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郝貴生:提出和闡發科學實踐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解讀之二

郝貴生 · 2023-04-05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提出和闡發科學實踐觀

《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解讀之二

郝貴生

   馬克思的《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共十一條內容,主要是批判費爾巴哈和一切舊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闡發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包括三部分內容:

總論(第1條)

分論(第29條)

結論(第1011條)

第二講主要解讀《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gegenstaCndliche]活動。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于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主義正確地主張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或者說物質決定意識的基本觀點,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反映論,對唯心主義的先驗論進行了有力的批判。特別是費爾巴哈批判黑格爾的思辨唯心主義和神學的斗爭中恢復了唯物主義的權威,得到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度評價。但是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所有舊唯物主義存在許多錯誤的觀點,其中最主要缺陷就是不懂得革命實踐的意義。馬克思這個提綱第一條主要針對舊唯物主義的這一缺陷進行了批判,并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和闡發科學實踐觀。

一、對第一條原文的理解

這一條可分為三層含義:

第一層:指出一切舊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是用純客觀或直觀的方法認識客觀事物,而沒有用實踐的方法和主體方面去理解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

 

這里指出包括費爾巴哈在內的一切舊唯物主義(《提綱第十條》把馬克思主義以前的所有唯物主義稱之為舊唯物主義,把馬克思確立的唯物主義稱之為新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陷、缺點就在于認識事物的直觀性和純客觀性,而不懂得實踐。

什么是事物、現實、感性?這三個詞在費爾巴哈的著作中是一回事,是費爾巴哈經常使用的概念、術語。他說過:“具有現實性的現實事物,乃是感性事物。”“感性”就是“實際存在著的事物,因此,在我看來,它具有和現實同樣的意義。”

所以這三個詞指的就是能夠被人感覺到的客觀事物、客觀世界,它既包括客觀存在的各種事物,也包括客觀存在的人,他們可以用直觀即直接觀察的方法把握。為什么費爾巴哈認為客觀事物也包含人呢?因為在他看來,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并且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因此,人也是一種感性的客觀的存在物。

當我們把人即周圍的一切事物看做事物、現實、感性時,就已經從人的認識論方面談論這些事物的屬性,也就是從主觀客觀關系的角度談論他們的屬性,即是同人的主觀方面沒有任何關系的純粹客觀方面來理解,沒有打上人類的任何主觀烙印的客觀世界。它們對于認識主體人來說,只是認識對象,反映對象、直觀對象。費爾巴哈說:“直觀是生活的原則”,“只存在人的感性直觀中,才是真理和實在。”換句話說,費爾巴哈在理解人和客觀世界的關系時,只是看做反映被反映的照鏡子式的關系。馬克思這里一針見血地指出其缺陷、缺點“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

“它們”就是指前邊所說的“事物、感性、現實”,沒有當做人的感性活動,當做實踐和從主體方面去理解。人的感性活動,這里的感性不是指感性認識,馬克思曾經說過,說一個東西是感性的亦即現實的。這里和費爾巴哈說的“感性”含義相同。所以“感性的人的活動”就是現實的人的活動,即在一定的社會關系在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人。

“活動”、“實踐”同等意義,強調人去作用、改造客觀世界,改造現實。

“主體方面去理解”。主體客體,主觀客觀,認識論方面的概念。“主體方面”(72年版《馬恩選集》翻譯為“主觀方面”)就是指人的主觀能動性。

馬克思這里實際是說,舊唯物主義的缺陷就是把客觀事物、現實只是看做反映對象、認識對象、直觀對象,沒有看做人的感性活動對象、實踐對象。應該把它們看做實踐對象、改造對象、感性活動的對象。

唯物主義把客觀世界看做第一性、看做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事物是正確的,人們去反映它、認識它無疑是正確的,但這只是主客體、主客觀的一個方面。我們的認識對象、客觀對象能否被人改造、被人作用呢?這種認識對象是否已經打上人的主觀烙印呢?換句話說,主客觀、主客體究竟是單向關系,還是雙向關系?我們生活的周圍事物都是純粹的客觀對象嗎?有沒有人的主觀烙印呢?

