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完整的人”是人揚棄異化以后的理想發展狀態,意蘊著人全面占有自己的社會關系,在現實的、最終過渡到共產主義運動的勞動實踐過程中生成。馬克思“完整的人”生成的核心要素,即揚棄異化勞動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自由時間的獲得和應用是其生成的空間、合理需要的滿足是其生成的動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個性是其生成的過程。這四者相互影響、相互支撐,若將任何一個要素割裂出去,都會造成其涵義的缺失,必定不可避免地對其生成途徑和方式帶來深刻影響。
[關鍵詞]完整的人;勞動實踐觀;異化;自由自覺
長期以來,由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物質財富的快速增長、制度安排的不斷推進、文化價值觀的沖突或共存以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資本邏輯的宰制和消費異化的掣肘,這種錯綜復雜的世界歷史性進程凸顯了“完整的人”思想的現實語境,使人類及人自身生存和發展問題日益凸顯出來。因此,反思探討馬克思“完整的人”思想的內在規定性,對于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揚棄異化勞動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前提
一切社會關系都是在勞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勞動在人類形成發展過程中起了無可替代的統領作用。隨著社會的發展,勞動的內涵和意義也隨之演進。洛克提出勞動是一切財產之源,亞當·斯密斷定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在馬克思的“勞動體系”中,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人性的真正表現,是人類創造世界的最高能力。
(一)原初勞動創造了人
原初意義上的勞動,就是人們改變事物的自然狀態使之適合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活動,是人生命延續的內在要求。馬克思認為,勞動不僅具有創造人的本體論意義,更富含能動的主體性意義,正是通過勞動使環境發生適合人類生存與發展需要的變化,使人成為獨立的大寫的人。“一當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別開來。”[1]519“這樣,生命的生產,無論是通過勞動而生產自己的生命,還是通過生育而生產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系”。[1]532在勞動過程中,不僅生成了人自身生命,而且形成了多方面的關系——本質上說,一切社會關系都是勞動關系——勞動過程中形成了相互需要、相互聯系與相互交往的關系。自然關系是社會關系的基礎,人在原有自然關系的基礎上形成了原初豐富性的社會關系。在原始條件下之所以尚未出現異化,是由于需要本身的原始性,是由于勞動分工的初步性(這是指人格方面或性欲方面的)。勞動不僅要維系個體的生命存續,還要為組織(氏族、部落、城邦或者現代民族國家)的生存提供物質基礎。
(二)異化勞動進程中人的片面發展
異化勞動是人類勞動史的一個必經環節。勞動作為人的對象化活動意味著人對自身及其對象的依賴與超越,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的發展,它逐漸發展成享受與勞動相分離、手段與目的相分離、工作與報償相分離的異化勞動,使勞動者喪失其自由生命本質——把每個人的完整性、自主性、情感性和統一性碾得粉碎,也滋生了各種社會矛盾和多方面的社會分化。“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于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1]156雖然勞動者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創造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促進了社會進步,但由于備受強制和壓迫,他們體會不到自身勞動的意義,更不認可自己是創造歷史的主體。糟糕的是,這種異己力量的支配隨著世界歷史性的發展有擴大的趨勢,“單個人隨著自己的活動擴大為世界歷史性的活動,越來越受到對他們來說是異己的力量的支配(他們把這種壓迫想象為所謂世界精神等等的圈套),受到日益擴大的、歸根結底表現為世界市場的力量的支配”[1]541。與此同時,異化勞動也為整體人的發展創造了越來越多的物質條件。
(三)自由勞動生成“完整的人”
