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吳尚達同志的《堅持良好的文風》(以下簡稱《文風》),說幾點意見供大家討論。
一, 是討論問題
《文風》說:“我和您還不是討論問題,是我向老師請教。”不!有關生產關系的理論,特別是運用這種理論認識當前我國以及世界的現實,存在著嚴重的分歧,因此只是探討,誰也不能認定自己的觀點就一定正確。我以前寫的是探討,這里寫的更是討論,歡迎大家批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討論。
二, 生產關系就是抽象的概念
《文風》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在理論上混淆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區別,抹殺了生產物質內容與與社會形式的界限’不是馬列主義理論較深修養的人,是不容理解的。可不可以換一種說法呢?把理論通俗化一下呢?理論聯系實際地批判是不是更有力呢?”我接受批評,同意要把理論通俗化,應該舉出更多的事例,說明社會主義與貧窮之間的區別。例如舉新中國建立初期,接收舊中國是“一窮二白”,與改革開放前已經成為擁有原子彈的世界第六大工業國,雖然生產力有了飛躍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生活貧窮的面貌,但是,生產關系仍然是社會主義等等。用這些具體事例,論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區別,說明貧窮、富裕是生產力水平的表現,而社會主義則是一種生產關系,是兩類不同事物,不能劃等號,從而進一步論證“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論斷的錯誤,然后再上升到生產的物質內容與社會形式,可能會更容易被人們接受。我寫那一段話,是接著你舉中國、朝鮮等國家的實例以后說的,是補充。想回答中國、朝鮮雖然貧窮,但還是社會主義,從中國、朝鮮等國的“具體”,上升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一般”。
需要說清楚問題的另一面,即學習馬列毛主義,必須認真學習這些抽象的概念,學習經濟現象背后的本質、規律,認真讀原著。
生產關系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種抽象,是從原始共產主義、奴隸、封建、資本主義和過渡時期等各種具體的生產關系中抽象出來的概念。從具體上升的一般,由人們的感覺到概念,是認識的一個飛躍。
馬克思有關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論述,就是從商品開始的。價值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懂價值,就不可能理解資本主義經濟所有的現象,因為,資本主義經濟就是一個龐大的商品堆積;不理解價值,也不可能理解剩余價值,不可能真正懂得資本主義。因此,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就必須理解價值、生產關系等一系列的抽象概念:包括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上層建筑,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等等,因為,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把社會現象提升到科學的高度,才有了這一系列概念,才使社會學、經濟學成為科學的社會學。而西方社會學、經濟學則沒有生產關系、資本主義、共產主義等科學概念,常用什么“灰犀牛”、“黑天鵝”等形象的物品,千方百計掩蓋經濟現象之間的本質區別,根本就不承認生產關系,更不承認資本主義必將被共產主義替代的歷史發展規律。
列寧是學習、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杰出代表。他說:“馬克思究竟怎樣得出這個基本思想呢?(指社會經濟形態發展的自然歷史過程——引者注)他所用的方法就是從社會生活的各種領域中劃分出經濟領域,從一切社會關系中劃分出生產關系來,并把它當做決定其余一切關系的基本的、原始的關系。”“唯物主義提供了一個完全客觀的標準,它把‘生產關系’劃為社會結構,------就有可能把各國制度概括為一個基本概念,即社會形態------劃分出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與另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不同的東西,研究出一切資本主義國家所共有的東西。”(《列寧選集》第一卷 第6、8頁)我引用列寧的這些話,是希望學習、掌握馬列主義理論的同志要認真讀原著。闡述馬列毛主義的一些通俗讀物,只能作為入門的向導,幫助理解原著,而不能替代原著的學習。
三, 對當前我國生產關系的認識存在著嚴重分歧
我們學習生產關系的理論,不僅僅是要理解馬克思的原意,而是要運用生產關系的理論,認識現實,指導行動。正確理解生產關系理論,還是馬克思的理論。只有把生產關系的理論,運用到認識我國、世界的現實,成為自己觀察社會的工具,才可能使自己的革命行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才是真正學到了生產關系的理論。毛澤東說:“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第815頁)
對于當前我國社會生產關系的性質以及應該走什么樣經濟發展的道路,人們存在著尖銳的對立。
