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學者應該怎樣治學?
鄭彪
(這是寫于兩年前的一篇舊文,未發表過。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剛剛閉幕,一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已然來臨,故將此文拿來發表,還有些意義)
改革開放30年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再次證明,真正的學術思想,是有價值的。但是,另一方面,也難以否認,回顧30年走過的歷程,時代是波瀾壯闊,成就也是巨大,但是如果煮酒論英雄,品評學術文化人物,無論同“五四”時代,還是同西南聯大時期相比,總起來說,或說在相當程度上,是人物平平。其突出表現,就是當前各領域各方面都痛感缺少出乎其類、拔乎其粹的領軍人物,特別是缺少大師。一個重要原因是傳統文化斷裂。今之知識分子,與古代讀書人已經不是一個概念。昔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如今,已經兩代人不讀古書,加以一個時期以來文風不正,人們往往已不了解傳統文化和士之所業何事,不以國無學術、無人才、無風俗為憂,而斷斷以搬運西學,甚至以贏得洋人特別是美(國)人青睞為務,遂至負赫赫之名者亦莫不將精神注意于此。所以,今之知識分子多出專家,極少有通家,也就難以出大師。
當今真正有志于學術的,應認清一個新的時代已經來臨,時代在呼喚真正的學術,呼喚大師。優秀的年輕學者肩負中華復興的學術文化使命,必須超越先生,超越導師、院士等世俗目標,立志追求大師的境界,方不負時代的期望。恩格斯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理論思維,第一等的是思想家。思想家不是專家而是通家,專家里難以出大思想家,馬克思恩格斯都是通家,毛澤東也是通家。一味跟著潮流跑,跟著西方跑,難成思想家,更難以成為真正的中國學者。固守傳統,不能與時俱進,是腐儒,也不能成為思想家。而一些新儒家如錢穆先生,一輩子守望傳統,卻能與時俱進,比較中西文化,成為大學問家,也是思想家。但是要貫通古今中西,沒有幾十年積累,不坐壞幾個板凳,不能收功。世界和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新思想、新理論,創新是當代人類文明轉型也是中國發展提出的根本要求。當代世界文化轉型呼喚學術轉型,中國的發展和改革也在呼喚文化轉型和學術轉型。對于中國學者來說,現在正在迎來歷史上一個空前的文化繁榮高潮,一個真正的科學的春天正在到來。這時候,是年輕學子勵志成大才、大師的大好時機。
筆者不是大才,更兼小廟和尚,卻在這里忽悠年輕人作大家大師,不免有賣假藥之嫌。但是教書匠作久了,不免好為人師,也是惡習難改。畢竟多年來在這方面窺得一點門徑,加以自己在多年的教書匠生涯中,積累了一點淺薄的體會,敝帚自珍,寫出來希望對后學有所啟示。
所謂成大家大師的門徑,依筆者管窺蠡測,至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歷練。
志當存高遠
“取法乎上,僅得其中”。這個“上”,即高目標,不是指某一個具體的世俗目標,而是指成為某一類人,做錢穆、馬一孚,還是陳獨秀、李大釗?還是王夫之、顧炎武?還是朱熹、二程子?抑或是孔子、孟子?青年毛澤東“糞土當年萬戶侯”,心里是有遠大的革命理想和目標的。中國歷史上的優秀學者,包括許多后來做了大官大事的,一個共同點,就是胸襟、器局大。胸襟,就是抱負;器局,就是才識和氣度。這是由于儒家文化的熏陶,就是修齊治平的一套理論。孔子說:“君子不器。”這個器,是器物,是指有形的東西。君子不作有形的具體的器物,而要作無形的大才,就是“志于道”。孟子最理解孔子的“志于道”,《孟子》通篇都與帝王論道,就是修齊治平。那時候物質生活極為匱乏,但是中國古人心懷“天下”,以天下為己任,有“君子謀道不謀食”的襟懷,生命非常充實。中國人自古重視子弟教育,五歲開蒙,低班學一點“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的通俗文化,但凡有點力量的人家或重視讀書的人家,子弟多以科考為目標,上高班,讀《四書五經》。《四書五經》,其中《論語》和《孟子》對于開器局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孟子》。