮.發展數字經濟促進產業鏈現代化[J].政治經濟學研究,2022(2).
[3]程恩富,王愛華.數字平臺經濟壟斷的基本特征、內在邏輯與規制思路[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5).
[4]張菲,朱桐雨.互聯網平臺企業的數據壟斷問題研究[J].國際經濟合作,2022(5).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林丹,李建建.數據壟斷與反壟斷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9).
[8][加]尼克·斯爾尼塞克.平臺資本主義[M].程水英,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8.
[9]馮旭,李雪艷,姚宇.數字經濟的價值創造探賾——基于新馬克思經濟學綜合學派“新的活勞動價值一元論”的理論闡釋[J].海派經濟學,2022(4).
[10]石先梅.互聯網平臺企業壟斷形成機理:從數據競爭到數據租金[J].管理學刊,2021(6).
[11]黃再勝.數據的資本化與當代資本主義價值運動新特點[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6).
[12]劉鳳義,劉子嘉.政治經濟學視域下“需要”與“需求”的關系研究[J].南開經濟研究,2021(1).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美]赫伯特·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M].劉繼,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16]余斌.“數字勞動”與“數字資本”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1(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