實際上,我們生存的周圍的自然界,不是純粹的自然界,事事、處處程度不同地打上人類的主觀烙印。沒有人,就沒有我們周圍的現實世界。人和一切動物一樣,要吃喝生存,但人不象動物一樣,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取現成的生活資料,而是改造自然界,積極主動地改造外部世界。離開了人對外部世界的改造,離開了勞動,人類就無法生存下去。人對世界的認識也不是單純的直觀和認識關系,而是在勞動中、在改造中、在實踐中反映和認識世界,只有客觀世界成為改造對象,才能真正反映和認識這個世界。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因此,主客體、主客觀之間不是單向,而是雙向關系。

馬克思在之后寫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更加具體地解讀了他的這段話,馬克思說費爾巴哈沒有看到,他周圍的感性世界決不是某種開天辟地以來就直接存在的、始終如一的東西,而是工業和社會狀況的產物,是歷史的產物,是世世代代活動的結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達到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前一代的工業和交往,并隨著需要的改變而改變它的社會制度。甚至連最簡單的感性確定性的對象也只是由于社會發展、由于工業和商業交往才提供給他的。大家知道,櫻桃樹和幾乎所有的果樹一樣,只是在數世紀以前由于商業才移植到我們這個地區。由此可見,櫻桃樹只是由于一定的社會在一定時期的這種活動才為費爾巴哈的感性確定性所感知馬克思還說,就是人的“直觀”能力、意識也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費爾巴哈特別談到自然科學的直觀,提到一些只有物理學家和化學家的眼睛才能識破的秘密,但是如果沒有工業和商業,哪里會有自然科學呢?甚至這個純粹的自然科學也只是由于商業和工業,由于人們的感性活動才達到自己的目的和獲得自己的材料的。這種活動、這種連續不斷的感性勞動和創造、這種生產,正是整個現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礎,它哪怕只中斷一年,費爾巴哈就會看到,不僅在自然界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整個人類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觀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會很快就沒有了。馬克思強調用實踐的觀點理解自然界,并不否定純粹自然的存在。人類產生之前的自然界、地球之外的浩瀚無邊的宇宙、即使地球上的自然界也有未開墾的處女地。所以馬克思說:在這種情況下,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仍然會保持著。但是,馬克思又強調,先于人類歷史而存在的那個自然界,不是費爾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現的一些珊瑚島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對于費爾巴哈來說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馬克思繼續繼續批判費爾巴哈的對人的直觀性的認識。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對象,而不感性活動,因為他在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論的領域內,沒有從人們現有的社會聯系,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生活條件來觀察人們——這一點且不說,他還從來沒有看到現實存在著的、活動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并且僅僅限于在感情范圍內承認現實的、單個的、肉體的人,也就是說,除了愛與友情,而且是觀念化了的愛與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與人之間還有什么其他的人的關系。他沒有批判現在的愛的關系。可見,他從來沒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個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動,因而比方說,當他看到的是大批患瘰疬病的、積勞成疾的和患肺癆的窮苦人而不是健康人的時候,他便不得不求助于最高的直和觀念上的類的平等化,這就是說,正是在共產主義的唯物主義者看到改造工業和社會結構的必要性和條件的地方,他卻重新陷入唯心主義。

因此馬克思給費爾巴哈的哲學性質做出了這一結論:當費爾巴哈是一個唯物主義者的時候,歷史在他的視野之外;當他去探討歷史的時候,他不是一個唯物主義者。在他那里,唯物主義和歷史是彼此完全脫離的。這一點從上面所說的看來已經非常明顯了

 

第二層;指出唯心主義從能動方面去理解“事物、現實、感性”,但它們也不懂得實踐的觀點。

 

因此,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

 