開器局對于青少年尤其重要,所以孔子說:“士先器識而后文藝”,就是專業技術這些東西還在其次,首先開器局。器局一開,一生才可以致遠,可以達到相當的高度;器局不開,滿腦子個人利益,古人叫“求田問舍”,后來叫“五子登科”,雖然照樣可以做大官,享大名,大富大貴,但由于器局所限,眼界狹小,目光如豆,精神境界上不去,終于沒有大家氣象。沒有大家氣象,就只有中家或者小家甚至敗家氣象了。現在有些學者,名、位都夠份了,但是講話寫文章,就是沒有“五四”時期學者的大家氣象,甚至有時還犯低級錯誤,與器局和功底大有關系。一些成功人士,達到一定高度以后,再上不去,或者下來了,甚至栽了,不是沒有機會,一個重要原因也在這里。胸中沒有合理的政治理想,也就缺少思想高度,缺少應有的責任感,也就難以有大的事業;一旦專一于“五子登科”,行為就出問題。現在全社會都感嘆沒有大師,只有大樓、大蔓兒、大官兒。器局不夠,,眼孔就小,胸中沒有高遠的理想和志向丘壑,只有個人,只有名利,何來大師?又說打造大師,大樓可以打造,大蔓兒可以用錢堆,用媒體吹,大師如何打造?于是揠苗助長,或學資本摻水,制造泡沫學者。舊私塾弊端很多,但是有一個好處,就是從讀經開始,先開器局,器局不同,氣象才能不同。所以傅斯年當臺灣大學校長,硬是規定低年級不分文理,一律學《孟子》,道理就在這里。
中國經過百年來的戰亂、整合、蓄勢,現在正處于民族復興的關鍵時刻。生在這個時代的學者,其實特別幸運,其實是生在中國近代史收獲的季節。但是收獲不是坐享其成,也要付出艱辛,也要為國家民族抗一肩責任。學術,乃國家公器,不僅是個人飯碗,謀生手段,不是不要飯碗,而是不孜孜以個人利益為念。“學也,祿在其中矣”。中國自古以來就賦予學術和士以引導社會的責任,所以士居四民之首,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社會也賦予其很大的責任。現在也是一樣,其實黨和國家對于知識分子寄予厚望,現在也特別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分憂、效力。所謂思想庫,上至廟堂之高,下至江湖之遠,實在是太需要了。可是,現在的實際情況與現實需要,其實是很不適應。恰恰在這個時期,又是一個青黃不接時,出現大機遇。所謂大機遇,機會主要在年輕學者。有機會能不能成事,關鍵不在學問,不在“文藝”,首先在器識。所以,志當存高遠,志在中華復興,如少年周恩來說“為中華騰飛而讀書”,“愿相會于中華騰飛世界時”,這就很有希望了。
有了志存高遠的愿望還不夠,還需要磨練品行意志,具體說,就是不愛錢。不愛錢,不大容易。成為磐磐(上般,下木,字盤里沒有)大才,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愛錢,就是多欲,多欲,成不了大師。梁漱鳴先生評論章士釗,本來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就是因為多欲。不愛錢,不是不要錢,也不是拿錢完全不當回事,而是不以錢為生活目標,更不為錢所累。要做真正的學者,先斷了發財的念頭,讀書不為稻糧謀,真有本事,車房都是小事。所以孔子說:“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孔子最欣賞顏回,最討厭樊須,就是這個道理。今人如果有顏回子10%的精神,就足以成就任何事業。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不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勵志和不愛錢,這兩條都是養氣。古人重視養氣,養氣也要從娃娃抓起。“五四”以來的進步學者,有傳統文化,又有時代精神,當大任都知道吆喝什么。馬寅初當北大校長,說:“欲使人民養成國家觀念,犧牲個人而盡力于公,此北大之使命,亦即吾人之使命也。”今人雖然經歷文化斷裂,大部分人了解近代史,心中還有一口窩囊氣,于是懂得愛國;有些人卻糊涂,“擺攤賣菜”不知道吆喝什么。更有一些人心里只有一股晦蒙之氣,專一與自己的國家民族過不去,用唐德剛先生的話說,就是“專一拿祖宗開刀”。
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那是孟子,對一般人而言,養氣都是一輩子的功夫。養氣就要讀經、讀史。不一定貪多,但是要認真讀。有人反對讀經,須知中華民族存續幾千年不滅,讀經有巨大作用。不讀經,文化繼續斷裂下去,別說沒有大師,民族也會退化。西方國家都讀經(《圣經》),連旅店客房都備有《圣經》,中國何以不能讀經?
