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基干產業聯不能通過私人資本自由市場自發形成
作者:愚蠢小豬
鋼鐵、機械、化學、電子等基干產業雖然是一流工業化國家經濟的根,真正的經濟,是這個國家技術力的精華。但從經濟效益上來說,卻是沒有比較效益的。建立基干產業需要大量的投資,長期的人才培訓。即使建成后,也是沒有經濟效益的,需要巨額軍費和政府采購去維持和提高技術水準。
私人資本會在基干產業巨大的投資和很少的收益面前卻步,如日本30年代以前,地主的資金會向資本轉化。之后,由于日本重化學工業化,需要大量投資,地主的資金也就停止向資本轉化,轉向有價證券投資。而在此其間,由于戰爭需要,經濟的基盤向重化學工業移動,政府與三菱住友三井等財團其實不分彼此,重化學工業急速成長。同時,“不要不急”的中小企業,如紡織、自行車等,被強制轉廢業,成為三菱住友三井等軍需企業的部品下請、協力工廠。這種組織形式也就是戰后高度成長期的組織形式。縮寫自《現代日本經濟史》[新版2002]
英美的情況有所不同。雖然英美重化學工業來自私人資本,由于誕生在陽光下未開墾的土地。英美的基干產業伴隨著堅船利炮,鐵甲戰車,人頭滾滾,血流成河,茁壯成長。但是,英美基干產業卻不是市場經濟的,而是由政府的巨額軍費和政府采購支持的。在他們背后站立著大量的國立研究所和大學。
蘇聯和中國的基干產業的建立則完全是國家資本和計劃經濟。因為他們的基干產業在建立過程中,不能夠對外進行掠奪戰爭。
完全依靠私人資本和自由市場經濟建立起的基干產業,在世界經濟史中竟然找不到一例。英美是私人資本加計劃經濟,日本是半私人資本加計劃經濟,蘇聯和中國則是國家資本加計劃經濟。實際反映了它們誕生的歷史時代,即能夠自由發動掠奪戰爭,不那么自由發動掠奪戰爭,不能發動掠奪戰爭。
我們設想一下,假如一個智利的銅礦主多年苦心經營,攢了一筆錢,試圖用這筆錢改變自己國家的落后面貌,改變自己寄人籬下的經濟地位,他應該如何入手?(必須說明,這種礦主是非常稀少的,大部分資源已經被少數幾個寡頭跨國公司所控制,例如全世界80%的富鐵礦就控制在3家跨國公司手里)他或許考慮先建一個先進的冶煉廠,不再出賣礦石這種初等產品,而是把他們煉成高純度電解銅,獲取高一點的利潤。但一旦他開始實施這個投資計劃,他會發現冶煉廠的設備同樣昂貴,維護費用不菲,無數相關技術的專利已經被西方所申請,要使用必須交高額的使用費,本國缺乏管理這種冶煉廠的人才……更糟糕的是,制造冶煉設備的公司居然和自己未來的競爭對手——其他冶煉精銅的公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或是相互控股,或是同為一家基金控制,甚至干脆就是一個托拉斯的不同分支!如此的險惡局勢該如何應付?競爭對手或抬高冶煉廠設備的價錢,或在關鍵工序上有所保留,要求只有制造設備的公司派駐的工程師才能修理機器,或和其他冶煉公司一起壓價錢——反正使用精銅制造電纜的企業也在同樣的托拉斯里面,堤內損失堤外補。這個智利老板要么破產,要么屈從于跨國公司的代表“合資”的要求,逐步的把企業交出去。要么——他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就是把企業向上游發展,建造礦山機械廠、鐵路、港口、訓練人才的大學、研究所等等。但這樣建立的各種企業同樣面臨上面的問題,而且需要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除非他能建立整個現代工業體系和與之配套的教育、科研、文化體系,否則,他將永遠面臨西方完整、成熟的大工業體系的野蠻擠壓和競爭,絕無出頭的希望。
