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代爾:卡爾·馬克思
作者:布羅代爾
張慧君譯 顧良校
在馬克思去世一百年后的今天,對眼下搞歷史學這一行當的人來說,馬克思的思想是否還有用處,是否真能派得上用場?有關馬克思思想的問題本身是一個大問題,但《世界報》向我提出的問題,只是要我從日常生活的角度,講述一個歷史學家的感受。好罷,我將僅限于問題本身,就事論事地談一點個人認識。
可以肯定,在我的著述中,在我試圖說明的觀點中,我毫不奇怪地注意到,馬克思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更何況,在今天,任何一位歷史學家,不論其政治立場或哲學立場如何,都躲不開馬克思思想的侵襲和困擾。
事實是自1945年以來(或許更早,但影響范圍較小),馬克思的詞匯已經闖入了政治生活乃至各門社會科學的普通用語之中。有關這一闖入過程,在沒有作出嚴肅認真的考證以前,人們還很難說清楚。總的說來,我個人覺得,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我們從思想深處對一切都產生了懷疑,即使最有頭腦的人,也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馬克思的教導。共產黨顯然也曾得到過年輕一代的知識分子的狂熱擁護,只是共產黨始終不懂得加以利用而已。
總而言之,來自馬克思的詞匯和用語,或因馬克思而身價倍增的詞匯和用語,逐漸進入了我們的言談之中。我們習慣了這些語匯的用法,并且自覺或不自覺地用了起來。在我們中間,有誰沒有用過"階級斗爭"、"生產過程"、"勞動力"、"剩余價值"、"相對貧困化"、"實踐"、"異化"、"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原始積累"、"辯證法"、"無產階級專政"等語匯?"資本主義"一詞也應該算在里面,盡管馬克思本人從來沒有用過。至于"奴隸主義"、"封建主義"等馬克思用于長時段歷史分期的用語,在我們身邊更是比比皆是。如果我們想拋棄馬克思主義,那今天就必須把所有這些詞統統排斥,一概不用。但據我所知,沒有任何一位嚴肅的歷史學家提出過這樣的建議。
事實上,不使用我們時代的語言,歷史就無從寫起,歷史思考也就無從進行。歷史是要從現時出發,再向過去請教的學問。我們必須原封不動地接受現時。我始終不相信,可以如昂里·貝爾(Henri Berr)所想的那樣,為歷史制定出一成不變的科學語匯。
因此,我們處于相當特殊的境地。根據我個人的情形去推斷與我同齡的歷史學家,我想說的是,如同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一樣,在我們一代人的求學期間,老師沒有把馬克思的語匯和思想強加給我們,甚至壓根沒有作過多少介紹。
即使像昂里·豪塞(Henri Hauser)這樣一位不斷追求新事物和新詞語的頂尖聰明人也不例外。最大膽的左翼學生僅限于推崇法國大革命而已。而我卻單槍匹馬,甘冒風險,著手研究起馬克思的著作來了(確切的時間是從1932年開始,我所以記得這個日期,因為我那時有在書上記下購書日期的習慣)。大家知道,這可不是一件小事,我們當時能得到的譯本質量欠佳,使用也很不方便,只是后來,我才接受他人的建議,直接閱讀德文原著……通過以上敘述,我試圖說明,我們很晚才了解馬克思的思想和論點,但至少不帶任何偏見。不論怎么說,我們對馬克思的了解,是在老師授課或專家詮釋之外,依靠自己直接讀書得來的。請看約塞夫·熊彼德(Joseph Schumpeter)在其《分析經濟學歷史》(1954年版)中怎樣研究馬克思的思想。他分別從經濟學、社會學、歷史學等不同方面,幾乎把馬克思作了一個活體解剖,而馬克思的思想活力,卻是要在尋求整合的氛圍下,把這些構建中的"科學"混合在一起。馬克思在談論嚴肅的政治問題時,始終不脫離開社會學、經濟學、歷史學等其他學科。這一教益值得大家記取!如果我們的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能認真加以反思,他們就不會對歷史教訓和歷史過程視而不見。