馬克思認為,異化勞動本身增加了自由的可能性,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勞動的合理化和自動化必定減少消耗在異化勞動中的能量,從而釋放更多的自由能量;必要勞動越是變得外在于人,就越不會使人陷入必然性,越有可能在必然王國爭取現實的自由。馬克思豪情滿懷地闡發了克服異化后勞動的意義,“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已經積累起來的勞動只是擴大、豐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種手段。”[2]46“我的勞動是自由的生命表現,因此是生活的樂趣”[3]38,勞動是每個人的本分,是生活的內在需要,是人自覺自愿從事的、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當然,自由勞動的實現“既不是一個地方的問題,也不是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涉及存在現代社會的一切國家的社會問題,它的解決有賴于最先進各國在實踐上和理論上的合作。”[4]226《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之后,馬克思在一系列著作中逐漸揚棄異化勞動概念,這在某種程度上澄明了自由勞動實現的可能性。
二、自由時間的獲得和運用是“完整的人”生成的空間
馬克思認為,“完整的人”生成,“工作日的縮短是根本條件”[5]929。勞動賦予了人的生命價值的本體意義,使人的生命活動的時空結構成為主體性的、能動的存在。自由時間的獲得和運用,使勞動由謀生的手段轉化為生活的目的,最終實現勞動意義的革命性升華。
(一)歷史不過是人的實踐活動在時間中的展開
要把握歷史,把握生活,把握“完整的人”生成的條件,必須要有一個歷史和生活從中顯露出來的境域,這個境域就是時間。在深刻理解和批判“時間是第一個有形體的本質”(赫拉克利特語),“時間是由無數剎那延續的集合”(亞里士多德語),“絕對的、真實的、數學的時間”(牛頓語),“時間是純粹的直觀”(康德語,強調人對時間的主體地位)等舊的形而上學時間觀的基礎上,馬克思從現實的人及其實踐活動出發考察時間,凸顯了時間對人的生命和存在的革命性價值和意義,“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展的空間”[6]532,“自由時間——不論是閑暇時間還是從事較高級活動的時間——自然要把占有它的人變為另一主體”[7]204,人的自由得以現實地鋪展開來。因為在自由時間內,人可以隨自己的意志和愛好決定做什么、不做什么,擺脫了強制性和受壓迫的狀態。在未來,自由勞動和休閑將是人不可分割的存在和發展方式。
(二)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私有制和異化勞動,揭開了自由時間的來源
馬克思把社會時間劃分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兩部分,而自由時間從剩余勞動時間里游離出來。在人類社會早期,生產力極其低下,單個人獨自無法生存,人們共同勞動,幾乎利用全部生命活動時間來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不可能有時間及空間來發展個人的各方面能力。當社會發展到階級社會,開始出現剩余勞動時,少數剝削階級從維持生存應承擔的必要勞動中脫離出來,利用被剝削階級的剩余勞動給他們提供的自由時間,得以拓展他們的發展空間。“社會的自由時間是以通過強制勞動吸收工人的時間為基礎的,這樣,工人就喪失了精神發展所必需的空間,因為時間就是這種空間。”[8]343因此導致創造自由時間與占有自由時間的背反——少數人剝削多數人的剩余勞動而獲得自由時間,拓展發展的空間;多數人被迫勞動,被榨取剩余時間,喪失自由發展的空間。這樣一方的自由時間直接體現著另一方被剝削的時間。自由時間被剝削階級霸占獨享,難以在整個社會范圍內轉化為可自由支配、自由發展的時間。
(三)“完整的人”以自由時間的獲得和運用作為拓展自由的空間
馬克思認為,“整個人類發展的前提就是把這種自由時間的運用作為必要的基礎”[8]215,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即勞動時間逐漸縮短,自由時間日益增多,這是人們長期努力奮斗的結果。自由時間的增加拓展人們更多自由活動的空間,人類通過有限的生命時間與外部世界發生多種多樣的聯系。生產力的發展和自由時間的增加相互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9]104“節約勞動時間等于增加自由時間,即增加使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而個人的充分發展又作為最大的生產力反作用于勞動生產力。”[7]203這些充分體現了馬克思對衡量人生價值和意義的標準的理解超越了同時代資本邏輯的掣肘。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勞動的合理化和自動化必定逐漸減少異化勞動時間,釋放更多的自由時間,為實現人的自由發展的目標服務,使人可以充分利用節約下來的時間發展那些自由王國所需要的能力。
三、合理需要的滿足是“完整的人”生成的動力
馬克思在遙想未來社會時指出,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足以保證每個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滿足”[10]460。合理性需要的判斷標準,主要取決于是否適應時代和社會需要,是否使人們更加重視精神性需要,是否使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社會利益趨于同一,是否使需要主體充滿了活力和創新精神。
