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學角度總體審視當代社會發展,首要應思考的是資本與人及其關系問題。
馬克思文本中的資本邏輯與人的邏輯
馬克思畢其一生的理論探究,就是在“書房與現實”的結合互動中,揭示資本邏輯走向人的邏輯的歷史必然性和價值合理性。這是他整個思想理論的主題和主線,他的唯物史觀、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都是圍繞這一主題和主線而展開的,馬克思思想演進的歷程,也是圍繞這一主題和主線而進行的。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主要基于人本主義或價值尺度,展開了對異化勞動的批判。在他那里,異化勞動有4種基本形式:勞動產品的異化;勞動的異化;人的類本質異化;人和人的異化。其中蘊含的邏輯,就是馬克思從對勞動的思考走向對資本的關注,從對物的思考走向對人的關注,因為其落腳點是注重人和人的異化,而資本背后的實質,表達的是人和人的經濟社會關系。1845年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的第六條強調,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實際上意味著馬克思的思想要實現一種轉變,即從對人的類本質的價值關注走向注重對人的社會關系總和的歷史分析,為從歷史尺度出發研究社會歷史發展問題和人的發展問題奠定了基礎。
在1846年《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從現實的個人出發,一步一步地研究現實的個人內生出的歷史邏輯和理論邏輯,創立了唯物史觀。這一唯物史觀著眼于從歷史尺度出發研究問題,確立起了研究社會歷史發展問題和人的發展問題的歷史尺度。在1848年《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尺度和價值尺度(人的尺度)的統一,來研究資本主義社會歷史發展和人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運用歷史尺度看到了資本的歷史進步方面,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同時,馬克思、恩格斯又運用價值(人的)尺度看待資本主義社會,指出了資本的歷史局限,即它使人喪失了自主個性。由此,馬克思、恩格斯要超越資本的邏輯和資本主義社會進而走向人的邏輯,力求構建一種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這一聯合體當中,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堅持歷史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一來系統揭示資本的邏輯且走向人的邏輯。馬克思首先運用歷史尺度,揭示“物的依賴”、商品拜物教和資本主導邏輯出現的歷史必然性,認為資本的邏輯能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同時又運用價值尺度,力求揭示資本“吃人”的本性,認為資本的邏輯是把資本當作社會的主體和目的,而把人當作資本增值的客體和手段,因而應超越“物的依賴”和資本主導的邏輯,進而走向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個性。實際上,整個馬克思學說的總問題,就是分析揭示資本占有勞動并控制社會的邏輯,由資本邏輯走向人的邏輯,以真正解決人的生存境遇和發展命運問題。
當代西方社會資本邏輯的困境
當代西方社會出現了種種困境,資本主導的邏輯是導致當今西方社會陷入困境的總根源。筆者曾經指出,資本主義基因和性質決定了西方社會在各個領域必然遵循資本主導的邏輯。自資本主義在西歐興起以來,一部世界近代史,就是資本主導邏輯驅動下的資本主義全球擴張史。歷史來看,資本創造了近代工業文明和西方文明,推進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歷史的發展。然而,就其實質來講,資本的本性是通過運動實現價值增殖,是通過榨取剩余勞動而使自身增值,是“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資本家通過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和壓低工人工資來獲取最大利潤),而資本運動是無休止的,哪里能夠實現價值增殖,它就會出現在哪里,同時危機也會出現在哪里。馬克思、恩格斯等思想家都深刻地揭示了資本天生具有剝削、“吃人”、擴張、掠奪的本性,資本擴張到哪里,資本就會在哪里“吃人”,資本的戰車也會開到哪里。
資本主導的邏輯以在全世界追逐和攫取剩余價值為目的,而當西方社會從其主導的世界體系中過度攫取并揮霍超額利潤,使得全球市場出現社會需要嚴重不足時,當某個歷史發展階段的市場空間和技術創新的紅利被攫取殆盡時,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就必然出現困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后,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社會的困境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的。西方社會陷入的困境,在經濟領域表現為實體經濟不振;在政治領域體現為調節無力;在社會領域聚焦為貧富差距拉大;在意識形態領域展現為虛偽性暴露。可以說,當代西方社會出現了“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治理赤字”三大赤字。西方困境或三大赤字,說到底是以資本為主導的邏輯所導致的制度基因和缺陷造成的,是基因型、制度性缺陷。資本主導的邏輯一定意義上能解決“物”的問題,卻解決不了“人”的問題,而且會給人的發展帶來災難。這就為“人的邏輯”出場提供了宏大的世界性場景。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導向
1992年,我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由此,我們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開始在經濟領域利用資本。從歷史尺度看,在一定歷史時期,我國在經濟領域利用資本要素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為它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激活其他生產要素,注重投資規模驅動也可以拉動經濟,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于是,便出現了對資本的運用和管理問題,即資本投資、資本運作、資本經營、資本監管等。應當說,在資本運作問題上,我國把它主要限定在經濟領域,并沒有出現資本占有整個社會勞動并控制整個社會的所謂資本主導的邏輯。然而,投資規模驅動和資本運作在某些方面也出現了新的問題:一是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二是存在著權錢交易或資本圍獵權力進而污染政商關系的現象。
針對上述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同時又特別強調要牢牢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并將之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這彰顯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圍繞這一邏輯走向,在實踐上,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 一是學會利用和限制資本,使其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服務。
● 二是割斷權力和資本勾結的紐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可以利用資本,但不能被資本所俘虜,可以運用資本,但要嚴格限制資本,不能讓資本占主導,需要投資規模驅動,但堅決反對資本圍獵權力。
● 三是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即“親”“清”關系。
● 四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五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根本利益當作尺度,堅持人民至上。
(作者系中國人學學會副會長、中央黨校校委委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