我對這種多因素的整合深有好感,我敢說,根本不去考慮是否符合正統的問題。我有時開玩笑說,我認為《資本論》是一篇獨具匠心的論文,本可以在巴黎索邦大學進行答辯,雖然這在1867年是不能想象的。歷史學家閱讀這篇論文,必定獲益匪淺。
我在這部充滿攔路虎的困難著作中尋求教益,記取種種與我不謀而合的觀點,進一步加深我的自信。尤其,在閱讀馬克思的著作時,我時刻注意把他的疏漏和不足之處都一一列出。當然,我決不會荒唐到想對他教訓一番的程度。
但是,被接受的馬克思的語匯和論斷,經過我的使用以后,便帶有另一層特殊的含義,甚至完全變了味兒。我對此十分明白。法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一部《馬克思主義批判辭典》,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所關心的并不是怎樣"評判"馬克思,反而是批評自己,在從馬克思那里接受某些用語時,竟按我的方式隨意曲解,雖然只是無心之過。例如,在談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時,我堅持認定,二者同樣重要,同樣不容忽視,甚至說政治、社會、經濟、文明等上層建筑的壽命很長,這豈不是背離了馬克思嗎?再退一步說,我討厭"生產方式"的說法,這肯定與馬克思背道而馳。然而,真要把事情完全說清楚,最能證明我偏離馬克思軌道的卻是"實踐"(praxis)一詞,我很少使用這個詞,因為無論對馬克思和對我自己都不能放心。我暫且先就以下問題作出解釋,但嚴格地說,不排除今后可能產生的后悔。
首先要肯定的是,我對所謂"真實歷史"始終寄予高于一切的關注,我所說的"真實歷史",是我讀書或瀏覽史料的時候,在我眼前模糊地或清晰地展現的歷史。對閱讀的專注使我一時受歷史畫面的籠罩。然后就該是走出畫面和試圖作出解釋的時候了。如果不事先提出問題,任何歷史研究顯然都無從談起。問題本身是一個有待求證的疑問,其證實、否定或修正得視疑問是否與真實相符而定。由此可見,歷史認識可分三個階段:提出(構建)問題;真實歷史;事后解釋。我很想把"真實歷史"稱之為"實踐",這樣做恐怕不盡合理。說到底,歷史學家勢必先要提出疑問,疑問是一切歷史研究的出發點。對一位同情馬克思的歷史學家來說,情況也沒有多大變化,疑問始終擺在他的面前,位于"實踐"的彼岸。
20多年前,我饒有興趣地在大英博物館工作了一個月。馬克思生前經常光顧這里。我與陪伴我的英國同行打趣,一起設想是否有可能在博物館出口處與馬克思相遇。我們是否會請馬克思到我們常去的印度飯店一起用餐?如果他接受邀請,而且脾氣不算太壞,我們會向他提哪些問題?我們覺得左右為難,難的倒不是沒有問題可問,而是無法想象他對問題作何回答。不久前,我碰巧讀到帕特里克·羅馬內爾(Patrick Romanell) 撰寫的秦梯利(Giovanni Gentile,意大利哲學家1875-1944)和克羅齊( Benedetto Croce,意大利哲學家1866-1952)的一次假想對話。人們能不能設想一次對話,讓馬克思到對話中去扮演某個角色?這樣的設想是否值得一試?今天,由于馬克思的著作已經得到系統的介紹,根據我們擁有的資料,為馬克思代筆寫上幾段對話,自是輕而易舉的事。但誰同馬克思進行對話呢?假如帶著這個問題向呂西安·費弗爾(Lucien Fèvre)去請教,他一定會回答我說:是皮埃爾-約瑟夫·蒲魯東。可以肯定,這會是一次真誠的對話,但兩人很可能因過去的沖突而糾纏不清。如果一定要讓馬克思就當代問題發表見解(這是我們的目的),那就必須找一個身份相當的人與他進行對話。這樣的對話人,在意大利有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在我國除讓-保羅·薩特外也許別無他人。薩特并不是歷史學家,但他的歷史知識卻驚人地廣博。回過頭來再問,單憑一位歷史學家,就足以與馬克思平起平坐了嗎?馬克思不單是歷史學家,不單是社會學家,不單是經濟學家,更不單是政治學家。他同時具備著歷史的整體觀和長時段觀,所以在馬克思身后,歷史就再也不能是以往的那種歷史了。
本文是布羅代爾為紀念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于1983年3月16日在法國《世界報》上發表的一篇短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