(一)需要蘊含著價值和意義
馬克思認為,需要揭示人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也揭示物的“匱乏”,它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原動力和內在根據,不斷推動實踐創新。更為重要的是,滿足人的各種需要是人類從事勞動的一般目的和內在動機;能對人的行為切實發揮綜合作用的因素,只有人的需要才能承擔起來。“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11]79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雖然勞動是人的行為的初始動因,然而勞動要影響人和人的行為,除了通過需要之外,別無他途。換句話說,勞動為需要的滿足創造條件,同樣也創造滿足方式,并且通過需要和其滿足來決定人的各種行為。在社會中,人的需要發揮最佳動力作用的條件是:人的需要全部轉化成從事勞動的需要,付出的勞動與滿足需要呈正相關聯。相反,異化勞動——與自身需要相分離的勞動,反過來阻滯、扼殺需要。據此,人的需要與勞動的具體的現實的統一,是生產力創造的源泉。
(二)需要伴隨著勞動實踐、遵循著“上升規律”而發展
從歷史上看,人的需要是一個開放系統,具有不確定性、差異性和復雜性等特性,不會永遠停留在一條水平線上。起初,為滿足某種直接需要必須有所活動,這一活動只是作為滿足需要的活動而出現;而在往后的發展中,需要激發動機,動機促使人去活動,在活動的基礎上,人又產生新的需要,驅使人去開拓更廣闊的活動領域,人的一生就是不斷通過活動創造和滿足需要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環境條件可以誘發和滿足人們不同的需要,而環境條件的變換、更新和發展,不僅引起需要的量的增長,也會引起需要的質的發展。“工人必須有時間滿足精神的和社會的需要,這種需要的范圍和數量由一般的文化狀況決定。”[12]331個體的需要將從社會需要中獲取人類完整性生成的內容,并內化為追求的目標和動機,從而達致需要的目標整合和動力體系的發展。馬克思提出,“需要是同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展的,并且是依靠這些手段發展的。”[13]218任何需要的滿足,都會引起一個新的更高的需要系列,并促使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展。
(三)合理需要滿足方式的發展引領著社會價值觀念的嬗變
“這個自然必然性的王國會隨著人的發展而擴大,因為需要會擴大;但是,滿足這種需要的生產力同時也會擴大。”[5]928在人最初的發展過程中,人的自然性需要——吃、喝、性行為等是主要的,在人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人的社會性需要——勞動、交往、道德等等,是從自然性需要發展而來的。“我們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會產生的,因此,我們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時是以社會為尺度,而不是以滿足它們的物品為尺度的”。[1]729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人的社會性需要越來越擴大,在人的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越發重要,甚至人的自然性需要也滲透進強烈的社會性,使自然性需要不可避免地從屬于社會性需要。多種需要的同時并存,說明人的生活的豐富多彩。人通過勞動得以生存,保障了生存之后,人就會產生諸如從事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的更高一級的需要。通過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提高了能力、產生了許多新觀念之后,人們將會多方面地提出、實施和滿足更多領域的其他需要,也就意味著人們趨向于自身完整性的逐步生成。
四、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個性即“完整的人”生成的過程
馬克思把人的理想發展狀態稱為“自由個性”,把個性與自由聯系起來,用自由來規定個性。自由個性是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和社會關系的不斷豐富中逐步生成的。
(一)個性生成和社會發展互為前提、相互促進