學貫中西,學貫古今,創新學術文化。
器局開闊了,胸中充溢著浩然之氣,又清心寡欲,屁股就坐住了。這時候學問往腦子里鉆,效率特高。傳統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作學問的根。傳統文化的教育熏陶,使人的思想有深度,愛國主義有厚度,立身處世有原則,氣質有中華民族性。沒有傳統文化,只有西學,學問的根子只扎200-500年,只在世界近代史打轉,比較淺;有了傳統文化,學問的根基可以扎到5000年甚至更深遠。根深才能葉茂,盆景難以長大。有了傳統文化的根基,再學馬克思主義,就更有利于中國化;再學西學,就有比較,有鑒別,有自主性,有批判吸收能力。如此,則無論刮東西南北風,掀九級浪,如有定海神針。無論什么西化、分化、全球化的美國化,等等,無論什么潮流襲來,都能有主心骨,不至于迷失方向。“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這句話道出了全球化條件下作學問和做一切事情的道理。中國文化的大師歸根結底不是海外可以培養的,文化的根一定是在國內。民族文化的根愈深,中西合壁的學問之樹就愈是繁茂,就愈是可能有國際地位。反之,愈是拜倒在西方文化面前,失去民族文化的根,即使一時能夠得到洋人廉價的捧場,其實不會有真正的國際地位,甚至不會有尊重。
學問做到一定程度,關鍵不在長,也需要長學問,但關鍵在化。文化文化,關鍵在化。化的關鍵,在悟,在通。悟到一定程度,就通了。中醫說,通則不痛,痛則不通。通還不夠,要博而通,才上高度;博而通而雅,則上流品。學問做通了,頭頭是道,也能深入淺出。不通,則淺入深出,別人看不懂。唐德剛先生批評現代西方社會科學著作,照搬自然科學方法,且往往語言晦澀,佶屈聱牙,淺入深出,恐怕跟不通有關。亨廷頓的《我們是誰》是一本寫文化的著作,在國際上有影響,但是讀起來缺少文化的厚重感。這歸根結蒂是由于美國怎么寫也是200年或400年歷史,西方文化的歷史也有限,文化厚重不起來。錢穆先生的《晚學盲言》也是寫文化,而且是出自盲人口述,但是力透紙背,且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里,貫通古今中西,是大師手筆。
王國維先生用三個宋詞名句比喻作學問的三個境界,流傳很廣。初級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中級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高級境界:“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先生是國學大師,1927年自沉于昆明湖才50歲,實在太可惜。換言之,他很早就登上了學問的高級境界。什么道理?筆者瞻仰過他在浙江海寧老家的故居。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王國維十三歲就立志做學問,一生有十一個兒女,卻一輩子不事生產,不管掙錢養家的事,潛心作學問。王國維留學日本學習物理,攻過西學,研究過(西方)哲學、心理學、倫理學、社會學、戲曲史、詞曲;又專治經史之學、古文字學、音韻學、古器物、金石學,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漢晉簡牘的考釋,生平著作共六十二種,蜚聲中外,對史學界有很大影響。中國古代學術,講求經史子集全通,尚通才不重專才。王國維是現代學者,學貫中西古今,政治上雖然保守,學問上實在了不得。所以郭沫若先生說,他對近代學佩服兩個人,第一就是王國維(還有魯迅)。學貫中西也是近現代中國幾乎所有有大成就的學者的共同道路。從晚清魏源,到“五四”以后一代學人,都有條件學貫中西。以后就不行了,原因就是文化斷裂和中西隔絕。改革開放以后,有條件“貫西”了,可是肚子里沒有中學墊底,缺少必要的訓練,更不能通文史哲經,往往只知今不知古,能“貫西”而不能“貫中,也就削弱了比較和鑒別能力,再趕上世界大變局,一些人就難免跟著跑;跑得久了,就容易食洋不化。借用佛學語言,這叫在劫難逃。這不是個人問題,是歷史造成的,但是削弱了民族的軟實力。