馬克思前邊指出了舊唯物主義對客觀事物只是從客觀方面理解事物,沒有從主體、主觀方面其理解事物。那么哲學史上有沒有哲學家從主觀方面理解事物呢?馬克思是肯定的。這里馬克思就說,和舊唯物主義相反,哲學史上的唯心主義對待周圍的事物卻是從主觀、主體、能動性方面去理解。如主觀唯心主義者把世界的一切事物都看做人的主觀意識、意志的產物。古希臘普羅泰戈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費希特、黑格爾、鮑威爾等。但馬克思認為這種思維方法也是片面的、錯誤的。因為他們看到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但只是“抽象”發展了。“抽象”是個認識論范疇。毛主席說的“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就是認識的“抽象”過程。在黑格爾哲學那里,抽象有兩層含義。一個是動詞意義上的含義,即認識過程。二是名詞意義的“抽象”,它與具體對立。任何具體都是多樣性的綜合,認識過程是從多個、無限中抽取一個、或幾個結果。抽取的結果都是“抽象”的。但“抽象”又區分為科學的“抽象”和非科學的“抽象”。列寧說,一切科學的抽象都更正確、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非科學的抽象就是把事物的現象或某一方因素當做事物的本質。馬克思認為,在人與外部事物的關系中,既有客觀性一面,也有主觀性一面。只是從主觀、能動性方面理解這種關系,也是抽象,但是片面的錯誤的抽象。為什么?馬克思指出了原因:“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現實的、感性的活動本身的。即是說,唯心主義者也不懂得“人的感性活動”,不懂得實踐的本質,不懂得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尤其是不懂得是實踐首先是物質的活動。

馬克思第一條前兩層含義提出了要用實踐的觀點理解事物和主客體關系,這里實際也是揭示了實踐的兩個最顯著的特征。一是實踐的主觀能動性。因為,人的任何活動都是在主觀意識的支配下進行的。馬克思《資本論》曾就人和蜜蜂的活動的區別談人的勞動的主觀能動性。舊唯物主義沒有看到實踐活動的這種主觀能夠性、主體性,只看到客觀性。但馬克批判了舊唯物主義沒有看到主觀能動性,但絕沒有說,從客觀方面理解事物是錯誤。客觀物質性仍然是實踐的顯著特征。第二層意義是說,唯心主義只是看到了主觀能動性的觀點,沒有看到客觀性,所以也是片面的。從正面理解,就是突出強調了實踐的客觀物質性特征。

實踐的物質性包括實踐的的主體(人)、實踐的對象、實踐的手段、實踐的過程都是客觀的,實踐的結果也是客觀的,實踐的發展過程、深度、廣度都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和客觀規律的制約。

我們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時,講到實踐的特點是講三點即物質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前兩個特點就是在《提綱》第一條中第一次闡發的。馬克思這里既批評了舊唯物主義不懂得實踐的主觀能夠性、又批判了唯心主義不懂得實踐的物質性特征。從正面講,就是闡明了實踐的兩個顯著特征。

 

第三層:批判費爾巴哈為代表的舊唯物主義對實踐的錯誤理解

 

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gegenstaCndliche]活動。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于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馬克思緊接著又談到費爾巴哈,他說: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對象性的活動”這里解釋三個名詞:思想客體、感性客體、對象性活動。

“思想客體”就是指把思想、意識作為一種所謂客觀存在的實體而研究的的哲學體系。如宗教神學中的上帝、費希特的自我意識、黑格爾的“絕對精神”等。

“感性客體”指與“思想客體”完全不同的客觀世界,包括整個自然界和客觀存在的人作為哲學的研究對象。

“對象性活動” 就是把人的實踐活動中的動機、 目的、 理想計劃轉化為某種客觀存在, 這是人的勞動、實踐活動的不同于動物本能活動的顯著特征之所在。

費爾巴哈是唯物主義者,他竭力反對“上帝”學說和“絕對精神”等“思想客體”。他要研究物質世界,也就是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感性客體”。這個方向顯然是正確的,也是馬克思高度肯定的。但是他沒有把人的實踐活動理解對象性活動、感性客體,即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內容轉化為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的事物。也就是說,當他用感性客體同黑格爾的思想客體對立起來否定思想客體時,也連同人的感性活動的能動作用也完全否定掉了。費爾巴哈理論中也談到“人的活動”,但他所說的“人的活動”僅僅指人的思想活動,認識活動、理論活動,而不包括人的物質活動。

