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及其發展的“一源多流”
周承友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是什么?如何認識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發展中“一源多流”的狀況如何?如果不能正確地回答這些問題,就談不上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更談不上真正去實現馬克思所開創的事業。
目前,我國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及其發展史的研究已達相當的深度和寬度,雖然得出了一些正確的認識,但也停留在理論上,特別是對馬克思主義的要害(核心)部分內容卻基本上放棄了。或者是用幾句抽象的概括代替之。
我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是關于無產階級解放從而使全人類獲得解放幸福的科學和理論。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就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批判舊世界”(資本主義)和“發現新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特有理路觀點及其理論基礎。據此。主要根據馬克思思想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得知,馬克思早期思想發展主要體現在唯物史觀為重點的辯證唯物論的形成(以《德意志意識形態》為代表)上,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848年—1875年的《哥達綱領批判》發表,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形成階段。因為此時,馬克思的“批判舊世界”和“發現新世界”的特有經濟理論(以《資本論》為代表),政治理論(以《法蘭西階級斗爭》和《法蘭西內戰》為代表),社會歷史理論的深化(以《《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57—1858年手稿》、《《給祖國紀事》雜志編輯部的信》和《給維-伊-查蘇利奇的復信》及其手稿、《哥達綱領批判》為代表)等理論都已基本完成。而經濟、政治和意識形態(社會歷史理論等)三大領域的分析也就基本上把握了新舊社會及其歷史轉變的主要面貌。馬克思晚期思想發展則主要是大力破除“歐洲中心論”,提出了東方社會發展理論,進一步深化了對歷史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的認識。
回顧馬克思主義的創立和基本形成過程,我們可以明知,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批判舊世界”和“發現新世界”的特有理路觀點及其理論基礎歸納起來就是:
(1)、以唯物史觀為代表的辯證唯物論。
(2)、資本—雇傭勞動—剩余價值和階級斗爭—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革命(暴力革命、奪取政權、消滅私有制),以及“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觀點。
(3)、生產資料公有制—自主聯合勞動—計劃主導—按勞分配和階級斗爭—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專政(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大多數人的民主政權、消滅階級及其茲生的根源),以及“全世界無產者和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的觀點。
概括為一句話: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及其“批判舊世界”和“發現新世界”的特有理路(消滅私有制而實行公有制、階級斗爭與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觀點——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當然,“基本內核”是它的“必要要件”,但并不是它的“充分要件”,而且,它的“必要要件”也需深化。正因為如此,馬克思主義還必然有它的發展。
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主義發展至今已有160多年。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根據其發展的客觀和主觀的標準,如已有人士提出的三個標準:一時代發展的階段性、二無產階級斗爭的階段性、三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高度,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明顯地區分為三大階段。19世紀40年代至90年代,是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一大階段。列寧主義的誕生至20世紀50年代,是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二大階段。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階段和列寧主義誕生、十月革命勝利,是其第一次階段性轉換的主要標志。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三大階段,是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傳統社會主義轉型和資本主義由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階段轉向新階段——社會資本主義(新帝國主義)階段,以及毛澤東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該理論完善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新社會主體上的不同性質的矛盾理論)、反對現代修正主義和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理論等理論的誕生,就是其又一個階段性轉換的主要標志。
自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二大階段開始,特別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就呈現出東方和西方兩大脈絡,并延伸到下一個階段。那時,在東方,形成了列寧—斯大林式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式的馬克思主義、托派式的激進的馬克思主義(世界大戰期間及其后來的東歐、東亞、拉美的一些國家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就多少帶有托派式的特色);在西方,則出現了第二國際后期的修正主義(資本主義的社會改良主義)、由盧森堡開始的至20世紀70年代形成的共產黨和工人黨的“歐州共產主義”及其轉換、由盧卡奇開始的一些學者的所謂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包括所謂的“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等三個支脈。
自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三大階段的開始,在傳統社會主義轉型上,斯大林和毛澤東都探索了社會主義前提下新型有限的商品經濟的發展問題,但都沒有進一步展開。同時,鐵托領導的前南斯拉夫也在當初的無產階級專政的條件下發展商品(市場)經濟和民主法治等,他表面上雖然有所創新,但在實質上卻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導致“新階級”的出現而走上了修正主義之路。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時期的蘇聯東歐國家,既沒有真正地認識到傳統社會主義轉型(即傳統社會主義繼續革命)的實質所在,又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結果也必然走上修正主義之路。歷史事實證明,東方傳統社會主義的發展和轉型中“新階級”的出現和社會變質,都是放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的結果;當然,在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這個“新階級”曾經有所解除。那么,西方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后兩個支脈的狀況又任何呢?從我國學界目前對它們的概括中可知,它們根據西方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雖然也有所創新,但它們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卻體現出其所具有的兩個明顯特點:“寬深化”和“誤偏化”。無論其在“批判舊世界”方面,還是在 “發現新世界”方面,都是如此。它們貶低階級斗爭,貶低暴力革命,貶低革命的主要內涵(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偏重所謂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解讀”、“人道主義解讀”、“文化心理和意識形態解讀”、“民主解讀”、“混合經濟解讀”等等。其實,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斗爭、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人民群眾和杰出人物的問題,就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實踐,也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人道問題或人學問題等。由此可見,“誤偏化”(違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核”)就是它們發展上的主要傾向。
總之,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適應其世界化和民族化的需要,它當然是“一源多流”的。所謂“多流”,既有其“正流”,也有其“偏流”和“逆流”。東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中,有多股“正流”,也有幾股(違背馬克思主義“基本內核”的)“逆流”,它并不是所謂的“單線論”或“直線論”。同樣,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中,,也不存在“單線論”或“直線論”,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逝世后,總體上看其“偏流”或“逆流”大于“正流”。只有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的“正流”,才能帶來“批判舊世界”和“發現新世界”的勝利或明顯進步。這些已為歷史事實所證明。當然,已有的勝利,并不一定是永遠的勝利,但它畢竟是馬克思主義永遠勝利曲折發展中的一個勝利環節,是永遠勝利中的一個階梯。歷史事實還告訴我們,在馬克思主義發展的第三大階段,無產階級(即無資本或無任何資源變資本的階級)將面臨著兩場革命:一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繼續革命(如傳統社會主義的繼續革命),二是適應資本主義發展到社會資本主義(新帝國主義)階段的具有新特點的社會主義革命。新特點的革命理論的創立及其新特點的革命的成功,將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發展第三大階段的基本結束。
2011年2月2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