據說現在耶魯大學開一門新課、大課,叫做“大策略“(grand strategies)。由兩個對世界歷史頗有造詣的教授輪講,是一種非常綜合性的訓練,內容包括孫子兵法、管子經濟、古希臘策略等等。這種高級訓練對師資的要求很高,由此培養出來的人才知識結構、思維能力,當然不一樣。據說這種最新課程訓練,使得中國即使想要從制造業往服務業轉移,也難以同美國競爭。因為產業結構、技術創新也受到教育內容制約。中國人才的問題在教育,教育的問題“不差錢”,差在基本思路,盲目跟著西方跑,往往又學不到點子上,忘記了學貫中西才是真正的成才之道。美國教育重視人文社會科學訓練,而不是只偏重硬技術、工程思維。包括當代市場營銷,離開對人性的研究,難以建立品牌價值。美國人很聰明,也很狡猾,他們很早就悄悄學習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經典、歷史文獻,卻誘導中國拋棄傳統文化,搞全盤西化,其實是削弱中國軟實力。最近美國學者理查茲·尼斯比特通過實驗得出結論:誰把握了東西方兩種世界觀的長處,誰就會在21世紀取得最大成功。這在西方看來,似乎是新思想,其實是中國經驗。美國教育重視思維能力訓練,從娃娃抓起。我們的某些教育和課程愈來愈象傻瓜訓練,不重思維訓練,偏重工具訓練,特別偏重英語和西學。例如西方經濟學經過“去政治化”處理已經工具化了。又如英語其實就是工具,現在從小學雙語,不學傳統,一路跟著美國跑,大學畢業再留洋,滿腦子美國化思維,沒有東方思維。因此,有些中國人被美國人嘲笑為“又傻,又開放”,真正令人痛心。其實,啥叫“大策略”?無非東西文化貫通,而且是多學科地通。東西方文化打通,貫通,通了,就超越東西方,就有大智慧;有了大智慧,才有大策略。策略是小玩意,要有戰略思維,大智慧出戰略思維。西方人認準了中國古代文化的價值,教授們偷偷學,貫通中西也就是經過學術創新以后編成教材,在耶魯這種名牌大學講授這種世界一流的高級課程,以提升美國未來高級人才的軟實力,而且“以華(文化)制華”,一石兩鳥。而我們卻照搬人家已經過氣的理論和教材,跟在后面亦步亦趨。可見,美國人的學術創新也在搞學貫中西、學貫古今。
要有馬克思主義
學貫中西,是方法不是目的。按儒家思想,目的是修齊治平,天下大同,現在叫中華復興,和諧世界。近代世界是資本主義時代,現在是處于它衰落的末期。這個時代,光有儒家文化應付不了,需要現代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是作為資本主義也是自由主義的批判武器而產生的,是新武器而不是舊武器。馬克思主義對發展中國家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因為只有靠這個主義指導,才能翻身解放,鯉魚跳龍門,甚至后來居上。俄國人就是這樣翻身的。蘇聯人思想退化,是從后來領導人(實際上,不是口頭上)放棄馬克思主義開始的。20世紀中國能翻身,有今天的局面,避免了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悲慘命運,歸功于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儒家文化是底氣,是愛國主義的思想來源,但是政治上指引方向道路,還是靠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實踐證明,包括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證明,削弱馬克思主義會導致政治上迷失方向,實踐中會出大問題。如果改革走了邪路,改旗易幟,中華民族160年的奮斗犧牲得來的成果將毀于一旦,前功盡棄。