“實踐”概念,費爾巴哈的著作中也經常提到,而且認為實踐可以解決理論不能解決的那些疑難問題。在真理問題上,他也提出了“生活、實踐可以是檢驗真理的尺度”。費爾巴哈有時又把實踐理解為生理的活動,吃、喝、性行為的消極的生活活動,把實踐理解為商人的經商活動、買賣活動、利己主義活動,他稱之為“實踐的處世原則,是利己主義,并且,是以宗教為形式的利己主義。”這種對“實踐”的理解,正如馬克思所說,“他們始終不過是一些零星的猜測,對費爾巴哈的總的世界觀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只能把它們看做僅僅是具有發展能力的萌芽。”他竭力抬高理論、認識活動,貶低實踐活動,把實踐看做卑污的小商人的利己主義活動。所以馬克思說:“對于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馬克思完全超出費爾巴哈對實踐的理解。決不像費爾巴哈回避人的能動作用,而是要承認人的能動作用。他不像費爾巴哈把人的活動僅僅理解為思想客體,理解為主觀的理論的活動,而沒有把人的活動理解為感性的物質性的活動、客觀活動。這種實踐活動是人類社會及其歷史發展的基礎,因而也是人的認識的基礎,對人類社會和歷史發展、人的認識具有革命的、批判的意義。這種實踐活動主要就是指人們進行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所以馬克思說費爾巴哈 不了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也就是說,費爾巴哈把人的活動等同于人的理論活動、思想活動,竭力抬高其作用,而實踐只是生活活動、利己主義活動,它不等于實踐活動。這就完全貶低了實踐活動。而馬克思認為,人的活動主要就是實踐活動,實踐就是理論指導下人們改造世界的物質性的社會歷史性活動,主要是物質生產活動。是人類生存、社會發展和認識活動的基礎、決定性意義,由此發現了社會生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物質性因素。也就是歷史唯物主義理論中的“物質”、“社會存在”的因素和根本內容。

二、理論、歷史和現實意義

1、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科學的實踐觀、勞動觀,劃清與唯心主義和舊唯物主義對實踐、勞動的錯誤理解

實踐、勞動不是馬克思首先發現的概念,馬克思以往的哲學家程度不同地發現勞動、實踐概念并做了不同的解釋,但都沒有真正揭示勞動、實踐的本質。作為哲學大家,黑格爾論述實踐、勞動較多。但黑格爾主張整個自然和社會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作為人及其活動也都是絕對精神的產物。黑格爾在絕對精神是世界本源的基礎上,從辯證法角度談到了勞動、實踐的概念,特別闡發了實踐包含的主客體、主客觀的辯證關系。但馬克思這里所講的勞動、實踐絕對不是精神的派生物,它本身就是物質的客觀的活動。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就把自己實踐觀、勞動觀與黑格爾的實踐觀劃清了界限。費爾巴哈也多次提到實踐,馬克思第一條對其做了批判。費爾巴哈只是從利己主義的、經商的、吃喝性行為的角度理論實踐,并把實踐與人的活動對立起來。馬克思也進行了批判,指出實踐就是人的活動,不是單純認識、思想、理論活動,是改造世界的物質的活動,是社會存在、社會發展內在的的源泉、動力。

   “實踐”概念大多知識分子、學者使用。中國古代學者也用“踐行”概念表述實踐。他們主要是在行動、行為、做的意義上使用。如陸游的“躬行”。“勞動”這個概念普通群眾使用非常普遍,似乎每個勞動者都懂得勞動含義,但多數人只是從干活、賣力氣、付出辛苦角度,甚至從受罪角度理解。也有一些人從樸素的個人生存、從謀生的角度、意義理解。但都沒有從人類生存的基本方式、從社會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理解。

