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祥教授發表于2017年7月31日的大作《馬克思主義是發展著的理論—從“兩個必然”到“兩個決不會”》(以下簡稱“趙文”)一文已經拜讀。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本來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的任務,趙文的題目本無可厚非,但是讀后感到文中的一些觀點著實不敢茍同。特提出如下商榷意見,就教于趙家祥教授。
一、趙文片面強調馬恩對個別論斷的態度,回避馬恩對基本原理的堅守
趙文通篇都在講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不斷檢討和反思自己過去對革命估計過于樂觀的看法,但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如何始終堅守“兩個必然”的科學結論卻予以回避。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不斷檢討自己過去曾經對無產階級革命爆發的過于樂觀的態度不恰恰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了他們是一直在堅守“兩個必然”的科學結論嗎?但是對此,趙文卻只字不提。這樣一來讀完趙文的感覺就是,一部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史,儼然成了一部他們不斷否定自己的歷史。
趙文回避經典作家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個別論斷的不同的態度。馬克思、恩格斯的確是不斷檢討和反思自己過去曾經對革命的過于樂觀的態度和看法,但是他們否定的只是個別論斷,而不是基本原理。在趙文里面,個別論斷已經被經典作家自己否定了,而基本原理卻被趙文本身給回避掉了。這不是借馬恩不斷反思個別論斷之名,行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之實嗎?在趙文里面,從頭到尾,都看不出還有馬克思主義什么基本原理需要繼續堅持的。
無產階級革命究竟是首先發生在發達國家,還是落后國家,是首先發生在德國,還是英國,這些都是根據當時的歷史條件做出的個別結論。隨著時代條件的變化,這些個別結論可能會過時,但是“兩個必然”的基本原理不會過時。正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做出了“兩個必然”的科學論斷,但是從來沒有給出社會主義最終取代資本主義的時間表一樣,這正反映了經典作家的科學態度。
這里不能不提醒了趙家祥教授,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在說“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之前,還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論述,即:“不管最近25年來的情況發生了多大的變化,這個《宣言》中所闡述的一般原理整個說來直到現在還是完全正確的”。只講馬恩不斷反思自己的個別結論,就是不提還要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只講發展,不講堅持;只講創新,不講繼承。不知道趙文用意何在?這不是打著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旗號在否定馬克思主義又是什么?
二、講發展馬克思主義,卻回避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趙文通篇都在講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但是對于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理論成果,卻只字不提。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這個沒有錯,因為時代在不斷前進,形勢在不斷發展,新的問題不斷出現,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我們要不斷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得出新論斷,不斷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列寧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偉大勝利,使社會主義從理論變成實踐。斯大林對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許多積極的探索,雖然有過一些失誤和問題,但是畢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毛澤東解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如何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并進一步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列寧、斯大林、毛澤東等一代一代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對馬克思主義的豐富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實踐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一直在講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趙文卻對馬克思主義發展所取得的成果閉口不提。原來趙文的主要觀點是,二十世紀以來落后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都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思想,因為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說的無產階級奪取政權都是發生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也就是說,在作者看來,二十世紀的蘇聯也好,中國也罷,都不應該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簡言之,在作者看來,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包括十月革命和中國革命,都是早產兒。像俄國和中國這樣的落后國家就應該搞資本主義,而不應該搞社會主義革命。這不是在借“發展馬克思主義”和“反對教條主義”之名行教條主義之實嗎?這不是把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個別結論教條化嗎?一直在講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趙文,此時卻恰恰忘記了馬克思、恩格斯所要求的“隨時隨地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的諄諄教誨。
三、趙文用一個基本原理來否定另外一個基本原理。
“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都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二者是辯證統一的,而不是互相矛盾的。“兩個決不會”本身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進一步豐富和發展,其實質就是唯物史觀。“兩個必然”正是在唯物史觀的基礎上做出的符合邏輯的科學結論。 “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 “兩個必然”的實質和核心要義,不就是在強調生產力的最終決定作用嗎?“兩個必然”的結論又是怎么得出的呢?不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一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合乎邏輯的必然結論嗎?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有制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已經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了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桎梏,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要求,必然要沖破生產資料的資本家私有制,代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所以,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看看,“兩個必然”和“兩個決不會”矛盾嗎?二者根本就不矛盾。二者的區別僅僅在于,“兩個必然”是在講歷史發展的大趨勢,“兩個決不會”是在講“兩個必然”實現的條件。二者互為補充,是一個完整的整體。但是,在趙文那里,二者卻對立起來了。“兩個決不會”成了否定社會主義革命并進而阻礙“兩個必然”歷史進程的主要障礙。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無產階級不奪取政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就會自動實現嗎?革命不正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嗎?
趙文之所以產生這樣的錯誤,是由于作者沒有科學理解和把握“兩個決不會”的科學含義造成的。其實,“兩個決不會”是從最終的意義上講的。并不是說,沒有高度發達的生產力,就不能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奪取政權。相反,在革命的主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落后國家完全可以先于發達國家率先奪取政權。但是,對于已經奪取政權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來說,一定要明白一個道理,雖然已經奪取了政權,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但是要最終徹底消除資本主義及其殘余的影響,只有等到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才可以做到。也就是說,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在進入生產力高度發達的、沒有階級和階級差別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的之前,資本主義的殘余及其影響將難以完全消除。但是,這決不是說,在革命的主客觀條件具備的情況下也不應該奪取政權,只能等生產力高度發達了才可以奪取政權。這不是庸俗的唯生產力論嗎?所以,否定經濟落后國家先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奪取政權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站不住腳的,是完全錯誤的。
四、否定二十世紀以來社會主義國家取得的巨大成就,似乎改革就應該退回到資本主義。
趙文對二十世紀以來的社會主義成就不屑一顧,閉口不談。言下之意,十月革命搞早了,中國革命也搞早了,都是早產兒。資本主義還有發展生產力的空間,所以改革就應該退回到資本主義去。
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大都發生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列寧對此也是完全承認的。但是,在列寧看來,既然已經具備了革命的主客觀條件,為什么不可以率先奪取政權,然后在無產階級新政權的領導下,來趕上那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呢?正如列寧在《論我國革命》中所說:“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不僅絲毫不排斥個別發展階段在發展的形式或順序上表現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為前提的”。列寧認為,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不可以把歷史的順序顛倒一下,即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先發展生產力,然后再來奪取政權,而是先奪取政權,然后在無產階級政權的領導下大力發展生產力,去趕上別國的人民呢?
二十世紀的社會主義實踐充分證明了十月革命的合理性。蘇聯只用了三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就一躍而成為歐洲第一工業強國世界第二工業強國。斯大林時期的蘇聯,還實行了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宅,等等。斯大林時期蘇聯所取得的成績,即使是斯大林的對手也不能不承認。新中國在前三十年取得的成績也是巨大的,沒有前三十年奠定的基礎,就沒有后三十年的迅速發展。蘇聯劇變解體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革命搞早了,而是由于從赫魯曉夫開始直到戈爾巴喬夫的修正主義路線,完全背棄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走上了一條修正主義的不歸路。
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再強調,改革開放前后兩個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但是在趙文中,我們看到的是,改革開放之前的三十年,新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錯再錯的歷史,沒有干過多少好事,甚至趙文把改革開放以前說成是“國民經濟幾乎到了崩潰的邊緣”。哪個中央文件說過前三十年我國的經濟建設到了崩潰的邊緣?這是嚴重違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的,也是與歷史事實不符的,是極端錯誤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