所以實現中華復興的偉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作學問是同樣道理,需要有正確的思想理論作為指導,否則在這個混亂不堪的世界上找不到北。葛蘭西說,知識分子都必須扎根于他們所認知的階級之中。這種認知是通過主義的選擇進行的。所以,對馬克思主義不是要懂一點,而是要真懂,弄通,而且自覺地作為立場、世界觀、方法論,用來觀察社會發展變化,觀察世界風云變幻,從中尋捕捉中國的機遇、路徑、辦法,這樣作學問才有用,才能起到思想庫的作用;而且是大作用,不是零敲碎打,小打小鬧。無論古今中外,也無論居官經商還是做學問,看大勢,都是第一等功夫。看世界大勢,中國大勢,離開馬克思主義,看不清楚,說不透徹,這方面自由主義不中用。所以美英國家20世紀60年代以來也要花錢養一批人包括終身教授,投入巨資,來研究馬克思主義。作學問有馬克思主義和沒有馬克思主義大不一樣,有了馬克思主義,就會分析社會基本矛盾的運動,就會了解歷史發展趨勢,特別是會使用唯物辯證法、科學抽象法、階級分析法等等,就有火眼金睛,不為現象所迷惑,白骨精變成美女也沒用,照樣一棍子打死。所以任繼愈先生說,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唯物辯證法,是使人聰明的學問。先師關夢覺先生早在1987年指導博士論文時言傳身教的“兩要兩不要”,筆者一輩子受用。“兩要兩不要”就是:“要解放思想,要獨立思考;不要跟著跑,不要上西方的當。”真是聽君一句話,勝讀十年書不止。先生為什么說這樣的話?因為當時大氣候在變;為什么他能頭腦清醒?因為實踐上有根基(一生追隨共產黨革命,久經風雨),理論上從傳統文化和西方經濟學轉向馬克思主義,所以改革開放以后政治上看得明白,理論上能說清楚,實踐上腳底下有根,政治上就自覺地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則,在歷史轉折關頭,思想上容易犯迷糊,腳底下就動搖,政治上說堅定那是堅定不了的,風浪大了就要改旗易幟。
重視社會實踐
學問、理論固然重要,但是缺乏社會實踐,理論不能與實際融為一體,再提煉出來指導實踐,照樣還是不行。這就是洋包子往往敵不過土包子的道理所在。例如馬克思主義,離開社會實踐,只從書本上把握是靠不住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離開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社會實踐,更是沒辦法“化”。王明21歲去蘇聯學習,25歲回國,一肚子蘇聯版馬克思主義,只搞了一年工人運動,沒有中國社會底層的長期實踐,對中國社會的理解膚淺,書生氣十足,長期搞“左”傾冒險主義;抗戰爆發以后,又放棄獨立自主,轉向右傾投降主義,“一切通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給事業造成重大損失。這與他缺乏中國社會實踐有很大關系。相形之下,毛澤東從山溝到城市讀書求真理,在社會實踐中學得了馬克思主義,又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革命斗爭,又回到山溝里帶兵打仗,與士兵(工農)摸爬滾打,與老百姓血肉相連,再出手就不一樣了。土包子與洋包子一比,高下立見。同理,對于作學問來說,閱歷是一種極為寶貴的財富。前文說,作學問,學固然重要,但“學而不思則惘”,所以關鍵在“思”,更在“悟”。而悟性的高低,其中實踐經驗、閱歷起重要作用。閱歷豐富的人,觀察社會,思考問題,其視野、角度和深度都不一樣。人生是否經歷過苦難,有無革命的經歷,有無逆境的磨練,有無官場、商場的閱歷,等等,作起學問來都是不一樣的。夢覺先生生前說:“你們跟我不能比,主要是閱歷。”先生那一代進步學者和老一代革命家一生的閱歷,更多的是革命活動的閱歷,這個沒辦法比。但是不同的時代都可以有相對豐富的閱歷。