2、有助于理解“實踐”的觀點在整個《提綱》和唯物史觀體系、共產主義理論體系中的理論地位及其作用

   《提綱》第一條是整個《提綱》的總論,那么實踐的觀點就作為整個《提綱》的邏輯起點和中心思想貫穿于整個《提綱》各個條中。如第2條提出真理標準問題、第3條批判法國唯物主義的環境決定論思想,闡發群眾史觀思想。第4條批判費爾巴哈的異化觀闡發階級斗爭觀點。第6條批判費爾巴哈的人的本質觀,闡發馬克思主義的人的本質、人性理論。第11條闡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功能、價值觀等等。

   馬克思依據《提綱》展開的《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深入具體闡發了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以及唯物史觀與共產主義理論之間的邏輯關系。而唯物史觀的最基本觀點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作為社會生活的物質因素就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即實踐活動。第8條就是講“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不懂得實踐的觀點就不懂得唯物史觀。同時也有助于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思想。所有的哲學家在本體論方面或是唯物主義,或是唯心主義。在認識論方面也同樣或是唯物論或是唯心論。但舊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如毛主席說,它們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不懂得認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同理,實踐的觀點也是唯物史觀的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歷史唯物主義的“本”不是一般唯物主義的“本”即物質、自然界而是實踐,是物質生產活動。馬克思正是因為依靠科學的實踐觀創立了唯物史觀。恩格斯把唯物史觀看做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兩大創新成果之一,所以才有整個科學的共產主義學說或馬克思主義理論。所以,沒有科學的實踐觀,就沒有科學的唯物史觀的科學體系,就沒有《共產黨宣言》。馬克思也是運用科學的勞動觀(參見馬克思《資本論》對勞動本質、勞動要素的揭示)揭示了商品的本質、貨幣的本質、資本的本質,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理論。

3、有助于認識和批判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對歪曲“實踐”觀的錯誤觀念。

《提綱》寫作于1845年,但公開問世是40年之后。《提綱》發表之后西方一些哲學家就利用馬克思這里所闡發的“實踐觀”、主體性問題開始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進行全面的歪曲否定。他們借助《提綱》中的觀點特別是馬克思這里闡發的實踐觀制造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對立,早期馬克思與晚期馬克思的對立。認為馬克思哲學是主體性哲學,恩格斯是客觀性哲學,馬克思研究人,恩格斯研究物。早期馬克思與晚期馬《《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主義的成熟的真正代表作,晚年馬克思背離了他的主體性理論。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一書是偏離馬克思的實踐的主體性思想的,是錯誤的。列寧、毛澤東都延續了恩格斯的思想也是錯誤的。列寧的《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是典型的舊唯物主義代表作。他們以錯誤的哲學思想指導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也是錯誤的。十月革命后,哲學界出現了全盤否定列寧主義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他們大多也是從對《提綱》的“實踐”的歪曲解讀開始的,如典型的匈牙利盧卡奇的“主體性”哲學、意大利的葛蘭西的“實踐哲學”。中國某些學者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所謂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返本開新”,實際是用“西馬解馬”,把西馬對馬克思哲學的解讀當馬克思哲學的“本”,把他們亦步亦趨的、邯鄲學步的、照抄照搬的“西馬”觀點當做他們自己對馬克思哲學研究的“創新”。這些中國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家”天天講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實際是他們天天搞唯心論和形而上學。他們的哲學素養、水平還遠不如靠自學成才的李瑞環同志和大量普通的工農兵群眾。