毛澤東從建國初期就研究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總結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經驗,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提出:“在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整個歷史時期(這個時期需要幾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條道路的斗爭。”(《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冊 第196頁)這是繼承了馬克思、列寧有關過渡時期理論。從生產關系的角度說,過渡時期就是公有制的共產主義生產關系與私有制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彼此斗爭的時期。用列寧的話說:“不能不是衰亡著的資本主義與生長著的共產主義彼此斗爭的時期。”(《列寧選集》第四卷 第84頁)從這個基本論斷出發,毛澤東提出了黨的以階級斗爭為綱的路線,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的過渡時期理論,創立了繼續革命理論。他還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特別揭示了我國消滅了老板(資產階級)以后,存在著階級斗爭、兩條道路斗爭的經濟根源,指出是商品貨幣關系。他在《關于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中說:“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制度,工資制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制,等等。這只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制。所以,林彪一類如上臺,搞資本主義制度很容易。”“列寧為什么說對資產階級專政------這個問題不搞清楚,就會變修正主義。要使全國知道。”等等。(《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三冊 第413頁)但是,對于毛主席的繼續革命理論,我國的兩派至今還存在著尖銳對立。
毛澤東時期消滅了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生產關系,限制了商品貨幣關系,但生產力依然高速發展,不僅生產資料供不應求,主要生活資料的生產盡管發展很快,也跟不上購買力的增長,要發行糧票、布票、自行車票等加以限制;現在,我國不僅大量引進外資,扶植私營經濟,大力發展雇傭勞動生產關系,造成內需不足,面臨嚴重生產過剩的問題。經濟發展的兩條道路對立,鮮明地擺在共產黨人和廣大勞動群眾面前,這不僅僅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現實問題、政治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民族的前途的重大問題。作為共產黨員、共產主義者,必須面對現實,明確回答,是擁護走發展公有制經濟的道路,還是繼續走發展雇傭勞動生產關系的道路。
蘇聯復辟資本主義的慘痛教訓,表明復辟資本主義是死路一條,只有毛澤東時期發展公有制經濟的道路,才是通向共產主義的光明大道。讓我國真正的共產黨人、共產主義者在馬列毛主義的旗幟下,朝著消滅雇傭勞動生產關系,向著共產主義方向大踏步前進!
附錄:
吳尚達:堅持良好的文風
2022-11-04 14:46:08 來源: 紅歌會網 作者:吳尚達
看了迎春老師的回復,還想說幾句。
1、我和您還不是討論問題,是我向老師請教。我前一篇文章原題是“請教……”發出前改為:“請問 ……”,不妥,生硬,不禮貌,現在改回來,不能“請問”老師,要“請教”老師。
2、我之所以稱您為老師,就是因為我要拜您為師向您學習。您的文章深入淺出,我最愛讀。說明您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已經融會貫通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3、文如其人,文品、人品是一致的。毛主席的文章為什么深入淺出?不僅是因為他的水平高,而且是因為他的人品高,時刻為工農兵讀者著想,只有實事求是之意,毫無嘩眾取寵之心。
4、我對您分析的“貧窮不是社會主義',不是說”不對“,而是說”不容易理解“,如果用客觀事實檢驗它,就很容易認識到它不對。我贊賞您的文章深入淺出,我總感覺您用理論檢驗一個認識的正確與否的寫法,不那么深入淺出。像‘(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在理論上混淆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區別,抹殺了生產物質內容與與社會形式的界限’‘,不是馬列主義理論較深修養的人,是不容理解的。可不可以換一種說法呢?把理論通俗化一下呢?理論聯系實際地批判是不是更有力呢?毛主講辯證法,幾乎都是用事實來說明。大哲學家艾思奇講”對立統一‘的’統一‘,沒有一點理論,就是用人的生、死來說明。生與死對立于人體、統一于人體,不時在斗爭,一場大病,人往死里發展,戰勝了大病,又往生里發展,一直到再也戰勝不了死亡,人就由‘生轉變為’死‘了。
5、我認為,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兩個概念的抽象、理解,不同的階級是不相同的。它們不是數學定理、公式。如果發展生產力,唯一的目的就是發展經濟,那么,馬克思主義者就沒有必要研究生產力。資本主義的國家發展生產力,目的是發展經濟,社會主義的國家發展生產力,目的是發展經濟。半斤八兩。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從來不說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馬克思主義者必定要說、要肯定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馬克思說;人們在他們的交往方式不再適合既得的生產力時,就不得不改變他們繼承下來的一切社會形式’‘’。這里的社會形式,就是生產關系。中國的大人物只講發展生產力,從來不提發展生產力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的發展是通過生產方'式進行的。鼓吹不管什么生產方式,把經濟搞上去就是好方式的人不是馬克思主義者。把雇傭勞動也看作是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不是馬克思主義者。各種社會形態的重要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以上分析算作對’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一點理論上的再批判吧,就教于迎春老師。 (2022年11月4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