實踐的根基深厚,可能走向經驗主義,不能保證理論和政治不出問題;但是實踐根基不牢,理論上更容易走偏鋒,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從左傾冒險主義到右傾投降主義,也是容易的。王明是革命時期的例子,建設時期也是這樣。現在美國提出“Chimerica”的“中美國”構想,其思路挺邪性。一個時期以來學術界流行一種思潮,唯美國馬首是瞻,有點“一切通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的味道,削弱獨立自主原則。王國維和陳寅恪都講過,學術貴在獨立,學問貴在有創見。他們都有深厚的舊學根基。沒有傳統文化,又沒有馬克思主義,熱衷于“與狼共舞”,是很危險的。好在中央思想清醒,有強烈的憂患意識,把得住舵,這樣黨和國家就能生于憂患,也才可能實現中華復興。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強調社會實踐。知識分子參與社會實踐的一個重要意義,還在于培養人民群眾的立場和感情,才能真正“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以他們的疾苦為疾苦,寫出來的東西就有社會性、人民性,就有真正的價值。杜甫成為詩圣,不在技巧,古人寫詩,技巧高明的多得是,可是能寫出象《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并不多,這樣的作品才能傳世。白居易做詩,天然去雕飾,先得讓窮老婆婆聽懂,才算定稿。鄭板橋,七品芝麻官,一首《竹墨圖題詩》幾百年來一直傳誦不衰:“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有沒有實踐根基,思想感情有沒有人民性,說話做事寫東西,都是不一樣的。改革開放以來,國情世情國情黨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缺乏實踐根基,情不能為民所系,為其它所系,就不了解歷史呼喚什么,國家和人民需要什么,作學問也就無的放失;甚至不諳世情,不通外情、時務,學問就沒有用;或者添亂,起副作用。“文革”期間的“老幾屆”無論在政界、商界還是學界,許多人現在都是抗扛大梁的。這些人經歷了文化斷裂,但是改革開放以后大都經過惡補,所以能頂得上去。他們的一個重要優勢,是社會實踐經驗豐富,特別是有長期在農村和工礦的工作生活經歷,懂得國情。中國共產黨的高官,重大政策制定,或重大事件發生,能一竿子插到底,或調查研究,或現場指揮,這種體制和作風,非常有效,而西方沒有。每每把那些專罵中國體制不好的西方學者看得目瞪口呆,西方老百姓卻很羨慕。現在的青年學者,如何加強社會實踐,是個問題。
要鍛煉膽識,要能言、敢言、善言
學者靠學問立身,以搖唇鼓舌搖筆桿為能事。有了前面幾條,積累到一定程度,學問必有長進,會有見識。有了學問見識,要發揮作用,教育學生,影響社會,就需要表達出來,需要能言,包括能寫。有了識,還要有膽,不能畏首畏尾,老是口囁嚅而將言,又膽兒突的,不敢言,也不行。有膽,不是傻大膽,是有肝膽,有抱負,有擔當,不是為個人出風頭,個人名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詩)將肝膽比作兩座巍峨的昆侖山,這是怎樣的胸襟氣魄?所以能臨危不懼,慷慨赴死,而且說出“中國要有流血者,請自嗣同始”這樣氣吞山河的話。馬寅初先生說:“言人之所言,那很容易;言人所欲言,就不太容易;言人之所不敢言,就更難。我就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馬寅初先生一生就是這樣為人處世,后來因言賈禍,也是為此。但是這種人在歷史上的精神價值并不因此稍減,反而增輝。當然,能言,敢言,還要善言。這一點誰也比不上周恩來,這功夫就遠不是一般人所能學得的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