改革開放是從“真理標準”大討論開始的。他們借這次真理標準討論,要重新認識馬克思的實踐的觀點及在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中的理論地位。他們用實踐唯物主義取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用實踐只是體現主體性原則否定實踐體現主體性原則和客觀性原則的辯證統一。他們提出我們周圍的自然界完全是“人化自然”,否定“自在自然”的客觀存在。尤其是復旦大學俞吾金教授為代表的包括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等相當多的教授、學者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及全國大大小的學術刊物發表了數百篇類似文章和有關著作。這種研究傾向的實質是借馬克思的科學實踐觀體現的主體性思想完全否定客觀性思想,他們的觀點實質是哲學發展史上費希特、鮑威爾等“自我意識”哲學的翻版,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是哲學發展史的倒退。他們借馬克思的“實踐”觀點重新解讀“馬克思哲學”,把馬克思哲學解讀為主觀唯心主義,實際就是把共產主義解讀為是馬克思主觀意識的產物,否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否認唯物史觀理論的科學性,取消馬克思主義對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地位。如中央黨校王長江教授就公然鼓吹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恩格斯依靠“主體性”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出一系列概念、范疇拼湊出一個體系的。因此有必要對這個歪曲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錯誤思潮給予深入的批判,恢復馬克思“實踐”觀的科學含義,恢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來含義。用科學的實踐觀和唯物史觀理論指導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4、批判現實生活中的“直觀性”思維方式,運用“實踐”的觀點透過現象看本質

一切舊唯物主義“直觀性”思維方法,也可以說是與辯證法相對立的思維方法即形而上學(恩格斯《終結》中指出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三大缺陷:機械性、形而上學、非歷史性),導致我們看問題的簡單化、片面性。辯證法要求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實踐的方法也是辯證的方法,也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方法。是唯物辯證的方法。在社會生活中,大多數人包括一些思想家、理論家常用直觀的方法認識事物。黑格爾說,熟知的東西并非真知的東西。要真知,就要用實踐的方法。筆者使用這種方法認識學習、金錢、權力的本質。

一是認識“學習”的本質。

學習現象大家太熟悉了。人們天天在學習,但幾乎沒有人思考學習的本質究竟是什么?人們大多從上學、讀書、獲取知識角度理解學習。《辭典》上說,學習是人們通過聽講、看書、研究、實踐中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這是一種直觀的認識方法,是造成大多數人不懂學習、不愛學習、不會學習,學習效率、效果甚低的重要原因。筆者通過用實踐觀研究學習的本質,認為學習是“人們通過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并內化為人的素質、能力的人的自我發展、提高、改造、完善,增強主體性的過程。”實踐是人類改造世界的過程,包括改造客觀世界,也改造主觀世界,改造人本質。其結果促進外部世界的發展和人自身的發展,兩種發展相輔相成。學習的實質就是把知識內化為自身素質、能力的人的自覺改造、發展、完善自己增強主體性的過程。這就把學習放在社會生活的實踐的大坐標中認識學習的本質,有助于提高學習的自覺主動性和學習的效率、結果。

二是認識“金錢”的本質。

“金錢”學名就是貨幣。貨幣的本質馬克思在《資本論》講得清清楚楚。但大多數人仍然只是用直觀的方法即貨幣的有用性、使用價值理解,認為錢可以買許許多多東西,于是就拼命賺錢、搶錢、騙錢、貪污錢。目前大多數經濟學教材把貨幣定義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這個定義實質仍然是“直觀”的方法,把貨幣的五種使用價值看做貨幣的本質,突起強調貨幣的有用性。這種回答實際是普通百姓和馬克思主義之前經濟學家對“貨幣”的膚淺認識。實際上《資本論》已經講得非常清楚,馬克思是從勞動的二重性揭示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貨幣也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也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一。馬克思說,貨幣是商品流通過程中“獨立出來的價值”。這個價值不是使用價值,而是價值,而價值就是勞動者勞動創造的價值。勞動者占有貨幣意味著勞動者的勞動得到社會的承認,是他自己的勞動的凝結,他用貨幣換回他所需要的其它商品,實質是用自己的勞動與他人的勞動進行交換。因此,貨幣的本質就是勞動者勞動的凝結,由此用來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這是商品流通公式即W-G-W的內在原因。這個定義中不僅指出了貨幣的使用價值,更是指出了貨幣的價值。指出實現貨幣的正當的途徑和手段就是勞動。在商品流通中,勞動者出賣商品希望換回貨幣,也就是把自己的勞動成果用貨幣表現出來。他不擔心他人的貨幣究竟怎么來的。他只擔心自己的商品能否換回貨幣。如果只從使用價值角度界定貨幣的本質,那么貨幣作為相對獨立的勞動凝結的東西,有些人通過勞動實現對貨幣的占有,有些人就通過欺騙、搶劫、權力、賭博、賣淫等占有貨幣,而商品出賣者絲毫不考慮來他人的貨幣是如何實現的,只考慮自己的商品能否換回貨幣。這必然會導致某些人會使用不正當的途徑、手段、實現對貨幣的占有。如果說W-G-W是商品的平等交換。其中G就是勞動的凝結。而資本流通公式G-W-G'中的G'-G就不是資本家的勞動,而是占有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是剝削行為,是不道德、不干凈的。不講貨幣是勞動者勞動的凝結這一本質特征,實際就是承認所有人手中占有貨幣的正當性。