馬克思人的發展三大形態理論內含著一個核心問題,即人的社會關系不斷發展完善的歷史過程,表現為不斷地沖破原有社會關系的束縛(從“原始豐富性的”“異化的”“偶然性的”“狹隘地域性的”個人向“完整的”“自由的”“有個性的”“世界歷史性的”個人的發展),重構、拓展新的社會關系的過程,成為“有個性的個人”。自由個性不同于前資本主義社會依附于“原始部落”“奴隸社會”或“封建社會”等“自然的個性”或“依附的個性”,不同于資本主義社會中處于商品、貨幣、資本、資產階級及其國家等抽象的和虛幻的共同體中的“偶然個性”,也不同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不發達、人的依賴關系和物的依賴關系共存條件下的“有限獨立的個性”,而是“在共同占有和共同控制生產資料的基礎上聯合起來的”,消除“作為獨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會權力和社會關系同他自己相對立”[7]56的狀況的個性,確立“個人對偶然性和關系的統治”“現實聯系和觀念聯系的全面性”、需要的全面性、感覺的豐富性、精神的自主性和個人能力的全面發展,展現出個性的深刻性、開放性、積極性和獨特性。“由于隨著完全形成的人的出現又增添了新的因素——社會,這種發展一方面獲得了強有力的推動力,另一方面又獲得了更加確定的方向。”[14]554社會發展的活力源自個體自主的、以滿足物質與精神需要為動力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人的個性在為社會發展作出貢獻中不斷升華。基于此,在現實生活中,既要強調整體利益,為人的個性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也應充分尊重個性發展,培育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的個性。
(二)個性發展仍處于物的依賴階段
當今世界,異化的獨立個性、個性的獨立性與對人與物的依賴性并存,促進或阻礙個性發展的因素和條件共時并存。“為個人生產力的全面的、普遍的發展創造和建立充分的物質條件”[15]512,我國是在一窮二白的境況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必須盡快提高生產力,恢復發展經濟,不斷生產出豐富多樣的物質產品,滿足人民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和精神發展需要,這樣,物化現象必將會不斷延展并繁殖著新的物化現象。一方面,人與物的世界歷史性的普遍轉換,把人的能力、人的創造性對象化到物中去,使每個人都有可能占有“類本性”和“類能力”,為個性的自由發展提供了廣袤的時空。另一方面,以彌漫全球的資本邏輯為代表的各種經濟風險,滋生了新的貧富差距,加大了生存壓力,在不同利益群體和階層內部產生了包括個性發展在內的各種異化;長期存在的資源及財產分配不均也加重了人們在發展機遇上的不平等,從物質到精神限定了個性自由發展的空間。在觀念上,對于金錢和權力的依賴,依然污染著個性發展的環境,侵蝕著獨立人個性賴以生成的基礎,甚至成為當前個性發展的瓶頸。在資本現代性、消費異化宰制、市場經濟演變、文明沖突和共存的時代際遇下,必須研究物世界的發展向度,而不能按照已經多元化、異質化的某類“人”的主觀視角或價值判斷隨意闡釋“物的世界”延展。自由個性生成既需要有充分的物質基礎保障,又要適度超越它的限定,不能沉溺在“物”的享受里不能自拔,完全受“物”擺布。自由個性意味著揚棄和超越人的依賴性而通達人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揚棄和超越物的依賴性而肯定人的內在價值、確認人的目的性規定。
(三)在和合共生中推進自由個性生成
馬克思一向注重分析個性自由發展的可能性及其現實條件,他認為,“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真正的自由個性,能在“世界市場”“普遍交往”中,“獲得利用全球的這種全面的生產(人們的創造)的能力”。[1]541-542當今,全球范圍內多元主體日益深入的交往、溝通和碰撞,經濟、文化與政治在日益沖突中不斷融合,人的生活方式、生存境況在許多方面公共化,這些因素逐漸將多元差異的主體通過交往實踐聯結成共生結構。人類不斷加強生存互依性和利益相關性,民族性、地域性不斷被消解,公共空間日益增長,和合共生是人、自然和社會運行的良性態勢,和諧、合作是主體之間行為方式的智慧選擇,不斷創造著個性發展的良好環境。個性發展從知情意的會通,到真善美的交融,從能力發展到境界提升,其間沒有普遍的模式和進路。或許每個人都應在同人類整體的相互交往和依存中,包容差異,平等溝通,利用全人類文明成果,從休閑生活的拓展、創造能力的提升以及精神生活的豐富等方面尋找自由個性生成的方式和途徑。
綜上,揚棄異化勞動、自由時間的獲得和利用、合理需要的滿足和走向自由而全面的個性過程構成“完整的人”生成的核心要素,它們相互影響、相互支撐,缺一不可。其中,人的勞動實踐活動起著無可替代的統領作用。人的需要在勞動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為了滿足人自身的需要而從事勞動,需要又隨勞動或生產的發展而不斷地合理化,并不斷向勞動推出新的需要。勞動創造了時間并把它引入世界之中。自由個性的生成,在時空的直接統一性上,歸結于自由時間的運用。無論從學術探索還是從社會實踐的角度來考慮,厘清“完整的人”思想的內在規定性,有助于拓展“完整的人”思想的學術空間和開辟人的完整性生成的具體方式,有助于引導人們擺脫物化羈絆,思考選擇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鞏固人的生存根基,促進人的精神成長,追尋精神超越。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
[3]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0]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