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有必要回顧一下社會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傳統理論的主要觀點。簡而言之,主要觀點有:
1.關于經濟危機的實質。社會主義經典作家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生產過剩,就像列寧所說,一切經濟危機都是“生產過剩,生產的商品不能實現,找不到需求”。當然,這種生產過剩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是和廣大居民的支付能力相比較而顯得過剩,決不是同社會的實際需要相比較而過剩。
在這一點上,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派也認為經濟危機(衰退)爆發時經濟社會中廣泛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現象。
2.關于經濟危機的根源。
社會主義經典作家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主要緣于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占有的資本主義私人性這一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這一基本矛盾派生出兩個基本后果:
(1)生產和需求的脫節。這是經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和前提條件。社會主義經典作家認為,在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代替了直接的物物交換之后,就已經蘊藏著這種可能性,但是,在簡單商品生產條件下,危機的可能性并沒有演變為現實性,而只是一般的抽象和可能性。只有到了資本主義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才會產生廣泛的全社會性的生產和需求脫節的現實可能性。由于資本主義生產的典型特征是社會化大生產,因此決定了整個社會再生產過程必須從全社會的角度來高效率地配置和使用資源,但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制度,決定了整個社會生產必然處于無政府狀態。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要求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的現實狀態之間的矛盾有可能造成社會性的總供給和總需求的脫節,從而埋下了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種子。
(2)有效需求的不足。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現實發生的直接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地現實發生。雖然社會主義經典作家和西方主流經濟學派都認為經濟危機(衰退)產生于有效需求不足,但是二者在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上存在重大分歧,在此不再介紹主流經濟學派關于有效需求不足產生的原因,主要介紹社會主義經典作家的觀點。
社會主義經典作家認為,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現實發生的原因根植于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擴大趨勢和廣大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有效需求)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之中。而這一矛盾的根源在于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決定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剩余價值(主流學派所言的利潤最大化)。激烈的競爭和對于剩余價值的無限貪欲,一方面驅使資本家不斷加重對勞動者的剝削程度,榨取更多剩余價值;另一方面不斷增加積累,擴大生產。這就造成兩個后果,一方面資本主義生產存在一種不顧消費和市場限制而盲目擴大生產規模的趨勢,另一方面,由于剝削加重和分配關系的對抗性,造成廣大勞動群眾日益的相對貧困化,從而把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廣大勞動群眾的購買力限制在一個及其狹小的范圍之內。一方面,生產無限擴大,商品堆積如山,另一方面,廣大勞動群眾有效需求相對縮小,無錢購買,當生產和消費之間日益加劇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必然會爆發。
雖然社會主義經典作家關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理論有其局限性,但是,對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對于改變中國經濟運行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具有指導意義。眾所周知,多年以來,從需求拉動角度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屬于典型的投資拉動。尤其從2001年至今,投資拉動的特征尤為明顯,2001-2005年,投資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0.1%、48.8%、63.7%、55.3%和38.1%,而同期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0.%、43.6%、35.3%、38.7%和36.1%。如果我國不重視消費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最終極的力量,一方面,生產能力在高速擴大,而消費需求不能同步增長,最終很可能會出現生產能力過剩的經濟問題。事實上,很多經濟學家認為,1996-2002年我國出現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緣于小平南巡講話之后出現的1992-1995年的投資過熱。林毅夫在2003以后也做出過這樣的預測:由于“非典”之后中國經濟投資拉動明顯,如果不能有效啟動消費需求,在將來必然會再次出現類似于1996年以后的生產能力過剩的狀況。
其次,對于我國改革現行的分配模式具有指導意義。不可否認,改革開放以來,勞動要素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重和地位不斷下降。以職工工資總額占全國當年GDP為例,1978年和1980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占全國當年GDP的比重分別為15.7%和17.1%;而到2003年和2004年,這一比重分別下降到12.6%和12.4%。如果采用經濟普查后的GDP數據,這一比重則進一步下降到10.9%和10.6%,比改革初期降低了5到6個百分點。雖然從發展經濟學角度看,在經濟發展初期,勞動要素在國民收入中比重下降既是經濟增長的必然效應,也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因,并且,由于中國勞動力嚴重供過于求,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向非勞動要素傾斜有其客觀必然性。但是,無論從實現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終極目標來看,還是從中國經濟的長遠健康運行來看,占人口主體的廣大勞動者在國民收入中長期處于不利地位。必然會造成宏觀經濟運行中消費需求萎靡不振,從而影響和制約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并且,在不遠的未來,一旦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資本短缺狀況得以緩和,消費需求不足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制約作用必然得到充分的顯現。
雖然筆者對拉美經濟沒有研究,但是,筆者在此可以大膽揣測拉美經濟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長期低迷徘徊的原因,除了債務危機等一系列因素之外,拉美病中貧富嚴重分化的癥狀造成這些國家的消費需求嚴重不足是導致拉美國家經濟發展長期低迷的重要原因。
以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拉美國家是在人均國民收入達到中等國家收入水平之后出現此類問題的。當前,從人均GDP來看,中國已經擺脫低收入國家地位,步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2007年有望達到2500美元/人)。這一階段也是一個國家各種社會矛盾集中爆發時期,其中,收入分配問題是各種社會問題的重中之重,因為其不但關系社會公平和長治久安,而且關系到經濟發展的消費引擎在替代經濟發展初期的投資引擎這一交接過程中能否實現無縫對接,從而關系到經濟發展的持久驅動力問題。
解決這一問題的思路不外乎以下幾個:(1)切實貫徹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切實保護勞動者的正當利益和合法權益,制定傾向于廣大勞動者的國民收入分配機制;(2)鼓勵和支持廣大居民擁有更多的非勞動要素,增加財產性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3)建立健全體現社會主義基本目標和根本思想的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
其實,在資本主義分配中,處于對抗性矛盾兩端的二者:非勞動要素的所有者資本家和勞動要素所有者勞動群眾也是一對相生相克的關系,類似于非洲草原上獅子和羚羊的關系。如果資本家想爭取短期剩余價值的最大化,必然加重對工人的剝削,其長久的剩余價值來源必然遭受重創,這就象獅子為了眼前的口腹之欲而大肆獵殺羚羊一樣屬于竭澤而漁,--記得美國影片《獅子王》上老獅子王木發沙曾經給自己的兒子闡述過這個道理。
筆者在網絡上曾經看過一位仁兄的帖子,大意是山西的煤老板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不惜昧著良心賺取挖煤工人的血汗錢,并且為了降低成本,大肆破壞環境,最后,煤挖光了,工人懷揣微薄的工資回農村老家了,本地的環境破壞了,本地人口凋零,經濟社會凋敝,當然,煤老板的財路也就就此斷絕了。這就是典型的竭澤而漁。而發達國家的資本家則要高明的多,開礦時自己少掙一點,讓與工人利益多一些,讓這些工人有足夠的收入能夠在本地生存和生活并能娶妻生子安家置業,然后資本家在開發房地產,發展娛樂等服務業,等礦開采光了之時,本地已經形成了一個人口眾多,產業繁榮的城鎮,資本家此時不再依靠采礦產業照樣賺取大把利潤,而廣大礦工也能夠有比較穩定的職業和收入,就此形成一個和諧發展的經濟共同體。
希望這個故事對我國有關決策者有一定的啟迪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