三是認識“權力”的本質。

“權力”也是社會生活中人們非常熟悉的社會現象。但權力的本質究竟是什么,許多理論家、思想家也沒有揭示清楚。宗教神學講“權力”是君權神授。西方政治家、理論家把“權力”解讀為少數人對多數人的支配能力、力量、關系。我國流行的《領導科學》也這樣講。我認為上述定義就是直觀的的定義方法,一是它把權力只是反映人與人之間單向的支配與被支配關系,二是支配者具有支配、控制他人的力量或能力,三是這種支配力量具有強制性。但筆者認為,所有這些定義都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提綱》第一條中批判費爾巴哈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直觀方面去理解的思維方法停留在對“權力”現象的外在的直觀的現象的描述上,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認識。它沒有從實踐的角度認識“權力”的本質,沒有把“權力”放在人類實踐活動的大坐標中、沒有從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和創造者的角度真正揭示“權力”現象的社會本質。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本質上是實踐的,而實踐的主體永遠是主要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絕大多數推動歷史發展前進的人民群眾。因此筆者認為,只有從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從群眾史觀的角度高度才能揭示、認識說明“權力”的本質。筆者認為,“權力”實質是在一定的社會群體的實踐活動中,為實現一定的利益目標,在人們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過程中形成的少數人具有和體現出來的能夠指揮、率領和組織大多數人凝聚為更大合力的強制性與非強制性統一的能力力量關系。這個定義突出強調“權力”這樣幾個顯著特征一是“權力”是人類一定社會群體實踐活動的產物,而應用“權力”活動本身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二是“權力”是人類社會的永恒現象。但“權力觀”是具體歷史的,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的歷史觀,不同的階級權力”觀念本質是不同的。三是階級社會的“權力”觀是原始社會“權力”觀的異化,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扭曲的“權力”觀。社會主義“權力”觀是克服“權力”異化現象的回復,是否定之否定。四是“權力”關系不是支配者與被支配者之間單向關系,而是雙向、相互作用關系,把“權力”看作單向關系本質是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權力”關系表面是支配者決定一切,實質是被支配者永遠最終起決定作用。五是“權力”應用中一定有具體的利益目標,這個利益目標在階級社會中實質是“權力”的階級性(如法律)的突出表現。六是權力所具有的支配能力、支配力量是強制性與非強制性的統一而非單純的強制力

此外還可以用科學的實踐觀解讀自由、權利、平等、善惡、愛恨、幸福等人們非常熟悉的社會現象。

                            2023年4月4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朱旄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最新專題

熱議聯想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3.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4. 朝鮮領導落淚
  5. 11月CPI又降了
  6.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7. 宋江的遭遇與奴才的下場
  8. 歷史的“魔鏡”
  9.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視
  10.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胡錫進爆出了一個“驚天秘密”?問是誰?造就的胡錫進這類的“共產黨員”,真是可恥!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顏寧女士當選中科院院士或弊大于利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7.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8.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9.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10.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10億巨貪不死,誰死?
  9.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難忘的偉人 永恒的頌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北國的黯然曙光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