很顯然,沒有哪個私人礦主真的擁有這么大的財力,假如他試圖說服自己的同胞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那么他們必須解決合作的效率問題,多個企業的協調問題,社會改革的阻力問題,還要承受半途而廢的風險,建立完整體系后磨合試車的成本,與西方競爭失敗的成本,甚至要考慮西方惱羞成怒發動軍事入侵的可能性……在承受了這么大的風險和成本以后,可能會得到利潤回報,但收回成本的時間一般要超出一個人的生命周期。從經濟人的角度出發,這種投資會有人做嗎?所以,對于第三世界的企業家而言,乖乖的開采資源,組織簡單勞動力和初等資源出口是最好的選擇。雖然有經濟波動,雖然有發達國家的技術盤剝,雖然有西方轉移興趣,整體失業的危險,但只要循規蹈矩,服從跨國公司的指導,總歸是有殘羹冷炙可吃。特別是對少數上層人物來說,只要在現有秩序下與西方配合,就能夠得到相對豐厚的收入和高高在上的地位,從經濟人的考慮方式出發,剩余人口的貧困和苦難和這些上層人物有什么關系!這就是現實社會中落后國家的歷史宿命。
上面的例子是虛構的,但在剛剛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在第三世界國家,許多試圖“實業救國”、“經濟自強”的資本家正是在這樣的命運下一次次失敗的,決定他們失敗的原因是大工業體系相對以往經濟規律的特殊性。
首先,在工業革命以前的世界經濟中,各個農業-手工業部門是相對獨立的,如果因為戰爭印度無法從中國進口絲綢,這可能會讓某些商人受損失,但這對印度繼續生產茶葉和水稻沒有任何影響;現代世界則不同,各個經濟部門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無論多么現代化的工廠,一旦失去機械工業提供的零配件支持、教育體系提供的人才支持、還有交通、能源……等各種經濟部分的協作,也不過是廢鐵一堆;同樣,在完整的大工業體系中拆去一環節,無論是化工、鋼鐵、鐵路……都可以導致剩余的所有工廠陷入癱瘓。在這種情況下,試圖在落后國家建設現代工業體系的人們發現自己要么放棄努力,要么就得努力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一個哪怕只有一個環節不完整的大工業體系也無法與現存的發達國家競爭。對方可以隨意抬高你所稀缺的物資的價格來盤剝你的工業利潤。所以從依附性國家到現代化國家并不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要么安于現狀,要么冒風險、克服困難跨越工業化壁壘,沒有第三條道路。
如果退而求其次,不試圖建立一個完整的大工業體系與西方競爭,而是努力做好某個經濟部門,使自己融合進西方現存的大工業體系,分享利潤,結果會如何呢?這就必須考慮到大工業體系的標準化特征。大工業體系的各個部門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不停的交換物資、能源、人力,整個體系才能正常運轉,由于工業設備和技術開發的投資巨大,各個經濟部門必須統一技術標準才能避免巨大的浪費。在這種局面下,新建的工廠如果想加入既存的的大工業體系,就被必須讓自己的生產設備、產品型號、尺寸等各個環節符合現有的技術標準。建設工廠和貫徹技術標準本身并不很難,因為無論是生產本身所需要的科學原理還是技術標準本身都是開放的資源,你可以隨便到任何一個工程圖書館去找到這些資料。不過,一旦你具體實施建設過程,你會發現與技術標準相關的無數細節技術已經被西方少數幾個公司申請了專利——科學與技術是不同的,科學是全人類的財產,但核心工程技術在西方產權制度保護下屬于少數走在科技前沿,參與制訂技術標準的跨國公司。這樣,你就陷入了兩難境地,要么購買專利使用權,讓你的競爭對手坐享高額利潤,要么讓對方以“合資”、“合作”的名義控制你的企業。前者會使你的運行成本居高不下,而選擇后者的結果是你的辛苦全部付諸東流。
私人資本自由市場經濟非但不會建設基干產業,還會嚴重損害現有的基干產業。蘇聯不用說,中國也受到了極大損害。科研體制轉向了個體戶體制,積極性是提高了,卻使現在竟然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成果。沒有基干產業的經濟是依附型經濟。經濟的好壞其實與自己的經濟政策沒有多少關系。純粹取決于寄主的需要和可能。四小龍就是典型,它們的經濟政策其實與其它第三世界窮國也沒有太多差別,可以找到對應經濟政策的國家,問題就只是它們發達了。印度是民主典范,也被力挺,但太大,寄主也沒有能力挺起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